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省睡魔而广智虑”的历史小说

2024-10-04刘彦彦

博览群书 2024年8期

历史小说中,如何处理史实与虚构的问题,历来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题目。通过艺术虚构的手法能将枯燥乏味的历史事件转化成引人入胜的故事,使读者在文学审美中获得更为深刻的历史认知和人生感悟。但是历史小说不能脱离史实、信马由缰,还应尊重历史、忠实史料。因此,无论故事情节地构现,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一旦处理不好虚与实的关系,可能就会引发争议。正如古人所言:事事皆虚,过于诞妄;事事皆实,失于平庸。

长篇历史小说《问鼎》,讲述了武则天从后宫走向帝位成为杀伐果断传奇女皇的不凡经历,为读者展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磅礴的成长历程。虽然作品“于史有据”,但虚实结合,不仅注重对历史真实的还原,同时巧妙运用“因文生事”“无中生有”的艺术虚构手法,将文学话语与历史话语结合在一起,用优美的文字书写了武则天传奇人生中关于权力、爱情和个人成长的故事。在叙事之间不乏事理、情理和哲理,娓娓道来,令人阅之而忘倦。

书中用“因文生事”的虚构想象,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魅力。历史小说不能虚构历史,但可以结合史实在细节上建构文学想象的叙述空间。比如《资治通鉴》中记录狮子骢事件只是一种历史叙事的呈现,而作品中“因文生事”不仅增饰虚构了媚娘驯服烈马的果敢行径,而且描摹出14岁少女面对李世民时的惶惑和茫然。写她和李治在李世民眼皮子底下暗生情愫的现实可能,则通过虚构的细节写出了收获爱情时的欢喜羞涩,前路未卜时的迷茫惶恐,剃度枯守时的沉寂孤苦。写她面对不择手段血腥残忍的宫廷斗争,则在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环境、成长经历,加以合理化的心理分析,写出了从冷静隐忍逐渐发展到冷漠决绝的心态变化。作者以其情感体验、道德挣扎和个人抉择,尽可能地还原历史人物本身的复杂性,展现不畏苦难、不畏残酷现实,永远向上奋进的人性之光。作品中那些“因文生事”的艺术虚构和文学想象,使作品既有历史感又具有文学性,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

书中用“无中生有”的文学策略,虚构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内心世界,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历史和人性的多元视角。历史往往是为成功者而写,那些失败者则被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无人问津,但是失败中蕴藏经验教训和感悟洞见,因此作品中作者不仅通过“无中生有”的文学想象描写失败者的心态,还顺势进行评价和议论,引发读者对人性和历史的思考。例如王皇后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史书只是平淡的记载“冬十月己酉,废皇后王氏为庶人,立仪武昭氏为皇后,大赦天下”,而小说中则细腻地描写了王皇后在被冤枉谋杀武则天女儿后,从惶恐到惊恐,从痛苦绝望到精Jm7zAzklRuSoZ26LC4Wz8g==神崩溃的变化过程,甚至虚构出王皇后如何利用巫蛊之术迫害武昭仪的场景和打入冷宫后的场景,令读者既深刻感受到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同时也为在宫廷斗争中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女性心生同情。

虽然历史小说是对历史真相的虚构还原,但若完全背离历史,就丧失了历史小说的特质。那么,在虚构的还原中,必须合理且恰当的“以虚显实”,也就是说虚构和想象要符合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尤其是一些历史悬而未解之谜,在历史文献中因语焉不详而导致后世各种揣测。而作品中借题发挥加以虚构想象,一方面抽丝剥笋加以分析事件脉络,另一方面就此展开议论,通过对历史的独特解读,为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历史理解和人文关怀。比如“武则天捂杀亲生女”,历史上颇有争议,作者在小说中不仅指出历史上的纷纭之说,而且展开对历史迷雾的剖析和评论,这种“以虚显实”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同时也引导读者透过历史现象去思考人性本质。

历史小说的创作具有一定难度,因为需要作者在史实、史识和艺术虚构三方面具备一定的素养和能力。青年作家刘建林在新历史小说的创作上不断尝试和探索,先后创作了《篦子道》《徐淮记》等多部优秀的历史长篇小说。这部《问鼎》延续此前发表的历史长篇小说《徐淮记》的风格,体现了作者的历史素养和文学素养。在史诗般的历史叙事中,不仅可以了解武则天那段历史的全貌,而且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在扑面而来的历史烟尘中蕴含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是一部可以“省睡魔而广智虑”的优秀作品。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