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子宫内膜怎么就癌变了呢
2024-09-30苏涛
45岁的李女士,最近几个月“老朋友”不那么听话,量比以前多了,且一来就十天半个月,严重影响了李女士的生活。最终李女士看了医生,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宫腔内有一个3厘米大小的占位,回声不均,内见丰富血流信号。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提示“子宫内膜腺癌”。李女士惊呆了,平时对自己的身体很注意,好好的子宫内膜怎么就变成癌了呢?
子宫内膜癌有两种类型
传统上,子宫内膜癌有两种类型,I型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过度刺激有关,患者常伴有超重或肥胖,或合并其他代谢综合征(如高血压、糖尿病),常由子宫内膜增生、不典型增生进展为癌。II型子宫内膜癌往往发生较晚、患者体型偏瘦,此类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无关,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大部分子宫内膜癌为散发,无遗传性,约有5%具有遗传性。最常见的是林奇综合征(Lynch综合征),它是一种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病者多较年轻,较普通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病早10~20岁。
异常阴道流血是最常见症状
大多数子宫内膜癌诊断时尚属早期,因子宫内膜癌常有异常阴道流血或绝经后阴道流血症状。
(1)异常阴道流血:最常见症状。绝经前患者可表现为月经异常,如经量过多、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等。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间断或持续阴道流血,甚至是少量咖啡色阴道分泌物。
(2)阴道排液:部分患者可有阴道排液,合并感染者可有脓性阴道排液、排脓,排出物中可见到组织物。
(3)盆腔疼痛:如患者颈管狭窄或由于肿瘤阻塞宫颈致引流不畅,可引起下腹痛,如有感染积脓可伴有发热。肿瘤累及宫旁组织或累及其他器官可引起盆腔疼痛或腰骶部痛,当然这已是晚期表现了。
关于筛查你应该知道的
目前针对普通人群大范围筛查并不能帮助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对无症状妇女进行筛查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导致不必要的手术操作增加。国内外关于子宫内膜癌筛查的建议如下: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不建议对普通人群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仅推荐用于高危人群,如II型Lynch综合征且需保留生育功能的妇女,建议35岁起每年阴道超声检查和子宫内膜活检直至子宫切除,40岁时可考虑预防性子宫+双侧附件切除。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建议对所有子宫内膜癌或结直肠癌患者特别是小于50岁者进行基因突变筛查,小于50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和具有明显的子宫内膜癌或结直肠癌家族史的妇女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不推荐对普通人群进行常规子宫内膜癌筛查,对于风险增加人群——肥胖(BMI>30Kg/m2)、多囊卵巢综合症、晚绝经、未育或原发不孕、长期他莫昔芬治疗、年龄大于45岁且合并糖尿病的人群,建议每年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若增殖期子宫内膜厚度>11mm或绝经后>5mm或血管增多、子宫内膜不均质、透声差的宫腔积液等,建议行子宫内膜癌筛查;对于高风险人群——Lynch综合征患者、三级亲属中有Lynch综合征患者、有子宫内膜癌或结直肠癌家族史者,在30~35岁后(或先患病人发病年龄前5~10岁)每年行子宫内膜癌筛查;重视子宫内膜癌的警示症状,有高危因素的育龄期妇女出现月经异常时需进一步检查。
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手术是子宫内膜癌主要的治疗手段,除不能耐受手术或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外,都应进行手术治疗。对不宜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可采用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是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手术分期。术前医生会安排一些辅助检查如血生化检查、肿瘤标记物、CT、核磁共振(MRI)、甚至PET-CT等,再结合诊刮病理的肿瘤类型、细胞分级等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手术后再根据有无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如放疗、化疗、激素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满足条件可以保留生育功能
对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给予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但需完全满足以下条件:① 年龄≤40 岁,有强烈的生育愿望;② 病理组织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高分化(G1);③ 影像学检查(首选MRI)证实肿瘤局限在子宫内膜;④ ER、PR 均阳性表达;⑥ 分子分型为非特殊分子亚型(NSMP)或低拷贝数型;⑦ 无孕激素治疗禁忌症;⑧ 治疗前经遗传学和生殖医学专家评估,无其他生育障碍因素;⑨ 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有较好的随访条件。但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治疗可能失败,随访期间疾病进展。所以治疗期间需严密定期随访,后续有需要手术及其它辅助治疗的风险。
减少高危因素预防子宫内膜癌
由于一些高危因素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所以从这些高危因素着手可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子宫内膜癌与BMI相关性最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重可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鼓励超重和肥胖女性减肥获得并保持健康的BMI(<25Kg/m2)。怀孕、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含有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等均可降低子宫内膜癌风险,如需要避孕,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考虑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对于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月经周期比较长的女性,不超过3个月的周期性服用黄体酮,停药后使月经来潮也是保护子宫内膜的方法。而对于Lynch综合征的患者,除了上面这些措施之外还应每年进行阴道超声检查以及子宫内膜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