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看急诊护士如何由“知”到“行”
2024-09-30杨妍
急诊护士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是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呢?本文为您详细解析。
心肺复苏,关键时刻能救命
心跳骤停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如心脏病、窒息、溺水等。在这些紧急情况下,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及时进行心肺复苏至关重要。心肺复苏通过人工按压胸部、人工呼吸等方式,帮助患者维持脑部及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从而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急诊护士的“知”
1.理论知识:急诊护士需要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操作流程等。他们还需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病因导致的心跳骤停患者的处理要点。
2.技能培训:这些培训通常包括模拟操作、案例分析以及团队协作等,旨在帮助急诊护士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急诊护士的“行”
1.准确判断:急诊护士需要在短时间内准确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2.迅速行动:一旦确定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急诊护士需要立即展开抢救。在操作过程中,他们需保持冷静、沉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按压深度、频率和人工呼吸的有效性。
3.团队协作:心肺复苏过程中,急诊护士需要与医生、其他护士以及患者家属紧密合作。他们需及时传递患者信息,协助医生进行除颤、给药等治疗,抢救期间还需要安抚患者家属情绪,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4.持续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急诊护士需立即报告医生,调整抢救方案。
5.后续护理:心肺复苏成功后,急诊护士还需继续观察患者病情、记录生命体征、执行医嘱以及提供心理支持等。
心肺复苏流程及其要点
1.流程:确认环境安全,避免进一步伤害。检查患者意识和呼吸,如无意识且无呼吸或呼吸异常,立即呼叫急救。将患者平放在坚硬平面上,进行胸外按压,位置在胸骨下半部,双手交叠,用身体重量下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深度5~6厘米。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救援到来或患者恢复意识。
2.要点:首先确保患者平躺在坚硬平面上,以保证按压有效。按压位置要准确,避免按压到肋骨。按压深度和频率要达到标准,以确保血流动力学的维持。人工呼吸时吹气量要适中,避免过度通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至关重要,不要轻易放弃,直到专业救援人员接管或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和呼吸。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冷静,按照步骤有序进行,切勿盲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