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化学实验类试题备考策略分析

2024-10-08李小果

高考·下 2024年8期

摘 要:高中生最重视的考试就是高考,并且会对他们的命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高考的关键学科就是化学,在教学体系当中占有十分关键的位置。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最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实验,因此就凸显出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化学实验类试题在高考当中占有较大比例,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加强化学实验类试题备考能够对学生的高考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考;化学实验;备考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对于学生创新精神、探索能力的提升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在高中化学体系当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就是实验,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基于这种情况之下,对于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当前,高中的化学教师需要解决的关键课题就是怎样对化学实验进行教学,并指导学生进行高考。因此,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水平出发,对高中的化学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符合高考的要求。

一、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化学实验类试题的特点

(一)强调探究性

当前,高考命题的关键方向就是开放性试题,这种试题类型在结构上具有多元化,需要学生运用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学生若是能够对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进行充分应用,不但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还能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化学进行学习,使其掌握更多的实验方法,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1]。这种类型的习题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并且具有开放性。比如,没有实验条件约束,自己拟定实验方法等。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无论是思维、视角都存在不同,因此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就会出现不同的选择和组合,所得到的过程和结果也是各种各样的。

(二)体现时代性

基于新形势的高考实验试题有着十分鲜明的时代性,对于化学实践应用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且融入了现代社会的环境、资源等问题。一般情况下会通过以下几个视角来选择命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如对空气当中某一种污染成分进行测定、检验食品等;还可以对常见的学习、生活用品开展家庭化学实验;对具有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实验目的开展实验设计。

(三)重视创新性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化学实验对于创新性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以现存的实验为前提,对其进行完善和创新,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进行考查。比如,要根据题干中物质的信息来对其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进行预测,药品在应用上的创新和仪器功能的拓展、创新实验操作等。

(四)突出基础性

近些年来,高考化学试题主要是为了对学生的化学能力进行考查。但从当前高考化学实验题来看,基础性是其最明显的特点,这类题型与考试大纲紧密结合,主要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化学实验的能力水平进行检验[2]。比如,应用所学的基础化学知识来对物质进行辨别观察,然后对其所产生的原理、现象进行解释,给出合理的评价等。例如,在试题中可能会要求学生对一些基础实验进行操作,如溶液的配制、物质的溶解、过滤等。同时,这类试题还会涉及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如化学反应的原理、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等。基础性试题的出现,旨在确保学生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化学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备考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五)综合考查定性和定量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近些年来,在高考的化学试题当中,出现了许多基本实验重组的命题,无论是从定量角度还是定性角度都能够对学生实验的能力水平进行全面考查,能够反映出学生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这些能力也正是学生所缺少的。

(六)关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以往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观察,设计了更多检验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题型,如分离提纯、设计物质检查、简便计算、实验顺序设计等,这种类型的试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难易程度不等,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特点,这也是新课标对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考查的体现,同时也是以后高考试题发展的主导趋势。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实验的总体要求

(一)新课程标准中实验标准的分析

第一,课程在结构上变化较大。高中化学课有许多与实验有直接联系的课程,如选修课程当中的“实验化学”,必修课程当中的“化学科学和实验探究”。设置这一主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索的关键路径,对探究的基本过程有全面了解,才能对实验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掌握,并且突出了合作性探究能够对学生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等进行培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选修课的实验化学主要是由四个主题组成的:基础实验、化学原理探究、化工生产过程模拟实验和STSE综合实验,使学生能够对化学学科当中实验的重要性和地位有深刻的认识,对最基本的化学技能和方法进行掌握,对实验探究的过程进行体验,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进行有效培养。

第二,实验课程的宗旨产生了较大的改变。在新课程标准当中,对大的核心概念进行了重组,强化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进行了解和掌握,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教师需具备清晰的教学思路,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他们思维得到开发。新课标当中还明确强调,学生一定要对化学实验的独特性有全面的认识,并确保实践探究活动设计的科学合理。要开展一些必做类的实验,如探究实验、微型实验等[3]。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之下,化学实验设计不仅要生活化、现代化,同时还要确保其具有探究性,这也是高考化学实验命题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二)新考试大纲中实验考查标准的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当中对于化学学习能力提出了三大要求:化学信息的整合能力、化学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化学实验的探究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在高考能力测试当中的重要性。在新高考大纲当中,有五大方面是必考内容:化学实验、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以及化学学科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由此可以看出,高考中化学实验是十分关键的。通常来讲,考试大纲并不会轻易变动,然而近些年来,为了能够不断地对高考进行革新,化学考试大纲做了较多的修整,对高考革新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使其更加科学、规范。

三、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化学实验类试题备考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

化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较强的实验性,最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实验,而且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教材比以往做出了较大的整改,在高一的必修课程当中,尽管没有设计相应的实验教学,但这并不能说明实验不重要。有的教师会片面地认为实验教学费时费力,因此就会把实验这一环节省略掉,利用实验演示进行代替,又或者是通过讲、画的形式来对实验进行讲解,盲目地认为只要让学生了解相应的操作步骤、流程,进行机械记忆就能够有效地应对高考,这种教育思想是错误

的[4]。不设置并不代表实验的重要性被削弱,而是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因此需要教师有正确且全面的认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机会,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验当中激发创造性思维,促进观察能力的提升。所以,高中的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和优化,对实验教学给予高度的关注,有效区分教师演示的实验和学生操作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水平。

(二)突出学生实验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对实验给予高度的关注,并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如果教师还在机械式地教,学生被动式地听,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十分固化。若想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实验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为学生留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探索,使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对他们潜在学习能力进行激发,同时也能让学生自主参与化学实验,对其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有效培养。

第一,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能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融入情境当中,激发他们探索的积极性,使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还能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充分开发,激发探究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对实验进行设计、验证、归纳和总结,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验证某一化学原理或探索某一化学现象。以“金属与酸的反应”为例,学生可以设计实验,通过不同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来观察反应速率和生成物的性质,更深入地理解金属活动性序列。在这样的探究性实验中,学生需要自主思考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亲自动手操作,这无疑会大幅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第二,验证性实验。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之下,要对学生探究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这种情况之下,大多数的学者会对验证性实验进行改变。验证性实验是先得出结论,然后进行实验验证,这种方法能够让所得实验结果与学生的预期一致,最关键的是使其能够对实验过程有完整的体验。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能够对其流程、步骤进行仔细的观察与思考,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能让学生对实验带来的乐趣有深刻的体会,激发化学实验学习兴趣,对其严谨的求真务实精神进行有效培养。所以,在开展实验教学时,不能利用探索性实验来取代所有验证性实验,要让学生对实验的过程有良好的体验,这也是促进学生实验水平提高的关键渠道。

(三)夯实基础,重视操作和巩固提高

从近些年的高考实验试题形式来看,对于试题的综合化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也就是实验试题当中包含了许多基础性知识。在对化学实验进行复习时,要对化学实验当中的一些基本知识、操作步骤进行训练,如物体的鉴别、检验仪器的使用、气体的制备、药品的变质和保存等,还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专题复习,能够对所学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与夯实。特别要对教材当中和萃取、过滤、蒸发等操作相关的仪器,如托盘、容量瓶、滴定管使用、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等基本实验进行巩固与复习,而且在对化学实验进行备考时,还要让学生动手去对一些基本实验进行操作和练习,促进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升。

(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厘清实验思路

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实践者、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引导者。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并进行自主探索。第一,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化学知识体系较为庞大,从近些年的高考实验题型来看,对实验教学的针对性给予更多的关注,这是十分关键的。高考化学实验有以下几种常见问题:如物质的分离、鉴别,试剂的保存、实验装置等,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在开展教学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能够找到重点,各个击破。第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对一些探索性实验问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要只是一味地进行讲解,要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通过教师的引导来使其能够对实验进行独立思考,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水平的提升,对学习方法有良好的掌握[5]。这样不但能够为其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能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从不同的视角、维度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挥。

(五)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对高考化学实验进行备考复习的过程中,要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既要对学生的技能进行训练,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有机结合,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促进其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辅助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当中,不断地探索、发现,促进其化学学习水平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化学实验备考教学,要让学生对基础的知识技能有良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对他们的创新精神与探索能力进行培养。要对新课标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为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与化学实验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化学实验综合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充分激发,不仅能够对高考应对自如,同时也能为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做好铺垫,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琪.“素养为本”的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备考实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3.

[2]田敏.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实验备考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34):21-23.

[3]张深琼.新高考改革下高中化学高考备考策略分析[J].求知导刊,2022(18):26-28.

[4]陈灵颖.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化学实验试题分析[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1.

[5]刘洵.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