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就岭
2024-10-08路军
路军,河北平泉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福建文学》《四川文学》《山东文学》等,著有散文集《一树阳光》《疏雨桐花开》。
1
嘉祐二年二月初六,汴梁礼部贡院寒风朔朔,院子里那棵古槐树微微泛绿的枝条高傲地伸向蔚蓝的天空,嗅着春的气息。贡院南,东西两侧通长的一栋大廊屋,没有门窗,连片设置着一张张简单的考席。一位年轻的士子安静地坐在那儿等待考试开始。策论试卷发下来,他缓缓铺开,瞥一眼题目以及要求,他微微一笑,思忖片刻,便文思涌来,细密光润的桑皮纸上流淌出缜密晓畅的文字。
他轻轻揉搓一下冷得有些僵硬的手,等待受卷官取卷。意犹未尽的他,情思继续驰骋在那些信手拈来的文字河流中。
弥封、誊录的众多试卷传至小试官梅尧臣的案头,他一张张仔细地看着,评定等级。多时后,他随手拿起一张试卷,轻轻展开,不禁吃了一惊,洋洋洒洒的文字跃然纸上,粗略一览,他已听见了作者宛如青铜阵响的淳厚之音。
他迫不及待地阅读全文,“实行仁政”“行王道”等等思想蓬勃而发,这样直抒胸臆、风清月白的好文章读起来实在过瘾。自他倡导为诗为文宜“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以来,这是他目前为止在这帮科举士子的文章中读到的文采斐然、鲜明体现诗文革新运动思想的最优秀作品。
他拿起试卷递给不远处的主考官欧阳修:“欧阳公,此文有孟轲之风,你看看如何?”
欧阳修拿过来阅读,也是喜不自胜。他端详了半天,觉得那行文脉络与思想很像自己的弟子曾巩的手笔。他躬身施礼,说道:“宛陵先生,你看此文应列为何等?”梅尧臣直言了当:“昔日孟轲善养浩然之气,此文,气势酣畅,说理透辟,文辞简易不失优雅,即使还没有阅完其他试卷,我斗胆断言,无出其右。”欧阳修哈哈大笑,手拂长须:“宛陵先生目光犀利,所言不虚。”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欧阳修为了避嫌,与梅尧臣商量,将这张试卷列为第二名。梅尧臣等一众人,直到启封试卷才知道,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作者,是年仅二十二岁的苏轼。这让一向惜才爱才的梅尧臣赞赏不已。
放榜那天,面对或悲或喜的士子们繁复的神情,苏轼内心波澜不惊。对于登榜及第,出川之前,他已成竹于胸。此刻,望着贡院遮风避雨的古槐,他想到了一个人,虽未曾谋面,却早闻其诗文大名。这个人就是比苏轼大了三十五岁的梅尧臣。
那个年代,寒窗苦读而期待科举中第的士子中,受梅尧臣的诗歌营养滋润而郁郁勃发的不在少数。梅尧臣的作品《宛陵集》里,就有不少投之他门下的士子们的悠长身影:廖秀才、刘秀才、张秀才、白秀才……每至辞别,梅尧臣都倾心歌咏。“汴水日夜浅,归船不可留。天高云就岭,地冷雁回洲。江馆鱼堪食,家林橘已收。平生素业在,莫见里人羞。”这是梅尧臣送别胡臣秀才时作的诗,依依难舍与殷切期盼之情溢于言表。每次读到这样的诗歌,志如鸿鹄的苏轼,就憧憬有那么一天,与前辈梅尧臣一起煮酒论诗,好不快哉!
苏轼回望眉山故里,多少往事如画闪过。
在蜀中私塾课堂,读石阶的《庆历圣德颂》,苏轼已经倾慕于梅尧臣等文坛大家的为人师表。
南轩,竹林葱郁,凉风如水,静谧安适。苏轼坐在树荫下敦实的石凳上,捧起《梅圣俞诗集》细致而读,这几乎是他年轻时发奋读书的必做功课之一。
这部诗集的来历,梅尧臣的一则趣味故事有关:虽然梅尧臣笔耕不辍,却根本不把自己的诗稿当回事,写完就置之一边,并不像有些文人墨客,喜欢将自己的作品结集成册,梓行传世。这让他妻兄之子谢景初非常着急,岁月易逝,再不成集,那些诗作还不都得弄丢了?于是,谢景初将梅尧臣从洛阳到吴兴这一阶段的诗歌编辑成《梅圣俞诗集》十卷本用以传世。
远在蜀地的苏轼得到此书如获至宝。那些精神饱满的诗句陪伴他走过多少青春光影。
当读到梅尧臣的田园诗歌:“草木绕篱盛,田园向郭斜。去锄南山豆,归灌东园瓜。白水照茅屋,清风生稻花。前陂日已晚,聒聒竞鸣蛙。”时,苏轼欣然一笑,这是多么熟悉的情景啊!
那时,苏轼家中还有几十亩地,春来,种一些菜蔬瓜果、谷粟稻椒;夏风细细,他与农人们一起晨起刈草、提水浇灌;秋熟田野,农人挥汗收割,他不愿做那只会闭门苦读的文弱书生,也下田帮忙。他虽与幼时家贫的梅尧臣出身不一样,还是尽量体味农人的稼穑生活。这不仅仅是在磨砺筋骨,也是在积淀为官之道。
干农活之外,苏轼还喜欢去田野走走,与老农闲话。梅尧臣所写的《田家语》《伤桑》等诗篇自然而然浮现在脑海:“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桑条初变绿,春野忽飞霜。田妇搔篷首,冰蚕绝茧肠。”民瘼之艰辛,如一道深深的烙印,刺痛内心。想到自己的未来仕途,他想,无论在哪里为官,都要一辈子勤政为民才行。
往事悠悠。今年春闱,在自己人生的转折时期,因恩师宛陵先生与欧阳公等人不吝提携,幸运中举,按照礼节,苏轼要一一给梅尧臣等老师写信致敬。
2
回到汴梁城西侧的兴国寺浴室老僧德香之院,苏轼在书桌前静思默想。窗外月影西移,纷杂而至的历史瞬间宛如一页页凝重的画作,从他眼前一一闪过。
那只羽毛干枯稀疏、翛翛而鸣的鸱鸮从邈远的空中坚毅地飞来,它多么像历经坎坷而理想不衰的周公啊!苏轼想与之倾心交流,他却远逝无影了。这时,孔子的身影从《史记》中坚毅地走来,陈、蔡之间空旷的荒野,时而倾盆大雨,河流暴涨,道途阻碍;时而朗空晴日,归燕行舟。葛布单衣的孔子站立河岸,他深邃的目光已穿越浩渺的时空,如自由翱翔的大鸟,抵达一片绿草茵茵的花园。思想的木轮车一旦跑起来,便无所羁绊。后来,孔子干脆坐在草地上,抚琴而歌。即使隔了千年,苏轼依然听得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苏轼想起了自己七八岁刚刚读书时,虽远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地,但文化种子早已深深扎根蜀中沃野,蓬勃向上。蜀地与中原隔着万千山岭的阻隔,却隔不断诗词文赋的互相流传。文化的穿透力,即使厚重的岩石也不能阻挡。
学堂里,老师讲到梅尧臣为人颇豪爽,乐观豁达,人缘不是一般的好,上至士大夫,下至草根士子,都喜欢与他一起游玩山水,诗文唱和。每一次雅集,常有年轻人请梅尧臣题诗相赠,他一点也不推辞,沉吟片刻,便笔墨舒展,诗思泉涌。这样的诗坛大咖如此低调谦逊,当然获得了粉丝无数。像苏轼这样即使远在眉山,不能见到梅尧臣的士子,也对其颇为仰慕。若自己将来道德文章有长进,也要诲人不倦,提携出身草根的士子们。
苏轼年复一年地磨砺学业,等待出蜀赴中原的时机。
之后梅尧臣追随欧阳公,在文坛竖起“文道合一”的大旗,他们两个常常在一起谈诗论艺,著述颇丰。梅尧臣如旗手,引领宋诗走向一条康庄大道。“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像这样的闪烁思想光芒的句子太多了,它们仿佛天降甘霖,解渴耐食而又启迪心扉。
梅尧臣在繁忙的公务之余,还挤出很多时间悉心教诲草根士子。对此,苏轼特别憧憬。可惜身在川中,学业羁绊,尚不足以与宛陵先生交游。如果真的生活在中原,他或可与梅尧臣偶遇,那将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
等到年岁日增,学识见长,梅尧臣的诗集已成为苏轼的案头必备。品读“当时载酒客,共过草玄人。今日一寒士,能来三侍臣”之句,他好像已经化身为大鹏,飞跃眉山的山山岭岭,飞跃众多河流,来到汴梁,恭敬地肃立在梅尧臣身边,俯身倾听那平易晓畅的温馨话语,如沐春风,文思大开。
在眉山时,苏轼非常欣赏梅尧臣关于写诗的主张:“凡诗,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矣。”在苏轼看来,这诗论不仅仅属于诗歌,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没有创新也就没有生命。他的那篇考场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有尧与皋陶对刑法的不同看法的例证,这也算来了一次带有小聪明的“创新”吧!希望宛陵先生不会介意自己写文时的故作姿态。
一帧帧往事沉浮,苏轼心潮翻卷。而灵感如汪洋肆虐之水,在德香书院喷涌而至。
苏轼站在书桌前,研磨执笔,竹纸上那支狼毫时而如烈马飞驰,时而又卷舒飘风,时而如空灵之水。一行行的墨字如他生命行走的轨迹,坚实而沉稳。“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不怨天,不尤人”,这是科举中弟后苏轼的拳拳之心。洋洋洒洒的《上梅直讲书》是献给恩师的心灵之歌,是他人生理想信念的宣言书。
3
早在一年前的五六月间,中原大雨滂沱,道路泥泞不堪,苏轼一行抵达汴梁城,准备参加这年秋天在开封景德寺举行的举人考试。九月放榜,他考了第二名,一时间,声名鹊起。这不过是明年春天礼部科举的前奏。期间,苏轼的老爹苏洵虽无官无职,但与梅尧臣等文坛元老多次交游唱和、往来颇多。
苏轼感到惋惜的是,他离宛陵先生如此切近,可是却不能与他一起切磋诗文与人生之道。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来,自己学识如浅水细鱼,需专心读书才有资格与他接近;再者,梅直馆为明年春闱考官,自当避讳。
实际上,梅尧臣已经在与苏洵的言语交谈中得知苏轼其人才艺。当他读到苏轼开封科举考试时所写的《儒者可与守成论》《物不可以苟合论》等酣畅淋漓的文章时,大为赞赏。《梅尧臣年谱》记载:“时轼、辙年甚少,世未有知之者,尧臣独称之。”这鼓励好像一团热火,温暖并激励着苏轼。
而苏洵与梅尧臣多次的诗文交流,一次次有意无意地填入苏轼的心海,他得以接触到梅尧臣在嘉祐元年提出的“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等诗论的新观点。正发奋用功的苏轼仔细品味,铭记于心,并不时作诗练习,小试牛刀,感觉大有裨益。
时隔不到一年,科举中第的苏轼凭借自己的才华,轻轻推开与梅尧臣思想交往的大门。
嘉祐二年三月五日,苏轼与众多举人走进了崇政殿,参加殿试。进士及第后,皇帝在琼林苑宴请这些天之骄子。池塘微波,柳条风暖,苏轼第一次见到了恩师梅尧臣。他在《东坡题跋》里,寥寥几笔,传神勾勒出嘉祐二年梅尧臣给予他的第一印象:“梅二丈长身秀眉,大耳红颊,饮酒过百盏,辄正坐高拱,此其醉也。”在苏轼的眼里,梅公性情豪爽,不拘小节,平易亲民。
给恩师敬酒时,他将《上梅直讲书》奉给梅尧臣。梅尧臣仔细端详信封上的墨字,笔势自然,流水如风,潇然典雅。待他展开桑皮纸,飘曳流畅的文字宛如天籁之音。苏轼行文洒脱干净,时而轻灵如白鹤亮翅,时而如丛林猛虎长啸,与一般中举士子的感谢信或多或少的媚态截然不同,他不禁赞叹有声。
读了这封来信,梅尧臣没有想到苏轼早在七八岁时,已经知道自己的诗名,将自己奉为偶像。苏轼发自肺腑的“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激起了梅尧臣强烈的思想共鸣,他想起了早年一幕幕温馨的情景。
当年在河南地方为官时,梅尧臣不过青春华发,他多么渴望有文坛前辈提携自己。那时候,他勤奋读书,不断写诗,磨砺自己的诗品。机遇从来青睐有准备的人。在河南为官的文坛大咖钱惟演喜欢招徕文人,奖掖后进,钱惟演听说了博学多才的梅尧臣,特地去见这个年轻人。两人谈吐自如,酬唱赋诗,遂成忘年交。文坛巨椽的双手,托举出一位北宋诗文革新的勇将。
今天,苏轼与曾巩等青年士子同出于自己的门下,文坛盛景计日可期。梅尧臣希望自己能以股肱之力,礼贤下士,各极其长。
《石林燕语》卷八记录了梅尧臣与苏轼相见的动人瞬间:放榜后不久,梅尧臣终于有机会当面向苏轼询问那个“皋陶”典故出于何处。苏轼见宛陵先生一副等待拨云见雾的神色,不慌不忙地说:“想当然耳,何必要有出处?”梅尧臣一听,非常震惊。这小子真有胆量,这么直爽豪迈,与我投脾气。
席间,苏轼还向梅尧臣讲起了在蜀中的一件奇事。早年,苏轼在读书之余,喜欢行走蜀地,既接地气,察民瘼,又观四方草木自然,荡涤内心尘埃。当他走到西南一个叫“淯井监”的偏僻地方,看见一少数民族女子站在竹林路边吆喝叫卖所织土布做成的可以装弓的衣袋。苏轼颇为好奇,遂拾起一只近观,发现衣袋上面竟然织着两行诗句:“随风势更巧,著树媚且密。”略一沉吟,苏轼很快想到这是谁的诗句了,他暗暗称奇,便假意问道:“这是谁的诗啊?”那人应声回答:“看你像一个读书人,怎么这么孤陋寡闻呢?这是当今诗坛大家梅尧臣写的啊!”苏轼抚掌大笑,遂买下此衣袋。看那朴素鲜艳的花纹,赫然在目的诗句,苏轼感慨不已:梅公诗名遍天下,实为晚辈仰望之高山。
梅尧臣听了这奇事,还真的不敢相信,调侃道:“子瞻珍藏衣袋,有空登门苏府,一睹其容啊!”苏轼诺诺。
在梅尧臣府中,苏轼受益良多。一次,聊到兴致处,梅尧臣起身走到书案前,铺开淡黄色的桑皮纸,提笔赋诗:
屈宋出于楚,王马出于蜀。
荀杨亦二国,自接大儒躅。
各去百数年,高下非近局。
钩陈豹尾科,登俊何炳缛。
楚蜀得曾苏,超然皆绝足。
父子兄弟间,光辉自联属。
站立一旁的苏轼已经从诗句里品读出了宛陵先生的良苦用心。“王马”指的是东汉的王焕与西汉的司马相如,两个人都是蜀人。王涣为官,忠于职守,爱护百姓,依法行政,做县令时境内路不拾遗,声名远扬;司马相如,以《上林赋》献给汉武帝,婉戒奢侈,出使西南,安定边陲,青史留名。“荀杨”中的杨雄博览群书,胸怀远大,仰慕先贤,淡泊名利。
这些先贤大儒,行得端,做得正,是苏轼追慕的偶像。至于老师表扬自己与曾巩都是高超出众的千里马,那不过是勉励自己走上仕途后,应该不忘初衷,心系黎民百姓,济世爱国。
梅尧臣意犹未尽,停笔那一瞬间,他想起了远古尧舜因贤臣才士辅佐,致天下太平,如今有欧阳修等巨椽讲索无遗,而如苏轼这一辈的年轻士子文华璀璨,墨字流芳,遂接着笔走墨飞:
古何相辽阔,今何相迩续。
朝廷有巨公,讲索无遗录。
正如唐虞时,元凯同启沃。
何言五百载,此论不可告。
二君从兹归,名价同惊俗。
品读梅尧臣的这首赠诗《送曾子固苏轼》,苏轼深深鞠躬,他的眼泪模糊了视线。
4
世事难料,嘉祐二年四月,苏轼母亲去世的消息传至汴梁,宛如晴空霹雳重重锤击苏轼的内心,他悲痛欲绝。他的仕途之路只得暂时中止,断肠一般的苦痛整日萦绕于心。苏轼与梅尧臣的交往大门刚刚开启,他所期望的门下聆听教诲,却不得不暂时作罢。
他来不及向恩师梅尧臣辞行,便仓皇踏上返蜀之路。青山莽莽,归途邈远,苏轼一定懂得梅尧臣希望自己振作起来,即便回到蜀地,守孝期间,也莫忘学业,行走草野,“固当知民情”,以报答母亲与国家之恩。
苏轼走后,嘉祐三年,梅尧臣在京城国史馆忙于编纂新的《唐书》。他“不登权门”,“固非傲不往,心实厌扰扰”。但梅尧臣再忙,依然如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悉心培养提携那些青年才俊。沈太博、余少卿、韩钦圣……当一个又一个英姿勃发的身影向他依依告别,去地方赴任,他依旧喜欢研墨执笔,为他们送上一首首蓬勃向上的赠诗,充实他们的精神行囊。而对于那些暂时落榜归乡的草根士子,他给予更多的鼓励与鞭策,期望他们“奉亲乐无涯,岂愧禄仕迟”“平生素业在,莫见里人羞”……
春去秋来,云空雁归,泠泠泉鸣,与士子们郊游的梅尧臣不禁想起了昔日与苏洵、苏轼父子在老人泉游玩的情景。那年九月熟秋,梅尧臣与苏轼一家郊游城外,长空寥廓,泉水淙淙,游鱼细石。苏轼与其弟等人宛如飞鸟,欢快自由。梅尧臣伫立泉水岸边,诗心曳动,遂赋诗一首,《题老人泉寄苏明允》:
泉上有老人,隐见不可常。
苏子居其间,饮水乐未央。
渊中必有鱼,与子自徜徉。
渊中苟无鱼,子特翫沧浪。
日月不知老,家有雏凤皇。
百鸟戢羽翼,不敢言文章。
去为仲尼叹,出为盛时祥。
方今天子圣,无滞彼泉傍。
多么美好难忘的郊游啊!英姿勃发的苏轼兄弟二人,徜徉泉水旁的洒脱闲适,深深感染了梅尧臣。时光不老,盛世祥和,文学的接力棒将传至才华横溢的苏轼等人手里,苏轼兄弟未来可期。
于是,他铺展信笺,将这份诗情厚谊寄给远在眉山的苏洵父子。苏洵每一次收到了梅尧臣的诗文书信,便读给苏轼与苏辙听。覃思精微、深远闲淡的文字,如涓涓之水润泽心胸,畅快淋漓。梅尧臣的殷殷之情感染着苏轼,他的目光仿佛鸿鹄高飞,穿过崇山峻岭,抵达中原,走进汴梁,与梅尧臣郊游踏青;要么是去城东汴阳坊那个士子们常来的地方,恭敬地肃立,听梅尧臣讲诗:“平生怀道德,铺写若丹青。”“秀木艳丛那可拟,但将霜雪定坚姿”……
那一行行诗文,充盈内心,坚定着苏轼文道合一的理念,他希望自己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面对什么样的挫折,都如不惧霜雪的松柏一样坚定不屈。
身在眉山的苏轼,居丧守孝的时光中,时刻也不能忘记蜀中百姓的甘苦。他走访闾巷,深入田间,倾听民声。夜色光影,他的深邃目光穿行于蜀中大地,穿过浩渺的历史时空。从前百姓流离失所的时光与今日百姓的安居无事,令他时而内心沉郁,时而欢欣鼓舞,胸中已有千言万语欲向外倾诉。嘉祐四年春,王素调任成都知府,苏轼去拜见,并奉上《上知府王龙图书》,向王素鲜明提出在“国家蓄兵以卫民,而赋民以养兵,此二者不可以有所厚薄也”的基础上,能以民为本,轻徭薄赋。
而王素勤政爱民,断案有方,当官处事,务合人情,蜀人画像祠之。这都是后话。
5
几年光阴倏忽而逝。嘉祐五年二月二十五日,苏轼回到汴梁,临时租住在西岗一处宅院。择日,他跟随父亲去梅府拜见几年未见的梅尧臣。师生相见,感慨不已,落座后,两人天南地北,叙谈无拘无束。
窗外,星光闪烁,梅尧臣离座,走到案前,铺开桑皮纸,请苏轼赋诗留墨。苏轼推辞不过,思忖片刻,便一挥而就。梅尧臣啧啧称赞,还不忘调侃:“苏子现在的诗,清新豪健,名动京师,我不赶紧收藏几首,这一世一定该留有遗憾了。”
苏轼谦卑致礼:“宛陵先生乃诗坛巨椽,我至今还铭记先生所倡导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诗文理论,不敢懈怠,若略有长进,自然是恩师悉心培养之功。”
梅尧臣拂髯默默赞叹,心想:苏子若想独步文坛,还需要更上一层楼。于是,他建议苏轼参加“制科”考试。
苏轼听从恩公等人建议,回到居所,着手准备下一年的“制科”考试。追溯历史,“制科”考试,可谓难如攀登珠峰。它考试时间不定,由皇帝下诏举行,又称“大科”。考试内容以“经史”典籍为主,非博古通今、学以致用的大儒不可。据史料记载,宋代一共举行过二十二次“制科”考试,能闯过“阁试”“秘阁试”“殿试”三关而名列其名者,不过区区四十余人。
嘉祐五年春,汴梁突发疫病。四月里,公务繁忙的梅尧臣竟无暇自顾,十七日这一天,梅尧臣的好友江休复不幸去世,梅尧臣、苏轼等前往悼念。苏轼见梅尧臣伤心过度,亦曾好言相慰。未料,梅尧臣返家途中,风寒染病,回到汴阳坊家中休养。
苏轼获知消息,赶紧前往探望。望着病榻之上正在翕翕昏睡而形神俱消的梅尧臣,苏轼泪雨涟涟。他期盼疫情早日远去,恩公恢复往日健硕的样子,他好与老师切磋文道,向老师请教为政的要义;期盼在夏日浓郁的闲暇日子,一起郊游草泽山野,吟诗放歌,无拘无束……
当梅尧臣患病的消息传遍汴梁城内外,从各处赶来的士子、学生、好友络绎不绝,汴阳坊的街巷从来没有过这么多人,掩鼻遮口的市民们惊异地睁大了眼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探寻,才得知这里住着的那位神骨清秀的老翁乃天下诗坛大咖梅尧臣。市民们祈望这位如此低调谦卑的老人尽快痊愈。
只是,在无情的瘟疫面前,人是如此脆弱。正当苏轼等士子焦急不安地期待梅尧臣能扛过这来势汹汹的疫情时,晴天霹雳在二十五日突然降临。给梅尧臣诊治的偏巧是一个庸医,开了一个拉肚子的处方,梅尧臣服药后气结不畅,病情反而加重了,以至于连针灸也不能进行,不幸病逝。苏轼悲怆欲绝,涕泪湿衣。他刚刚起步文坛,还有很多人生道理需求教于诗翁,瘟疫竟如此残酷。七月九日,苏轼跟随欧阳修等人在汴京公祭梅尧臣,欧阳修、刘敞、司马光、王安石等人都写下了祭文,苏轼却伤嗟锥心,不能下笔。
嘉祐六年八月二十五日,苏轼“制科”考中,“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仰望浩瀚星空,苏轼遥祭梅尧臣,嗟叹痛惜。他想起了嘉祐三年梅尧臣所写的诗《依韵和宋次道学士紫宸早谒》,再一次深情歌咏:
陆生声誉在云间,来预簪裾谒帝颜。
冠剑有容夔与禼,文章全盛马兼班。
耽耽玉宇龙缠栋,蔼蔼金铺兽齧环。
却出常衙殿前过,戟衣风动自相攀。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