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护理

2024-09-30焦金芳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4年9期

听到肺结核这个病,很多人都觉得并不陌生,因其具有传染性,所以人们对患有肺结核的患者总是避而远之。肺结核发病后如何护理极为重要,一般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1.做好隔离:

肺结核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其次是被结核菌污染的食物引起的肠道感染,因此要做好肺结核病人的消毒和隔离。病人一般通过近距离接触及口腔和飞沫的方式去传播,所以需单独使用茶杯、碗筷、毛巾等生活用品。书籍、棉被应常在太阳光下暴晒,生活用品需用酒精消毒,避免引起交叉性感染。

2.饮食调理:

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比如选择小米粥、软面条、南瓜粥等,也需选择高蛋白食物,比如蛋类、肉类、牛奶等,也要多吃蔬菜水果。

3.生活干预:

肺结核病人居住的房间需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促进空气流通。每日通风3次,每次15分钟到30分钟。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50%~70%。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如药物降温、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冰敷等,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并注意保暖。

4.调整生活习惯:

肺结核病人进展期需注意多卧床休息,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避免身体的过度劳累。好转期过渡到稳定期,可适当增加运动量,比如跑步、跳绳、乒乓球、骑自行车等。适当运动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同时需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舒畅的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不喝碳酸类饮料,避免熬夜。

5.病情监测:

肺结核的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应坚持用药治疗,密切观察体温及病情变化,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并随时记录,观察热型,协助诊断。定时监测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皮肤的弹性厚度,感觉不适应及时汇报给医生。

6.心理护理:

肺结核病程长、恢复慢,且病情易反复,易使病人产生急躁、惧怕的心理,不利于病情恢复。所以,医生需耐心地向病人及家人讲解疾病知识,并给予病人帮助和支持,使病人坚持正规治疗,建立良好的休养心境,使病情早日康复。

7.注意措施:

对于咳血的病人要及时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人的咳血量、颜色、性质并记录咳血的情况。大量咳血患者应卧床休息,少量咳血患者以静卧休息为主,取患侧卧位,避免活动,减少肺活动度。

8.药物护理:

肺结核治疗以西药为主。对于患者出现的咳痰、咯血、夜间盗汗、胸痛、等症状,患者可服用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治疗时应谨遵医嘱,使用适合的药物对疾病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