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

2024-10-08钱宜璐

高考·下 2024年8期

摘 要:本文研究了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通过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实践,发现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和写作质量,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表达想法。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思维导图的一些发展和改进的可能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写作;学生;效率;质量

一、研究背景

作为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之一,英语写作是学生学习和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它要求学生灵活应用词汇、语法结构和句型,是最能体现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题型。由于学生词汇、语法基础知识的积累不足以及中式思维的干扰,学生的写作往往缺少思维的逻辑性,文章的观点组织混乱和思考缺少深度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线教师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工具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整合和梳理信息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组织观点和论证,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践探索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通过比较使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差异,来探讨思维导图对学生写作效果的影响。通过对一些高中生的实践研究,我们希望能探索一条适用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新思路,确认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作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和学习策略,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

二、研究过程

(一)理论基础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图形化思维工具。它通过非线性和分支的方式,帮助学生将各种观点、概念和信息有机地组织起来。思维导图的特点有很多,其中包括整体性、可视化、分层性和关联性等。首先,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将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清晰地呈现出来。其次,思维导图采用图形化的方式表达思维,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思考能力。此外,思维导图具有分层性,可以将信息从总体到具体进行组织,并通过关联线条显示不同元素之间的联系。在教育领域,思维导图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促进思维和学习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因此,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有望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和质量。

读后续写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王初明(2012)提出并先后在浙江、山东、江苏探索实验并最终在2020年进入全国卷。王初明认为读后续写能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的阅读理解与产出紧密结合;让学生与阅读材料及其作者互动,在接触语篇中使用语言,学会自我纠错。他还认为读后续写对外语学习和教学几乎无副作用,因其本身就是一种阅读[1]。

读后续写给之前按部就班写英语作文的同学以及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诸多教师对思维导图实践于读后续写教学进行了探索。他们发现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找准衔接点、寻找融合面和梳理情感线[2]。认为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梳理框架结构,激发学生思维活性,厘清写作思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氛围[3]。认为思维导图能迅速地帮助学生找到记叙文的关键信息 “When”“Where”“Who”“What”“How”,然后根据这五要素快速找到续写方向,合理安排续写内容。经过研究发现读后续写除了能帮助学生找到文本关键信息,还能让学生重视阅读后的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可以与英语语块教学相结合,通过各种文本内容相关的语块,如食物语块、因果关系语块、描述性语块、对比和比较语块、解决方案语块等,给学生“搭桥”,达到读后续写完成的最终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为了探索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效果,我们设计了一项教学实验。我们选择了一所高中的英语课堂作为研究场景,并随机选取了两组学生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首先,我们为实验组的学生提供了关于思维导图的介绍和使用方法的讲解,并进行了一定的实践训练,让他们能够熟悉和掌握思维导图的基本操作。然后,我们在实验组的英语写作课上,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组织和梳理自己的思维,构建论证结构,并写出完整的作文。

与此同时,对照组的学生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没有使用思维导图来辅助。我们对两组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写作训练,并对他们的写作效果和质量进行了评估和对比。

(三)教学设计

笔者以浙江省2020年高三质检卷读后续写为例,标题是“Friendship”,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形式阐述了她和好朋友Josey之间的矛盾然后化解矛盾的故事,提倡朋友之间不要计较小事,应该互相包容对方缺点的故事。文章有典型的浙江省读后续写的特点,有较为尖锐的矛盾冲突,然后需要通过学生续写解决这个矛盾冲突,非常考验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师通过写作前绘制思维导图,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度,充分调动所储备的知识,最大限度地进行联想与关联,帮助学生克服对写作的恐惧,解决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步骤1:引入。

看一段视频,找出主题。

步骤2:阅读。(5分钟)

阅读文章。要求学生快速找到文章的五个要素What、Who、When、Where、How,并在包含这五大要素的短语或者句子下面画线:

步骤3:绘制思维导图,以明确原文中Josey和“我”的行为和情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设计的思维导图从两条线入手:“Josey’s Emotion(情节线)”和“My Action(动作线)”。设计图可是树状图、鱼骨图等。

步骤4:阅读圈。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小组中讨论以预测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内容。

步骤5:绘制思维导图。在这个环节当中,教师可以给予有关情感类和动作类的语料库帮助水平较低的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还是依据两条线:“Josey's Emotion(情节线)”和“My Action(动作线)”分为4张思维导图或者两张思维导图。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应走到学生当中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步骤6:写作。小组成员根据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两段的写作。时长25分钟。

步骤7:评价。教师利用评价表让学生自评。随机抽取一组一名成员的读后续写进行当众点评。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收集了学生的写作作品,并对其进行了评估。评估标准主要包括写作的组织结构、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以及观点的深度和逻辑性等。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写作成果,我们使用统计方法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比较了两组学生在写作表现上的差异,对两组学生的写作效果和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实验前作文成绩总体上并无显著差异的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的成绩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从实验班的后测成绩可以看出,经过基于思维导图的写作训练,学生在写作词汇、写作内容这两个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同样的意思学生有了更多的表达方式,譬如走路,除了经常使用的walk,学生会使用tiptoe、limp、stroll、linger等词,说话也不再只有say,还会用utter、whisper、exlaim等。在句型方面,学生会使用不同的句型,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强调句的句型要比实验前显著增多。同时在过渡衔接上,如therefore,what's more,thus的词汇也有更多的使用。由此可见基于思维导图的写作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对照组学生的后测作文成绩与前测作文成绩相比变化并不明显。句型单一、词汇简单,中式表达随处可见。由此可见,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对学生的写作成绩的提高无显著帮助。

(五)研究结果

经过研究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关于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中应用的研究结果。

首先,我们发现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激发学生对读后续写的兴趣。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拟定写作计划和思路,不再无所适从和思维混乱。思维导图的分层结构和关联线条帮助学生清晰地组织和连接各种观点和论证,使写作过程更加有序和高效。

其次,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能获得更多的语料,从而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逻辑性。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来讲,思维导图为学生在学习和处理语言材料的过程的每个环节中提供了“脚手架”,从而一步一步地建立起文章所需要的词汇、语法、过渡连词和内容,从而降低写作难度,最后让学生得以“按图索骥”完成作文。

此外,思维导图的应用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思维导图的使用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梳理和整合各种观点和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这种思维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整合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程标准学科素养维度之一的思维品质对创造力、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的要求。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了其积极的影响和效果。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助于学生组织和表达思维的辅助工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质量和综合能力。我们相信,随着更多教师和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实践与研究,它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将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推广[4]。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问题与思考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虽然有着显著的优势,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限制和挑战。

(一)写作时间有限。在正常的高中英语课程安排中,写作往往被当成课后作业来写,因为一线教师很难抽出完整的两节课(连堂课)来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和写作。大部分教师仍然信奉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式,把大量的语料所谓的优美词句一股脑塞给学生,不去筛选和讲解。这种填鸭式教学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听话和基础扎实的学生是有效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可怕的压迫式学习,势必导致不尽如人意的后果。大部分学生因为材料过多选择放弃记忆。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虽然思维导图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直观的工具,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迅速适应和掌握其使用方法。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他们应该了解如何使用思维导图软件或工具,并且要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此外,教师还应该能够评估学生的思维导图,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建议,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三)思维导图与传统写作技巧的结合

思维导图是一种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组织和整合他们的思维,但并不能替代传统的写作技巧和知识。学生仍然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词汇和写作规范,以扎实的基础支持思维导图的应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思维导图与传统的写作技巧相结合,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技巧和知识,提高整体写作水平。

(四)思维导图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主要适用于像读后续写这种较为开放性的写作任务。比如故事情节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主人公动作的多种表达方式,主人公情绪的不同表达,这些都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完成。然而,在应对其他类型的写作任务,如应用文写作时,思维导图的应用可能不太适合。因此,教师在决定是否使用思维导图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写作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

(五)发展和改进的可能性

尽管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空间。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一步优化思维导图的应用,使其更贴合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资源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和评估。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是有前景和潜力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限制,并致力于不断改进和提高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5]。

结束语

本研究证实了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积极作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表达想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和写作质量。然而,为了更好地应用思维导图,我们需要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本研究,我们认识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相信,随着更多教师和学生的实践与研究,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初明.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外语界,2012(5):2-7.

[2]郭莲.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3(12):20-23.

[3]谢文珠.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高考,2024(7):62-65.

[4]任敏.运用思维导图探究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J].高考,2024(13):66-68.

[5]衡方方.思维导图语块教学法对英语读后续写水平的提升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4(11):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