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转换关系的研究

2024-09-26王海龙

高考·上 2024年9期

摘 要: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互联网的使用与更新换代,新一轮课程改革围绕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展开,更加注重知识传授过程中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教师的角色被赋予了全新的定义。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师角色转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处于传统课堂教学中绝对的领导地位,教师正在向“多面手”转变。

关键词:角色转换;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一)教师角色转换的内涵和类型

角色转换就像演员在舞台上扮演的不同角色一样,我们每个人处在不同的社会地位,从事不同的社会职业,都要有相应的个人行为模式,即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从我国古代起,教师职业就承担着多样的角色,孔子开私人讲学之风,提出“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示范性,身教胜于言教;韩愈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既要传道又要授业。到今天教师角色体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如知识传播者、家长的代理人、朋友知己者的角色等。教师在多个角色当中转换,协调其中的矛盾并且扮演好每一个角色,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1]。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人讲,学生被动听,被动地完成任务,没有进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也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变革,就需要教师发挥好角色转换的作用。第一,从知识的机械传授者向因材施教的引导者转变;第二,从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研究者转变;第三,从学生的领导者向学生的合作者转变;第四,从课堂评价的主体向课堂评价的参与者转变。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第一,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目标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2]。思想政治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需要传授理论知识、公民基本的道德与法治意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将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教师不单单传授教材中的知识,更要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或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例如:鼓励学生搜集英雄故事相互分享、走访社区做小记者、制作爱国宣传标语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做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主体,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第二,思想政治教师专业成长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指出,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教师应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思想政治教师更是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不仅要做教学资源的利用者,更重要的是做教学资源的开发者、研究者。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不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堂教学当中,融入学生的实践生活中[3]。

第三,改进思想政治教师工作态度的内在要求。健康积极的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由于思想政治课程的特殊性,使得思想政治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往往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学生具有向师性,会对教师模仿和学习,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工作态度,能够发挥其示范性功能。从领导者向引导者的转变,不仅教书,更要育人,做好角色的转换。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和灌输,用列宁的“灌输论”来揭示。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承担起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重任。正因如此,思想政治教师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论传授给学生,更好地进行角色转换,推动学生创新发展。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转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转换的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大多数高中教师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角色转换。例如:能够在采用“讲授法”的同时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参与合作学习,与学生互动;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参与教学管理,开发除传统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参与进修培训活动不断学习等。这些都体现出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进行一定的角色转换来推动教学活动,但同时不可否认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传统课堂未进行角色转换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高,难以完成现代化课堂要求;或者进行了角色转换但角色转换不明显,使得最终的教学效果不明显,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4]。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转换存在的问题

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堂具有其特殊性,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要掌握多方面的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大重要板块。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角色转换尤为重要,出现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第一,教师教育观念落后,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之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往往对思想政治课有一种刻板印象,枯燥的理论教学,并且是需要大段背诵的知识点。“填鸭式”输出,学生兴趣寥寥,教学内容无变化,教学标准无创新,为高考服务。到今天这种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归根到底是因为思想政治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重教书轻育人,重理论轻实践。把背诵知识点当作应对考试的法宝。教师不去考虑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做到不断成长,终身学习,更不用说角色转换了。

第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角色转换缓慢,实效性较差。虽然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师能够认识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达到的标准,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就是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中却往往存在着差距,新的教学理念说到却难做到,未能将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与自己的课堂结合,教师对课堂的过度把控导致课堂沉闷,缺少了原本可以精彩的互动,角色转换不够彻底,仍然处于教师主导,学生却缺乏主动。

第三,教学方式方法相对单一,角色转换引导性不足。“讲授法”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最典型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总是间接经验,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这是让学生快速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的方法,但也存在互动性差,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问题。思想政治教师可利用的教学方式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参观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等。在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时,教师应处于不同的角色中,在小组讨论法中,教师可以充当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在演示法中,教师又可以充当教学的引导者。总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与形式,需要教师在不同角色中进行转换。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角色转换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自身因素的制约

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是指专门从事教育工作和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主要指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的人,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示范性、创新性和专业性。

第一,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会影响到教师角色转换的程度。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深厚的文化素养、专业的知识素养、健康的心理,能够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引路人。关心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以上素养则更能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换,反之,教师素养不足,对待学生的认识和关心不够,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就会阻碍角色转换,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带给教师的压力。一方面,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成绩和分数,督促学生为取得高分而学习,容易陷入唯分数论。家长期望教师能提高学生的分数,学校期望教师能提高升学率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拘泥于教学内容而忽视创新形式,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家庭和生活压力,而倾向于科研道路,更加注重取得科研成果。因为能获得更多科研经费和现实利益,帮助教师提升职称等级,获得学术地位。从大的方向来看,有利方面也很多,因为教师不仅要做知识传授者,也要做课程的研究者,要做学习资源的开发者。但这些都会使得经验不足的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无暇顾及角色转换,分身乏术,难以取得好的教学

效果。

第三,教师内在的自我追求和工作态度影响到角色转换。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价值追求的不同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工作态度不同,充满干劲,渴望在教学中获得成功和满足感的教师会积极主动探索教学新方式,积极主动进行角色转换来达到更好的课堂氛围和课堂效果。自我更新知识结构,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上好每一堂课,这些都会进一步帮助教师自我实现,提升教学效果。而工作态度消极,没有清晰明确追求的教师往往只想将固定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缺乏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技能,对新课程改革的参与感不强,流于表面,未将新课程改革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这些都会对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换产生阻抗。影响教学

效果[5]。

(二)学生自我发展的影响

学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新课程理念提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要想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实际出发,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学生具有能动性和可塑性。

第一,学生学习观念落后制约教师角色转换。长久以来,学生和教师都默认“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课堂的控制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缺乏作为课堂主体的积极性。学生机械地记忆或背诵,降低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师灌输,学生接受。不利于教师进行角色转换,也抑制了学生的发展。

第二,学生知识经验不足制约教师角色转换。学生学习的是间接经验,由教师将人类历史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学生,教师具有天然的知识权威性,这种权威性使得教师总是处于课堂中的领导地位,学生习惯服从教师,缺乏思考和主动性,缺乏探究和创新的学习方式。不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转换角色,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四、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角色转换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教师从强调传授学生知识向组织学生学习转变

第一,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义务教育法提出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保证学科结构的均衡性,打破过去的“主科”“副科”之分,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教师从传授者向组织者转变,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参加实验探究,参加社会劳动,让学生主动学习,教育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自我教育。

第二,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与过去将教材作为单一的教学资源不同,现代教育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教师不仅是传授者,更是研究者、开发者。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防止教学资源的过度开发,为了开发而开发,防止出现课堂氛围的表面繁荣,而学生学不到真知识的现象。总之,一切教育活动和教育形式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服务。

(二)教师从权威者、领导者向引导者、设计者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的过度把控,尤其是高中阶段,一切知识的传授向高考倾斜,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等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民主平等,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权威者、领导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转变。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与学生构建信任尊重的桥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主体性[6]。

(三)学校教学制度改革推进教师角色转换

第一,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丰富的培训学习机会,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转换能力,尤其对于新入职的年轻教师,本身就处于从学生向实习教师、从实习教师到正式教师角色转换的阶段,为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任务,可以向老教师请教教学经验,可以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使新教师尽快成长,营造学术科研氛围,促进教师完成角色转换。

第二,增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学习其他科目的人文性与思想性,开发教学资源,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取长补短。

第三,完善教学评价制度,注重情感评价,不以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人文性、思想性都需要定性评估来完成,教师教学的效果需要从多方面来反馈,要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不断进取,要有利于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培养学生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成长,与时俱进,在不同角色中转换,扮演好不同的“角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牟文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角色转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42):79-80.

[2]李英军,徐小红,许新霞,等.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农村小学教师角色转换现状及对策研究[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诗意教育专家指导会论文集.河北省信都区北小庄中心学校,2022:5.

[3]刘武成,周东滨.试论新时代的教师如何实现角色转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12):88-90.

[4]赵忠君,赵鸿菱,张伟伟.从“独角戏”到“分饰多角”:智慧学习环境下高校教师角色的嬗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4(6):91-100,151.

[5]方可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角色转换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6]肖丹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转换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