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打击乐活动

2024-09-29缪世芳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4年8期

打击乐作为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教育价值。此类活动不仅有助于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更能促进幼儿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的提升,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对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想要组织好一次打击乐活动并不是一件易事。根据调查显示,多数教师一学期只开展一次打击乐活动,鲜有开展多次的情况。针对这一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我们应当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反思,以探求改进之道。

激趣——引领与示范

鉴于打击乐在教学活动中的相对稀缺性,我们应当对它的教学开展给予充分的重视,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对打击乐教学的认知。为此,让骨干教师在打击乐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无疑成为幼儿园重视和深化这一教学领域的关键起点。

当青年教师面临缺乏打击乐教学经验而产生畏难情绪时,园内具备丰富经验的骨干教师应秉承“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主动深入班级,进行示范教学,帮助青年教师迅速熟悉并掌握打击乐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在选择示范引领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时,要充分考虑青年教师当前的教学水平和心理状态。通常,初期教学会优先选用节奏感强烈、句式完整的乐曲,同时使用的乐器种类应不超过三种,并采用易于模仿的傻瓜式教学模式,以确保青年教师能够迅速掌握并应用。对于表现出畏难情绪的青年教师而言,激发其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骨干教师的多次示范引领下,青年教师们能够明显感受到幼儿对打击乐活动的强烈兴趣,发现打击乐的独特魅力与趣味性,进而激发他们对打击乐活动的浓厚兴趣。

以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为例,开园之初,我们注意到青年教师在组织打击乐活动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园骨干教师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义不容辞地为大家提供了示范教学。在随后的教研讨论中,青年教师普遍反映,通过示范课的学习,他们清晰了解了打击乐活动的基本流程和节奏图谱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在教育局组织的教学竞赛中,骨干教师凭借中班打击乐活动“凤阳花鼓”荣获奖项,并在园内进行了示范教学。青年教师通过观摩,见证了这次更为成熟、策略性更强的打击乐教学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开展打击乐教学的信心。

体验——支持与实践

体验、支持与实践是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成就心理是一种强烈的、高级的、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它能够使教师产生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因此,幼儿园对教师的接纳和信任是对其最大的支持,我们应当像支持幼儿一样支持教师的成长。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虽然青年教师们对打击乐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兴趣与实践之间仍存在一定的距离。为了顺利跨越这一鸿沟,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和实践,幼儿园还需在各方面给予支持与保障,以助力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首先,幼儿园应确保常用打击乐器的数量充足,并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以确保教师能够便捷地领用所需乐器。其次,当教师表现出犹豫或迟疑时,幼儿园应主动与其沟通,了解背后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支持。若教师因缺乏自信而犹豫不决,应给予鼓励与肯定;若因教案不合适,应为其提供与其教学水平相匹配的活动设计方案;若因预设活动中某一环节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踌躇不前,应协助其分析或组织教研活动,借助团队力量共同解决问题,以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提升——培训与学习

为确保打击乐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实施,我们应在教师已具备打击乐活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各类培训。在此过程中,教师们将带着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参与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将所学理论内化并应用于实践活动之中。在反复发现问题、学习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中,教师们将不断提升在打击乐活动方面的教育教学能力。

理论培训在提升教育质量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必须向教师明确阐述在幼儿园中实施打击乐活动的深远意义,只有当教师充分认识到此类活动对幼儿成长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才能激发其主动性,使其更加积极地策划和组织相关活动。其次,深入理解打击乐器的特性及音色对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幼儿进行配器至关重要。乐器特性涵盖木质与金属两类,音色则可分为碎响、圆润、脆响及混响等,非常规乐器在使用时应根据其音色性质与常规乐器进行分组。在空间布局上,同音色组的乐器应集中安排。再者,必须强调打击乐活动开展过程中常规管理的重要性。教师需严格把控活动的开始与结束环节,因为幼儿的常规习惯直接关联到活动质量,特别是在打击乐活动中,教学常规的养成尤为关键。此外,关于活动空间的处理,如半圆形、单马蹄形、双马蹄形、品字形、满天星形等多种布局,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最后,图谱制作、配器等打击乐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应纳入教师培训的范畴。

理论培训作为指导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向,其目标是明确且不容偏离的,它通过科学的方法为教师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而教学案例的分享则进一步拓宽了教师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众所周知,幼儿节奏感的培养是打击乐演奏的基础。因此,我们特别为教师呈现了一系列采用不同形式进行节奏练习的案例,以期为教师提供更为丰富和实用的教学参考。

借助古诗玩节奏。在古诗教学中,可选用活泼的古诗,用不同的节奏进行朗诵,可以集体诵读也可以分组诵读,还可以分组接力诵读。待幼儿对这些古诗达到一定的熟悉度后,我们再鼓励幼儿自主划分古诗的节奏,并引导其他幼儿跟随其节奏进行朗诵。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幼儿能够在趣味盎然的古诗吟诵中练习并掌握节奏的划分技巧,从而深刻感受到不同节奏划分所带来的不同艺术效果。

借助肢体玩节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幼儿身体的多个部位进行节奏拍打,以促进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理解。以《小鼓响咚咚》这首乐曲为例,为了引导幼儿准确感知三拍子的节奏特点,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明确每个拍子对应的身体动作。具体而言,教师先询问幼儿在第一拍时应选择身体的哪个部位进行拍打,如拍腰或拍肚子。随后引导幼儿确定在第二拍和第三拍时应对身体的哪个部位进行拍打。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亲身参与并体验身体节奏游戏,深化对节奏的认识和理解。

儿歌配器练习。在成功教授儿歌《唐僧骑马咚啦个咚》后,骨干教师给幼儿提供了响板、碰铃、木鱼和大鼓等乐器,引导幼儿根据儿歌情境进行配器。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们自主选择乐器,并根据乐器的音色特点进行分组,还探讨大鼓在演奏中的时机。一切准备充分后,幼儿们开始用这些乐器为儿歌伴奏,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幼儿们全神贯注,兴趣盎然,持续投入。此外,他们还将这一活动延伸至区域活动中,进一步丰富了学习体验。

如想幼儿园打击乐活动有效地开展,不仅需要幼儿园在物质上给予支持,而且还要给教师提供学习与实践的平台。行我所思,思我所行。在观摩打击乐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们既能领略活动的卓越之处,亦能从多角度审视潜在问题。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应勇于提出问题,并基于个人理解,以客观中肯的态度,畅所欲言,通过思维的交流与碰撞,共同寻求解决方案。通过持续的实践与教研,当教师积极组织打击乐活动时,不仅能够充分展现团队的力量,还能够彰显团结共进所带来的成长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