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文本+艺术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4-09-26王成宝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2年探究性实验项目“‘图像文本+艺术实践’在书画鉴赏类课程中的探究性综合实验”(项目编号:TJ-2022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基于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理念,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创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以“图像文本+艺术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由虚拟性学习向现实性学习转换,为当前高校美育教学创新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图像文本;艺术实践;教学模式;书画鉴赏教学改革
在进入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不断重塑教育新形态。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思维方法,进行新型教学模式创新,推动课堂革命,已成为当今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1]。书画鉴赏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是非美术院校实施艺术教育和美育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审美创造力以及增强文化主体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却出现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如教师教学方法老套陈旧,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缺乏探索创新精神等。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和破解难题成为当下教学实验改革的催生点与着力点。本文以改变目前问题现状为切入点,尝试探讨“图像文本+艺术实践”教学新模态,以期为当前高校美术教学创新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路径。
一、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大多沿用传统欣赏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优势非常明显,如理论性强、信息量大,师生课堂操作简便易行,效果亦较为突出。然而,随着教育新媒体时代到来,在现实教学中出现诸多新变化、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学生层面看,学习内驱力不足,对教师纯理论讲授缺乏足够兴趣、抬头率低,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长时间静态欣赏,热情易减,缺乏主动探究精神;缺少独到的见解力和敏锐的判断力,缺乏创新思维。
从教师层面看,忽视智能新媒体时代下学生获取知识方式的变化,重表面知识、轻深层实践;教学思维僵化,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主动研究新情况;“不注重学生个性和人格发展,忽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2];考试评价单靠一张试卷,不注重“过程性评价”和成果导向等等。
鉴于上述教学出现的诸多“痛点”“堵点”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试从探究思路、建设目标、实验路径、“一知、二观、三体验”战略架构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二、探究思路
在学习领悟各级教育教学文件基础上,改革创新传统教学形态,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试将一向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不断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让学生主动吸纳、乐于探究、得之改革。本教学探究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为改变欣赏课“重理论”“语言文字”为主的教学模式,探索由“单向型”向“双向型”乃至“多向型”转换的交流模式。
传统书画鉴赏教学主要以语言文字形式为主,即“讲授型”,这种课堂特点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单向交流,有问有答、不问不答。然而重理论讲授的同时,往往忽视动手实践在鉴赏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学者认为,比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人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要想改变教学旧状窘境,首先教育者本人需要改变思维认知,去打破完全绝对主导课堂和“单向型”交流方式。
所谓“单向型”交流方式是指教师在台上、学生在台下的远距离静态欣赏模式。相较之下,在“双向型”交流方式中,师生能及时无障碍沟通,学生质疑、探究问题时教师能够即时回应,予以答疑解惑。比如,在书画鉴赏中常常涉及各种画法、皴法和线法,教师可在现场形象地加以示范。另外还有“多向型”交流方式,我认为是在“双向型”基础上增加生生互动,或师生间多人交流讨论的课堂方式。很显然,“单向型”方式师生双方互动交流很少,不可能做到像“双向型”“多向型”那样具有即时性、广泛参与性。
随着课堂学习时间演进,静观欣赏容易使学生注意力下降,学习兴趣锐减甚至完全失去兴趣,即陷入被动性学习,因而就出现任凭老师喊破嗓子、台下学生却无动于衷的情况。如何在书画欣赏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脑细胞、体现主体学习意志,看来仅靠教师在讲台上讲是不行的。实践证明,利用纸质图像文本,诉诸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因此,要想改变学生静态鉴赏被动“视听”局面,那就是动手实践,将“眼中欣赏物”变为“手下创造物”,这样下来他们每节课都感觉学习充实、学有所获,有成就感。
当然,改变当前传统纯理论欣赏教学模式,并非轻视理论知识,而是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效能。尤其在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3],教育要始终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重视实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注重非艺术专业学生对于审美实践的现实需求。
2.改革欣赏媒介,增加经典“真迹”(纸质版长卷文本),探索以图像、纸质文本相结合的交流媒介和教学方式。
鉴于欣赏课静观PPT的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改变行为方式、改变教学场域,这样能有效增加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度和参与度。例如,在讲解《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等内容时,教师若利用PPT解读长卷画面根本无法展示完整,即便展示完整了,投射屏幕后也仿佛一条粗线而已,讲解者力不从心,观看者乏味……而利用跟原作等大尺幅纸质版长卷进行近距离交流,学生从单纯静观黑板和屏幕转换为动静结合,在听觉、视觉基础上增加触觉,会对艺术作品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近,与画面同呼吸,仿佛触手可及。所以,“真迹”可感、可观、可赏的现实性价值不言而喻,学生更易于悦纳接受,课堂气氛“热”,师生“忙”起来。因此,增加经典“真迹”纸质版长卷文本,较之传统静观方式,实现了由虚拟性向现实性学习的转换,提升了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另外,在“真迹”交流时要积极创设“兴趣点”,不断凝练教学内容。因为鉴赏内容宽泛,教学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通过创设知识“兴趣点”,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讲授“百年巨匠”板块时,讲几个大师“艺术人生小故事”,以调动学生感官情绪。讲解齐白石画虾的例子,强调他几十年如一日才把虾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并且至七八十岁仍坚持“衰年变法”,不懈探索花鸟画大写意,终于大器晚成,成为世界级文化名人……借此强调大师们个个勤奋执着的工匠精神,以及他们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中所做的贡献。
在讲解十大经典名作时,因其信息量大、知识点密集,且难以讲、不易记,更需要积极渲染作品“兴趣点”,做到事半功倍。例如,解读仇英《汉宫春晓图》时画师毛延寿描绘王昭君的场景——“中国古代版人物写生”;在介绍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时先有意提问作者创作这幅鸿篇巨制时的年龄,以期引发学生同龄人共鸣,以观察、提问、触摸等形式引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正向情绪价值,也非常有利于加深对画作内涵的领悟。
3.改革课堂结构,增加教师示范、“艺术实践”环节,将“眼中感性之物”变为“手下创造之物”,激发学生创造力、创新力及探索欲,体现教学的成果导向。
前面无论是欣赏PPT还是纸质版图像文本,目的都是让学生做到“知”,而增加“艺术实践”目的就是在知的基础上去实践刚刚欣赏过的内容,及时巩固所学。鉴于一堂课的时间和容量有限,课程为通识教育课而非专业课,每次实验内容需要教师提前设计与优化。学生在艺术实践之前,教师先做“笔墨示范”,具体演示操作精选过的内容,当然这对教师娴熟的专业能力是一个考验。教师利用预先备好的笔墨材料进行演示,需要学生认真观看,观构图章法、观笔墨设色等,为实验做好准备。在学生艺术实践中,将传统“视听”学习转变为“视听+动手”,将“眼中欣赏”变为“手下创造”,“胸中之竹”变为“手下之竹”,实现学生由理论虚拟、图像虚拟向艺术创造的转换。可见,这种模式创新不同于传统欣赏教学形态,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将一向沉默的课堂变成思想积极活跃的师生互动场所,不断变成交流思想、知行融通、锻炼才艺的学习舞台。
三、建设目标
基于上述探究思路,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改革进行目标建构。
目标1:改变传统静观教学模式,使学习者由“静观”到“流观”、由单纯“视听”到“视听+触觉(动手)”、由“图像+语言文字”到“图像文本+艺术实践”方式,实现学生由虚拟性学习向现实性学习转换。
如果说传统美术鉴赏教学以“理论、静观、视听化”为主,那么“图像文本+艺术实践”则试图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转变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静观、流观作品,又能动手操作,在视觉、听觉之外增加触觉,不断创变教学模态。
目标2:利用“图像文本+艺术实践”双重介入进行教学模式创新,解决学生被动性接受与主动性学习的矛盾,切实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在增加纸质版图像文本、艺术实践环节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多,增强了学生兴趣与情感投入,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实现由“审美期待”到“艺术实验”的具体过程,做到“观看”至“实现”的无缝衔接,及时巩固鉴赏内容,实现理论知识升华为能力素养,做到知行合一。
目标3: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成果导向,对标“两性一度”要求,探索“图像文本+艺术实践”欣赏教学新模态。
改革基于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目标导向,要千方百计帮助学生获取学习成果。不管隐性成果还是显性成果,都会使学生拥有获得感、成就感。在实验探究中,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结合,促进学生各项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发展,知识的深度、广度得以延展,探究性和个性化得以展现,体现出“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培养要求。
四、实施路径
下面以我校开设的《字画鉴赏与市场》课程为例,探究“一知、二观、三体验”三步走战略具体实施情况。
实验对象:选修该课程的非美术专业学生。
实验方法:讲授法、观察法、演示法和练习法。
实验内容:第五章节齐白石“红花墨叶”艺术特色。
实验设计:“理论讲授、技法示范、应用体验”三个环节。
第一步:讲授图像文本,即“一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PPT、VR视频、图像)和经典文本长卷,教师讲授理论知识,解读图像文本,让学生熟悉鉴赏目标、学习任务,了解作品大致信息(如作者、年代、幅制、材料、尺寸等),对作品有一个整体印象,形成整体认知与审美期待。例如,先利用PPT展示齐白石有关个人简介、书画视频及拍卖信息,接着利用纸质版画册文本展示齐白石作品,目的使学生掌握齐白石艺术特点和作品交易情况,熟悉齐氏“红花墨叶”大写意艺术特点。总体上,本环节要完成设定的“知识目标”要求。
第二步:“技法示范”,即“二观”。教师进行示范,着重演示画家艺术特点、章法构图,学生认真观摩。例如,选择齐白石“红花墨叶”笔墨特色进行示范,要突出齐白石晚年衰年变法写意成就,凸显文人画借物抒情、标榜品格的精神追求,重点演示画叶子时墨色的干湿浓淡变化、“墨分五色”的用墨理念,画红花时强调用笔去“写”而不是描摹外形。要进一步明确实验课程为通识课教育课,面对的是非美术专业学生,讲解示范时尽量做到浅显易懂,还要考虑到学生画时容易上手,能收到良好学习效果。因此,要立足大的中国书画精神,去传递审美价值,尽量选择作者笔下的荷花、牡丹和梅兰竹菊、花鸟草虫等传统题材。
第三步:“艺术实践”,即“三体验”。按照实验内容,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沉浸式”畅情体验齐白石大师“红花墨叶”红的艳丽、雅到极致的笔墨特点,体悟写意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画理。鼓励学生大胆落笔,敢于尝试。课堂气氛浓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频繁。在整个实验环节学生成为课堂主角,运用刚学知识解决问题,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探究性,并获得学习成果。学生在实验中常常激发出无尽的求知欲和对未知领域的兴趣,客观上促进了高级思维发展和各项能力提升。另外,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不仅体验到齐白石生机盎然的笔墨情趣,领悟到艺术作品的精神境界,更激发出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思想情感,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教学目的。
试验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分析实验情况。教师可直接点评学生作业,也可让各组同学经验分享、推举优秀作品进行小组点评,做到直接点评与间接点评结合,目的是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优缺点,产生内驱力,激发上进心,快速提升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教师要积累实验数据,做好“过程性评价”。
以上“一知、二观、三体验”三步走探究实验,不仅深度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师专业技能,还不断转变教学场域,转换行为方式,做到动静结合、多措并举,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积极发散思维,激发学习动能,使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五、实验成效
由表1可以看出,教学实验改革前后发生了诸多明显变化。改革后,由原来单纯的图像、文字变成“图像文本+艺术实践”,增加了纸质版文本展示、教师示范和学生艺术实践环节,学生不仅能近处观摩书画长卷,还能将眼中欣赏之物变为手下创造之物,使其具有获得感、成就感,同时为过程性评价提供数据材料。更为突出的一点,将过去沉闷单向的课堂变成思想交流、知行融通的互动场所,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质变。
还有,学生在艺术实验中,面对选修的陌生专业,勇于挑战,敢于尝试,努力做到“跳一跳摘果子”,对问题持续的思考、质疑、研究、探索,以及产生的学生成果(书画作品),亦能体现“两性一度”要求。由此可见,探究实验不仅是教学形式的外在变化,更是“理论+实践”的内在之变,学生在实验中所习得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品格,不管隐性成果还是显性成果,均能体现出知识、能力与素养的有机融合,凸显鉴赏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结语
当下各地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改革传统教学形态,开展探究式教学,进行新型教学模式创新,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具有实践能力的时代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诚然如此,教学改革从来不是学校和教师改革的“独角戏”,应该是学生主体共同参与的改革,进而在改革中实现“思维渐变、环节量变和能力质变”。在未来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中应当体现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并通过学生的互动反馈推进教学改革。[4]目前,“图像文本+艺术实践”教学模式探究尚处于初级实验阶段,各项目标均需在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地检测和检验,尚有很多问题需要去发现、解决。
注释
[1]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s://news.cupl.edu.cn/info/1209/28886.htm
[2]孟维亮,《以学生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年,第113页。
[3]陈虹、赵志强,《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文化发展出版社,2021年,第140页。
[4]王俊、白杨、胡盟,《基于教学过程、年级和学科专业三维融合的交叉学科教学改革》,《教育研究》,202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