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背景下心理地图构建在高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2024-09-29汪涛杨建军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实施的背景下,高中地理学科需要以新课标和新教材为引领,全面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区域认知素养是高中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其旨在引导学生基于地理视角去认识和探究世界,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进而形成科学的地理观和区域发展观。就“双新”背景下如何在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中加强心理地图构建与应用提出课题研究实践心得与做法,旨在推动高中生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心理地图;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双新”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兰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规划课题“‘双新’背景下心理地图构建在高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LZ[2023]GH002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汪 涛(1995—),女,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三中学。 杨建军(1966—),男,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一中学。
心理地图是提炼教材地图信息,以多维形式储存于大脑,便于调用和再现知识的学习工具,包括传统地图、知识体系框架图、思维导图等。区域认知素养是通过简单的地理知识积累,从“空间—区域”视角出发,能对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的思维能力,其要求个体具备跨越地理边界的思维方式,能够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局部全面审视地理环境。它涉及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多方面的认知,需要个体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如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培养区域认知素养能使学生全面审视地理问题,增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对区域认知素养有明确要求,旨在推动地理学习,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一、心理地图与区域认知素养的内在一致性
(一)空间思维
心理地图的构建过程显著体现了空间思维的核心价值,它侧重于从地图或其他相关情境中提炼和整合地理信息,从而形成个体独特的空间认知模型。而区域认知素养在学术和实践层面也充分体现了空间思维的重要性,它专注于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深入剖析与精准解读,进一步强化了空间概念与空间思维在认知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二)逻辑思维
心理地图的构建与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均强调逻辑思维的核心地位。前者着重于信息填充中各要素的内在逻辑关联,后者则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分析地理问题,并基于逻辑推断预测问题。这两方面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严格要求,旨在培养学生严密、系统的思维模式。
(三)重视过程
心理地图的构建与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均是长期且系统性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清晰的条理作为基石。心理地图的构建涉及地理信息的分类整理,而区域认知素养则侧重于通过经验积累来完善知识体系。两者都高度重视过程的价值,其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科学构建心理地图对培养区域认知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心理地图的构建步骤
首先,在心理地图的构建中,底图的选择至关重要。基于高中地理专业知识,精确绘制底图及其轮廓,对于地理区域的准确定位具有关键作用。地理区域的准确定位通常依赖于对经纬度位置以及海陆位置等要素的精确描述。如在定位某地理区域时,可依据中国地理位置四至点的经纬度坐标,以及周边其他重要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对其进行精确而全面的描述。
其次,在心理地图构建过程中,精确地填充信息是关键所在。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记忆地图,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从而使学生能系统地收集、整理地理信息。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对所得信息进行分类与比较,以深入总结区域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确保学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地理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从而使学生构建出更为丰富、立体的心理地图。
最后,心理地图构建完成的标志是在没有实际地图参照的情况下,依然能有效地解决相关地理问题。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对地理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系统归纳和全面总结,以培养学生准确评估区域发展状况并据此提出科学、合理建议的能力。此外,心理地图的灵活转换能显著提升其实用性,包括图像与文字之间、不同图像间的相互转换,以及从平面到立体的转换。例如,当面对亚欧大陆相关地理问题时,学生要能在脑海中迅速且准确地调用相关知识并呈现该区域的心理地图[1]。
三、“双新”背景下心理地图构建在高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中的应用对策
(一)确立整体轮廓、确定具体位置、构建基础图面
1.确立整体轮廓
轮廓作为心理地图的核心结构,在心理地图构建的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在精准定位某一区域时,轮廓提供了重要参考。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应基于具体需求,引导学生灵活调整和处理心理地图的轮廓。
在心理地图的建构中,粗略描绘轮廓就能满足实际需求。例如,提及某地区时,仅需大致描绘其轮廓形态就能知其所在区域,如法国的国土像一片枫叶,这种简化处理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迅速定位区域。地理学科因其生动性和多样性而引人入胜,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以形象化的方式构建地图。如在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迅速识记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与特点,通过心理地图的构建及形象联想,学生可以创造性地找到记忆的捷径,使记忆变得有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对法国地图的“枫叶”形象,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将“枫叶”的“叶柄”看作是法国北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等国接壤的边境线,而“枫叶”的“叶片”则是涵盖了阿尔卑斯山脉和地中海沿岸的丰富地理景观的广阔的中南部地区。
除了国家地图,学生还可以将心理地图的构建应用到更小的地理区域。比如,在学习与某个省份相关的知识时,可以将该省份的地图与某种自己熟悉的形状或物品相联系,如将云南省的地图形状想象成一只飞翔的孔雀,将山东省的地图形状想象成一只正在跳跃的兔子。
2.科学掌握定位技巧
在心理地图的构建过程中,确保区域的精确定位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心理地图不仅要记录区域具体的地理坐标,更要承载与区域相关的情感、记忆与认知。因此,系统地掌握定位技巧对于心理地图的完善与优化具有显著意义。
实现对心理地图上各区域的精准定位需借助外部信息的辅助。这些信息可能源于书籍、网络、个人旅行经历或人际交流,它们能让学生对特定地区有初步印象和了解其大致方位。然而,这些信息往往分散且碎片化,需充分运用个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经过大脑的整合与重构,将其串联完整,使其贴近真实并与心理地图相融合。
情感因素在心理地图的构建中亦占据重要地位。对某地的情感记忆往往比单纯的地理位置信息记忆更为深刻和持久。因此,在心理地图上定位区域时,应回溯对该地区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可能源于童年记忆、旅行经历或特定人物等。通过情感的回溯与体验,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某地区的独特魅力。
心理地图的构建是一个持续更新与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时间推移和个人经历的增加,心理地图亦会随之变化。某些区域可能会逐渐淡出记忆,而对新的区域的记忆则逐渐增强。因此,学生需保持警觉与敏感,运用可操作性强的定位方法及时捕捉并记录这些变化,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未来的挑战。例如,根据地理特征定位是一种直观且易于理解的定位方法,通过识别区域的独特景观特征,能够快速而准确地确定其位置。
由此可见,科学掌握定位技巧是构建和完善心理地图的关键所在。通过借助外部信息、运用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情感回溯与体验以及持续更新与完善心理地图,学生能更准确地在心理地图上定位各个区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感知世界[2]。
3.优化心理地图构建尺度
在深入心理世界的过程中,对于心理地图的构建与优化尤为关键。心理地图作为理解并导航自身内在世界的核心工具,其复杂性与微妙性远超过现实地理地图。首先,心理地图的构建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由于内在世界的动态性,新的经历、情感与认知将不断塑造学生的心理地图。因此,学生需维持开放的心态,接纳新信息,以确保心理地图的实时更新与完善。其次,在优化心理地图的尺度时,需确保细节与全局的平衡。过度关注细节可能忽视整体结构,而过度关注全局又可能忽略关键细节。在心理地图的构建过程中,学生既要敏锐捕捉自身内心的细微变化,又要确保对心理地图的宏观把控。再者,优化心理地图的尺度要求学生掌握并应用多元化的视角与工具。正如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可利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如地形图、气候图、交通图等)来全面理解地理环境,构建与优化心理地图亦需借助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与工具。最后,构建心理地图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需要不断地尝试、反思与调整。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确保细节与全局的平衡,运用多元化的视角与工具,并坚持不懈,学生才能逐步构建与优化出专属的心理地图,从而更好地培养区域认知素养[3]。
(二)精填内容、善于比较、明确特征
在心理地图的构建过程中,学生应当明确区域特征与其成因之间的联系,这是构成心理地图的坚实基础。地理要素,如气候、地形、河流等,均有独特的成因,通过深入剖析这些成因,学生将能更精确地确定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其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为例,当深入理解气压系统、海洋温度和地球自转等知识后,学生将能更全面地把握这一气候类型在亚洲的分布特点和规律。
采用多感官记忆地图的方法将能极大提升地理学习的效果,促进心理地图的构建。地理学习不应仅局限于视觉层面,而应融合听觉与触觉等多重感官。如学生可以在研读地理资料的同时,动手绘制地图,或通过讲述或讨论的方式,深入学习地理知识,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提升学习效果。这种多感官参与的学习方法,将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地理知识,从而有益于学生构建心理地图,培养区域认知素养。
结合生活实际积累地理信息是构建心理地图的另一重要途径。地理知识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应鼓励学生关注新闻、参与讨论,从而使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地理信息。例如,在听闻某个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时,学生可以思考这些灾害与该地区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对比不同区域的地理要素,是总结归纳地理分布规律的关键。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发现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而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能力,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读图训练是心理地图构建的必经之路。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读懂地图是掌握地理知识的基础。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应遵循严格的步骤:先读取图名、了解图例,再观察位置与特征,最后描述地理信息。这样,将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图文结合的方式能丰富心理地图的内容。在构建心理地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在地图上添加地理要素的信息,还可以融入个人兴趣元素,如图片、视频等。这些元素将使地图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例如,在构建亚洲心理地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地图中添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如喜马拉雅山脉、长江、黄河等的图片,以便学生更好地记忆这些地理要素。
因此,构建并丰富心理地图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关注日常生活、重视读图训练以及运用图文结合等多种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地理学习的道路上持续进步,形成全面、深刻的地理知识体系[4]。
(三)建构联系、强化评价、学会运用
在区域认知素养培养中构建并应用心理地图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首先,构建思维导图。通过以中心词汇(如东南亚)为起点,构建包含位置、地形、气候等要素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其次,加强案例分析。运用实际案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引导学生多角度评价区域状况,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需充分考虑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的影响,并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再次,变换地图呈现方式。从平面到立体的地图转换有助于学生更加灵活地应用心理地图。例如,在分析昼夜长短时,通过转换视图,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极昼极夜现象。最后,鼓励课外实践。教师应指导学生将心理地图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如分析学校超市的区位选择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教育目标[5]。
四、总结
综上所述,心理地图的构建需系统理论与实操经验。学生可借助区域定位、分析区域特征成因、多感官记忆、结合生活实际、对比地理要素、加强读图训练及运用图文结合等方式,在地理学习中构建丰富而准确的心理地图,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和区域认知素养。教师可结合思维导图、案例分析、地图变换和课外实践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构建与运用心理地图,提升区域认知素养。心理地图的构建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终身学习能力,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世界,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郭珍.培育地图技能构建“心理地图”[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3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八).广州:广东教育学会,2023:2.
杨粟,李小妹.指向心理地图培养的地图教学策略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21):39-42.
韩雪文,袁孝亭.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区域认知水平的评价及策略[J].地理教学,2021(1):14-17.
林慧灼,李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读图能力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6):21-23.
麻瑞莹.基于区域认知的心理地图构建策略研究:以“区域农业发展”为例[J].地理教学,2019(7):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