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背景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策略探究
2024-10-08王远莉
摘 要:从目前部分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一些学生过度依赖教师讲授,自主独立思考意识较为欠缺的问题。教师需要重视并积极解决这一问题,以更好地推动高中政治教学的进步和学生的发展。而议题式教学在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构建基于大单元的议题,学生能够借助分析、探讨、研究等方式,更深入地对课堂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针对此,文章分析了大单元背景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设计依据,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大单元下的议题式教学展开分析,最后总结了大单元背景下高中政治实施议题式教学的价值,以期为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提供思路,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大单元;议题式教学;设计思路;实践对策
近年来,高考改革促使高中政治教育更加关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为日后全面发展做好准备。为迎合这一教育需求,高中政治教学应当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树立“养成性”的教学思维。为此,可以引入议题式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加强对教材的整合,并利用有效情境开展议题式教学,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也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对此,文章可以立足大单元背景,开展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一、大单元背景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设计依据
(一)议题式教学内涵
所谓议题式教学,主要指的就是建立在问题、议题基础上的一种引导性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入一些启发性、挑战性问题,调动学生思维,促使其探究思考,通过这一过程增强学生知识习得能力。与以往课堂直接讲授知识方式相比,议题式教学强调了学生的自主积极性,注重激发学生探究意识。而立足大单元教学背景,采用议题式教学方式可以合理划分大课题,使之成为具体的议题,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逻辑思维,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化了解所学内容。通过议题式教学可以引导鼓励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分析,促使学生强化批判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逐步形成独立人格。尤其是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融合,可以利用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能力,非常适用于大单元教学。
(二)明确议题式教学与大单元教学之间的契合点
分析可知,在大单元教学中更加注重深度学习,注重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凸显出系统性、整合性特点。相比之下,议题式教学主要以具体议题作为切入点,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课程讲授方式,通过引领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相关知识并深入理解。基于大单元背景下,组织学生开展议题式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将分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助力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在大单元教学中引入议题式教学,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加全面的大单元主题内容,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1]。将大单元与议题式教学相融合,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业成就,更对其未来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二、大单元背景下高中政治实施议题式教学的价值
一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大单元议题式教学,可以整合碎片化知识,整合单元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借助话题讨论方式,增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可以说议题式教学的实施,可以有效验证大单元教学成果,而且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政治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以往传统僵化式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迎合新时代教学需求,为此,引入大单元设计议题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丰富教师教学方法,还能够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娱乐话题、热点新闻等,合理设计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析,长此以往,有助于强化学生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政治学习的主动性,对提高政治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就目前一些高中政治教师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缺少政治教学活动的创新,甚至丧失积极向上的动力,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为此,立足大单元背景下设计议题式教学,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师对教学策略的深入思考,精心设计,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与优化,确保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议题式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政治知识和内容,这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增强自身专业能力意义重大。
三、大单元背景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策略
(一)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合理设置议题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基础知识之外,教师还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学科素养,通过有效教学落实高中政治“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的教学目标。此外,由于高中政治教材所展现的知识面非常有限,如果只讲授课本知识很难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设定大单元教学目标时,应当合理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政治学习材料。而对于议题式教学,需要教师为学生设定适宜的大单元中心任务,引入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并通过知识获取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形成批判性思维,以此提升学科素养。
以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材为例,在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教师需要先明确教学目标,而后根据目标合理设置议题。使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地位、特点和意义,同时了解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根据“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样的发展路线,紧密结合教材中的具体知识,来确定与之相匹配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并精心策划议题式教学活动,以确保这些教育目标能够得以实现。举例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个以“寻路”为主题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鼓励并引导学生归纳出中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富裕和强大的,通过分析、讨论、总结的过程促使学生将国家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即“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此构建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大单元教育体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还能培养出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而针对此过程中的议题设计,可以采用问题串的方
式[2],向学生提问:“新时代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被叫作新时代?”“进入新时代后,我们将会有什么样的改变?”“新时代要求我们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得以提升。或者教师设计议题“如何认知和评价新时代?”让学生思考、分析,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并给出提示,如果评价学校,可以从外观、占地面积、食堂、宿舍、教学质量等方面入手,那么该选取哪些因素评价新时代呢?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基于诸多问题引导下,使得本单元核心内容有效落实,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意识,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探究思维和能力,对提高政治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利用议题活跃教学氛围
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合理融入政治知识,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也能转变学生对政治课堂的固有印象,使学生在情境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对政治知识的求知欲望。此外,为凸显议题式教学的开放性、民主性特点,教师应当加强师生、生生的沟通交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而后教师需要根据大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合理为学生设计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习得知识。在此过程中合理利用教学情境,使学生加深对政治知识的理解,逐步内化[3]。
还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环节,先带领学生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让学生初步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影响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并引导学生尝试总结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主要成就[4]。为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由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学习的成果。通过此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愉快,同时学生也在组内讨论中发散了思维,为后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内涵和意义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优化大单元教学流程,助力学生完善知识体系
基于大单元下的议题式教学,要求教师应当在保证整体教学效率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升并发展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因此,除了上述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之外,还需要合理完善教学流程,通过议题式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可以有序学习政治知识,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价值观。在具体实践中,政治教师应当遵循现有教学环节、教学阶段,优化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探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一内容时,课前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发展新期待的视频,鼓励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分析、了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哪些期待?阻碍这些新期待的因素有哪些?思考并探究”[5]。而后在课中阶段,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总结历史各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并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1981年至2020年,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后为学生设定相关议题:“新时代我国社会的物质文化需求”“落后的社会生产不平衡、不充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原因”,让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将过往所学知识应用到课堂议题讨论中。课堂上教师需要发挥引导、指导作用,使学生观点能够与单元教学内容结合,并针对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并借助微课视频、教学课件等辅助讲授内容,强化学生对议题深入剖析的能力,更好地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政治议题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提升。最后,在课后环节,教师可以延续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研究中自己的感悟,进行记录,并利用网络平台查找其他学习资料,扩展知识面,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政治知识储备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政治核心素养[6]。
(四)完善大单元教学评价,利用议题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高中政治教师在设定评价指标时,需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合理优化,有效融合多种评价方式,以此引导学生学习、思考。比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教学评价融合方式。在教学评价中,过程性评价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主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习状况以及在议题中的参与情况等,旨在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同时也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与此同时,在结果性评价中,教师则需要以大单元的学习目标为出发点,指导学生对议题式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能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和完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入多种评价方式,更好地指引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政治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大单元背景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思路的探究和分析,不难发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大单元教学理念,积极推进议题式教学实践,不仅符合学科发展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建立融会贯通的知识结构,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开阔教学视野,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专业能力,真正意义上推动大单元背景下的议题式教学顺利实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焦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大单元与议题式学习融合策略[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4,12(2):79-81.
[2]黄志敏.基于大概念探索大单元结构化教学:以高中政治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4,22(2):37-39.
[3]王朝霞.议题式教学模式与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的融合策略探究[J].第二课堂(D),2023,21(11):58-59.
[4]王君.浅析议题式教学与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的融合策略[J].高考,2023,22(33):102-104.
[5]丁丽娜.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与议题式教学模式的融合路径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12(15):169-171.
[6]范丹娃.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策略分析:基于“大单元”教学视角[J].当代家庭教育,2023,23(21):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