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 发展素养
2024-09-30王继平
[摘 要] 新课标背景下的数学教学,除了要考察学生对知识基础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外,还要关注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与核心素养的培育情况. 研究者以“函数的单调性”教学为例,从“情境创设,启迪思维”“多元表征,夯实基础”“抽象概念,辨析理解”“应用例题,提升能力”“总结归纳,发展素养”五个环节展开实践,并谈一些思考.
[关键词] 基础;能力;素养;教学
函数贯穿整个中学数学学习生涯,函数的单调性历来是教学重点与难点.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引发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探索与研究. 若想让学生真正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并能将这部分知识灵活应用到解题中,最根本的原则是立足知识基础,借助教学推动学力发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与研究中养成良好的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抽象等能力.
教学过程简录
1. 情境创设,启迪思维
师:众所周知,函数属于一种模型,具有描述现实世界的作用,人们常通过函数变化规律来分析现实世界存在的一些现象. 本节课,我们将探索函数的“变”与“不变”的性质.
师:如何探索一般函数的性质呢?
生1:以具体函数为着力点,从特殊到一般获得相应函数的性质.
师:可否举例说明?
生2:之前应用函数y=2x+1,y=,y=x2等分析过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快速在草稿纸上作出以上三个函数的图象,思考这几个图象可以表达函数的哪些性质.
如图1所示,学生自主作图,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各个函数所对应的性质.
生3:图1②描述的是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该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图1③描述的是函数y=x2的图象,该图象关于y轴对称. 这两个图象均有对称性.
师: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4:函数y=2x+1,y=x2的定义域均为R,图象具有连续性特征,但函数y=的图象被分割成了完全独立的两部分,其定义域是{x
x≠0}.
生5:y=2x+1的图象为一条直线,从左往右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y=x2的图象从左往右,先逐渐下降,再逐渐上升;函数y=的图象虽然被分割成了两部分,但从左往右都呈现下降趋势.
师:观察得很仔细. 这种上升与下降趋势,可以怎样用y与x的变化来描述呢?
生6:图1①可描述为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图1②可描述为y轴左右两侧,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图1③可描述为y轴左侧,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y轴右侧,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师:总结得很完整,大家所分析的函数值y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就是本节课的探索主题——函数的单调性. 鉴于函数y=x2的图象具备不同变化趋势,本节课就以该函数为典范进行探索.
设计意图 问题情境的应用,成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回顾认知范围内的三种典型函数,并通过作图、观察、分析与表达,顺利引入本节课的探索主题. 此环节以基础知识为着力点,简洁、朴实、自然,学生思维随问题驱动而提升,展现了现代数学课堂的简约和谐之美.
2. 多元表征,夯实基础
师:大家已了解用变量关系描述图象变化,并熟悉用集合语言来优化函数定义. 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大家能否用精准的数学符号语言来表征函数的单调性呢?以函数y=x2处于y轴右侧的图象为例展开分析.
话音刚落,就有学生踊跃举手,用自然语言表征为:函数y=x2在(0,+∞)上,y值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用图象语言表征为:函数y=x2的图象在y轴右侧从左往右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师:怎样用符号语言来表征呢?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达成共识:对于函数f(x)=x2,①在区间(0,+∞)内,若x<x,则f(x)<f(x);②在区间(0,+∞)内任意取x,x,若x<x,则f(x)<f(x);③在区间(0,+∞)内任意取x,若Δx>0,则f(x)<f(Δx+x).
为了进一步夯实知识基础,并借助探索发展学力,继续引导如下:
师:可否将以上结论中的“任意”用“无数多个”来替代?
生7:不可以,以f(1)<f(2)为例,那么图象的其他位置就可能出现升降不一的情况(见图2).
最终确定函数f(x)=x2在区间(0,+∞)内单调递增. 教师肯定学生的描述,并强调引用数学语言时需保持严谨和周密的态度,这是数学学科的特性. 关注到这一点,不仅能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还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
师:可否从数的角度求证f(x)<f(x)?
学生分别利用不等式的性质与作差法等进行分析,体现了数学“数形一致性”的特点. 基于此,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表征函数f(x)=x2在区间(-∞,0)内单调递减,并分析函数f(x)= -x2,f(x)=x的单调性.
师:实例表明,函数y=f(x)在其定义域内可能不总是单调的,但在特定区间内可以表现出单调性. 以图3为例,请大家用符号语言描述该函数的单调性.
设计意图 通过多元表征函数特点,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和分析函数图象的能力,以及严谨的数学学习习惯. 随着符号语言的规范,学生对函数的单调性有了深刻认识,尤其是上述问题的提出,进一步夯实了学生的知识基础,且促使学生尝试用迁移法去分析数学问题,有效推动了学力的发展.
3. 抽象概念,辨析理解
用PPT展示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何为单调增区间,并要求学生以类比法说明何为单调减区间.
师:假设区间D内一些自变量构成的集合为A,若∀x,x∈A,且x<x,f(x)<f(x),可确定函数y=f(x)在D区间内单调递增吗?
学生一致表示不能确定,以图1③的图象为例,取集合A={x
x=-1或x≥2},与条件相符,但f(x)=x2在区间[-1,+∞)内并不单调递增.
师:非常好,此为典型的反例法,其常用且效果好. 通过以上探索,现在大家能否自主描述函数y=的单调性以及单调区间呢?
设计意图 概念的呈现进一步夯实了学生的“四基”,几个问题的牵引,进一步帮助学生客观、辩证地认识了函数单调性的本质. 反例法的应用,以及y=的单调性与单调区间的探索,加强学生知识基础的同时促进了学力的发展.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了辩证思维和研究能力.
4. 应用例题,提升能力
例1:结合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分析函数f(x)=kx+b(k≠0)具有怎样的单调性.
例2:波义耳定律P=(k是正常数)是物理学科中的一个经典定律,该定律表示一定量的气体,若体积V值变小,那么其压强P就会变大,请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证明该定律.
例3:求证函数y=+x在(1,+∞)内为增函数.
师:通过以上三个例题的探索,大家可否从中提炼出用定义求证函数单调性的基本流程?
学生合作交流,提出:第一步,设元,即任意取x,x∈D,令x<x;第二步,作差,计算f(x)-f(x)并化简;第三步,确定结论的正负,以判定函数在给定区间内的单调性.
设计意图 在上个环节中,学生经历了函数单调性的精准化抽象过程,此环节中的三个例题意在引发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形结合的重要性. 例2的应用,促使学生感知函数的单调性并非局限于数学学科,在物理学科中也有所应用,由此进行跨学科关联,起到发散思维、提升学力的作用. 上述三个例题由浅入深,从学生认知范围出发,逐步拓展到学生认知外的函数,从真正意义上拔高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发展素养奠定了基础.
5. 总结归纳,发展素养
师: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说说经历了哪些探究过程.
学生通过组内合作,总结为:①经历了以初等函数图象为起点,过渡到用自然语言与符号语言描述其单调性的过程;②经历了研究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的过程;③探索函数的性质,遵循“图象观察—性质猜想—推理—获得结论”的过程.
师:本节课的学习要点有哪些?
引导学生分别从知识基础、思想方法、学力发展与素养提升四个方面进行梳理与提炼.
设计意图 课堂总结具有“点睛”之功效,引导学生自主提炼研究过程,整理知识、方法、能力等要点,进一步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促进学力发展,使核心素养扎地生根.
教学思考
1. 夯实知识基础是发展学力的根本
夯实知识基础是学科教学的首要任务. 想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获得发展,教师充分了解学情尤为必要. 基于学生已有认知搭建新的知识框架,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融合,可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学生在接触函数单调性前已经了解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将学生的认知作为教学起点,可让每个学生都能顺利迈入函数单调性的探索大门,并在直观感知、多元表征等基础上实现思维的进阶,顺利抽象出概念[1]. 从教学反馈情况来看,这种设计是成功且有效的,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不仅夯实了知识基础,还在知识探索中发展了学力,促进了个人探究能力的提升.
2. 发展学力是推动素养发展的关键
学生遇到问题时的直观反映与应对措施决定着解题成败,此为学力的表现.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基础的支撑,更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运算、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助力. 学生只有拥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与良好的判断力,才能在短时间内建构并内化新知. 实践表明,学力是推动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 若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就能促进数学运算、逻辑推理以及数据分析素养的发展;若学生拥有丰富的数学思想,则遇到问题时就能自然而然地“化未知为已知”,有效提升数学建模、直观想象等素养.
3. 核心素养是终身持续发展的保障
新课标引领下的数学教学将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目标. 事实上,学科核心素养是促进学生个体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如果一个学生在数学学科上具备了扎实的核心素养,那么他必然掌握了数学抽象、知识建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多方面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近期表现为理解并建构新知,远期表现为在摒弃具体知识的情况下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此为创新根本.
总之,函数单调性的研究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通过对函数图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函数的增、减变化的直观特征[2]. 教师在精研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可促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内涵与思想方法,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马晴燕.教师多元角色担当 促进学生素养发展:“函数的单调性”课例与思考[J]. 中学数学月刊,2021(4):28-31.
[2] 尉根强. 立足概念教学 培育核心素养:以“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为例[J]. 福建中学数学,2019(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