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相待篇
2024-10-04简满屯
相似易相融,异同比肩扛。
包容为超越,化对入我囊。
有一种胜利,目的只有一个,必须消灭对方,才能实现决胜,这样的情形已经讨论过。还有一种胜利,不仅不能消灭对方,而且还要和对方和谐相处下去,要在此前提下实现我们的想法,就是要相待。在大量的日常生活场景中,集体、同事、朋友、亲人之间,相互之间存在不同意见,争执的结果不管哪一方胜利,还要和平共处下去。这种相待的状态,既要实现我们的想法,也要保持双方融洽。
相似易相融
实际上,在和平型斗争中,无论对阴或者阳哪一方,胜利的标志是得到对方认同,并按照你的意思行动;而不同观点、思想之间的认同,往往从小开始,逐渐扩大,最终形成共识的。
观看太极图,阴中含阳,阳中含阴,它们相互对立,但本身包含着和对方相同的部分,沟通的先天基础在于此。物壮则老,对方有迟早转化为我们的可能,奥秘也在此。这就启示我们,应该从对方身上找到相似的地方,从此切入,方能找到沟通的逻辑起点,进而不断扩大。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共识得到不断扩大,阴阳双方都会产生被认同的建设性愉悦。在愉快的氛围中会实现和平式的胜利。在这种模式下,自己看似胜利了,对方也不损失什么。自己看似失败了,利益也没有改变,对方照样尊重有加。从长远看,双方相处更加愉快,更加有利。这就是相待。这样的方式一般难以抵挡,也是双方乐意接受的。
相似相融是化学上的原理,说的是结构性质相似的液体容易混为一体。大自然中,相似的容易被对方接受。在人类交往活动中,亦是如此。相待模式下,要想让对方的心思倾向自己,第一步就要获得认同,运用相似易相融的原理往往最为奏效。
相似要从一个较大范围找到相同,以此为基点,进一步交融。如果没有相同,要制造相同。一个人新到一个集体,尽快融入其中是很必要的。如果自己比较熟悉这个集体的主要业务工作,可以在工作上找共同点,让大家认可。这种共同,可以是对于现有工作的看法,也可以是对于工作的建设性意见。之后,再不断用自己的行动来融入。如果不熟悉新单位的业务,而且新单位还有一套自己的文化和运行系统,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系统难以进入。这种情况,不能直接进入核心业务。此时的切入,需要借鉴圆外画切线的方式进行。把重点放在学习上,知道多少说多少,可以表现的少,但只要展示出来的都是正确的一面,不至于产生负面的印象。通过不断的努力,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到核心业务。这种方式是积累式的,由小到大建立认同。
找相似的目的是相融,以此来实现相待。阴阳两个部分共处的状态,是共生的关系。只有两者都存在,才对大家有利。而要找到共同认可的存在状态,相似易相融是一个简单易行的途径。
人与人之间是如此,集体与集体,乃至思想系统之间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自从传入我国,就一直在解决时代问题的过程中和中国实际结合,和传统文化深入结合。能和实际结合是因为能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能和传统文化结合是因为两者本身有相似。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是构成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观察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传统文化认为,世界是由道、气、理、太极、太虚、仁等存在构成,“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为天下母”,还有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等,都是主张世界的存在基础是实体,虽然不叫物质,但是相当一部分具有唯物性质,也包含了辩证法的部分思想。而且,周易和道德经中讲的阴阳关系,包括具体的阴阳生克运动方式,和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也相通,内在的规律性主张绝大部分相同。可见,中哲和马哲在唯物性和辩证法上,两者先天就有相同之处。这就是相似在先,才有融合。
传统文化主张天下为公,虽然基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提出,但是这一诉求,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主张相同,只不过社会基础不同,组织方式不同。传统文化主张国与国之间协和万邦,共产主义主张和平,共同富裕,高度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到了今天,我们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一脉相承了这个结合的结果。
在社会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主张人是自由的,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主张构建和谐社会。传统文化主张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和而不同,也是主张人与人之间、社会之间要形成和谐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具有阶级性。道德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关联,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基础上,不同阶级有自己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其中,统治阶级的道德是社会的主流道德。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阶段,道德才能反映出所有人的利益,因为那时已经超越了阶级,而且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传统文化主张个人要修德,途径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了大同社会,可以实现仁,这些主张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也是相通的。
当然,传统文化中有和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的内容,也有不契合的,甚至有完全相反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把人放在中心来研究的,所以在人的认知修养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有益的资料。而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认识世界开始,物质和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分开的,人在其中只是一个环节,进而谈客体和主体的统一性,并形成了固定化知识化的体系。这两种文化的结构先天具有差异,所以表现出来有不同,实属正常。比如,传统文化中讲的辨证方法重点是人,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多数是把物质和精神视为一体,是在合的前提下分析异。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把物质和精神分开,在此基础上谈人的能动性,是在分的前提下谈合。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决定人的存在位置,而传统文化中,儒家主张以礼为序决定人的位置,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找自己的位置。比如,王阳明心学中“心外无物”的主张,和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就不契合。但是,阳明心学主张的“知行合一”对于认识改造实践的主张又和马克思主义主张的人的主观能动性高度契合。
中华传统文化是长在中国人血液中的,在几千年的流传中,指导国人经历朝代更替,经历兵荒马乱和小康和平,已经深深内化于我们的神经。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的文化,如果和我们的传统没有共鸣,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怎么可能被我们接受,还能茁壮成长为显学呢?结合不是换个名称,也不是喊口号。结合是在双方基础上建立新的体系,不是原来的你,也不是原来的我,而是形成双方都受益的新形态。
请注意,只有相似了,才能接近,然后才可以契合,进而实现相融,成为新的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是自从传入中国就开始了。两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所以一传入中国,就容易被大家接受,而且很快接受,在百余年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上述分析是从道理层面讲,在实践中,这种融合是和理性的分析同时进行的。第二个结合说明了相似易相融,我们在认识事物,干工作、做事情的过程中,值得借鉴这个规律。
异同比肩扛
既然要相待,长期共存下去,阴和阳就需要在共同的价值目标调控下,各自发展努力,直至发展为新的太极。在这个过程中,同在扩大,异也一直绝对存在。相待是扩大同,保持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异和同对于事态的演化,发挥的价值作用相等,不能厚此薄彼,所以要异同比肩扛。
这个过程是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不断扩大同。道是本根,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原点和规律要求。在某种程度上,道就是宇宙的普适频率,万事万物按照各自的规律衍生,体现了道又遵从道。我们在生活中,通过严于律己,自我修养等方式,接近或者达到宇宙的频率,实现了频率共振,就是实现了道。德者,得也,得到了道,就是德。实现这一点的过程,是自觉不自觉承认有一个共同的频率,然后改变自己,越来越无限接近道。这样,同就越来越多。因为个体资质禀赋不同,面临的环境不同,所以对于道这个终极频率的接近程度是有所差异的。而且,物有分别,即便接近道,只是在道的实现这一点上达到了相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会改变。如同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道路登上了山顶,大家都有了心理愉悦成功的道,在心理上,对于登上山的道感受有相同之处,但是大家还是大家,每个人的差异还是存在。所以,最终,还是有异的存在。
在事物的自然演变中,阴阳原理告诉我们,异同必然同时存在。面向一个共同目标发展,共同作用,在同和异之间保持张力,对于最后结果的形成发挥了同样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不同形式的燃料长期共存的历史可以说明这些。最初是自然材料阶段,原始人用身边的树枝作为生产工具维持生存,后来人类进步,学会了砍伐,自己可生产木材作燃料。这个阶段,燃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材料来源在人类可以触及的范围。在化石燃料阶段,人口增多,生产技术发达,能开采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蕴含着巨大的热量用于蒸汽机,用于发电,用于汽车、飞机潜艇等,以及人类日常的生活。在能源发展的历史道路上,并没有限制哪一种留下哪一个发展,制约他们的规律是人们对于热量的需要和储存量的大小。随着观念进步,人们逐渐减少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比例,并逐渐发展再生能源技术。风、水能和太阳能都逐渐加大生产比例,成了人类能源的一部分。他们之间此起彼伏,在自然发展中优选出性价比更高的形式。有了石油,木材并没有消失,但是木材的用量越来越少。有了煤炭,石油没有消失。石油多了,能源压力增加。结果,风电太阳能越来越多。这些都说明,虽然一种形式出现,但是其他的形式也一直存在,只不过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改变。异的形式和种类一直存在,但是在目的性上的同不断增加。目的是让热量来源更多,为后代的环境更好。到了现在,这个规律同样适用能源存储领域。在储存能源的方式上,电池一直也在发展。最初是铅酸电池,后来有了锂离子电池,这两者经过发展,推动了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的发展。现在,又有了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钠硫电池,还有金属空气电池。可以预见,还会有源源不断新材料新技术的电池出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电池市场会形成不同类的共存,它们共同发展,能生存下来和被推广的,都是具备了能量密度大、制造成本低、对于环境友好这些特点。能源市场演变的历史见证了阴阳共生,异同同在的作用,提示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另一方。判断的标准是实践需要,而非人为意见。
不同类的思想和群体,要在一起发展,也会面临异和同的问题。这个方面,典型的是决策过程。目前,我国大型公共体制方面的决策机制中,决策组织形式有两种,一个是委员会体制,一个是首长制体制。委员会体制侧重思想上的集思广益,属于集体决策,要采用讨论等形式,最大限度整合大家的意见建议。首长制的方式侧重执行层面决策,决策权在首长,也需要各方发表意见,尽量整合意见建议,最后首长拍板执行。委员会体制的决策是众人担责,首长制的决策是首长负责。决策的过程,是在认同基础上决策出正确的意见建议。因为,不同主体对意见建议的认同程度不一样,同和异因此而生。但是,同和异的存在,并不代表同就是正确,异就是错误。决策的过程,需要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参与决策者更加全面了解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过程,是把异与同的统一和正确与否的统一交织在一起。如果认同的是正确的,不认同的是错误的,通过辨析就可以解决问题。难就难在如果认同的不是正确的,多数人还认同错误的,如果此时简单采用求同存异,会导致错误的结论。正确的过程应该是存异的过程中,改变大多数的同,让大家的认识到达真理层面的同。如果没有存异,就会简单很多,然而,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一种意见一个声音,基础错了,达成的结论自然错误了。
阴阳同时存在,意味着异和同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不能为了自以为是的效果,简单打压或者排除另一方,会造成不好的后果。共存的缘由是发展的需要,所以形成了相待的局面。这也启示我们,慎重对待另一方,不要轻易否定对方的价值。在承认对方价值的基础上,双方意见或者地位相待的过程,往往是实现更好结果的必要前提。
有了汽车,不等于要淘汰自行车,有了高铁,也未必淘汰内燃机车。多少事实告诉我们,物有不齐,不同的事物有各自的作用,不能人为的消灭,而是要找到他们发挥作用的地方,才能利于大家。从这个角度看,异和同不是对与错,应该把它们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考量,方向是利于事物发展。
包容为超越
即便建立了初步的认可,也不等于实现了相融。认可是初步感觉,下一步就要涉及双方的不同。如何化解这些不同?答案是包容,先有包容,才能有后面的超越。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长江黄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汇入大海,就是不断包容的过程,通过包容扩大自身的力量,最终到达大海,进入更大范围的包容。无论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长江黄河都在不断接纳支流,原来的水分在蒸发,在渗透,原来的长江黄河也在改变。旧的在减少,新的力量却融了进来,包容接纳后,有旧的成分,有新的成分,似乎已经不是原来的长江黄河,但是却成了新的长江黄河。而且,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越往上的支流,水流越来越湍急,也越来越清澈,一点污染就很快呈现出来。到了中下游,长江黄河的容纳能力增强,无数支流携带着污垢和新的水分浩浩荡荡汇入。等到了入海口,长江黄河已经通过自净系统,完成了对于水分和污垢的包容,超越为可以进入海洋的长江黄河。
大自然的规律,也同样映照在人的成长上。童年少年时代,小孩纯真的个性,如同上游的水,清而急,碰到一点不公平,会委屈难受。青年时代,如同黄河长江的上中游结合处,水急而猛烈,不时有杂物汇入。此时,自己奋斗意识增强,认为个人的力量是成就一切的动力,会努力奋斗,一旦遇到委屈,会有激烈的冲动反应。到了中年,如同黄河长江的中下游,水流相对平缓,容污纳垢能力增强,对于污染的分解能力也在增强。经历了不少人和事,对于社会的认识更加成熟,也知道了成功要自己奋斗,也要靠机遇,靠领导同事的赏识,所以在意个人的努力,也在意社会关系的维护。碰到不公平,有的可以想的开,有的完全可以自我消化,甚至不计较,心胸更加开阔,能力更加突出,类似江河可以容纳污染一样的程度。到了老年时代,经历更加丰富,阅人知事的能力更加突出,遇到了委屈不公平,会平和看待冷静处理,如同入海口的江河一般,表面平静,其暗流涌动,静水流深,伟大的自净能力甚至都不轻易呈现出来。
蚌壳遇到身体里的沙粒,包容下来,自身拼命成长,最后可能变成珍珠蚌。在青藏高原,蛾虫夏天将卵产在地上,经过一个月孵化,幼虫诞生,之后迅速钻进大地。有一部分毫无抵抗之力的幼虫会被大地的霉菌入侵,有一部分还是原来的幼虫。倒霉的那部分虫子只能包容了霉菌,还要允许它们在体内成长。经过漫长的冬天,到了来年春天,幼虫体内的霉菌进入迅速成长阶段。夏天的时候,霉菌以草的样子长出地面,成了大名鼎鼎的补肺益肾阴阳并治的冬虫夏草。而那些没有被霉菌感染的幼虫此时破土而出只能成为一只真正的蛾子。自然界启示我们,包容可以成就奇迹。每个人都会经历酸甜苦辣,包括磨难挑战,如果能认真对待,不怨天尤人,就有可能成功过关。等所有困难都过去了,再回头总结,这些经历就成了后面成长的财富。道理都懂,问题是身在事中,有几人可以冷静下来,更不要说总结提高了。松弛的心态能保持平静,平静有助于全面冷静处理问题。松弛下来的第一步,就是要包容你遇到的所有问题和困难,把这些当作成长的肥料,还要松弛对待成功和幸运,不要让心为之狂乱,损害正常的判断能力。说到底,知道面对的一切都是该来的,没法回避,没法改变,这就是包容。有了这样的态度,方能平心静气,思考对策,冷静应对,宠辱不惊,经历几轮下来,心态心胸心力逐渐具备。按照本能为人处世,只不过是一种经历。运用哲学经验总结提高,会更加从容。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立足于人生总体态势。在包容中增强自己,在超越中扩大自己,从而改变人生。在具体生活中,常遇见这样的情况,比如在有的关键点上,对方就是坚持己见,或者不肯改变固有的方式。此时不必固执己见,要知道,在正争执的问题上自己也有可能是不对的。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包容。通过包容,让不同的双方意见先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也就是求同存异,斗而不破即是这种状态。毕竟,没有敌意的环境总比一开始就你死我活好一些,让自己能站在更大的范围内来认识这件事情会更加理智清醒。
包容为超越。最终的包容是避免双方你死我活争斗最后导致两败俱伤局面的出现,让不同存在而不改变现状。包容分两个阶段,有一开始为了不破裂的包容,也有最后实质性的包容。至于最终是否包容,肯定要经过价值判断。如果经过评估,双方认为不会影响自身的利益会采取包容,然后徐图良策。相反,如果一开始不包容,阴和阳双方的争斗你死我活,会不给对方机会,更谈不上包容。当然,包容的后果,有可能不改变现状,也有可能走向自己期望的反面。后一种情况下,需要根据时间来调节,提前做安排。
包容的难点在于心理的改变。人的心理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基本看不惯和自己不相同的部分。包容要改变自身的心理认识模式,而人改变自身很难。从这个意义上讲,包容就是包容自身。很多人在包容的同时,会感觉自己的价值体系遭到挑战,从而身心不安难以自我平静。其实,人的价值体系是在不断改变的,等你的一切都凝固了,那就是衰老的开始。不要害怕接受新的东西,新的东西迟早会成为自己成长的养分。在某种程度上,接受的新东西越多,成长的可能性越大。没有包容,消化什么,谈何成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能容方能大,能容人者胜人。曹操是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用杰出的才能和胸襟感召了一大批谋士将领,奠定了功业。宋江不过一个科级公务员,没有曹操一样杰出的才能,却能在梁山聚集众多性格奇特才能突出的能人,靠的也是容人之心和胸怀。
化对入我囊
上面说的包容,主要的意义在于建立认同,为最后的超越做好准备。超越的最高境界在于,能不断地吸收对方,让对方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不断丰富自己,这就是化对入我囊。
最为典型的化对入我囊,就是把敌方的兵力收编为自己的,或者把对立面转化为自己的一部分,让重新组合后的力量发展壮大。共产党在三大战役前夕和过程中,不断地收编国民党的将领和兵力,就连傅作义这样的国军总司令都进入共产党的队伍。这样的队伍,能不打胜仗?
在用人上,也能体现化对入我囊。评价人才历来有很多标准,但不外乎德和才两个指标,无非以哪个为重。曹操用人看重才兼顾德,只要能有所长,都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我所用。比如,如何对待关云长。他能把关云长在自己的地盘上上供养起来,百般怀柔。等到关云长要走时,也是网开一面。这样的做法是在告诉天下自己唯才是举,并在倡导忠义。曹操麾下的许攸、司马懿、张辽等,多少战将谋士,都是从对方的阵营中跑过来。他们在原来的队伍中,要么不得其用,要么不得志,到了曹操的手下,个个建功立业,襄助曹操成就了千古功业。反观诸葛亮,用人看重德,才在其次。虽然诸葛亮也曾建立功业,但很多都是靠自己的智谋,手下的将士能单独建功立业的很少。至于后来的六出祁山,也是在凭一己之力追求道德功业。当然,诸葛亮是站在汉室正统的战线,在道德领域具有优势,这就掩盖了他忽视培养人才的不足。正是因为这样的方针,诸葛亮去世后,西蜀可用战将远远不能和曹魏相比,灭亡就成必然了。讲这两种方式,不是要绝对肯定或否定哪一个,而是想说,面对不同,要化对如我囊,而非用绝对的标准排斥对方。那样的做法,实质上是减少自己的力量,间接扩大对方。
也有一种人难以管理,就是类似刺儿头,化对入我囊的方式能发挥作用。多年前,我在一家建筑企业的工地工作,发现了一位人格魅力十足的徐经理。他本是大学老师,后来进入企业,能和技术人员谈论高低决策施工方案,能和农民工在大通铺上打扑克,各种类型的人都和他亲近,愿意听他的。工地上有一个刺儿头,其他领导都不敢管,也管不了。徐经理在众人面前,替他掩饰缺点,大力表扬闪光点。久而久之,刺儿头就会和他感情上亲昵,最终成为他工作的助手。一次,徐经理在布置工作时,刺儿头忍不住提意见嫌工作量大时间紧张。徐经理骂骂咧咧当众用脚踹了刺儿头,对方委屈地说,你这个知识分子怎么不讲理,转过身,却认真干活去了。众人叹服。后来,徐经理因为工作原因调走了,新来的李经理遇到了类似情况,也想抬脚,结果和刺儿头打成了一团,被大家起哄围观。李经理想不明白,为什么老徐踹了他,他还认真工作,自己还没动手,却被对方打了一顿。背后的原因是,情感认同了,即使直接指出了他的不足,有所过分的行为,也是能为对方接受的。历史上,在国家危亡之际,皇帝对待大臣也是如此。有功劳的进行丰厚犒赏,小问题点出就行,没有必要上纲上线,这样能鼓励将士死命效力。如果相反,对一点小问题,大加惩罚,大家就会感到心寒,谁都会有做错的可能,士气就会低落,整个受到损失的还是国家。
古往今来,既有德又有才的人有多少?严格标准下来,恐怕寥若星辰,最后无人可用,毕竟完人不多。难道就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样的方针了?不能,是要在动态中坚持。化对入我囊,让对方在工作中有所改变,走向德才兼备的方向并无限接近这个目标。
经验来自实践,才干来自历练。选到可用的苗子,然后在事情中去培养。阴从阳中求,才能方面的长进,往往是在错误中得到的。面对犯了小错误的部下,有的领导会弃之不用,这样下去能用的人会越来越少。相反,能给予机会,找到原因,帮助成长,会让已经有的人成长起来,其他的人会逐渐聚拢过来,形成人才高地。至于德,也应该是在倡导中逐渐提高认识,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说到底,人是复杂的,不会自动成长为领导需要的样子。如果能通过激励和教育激发人才向上的自主性,让众多人的才能都能不断提高,就形成了为我所用的局面。这样的用人方针,也属于典型的化对如我囊。
在民族问题上,化对入我囊体现的时间更加久长,复杂程度更高,效果也更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民族融合发展的历程是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因为政权的更迭,产生的问题血雨腥风长达几十年不能解决问题。多少民族因为国家政权的原因,不能融合起来,反而越来越呈现出分离的倾向埋下长期隐患。我们传统文化中主张的天下一家、仁者爱人,文化的影响反映在民族问题上,呈现出总体平和稳定的状态。比如,辛亥革命后,清王朝倒台,身为统治阶层的清王朝人数不过几百万人,并没有和其他民族成为敌对方,反而在文化语言等方面高度融合。当时的其他民族有绝对优势,接纳融合了曾经统治自己的满族,并没有仇恨心理,也没有出现其他国家出现的民族清洗等极端血腥事件。孙中山的五族共和中有满族,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族政策,也承认满族。在历史长河中,满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再回顾历史,汉族正是拥有了这种化对方为自己一部分的能力,才不断和少数民族政权融合,强大了自身。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到唐宋吸收少数民族的精气神,再到满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断吸收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完善自身文化体系。少数民族不断学习汉族优秀文化,提升自身文化素质能力。两者都在吸纳对方,最终使中华民族的成分更加丰富,文化更加优秀。少数民族的发展空间更大,享受的福利也更多。
在人类历史上,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双方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借鉴,通过文化、经济等方式加深交流,还有通婚,进一步加深民族融合。比如,如今的新疆,在历史上就曾经是多种文化交流,共同组成了祖国大家庭的美丽画卷。从明朝末期直至乾隆评定大小和卓叛乱,乃至后面相当一段时期,噶尔丹等极端分子对其他民族血腥镇压,对佛教和其他文化进行灭绝式打压,人口减少,寺庙被毁,但是原来的文化没有消失,这部分极端的宗教势力也越来越被大家孤立,自己也失去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多民族通过融合实现多元一体,产生的中华民族,是融合的历史必然结果。
关于化对入我囊,还有一种极致的情况,就是完全把克制自己的对方力量用起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变自己,成就自己。金可以克木。刀子能制胜于木头,如果木头一味地抵抗,反倒不能取得战胜刀子的结果。相反,如果能让刀子把自己雕刻为佛像供人膜拜,那对于木头的克,则成了成就其大。在这里,木头对于金,就是实现了化对入我囊。我们还能遇见这样一类情形。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总有人和你的意见针锋相对。如果此时,能把对方的思路体现在自己的身上,也就是把对方的阴体现在自己的阳上,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方的想法和主张,往往能在心理上获得认同,进而把对方合理部分吸纳进来,从而为后续的融合建立起点。若能在实践中,运用对方阴,丰富完善自己的思路,最终取得成绩,也是我方的阳,岂非快事一桩?此亦为化对入我囊。
看天下大事大势,来来往往,几多春秋,总是此起彼伏。容人者被人容,融入者亦不失自我。若战场上你死我活,绝杀坑杀的场景,毕竟绝少。面对不同,相似易相融,实为最迅速接近途径。面对不同,不宜以对抗方式体现能力和价值,而要用好异同,把握好太极,从中汲取力量,能异同比肩抗,则真人出世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汇入不同,包容为超越,明日之我已成新我矣!天地万物,皆由道化,面对不同,若能化入我囊,气度胸襟定非常人,能力素质几近于道矣。
(作者系中央机关公务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