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的凝聚力的学理探析
2024-10-03梅长青
〔摘要〕 党的凝聚力伴随着党的事业发展而不断增强,具有统一性、引领性、整合性、正向性等特征,由政治向心力、组织聚合力、思想引领力、纪律约束力四个方面构成。党的凝聚力使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激励广大党员和群众为共同的理想目标奋斗,使党员在面对困难时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而持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新时代提升党的凝聚力,应多措并举催生“两个维护”的聚合动能,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巩固思想统一,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凝聚全党力量,严明组织纪律推动全党团结达到新高度。
〔关键词〕 党的凝聚力;领导核心;组织体系;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4)04-0038-06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壮大成为拥有“党员9918.5万名、基层党组织517.6万个”〔1〕、执政70多年、“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2〕,在此过程中,我们党的凝聚力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如今,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将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党进一步提升党的凝聚力。从学理上阐释党的凝聚力的概念特征、内在构成和价值功能,进一步探讨新时代提升党的凝聚力的路径,对于维护和巩固党内团结统一、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党的凝聚力的概念特征
关于党的凝聚力的概念,学术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1997年,由刘学谦主编的《当代中国凝聚力大典》对党的凝聚力进行了阐析,此书作者认为其包括四个方面: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自觉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而产生的凝聚力、党组织对广大党员的凝聚力、党员之间相互的凝聚力、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力〔3〕605-606。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曾于2015年作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独特力量中,凝聚力排在首位,这种力量表现为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全体党员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4〕。唐任伍认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凝聚力是在多种要素影响下形成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信念是精神之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是动力之源,坚强的领导核心、严密的组织体系是组织之源,严明的组织纪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保障之源,实事求是的作风、自我修复和纠错的能力是道德之源〔5〕。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党的凝聚力是我们党所具备的既有强度、又有韧性的聚合力;它是由各级党组织之间的团结力、党组织对各类社会组织的领导力、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党员与群众之间的亲和力聚合构成的总合力;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思想基础、以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进方向、以为人民谋利益为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以思想和行动上的统一为主要标志而生发的一种隐形力量。
党的凝聚力伴随着党的事业发展而不断增强,具有统一性、引领性、整合性、正向性等特征。其一,统一性。党的凝聚力能将党员思想、党员意志、党员行动等很好地统一起来,引导全社会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在行动中催生坚强无比的领导力、亲密无间的团结力,使全社会始终保持高度团结统一,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能牢固凝聚。其二,引领性。党的凝聚力使我们党能根据阶段奋斗目标,基于现实条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执行力与组织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发展,推进既定目标实现。其三,整合性。党的凝聚力的生成发展需要整合多方资源,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入手,高度重视党员发展质量、提升党员管理和教育水平,织密建强并不断优化党的各级组织,以党建引领各行业各领域工作的展开,使得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力量优势。其四,正向性。党的凝聚力具有行为导向作用,在我们党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伴随着对党的建设的探索,党构建起完善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导广大党员在面对各种风险考验时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确保各级党组织能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服务党和人民的事业。
二、党的凝聚力的内在构成
党的凝聚力的生成和激发需要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严密有序的组织体系、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铁一般的纪律约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党的凝聚力由政治向心力、组织聚合力、思想引领力和纪律约束力四个方面构成。
(一)政治向心力
政党有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可以提高政党组织运行的效率、节约政党组织中行政权力的运行成本、保证政党组织行动的统一性,有效化解政党组织内的矛盾与分歧,使各层级之间能开诚布公地对党内外事务发表意见,从而维护党的团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6〕28一百多年来,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始终将党中央作为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党才能具备极强的组织动员能力、社会整合能力和集体行动能力,才能高效集中全党全国人民之力办大事,才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取得辉煌成就。
(二)组织聚合力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7〕242。党自诞生以来就高度重视组织工作,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涵盖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党的工作机关、党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严密组织架构”〔8〕。党的各级组织严格按照党内相关制度的要求组建起专门的工作机构,开展相应工作、履行义务、承担职责。这些机构协调配合、同向发力,形成了强大的组织优势,这是世界上其他政党所无法比拟的。通过建构严密科学的组织体系,我们党以组织化的形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实现了党对各领域的全面领导。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党上下齐心协力、广大人民被广泛动员起来,形成了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
(三)思想引领力
思想就是力量,“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9〕24,“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根本谈不上统一的问题”〔10〕248。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扎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沃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人民利益诉求,彰显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凝聚全党力量的灵魂,使我们党在重大历史关头能保持历史清醒,不为任何干扰所诱惑、不为各类困难所阻碍,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在关键时刻能把握历史主动、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在艰难险阻面前及时调整政策,顺利渡过难关,保证了党的凝聚力的稳定性。
(四)纪律约束力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如果不严明党的纪律,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就会大大削弱”。〔7〕306只有始终严守党的纪律,全体党员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工作观、业绩观,党组织“肌体”才能始终保持健康,党与群众才能始终保持密切的联系,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始终不断前进。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制定(修改)了多部党章(党纲),其中的诸多条文随实际变化而不断调整,但严明纪律的要求一以贯之。我们党在执纪方面,始终要求全体党员无条件地遵守党纪国法,对于违纪党员,绝不允许有例外情况,都必须接受党纪国法所规定的相应处罚。只有坚守铁的纪律,“铁规”才能发力,从而发挥强大的聚合效能。
三、党的凝聚力的价值功能
党的凝聚力使我们党始终保持高度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激励广大党员和群众为共同的理想目标奋斗,推动党员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而持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一)党的凝聚力使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其一,党的凝聚力能推动党的各级组织协调运行,使各级党组织之间既有上下分工、又能步调一致,既能讲民主发挥党员个性、又能重视集中坚守党性原则,进而使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等工作协同共进、高效运行。其二,党的凝聚力能激发领导干部工作的主动性,使这些“关键少数”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廉洁自律、发扬团队精神,在关键时刻有效应对危机、创造性开展工作。其三,党的凝聚力能使党员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促进党员主动参与党组织活动、强化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使党员与党员之间有亲和力、党组织对党员有吸引力,确保党的组织生活严肃有序地展开。
(三)党的凝聚力激励广大党员和群众为共同的理想目标奋斗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葆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崇高的历史责任感、清醒坚定的历史自觉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我们党有着远大的理想目标、高尚的价值追求,无论是依据实际制定各阶段目标,还是执行工作计划一步步实现这些目标,离开全党团结、努力拼搏是无法实现的。党的凝聚力能促使广大党员和群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能推动广大党员和群众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担当历史使命,将党的崇高理想、阶段性奋斗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能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工作做起,为实现各项目标任务和最终理想而奋斗。
(三)党的凝聚力使党员在面对困难时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我们党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遇到过各种挑战,在党的凝聚力作用下,全体党员不仅能抓住机遇、用好有利条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而且能将不利的环境因素、内外压力转换为发展的动力。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中,还是在“两弹一星”的科研攻关中,或是在抗击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亦或是在脱贫攻坚的一线,哪里有急难险重的工作,哪里就会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就会有党员冲锋在前。党的凝聚力使广大党员在面对困境和难题时能够坚定信仰、服从组织、彼此团结,客观正视挑战、直面问题,千方百计寻找危机中蕴藏的机遇,趋利避害、顽强拼搏、科学施策,将“危”转化为“机”,牢牢掌握干事创业的主动权,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
(四)党的凝聚力能持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1〕367,“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12〕148,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党获得人民支持和拥护的根本所在。党的凝聚力越强,党群干群关系就越亲密,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度就越高,对党的执政理念就越支持,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党地位就越巩固。在实践中,党的凝聚力能强化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其有效服务人民群众、密切党群关系。一方面,党的凝聚力能使各级党组织在主观意识上团结奋斗、共同担当、敢于斗争,心中始终装着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积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另一方面,党的凝聚力促进各级党组织有效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对外坚持问计于民、广纳民意,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对内集体商讨工作方案、分工合作推动落实,以党内团结带动党外团结,与人民同心同行共同奋斗。
四、新时代党的凝聚力的提升路径
不断提升党的凝聚力使党始终保持高度团结统一是党凝聚共识、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当前,我们应从政治、思想、组织、纪律等四个方面入手提升党的凝聚力,以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多措并举催生“两个维护”的聚合动能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我们要凝聚全党、团结人民、战胜挑战、破浪前行,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成熟稳定的领导核心,必须服从党中央、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既巩固了党内的高度团结统一,又凝聚了全社会的政治共识。新时代提升党的凝聚力,在全党巩固加强思想统一、政治团结、行动一致,需要多措并举催生“两个维护”的聚合动能。
第一,强化全体党员的政治认同。增进全体党员的政治认同,使其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用全局视角、整体观点、历史思维看待问题;使其深刻领悟新时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四个意识”,恪守政治规矩;使其站稳政治立场,自觉涵养政治定力、练就政治慧眼,增强“四个自信”,强化政治担当,对待工作首先要从政治上考量把握;使其牢牢坚守人民立场,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与意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鲜活实践中提炼总结经验、找寻解答问题的良方。
第二,完善党员干部选拔管理工作。一方面,不断完善党员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坚持将政治品德作为选拔党员干部的首要标准,大胆提拔、果断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13〕45,并结合干事创业积极性、工作成绩、群众评价等各方面要素对党员干部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制定并落实严格的党员干部管理机制。坚持“全方位”的党员干部管理原则,有效衔接工作圈、社交圈,有效贯通八小时之内、八小时之外,统一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管理、行为管理,通过树立严的意识、形成严的规矩、落实严的行动,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
第三,进一步完善请示报告制度。2019年党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首次将请示报告的范围扩大至党内所有党员,对于坚定“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请示报告制度也应随实践发展进一步完善。一是研究制定关于普通党员请示报告的法规制度,增强党组织对党员情况的了解。党组织在考核党员时应坚持多维发力、综合考量,将党员的工作绩效、个人实际情况、地区情况等结合起来,将党员评价和群众评价结合起来,将请示报告的数量和质量结合起来。二是明晰联合请示报告的相关程序,规范联合请示报告主体的权责界限。当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治理成本,不同领域、系统之间的联合请示报告逐渐增多,为此,应明确联合请示报告的程序、原则、权责等,实现不同意见(观点)的交流、融合,使“上传下达”能得到富有创造性的高效执行。三是建立健全相关监督机制。各级党组织、全体领导干部、所有党员要认真学习关于请示报告的相关法规,在实践中贯彻执行。紧盯“关键少数”,加大对领导干部请示报告事项的审查力度,增加审查频次、扩大抽查范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强化权力约束提升监督质量。下级党组织在撰写请示报告时,要就报告事项的具体过程、实施举措、实施成效、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等作出附加说明,以便上级党组织更好地掌握下级党组织活动的动向。此外,要重视运用党外监督力量,推动各类监督机构协同发力。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巩固思想统一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力量之源。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需要我们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实现思想统一,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党的坚定意志、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强化党的执政能力。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巩固思想统一,需要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凸显时代特征。其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13〕739。全党要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其中的精髓要义,提升理论水平、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其二,融合教育方式。我们要将传统教育方式和现代教育方式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党校“主渠道”作用,做好新思想的阐释、宣传工作,讲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在干事创业中积极弘扬正能量;将党内集中教育、党组日常学习、党员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使党员在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中增长智慧;充分利用本区域的革命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基地等红色资源,“定期开展载体鲜活、情境追忆的各类展览,让理想信念‘看得见’,让革命精神‘活起来’”〔14〕;灵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运用微传播手段,制作理论宣传短视频,将“键盘对键盘”“面对面”融合起来,“动手”“动脑”“动腿”相结合,丰富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其三,改进教育方法。理想信念教育不能搞“一刀切”,要按照不同党员的特质、视野、素养等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教育原则,灵活选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持续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亲和力、实效性,激发每位党员学习的动力,着力造就党性强、思想深、信念坚的优秀党员。
(三)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凝聚全党力量
党的力量源于自身的组织性,组织优势的充分发挥能带来强大的力量。新时代全面增强党的凝聚力,要严密组织体系、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作用,使党的组织优势转换为力量优势。
第一,建强党的各级组织,使党的肌体充满活力。在党的组织体系的所有层级中,党中央处于至高地位,“每一个党的组织、每一名党员干部,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层级、哪个部门和单位,都要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15〕。党的地方组织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在其所管辖的区域内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要严格执行地方党委工作条例,使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坚决做到令行禁止。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使党中央制定的政策方针真正落地生根。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组织健全、政治过硬,形成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党的组织优势才能得以最大化发挥,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如臂指使。
第二,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的重要根基。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方面,要全方位提升基层党组织覆盖质量,通过广纳各类人才、广用各类新技术,进行“网格化”管理,“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16〕275。另一方面,要根除党务、业务“两张皮”现象,将建强支部、管好党员结合起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关怀党员、服务党员,激发内生动力,使每位党员都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
第三,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作用。领导干部是党的骨干力量,他们身处关键岗位、关键领域,被赋予重要权力,掌握着一定的资源,其言行举止对所在地区、所属部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抓好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从多方面释放“头雁”示范力,推动“头雁”把“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12〕196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激发“群雁”活力、带动绝大多数,进而带动党内外各部门联合起来、行动起来,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四)严明组织纪律推动全党团结达到新高度
严明的组织纪律是党的各类决定得以顺利执行的关键,对于维护党内团结统一、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确保党的事业稳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使命在肩、曙光在前,要继续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以严明的组织纪律推动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
首先,进一步增强组织意识。其一,认真学习党的组织纪律。每一位党员都要积极参加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学习党的组织纪律的相关内容,严守党的组织纪律的“红线”,将党的组织纪律牢记在心中。其二,树立组织纪律意识。每一位党员要强化自身的党员意识,时刻谨记自己是党组织的一员,务必忠诚于党组织和人民,自觉接受组织工作安排、组织纪律约束,始终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职责,为党和人民认真工作,与党同心同德同行。
其次,严格执行组织纪律。党的组织纪律本身就具有强制性、约束力,所有党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组织纪律,不论职务高低、工作年限长短,任何人不允许存在例外情况。只有严明党的组织纪律,一以贯之坚持有纪必执、有违必查,对党内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严惩不贷,才能有效防微杜渐、净化党的肌体,有效维护党内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
最后,加强对党的组织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只有加强监督检查、加大问责力度,才能确保党的组织纪律得到有效执行。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多方了解情况,对于出现违纪问题的党员干部,该问责的要及时问责,该处理的要及时处理,只有坚决惩处、绝不姑息,才能维护组织纪律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同时,问责的结果要与被问责人的奖金、工资、职称晋升等挂钩,从而倒逼党员干部遵纪守法、担当作为。总之,要多措并举,努力在全党形成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党的凝聚力是党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回顾党的历史,不断提升党的凝聚力使全社会始终保持高度团结统一是我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积累的重要经验,越是在困难时期、转折时期、关键时期,就越要全党上下一心、全社会团结一致。新时代,只有驰而不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武装全党,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使党的组织优势转换为力量优势,培养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组织纪律,才能最大限度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 考 文 献〕
〔1〕党员9918.5万名 基层党组织517.6万个 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进一步增强〔N〕.人民日报,2024-07-01(04).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3〕刘学谦.当代中国凝聚力大典〔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
〔4〕贾立政,孙墨笛,栾大鹏,等.凝聚力、感召力、公信力……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力量有哪些——一项大型调查的基本结果〔J〕.人民论坛,2016(18):16-19.
〔5〕唐任伍.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J〕.人民论坛,2021(08):24-27.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7〕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8〕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21-06-03(05).
〔9〕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0〕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1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4〕房广顺,杨 溢.中国共产党筑牢理想信念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21(05):28-34.
〔15〕人民日报评论员.维护党中央权威 向党中央看齐——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7-02-15(01).
〔16〕谢春涛.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修订版)〔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王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