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策略的探索

2024-09-29沈赟峰

求知导刊 2024年23期

摘 要:劳动是探寻数学知识的重要渠道。作为一门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学科,数学知识学习离不开生活场景,也离不开具体的劳动。教师要重视劳动与数学知识的结合,秉承情境式教学、跨学科教学等教学理念,挖掘教材中的劳动资源,并匹配相应的数学化劳动实践。凭借多元的劳动任务,学生能一边增加知识积累,一边提升数学能力,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劳动教育的融合策略进行积极的探索,旨在训练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建构富有魅力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劳动教育;策略探究

作者简介:沈赟峰(1977—),男,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教育出版社附属实验小学。

数学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就是利用具体的数学知识来设置劳动任务,开展劳动实践。当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把握情况,还要关注他们对劳动的理解。基于教学内容,教师应紧扣全面育人和课程标准要求,将劳动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将劳动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可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并在良好的学习体验中完善知识架构,深刻体会学科特点,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和精彩。

一、提炼劳动要素,培养劳动意识

(一)提炼教材内容,培养劳动观念

为了构建高效课堂,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教师要重新审视教材内容,提炼其中的劳动要素。从教材内容来看,教材编写者通常在案例讲解、课后测试等环节融入劳动案例。基于具体的劳动要素,教师既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又要从劳动的角度讲解,从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升课堂教学成效[1]。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千克和克”的教学为例,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部分教师容易将测量物体重量、把控千克与克间的换算关系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向。结合教材内容,教师不急于阐述千克与克的内涵,而是以书中案例——称红枣为基础营造教学情境:“今天,李伯伯想到市场购买5千克红枣,如果你是卖红枣的商贩,你会如何称重?”之后,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市面上常见的称重工具设计操作任务,学生自愿上台对桌面上的红枣进行称重。通过具体实践,学生尝试着自主总结称重的流程与方法。接下来,教师增加问题难度:“如果李伯伯想要购买600克红枣,又该如何称重?”基于问题内容,学生很快形成认知冲突:600克是多少?克与千克间存在哪些关系?通过劳动化的场景,学生能逐步产生学习兴趣以及劳动意识。

从教材内容来看,小学数学教材中不乏劳动教育的素材与资源。针对教材内容,教师应秉承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从劳动的角度审视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将劳动视为提炼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的主要方法。

(二)基于信息技术,丰富劳动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逐渐朝着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紧扣劳动的内涵并延伸劳动定义。劳动不仅包含简单的体力劳动,还包含脑力劳动。针对社会发展趋势,教师应秉承劳动教育与数学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整合教学资源,优化知识展示。小学生缺乏抽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这使得他们在学习知识时存在不小的障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以多模态表达为基础,以视频化、图片化的方式展示知识内涵[2]。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为例,在课程讲解中,教师可结合线上采购设计数学问题:“适逢运动会,班级需要定制65件班服,如果你是本次的采购员,你会如何选择商家?又会消耗多少经费?”接下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平板电脑进行采购。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并未予以提示,因此,学生需要自主打开线上购物软件,选择商家,计算价格,与商家沟rPc/8edIdwKywh/7cu/+szl10/6Oa0+fsWlbHnks3WY=通,敲定采购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展开巡视,了解各小组的实践进程。从后续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小组可以货比三家,选择价格最低廉的商品。结合具体方案,学生利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算出最终的经费。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小组尝试与商家讲价并衍生出新的问题:打折应如何计算?

劳动内涵的丰富建立在教师充分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针对时事热点,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多种形式展示劳动现象,提炼其中的数学知识。凭借适当的教学资源以及循序渐进的实践任务,学生可自主完善知识架构,提升学习能力以及学科素养,最大化课堂效益。

二、设计实践任务,促进学科融合

(一)基于数学知识,设计劳动任务

劳动既是学生学习具体知识,感受知识魅力的主要途径,又是他们深入理解知识内涵,实现知识应用、迁移的主要渠道。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秉承跨学科思想,设计丰富的劳动任务。一般来说,小学生的诸多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如果劳动任务难度过大,则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也难以使学生形成劳动观念。为了培养学生从劳动的角度看待、审视数学问题,教师应做好前期的学情搜集,匹配相应的劳动要求。基于劳动指引,学生可以个体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践。通过数学知识与劳动内容的结合,学生可完善知识架构并形成观察社会生活、提炼劳动中的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3]。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在讲解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并未直接公布计算公式是什么,而是以劳动任务为基础设计探索活动。根据活动要求,学生用提前准备好的边长为1cm的正方体往长5cm、宽3cm、高4cm的立方体中填充。凭借具体操作,学生尝试着总结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经过前期的数据测算,学生将长5cm、宽3cm、高4cm的立方体的容积转化为体积,将体积转化为多个边长为1cm正方体体积的总和。当学生初见立方体体积计算的端倪后,教师引出具体知识点,匹配以相应的讲解。

劳动任务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经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学生既能明确劳动的意义、价值,又能将生活中的劳动与课本中的知识相结合。值得一提的是,劳动任务的落实通常以小组合作为前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二)基于数学知识,设计创新任务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基于劳动任务,学生可一边探寻知识的应用、迁移方式,一边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秉承分层化理念,将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分至同一个小组,可使学生既能借助个人实力巩固知识,又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劳动的方式探寻知识的创新应用、迁移。值得一提的是,小学生拥有较强的好奇心以及联想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预留出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探索任务,自主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提炼生活经验并将其与数学知识串联起来。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圆柱和圆锥”为例,在研究圆锥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将公式推导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结合此前的知识积累,学生迅速反馈:圆锥的表面积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为圆形底面,一部分为扇形侧面。然而,在实际的探索中,学生很快发现问题——扇形侧面的面积应如何计算?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提示:想求扇形的面积,一方面得知道半径,一方面得知道圆心角。随后,小组学生尝试着在学优生的带领下,构建新旧知识间的桥梁并逐渐推演出圆锥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课程讲解的最后,教师创新作业布置方式并融入劳动场景:“如果大家要制作甜筒的包装纸,需要知晓哪些要素,又该如何计算?”基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学生尝试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答。

创新任务的设计建立在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之上。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现有能力,突破教材内容限制,并引导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转化教学思路并跟进各小组的实际情况,适时介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由于小学生学习能力有限,所以,教师既要确保他们能主动思考,又要适时介入,通过适当的提示,使学生完善思考过程,提升综合能力。

三、渗透劳动文化,培养劳动精神

(一)讲述文化故事,感受劳动魅力

劳动是人们探索世界、改造生活的主要渠道。在课程讲解中,教师既要从实践的角度,将具体知识点与劳动相联系,又要从理论的角度讲述劳动文化故事。相较于抽象且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故事化的口头讲述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营造故事化的教学情境,同时也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劳动的魅力,教师应基于生动、有趣且颇具教育意义的劳动文化故事,让学生一边开阔眼界,增加知识积累,一边提升数学能力,形成劳动精神[4]。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圆”为例,在课程讲解中,教师可结合“测量圆的周长”任务设计探索活动。根据活动要求,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以滚圆的方式求圆的周长。从实际的探索情况来看,各小组通常会遇到不少问题。比如,有的小组忘记在滚圆的起点做记号,导致重复测量;有的小组没有沿着直线滚,导致无法准确地获取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紧扣学生的实践进度,指明其中的问题并进行相应引导。接下来,教师可通过讲述中国数学家刘徽的故事,引入圆周率的计算。结合割圆术,学生可将自己代入刘徽的视野,探寻刘徽是如何计算圆周率以及圆的周长、面积的。在课程讲解的最后,教师结合圆周长以及面积的计算方法,匹配以相应的作业内容。

无论是劳动文化的渗透还是劳动精神的培养都旨在让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让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愉悦感,体会劳动人民的不易以及智慧。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调动教学经验,提炼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匹配以相应的劳动文化故事。

(二)优化教学评价,渗透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大块的评价任务细化为师生互动,将完整的教学评价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同时,针对评价内容、标准、方法,教师亦应进行相应的创新。将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学评价,可加深学生对劳动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的理解。一般来说,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劳动教育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融入评价标准,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学生逐步完善知识架构,提升综合能力[5]。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校园绿地面积”为例,在课程讲解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布置测量任务:“教学楼下方的这块绿地的面积应如何计算?”接下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卷尺等工具进行测量。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提前发布了一张实践表以及评价表。在实践表中,各小组需要测量绿地的各边边长;在评价表中,小组长有序分配测量任务并按照成员的测量情况进行打分。当各小组测量完毕,教师预留出充分的计算时间。在此过程中,学生调动知识积累,利用多个公式计算绿地面积。相较于以往的评价模式,教师并未以结果式、等级式的评价方法点评学生的结果,而是从器材选择、测量方法、测量过程、数据整合等多个环节进行分析。通过探索流程的梳理,学生不仅分析、矫正了自己的动手测量方式,还提升了数据整合、分析能力。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不仅能为学生的探索指引方向,还能让他们在增加知识积累的同时明确劳动与数学学科间的关联。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重构评价理念,借助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一边践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应以学生为主体,循序渐进。基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教师应一边探寻新颖的讲授方式,一边整合劳动教育丰富教学内容,延伸课堂教学。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有限,因此,教师既要设计劳动任务,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借助劳动任务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此外,由于劳动中不仅包含专业知识点,还承载着丰富的人文要素,所以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构建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王晓春.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J].教育艺术,2023(11):57-58.

张宝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J].读写算,2023(35):68-70.

马春燕.核心素养导向下融入多学科元素的小学劳动教育课[J].智力,2023(29):41-44.

张凤珠.融合劳动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家长,2023(24):106-108.

张丽芳.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6):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