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高考的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的路径
2024-09-26李怡
摘 要:思辨性写作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促进学生形成相应的思辨力,并提高其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新高考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鉴于此,本文通过探讨新高考下高中语文写作的要求,强调了思辨性写作的意义,通过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开展逻辑训练、设计争议性问题情境以及创新作文评价流程等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以适应新高考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路径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新高考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要求,教师需转变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本文将从新高考的写作要求出发,探讨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的路径,旨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中思辨性写作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评价和判断的能力,在思辨性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信息,并对其进行批判性思考,思辨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盲从他人观点,能够理性地分析和判断问题[1]。其次,思辨性写作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不仅包括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还包括阅读理解、分析评价等能力,思辨性写作要求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理解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并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2]。最后,思辨性写作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思辨性写作中,学生需要自主选题、自主构思、自主表达,这要求他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思辨性写作的训练,学生能够逐渐摆脱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观点,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如何提升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能力,笔者做了以下思考。
一、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材料,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批判能力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材料,不仅是丰富知识、拓宽视野的需要,更是提升其理解力与批判能力的关键途径,对促进学生思辨性写作能力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此外,广泛阅读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思维模型和视角,不同的文本,如文学作品、历史文献、科学论文、时事评论等,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与独特的观察角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多样化的观点和论证方式,这种跨领域的知识融合有助于打破思维定式,激发创造性思考,而在比较、分析不同文本的观点时,逐渐学会从多重视角审视问题,形成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为思辨性写作中论点的构建与论证打下坚实的基础[3]。
以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单元学习任务中“青春的价值”为例,教师可以精心挑选涵盖文学、历史、哲学、传记、社会评论等多个领域的阅读材料,确保内容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在文学方面选取《青春之歌》片段,展现革命年代青年人的壮志豪情;历史材料则可选择《五四运动史料选》,让学生了解历史上青年的觉醒与抗争;哲学领域引入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关于青年与价值创造的思考;社会评论则可选取当代关于“90后”“00后”青年社会责任与自我实现的文章。在学生开始阅读前,教师组织一次简短的指导课,介绍每类文本的特点、阅读方法及批判性阅读的策略,如如何识别作者立场、分析论据有效性、评估论证逻辑等,帮助学生建立主动、批判性的阅读态度。学生根据兴趣分成小组,每组负责深入研究一类文本,并准备汇报。小组内部先进行讨论,鼓励成员分享阅读感受,提出疑问,相互解答,初步形成对该类文本中“青春价值”观点的理解和评价。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如何批判性地分析文本内容。在充分阅读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写作任务:“结合所学,以‘我眼中的青春价值’为主题,撰写一篇议论文。”强调文章应体现个人见解,同时融入对所读材料的批判性分析,要求论据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生动。学生在个人写作过程中,被鼓励结合个人经历、情感体验以及所读文本的启示,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论述。教师提供个别辅导,针对每位学生的初稿提出修改建议,特别是如何在保持个人观点鲜明的同时,展现出对不同观点的尊重与批判性思考。完成初稿后,组织一次互评活动,学生交换论文,按照既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分和书面反馈,关注论点的创新性、论据的合理性和论证的逻辑性。随后,根据收到的反馈,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订,进一步提升文章的思辨性和表达力。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在广泛的阅读中深化了对“青春价值”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批判性思维的锻炼中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如何在纷繁的观点中寻找自己的声音。
二、开展逻辑训练写作练习,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逻辑思维框架
在新高考背景下,逻辑训练写作练习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系统地组织和呈现自己的观点。在逻辑训练写作练习中,学生首先需掌握基本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对比、递进等,这有助于他们在构思文章时,能够有序地安排论点和论据,确保文章的条理性、逻辑链条的清晰,使得读者能够顺畅跟随作者的思路,理解并接受其观点,这对于提升文章的说服力至关重要。
以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单元学习任务中“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为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形象,配以简短的故事或引言,激发学生对“劳动价值与意义”的初步思考。随后,明确告知学生本次写作训练的目标:不仅是要表达对劳动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支撑并捍卫自己的观点。强调逻辑训练的重要性,即在论述中如何合理布局,如何运用有效的论证手段支持论点,以及如何预判并回应潜在的反对意见。在正式写作之前,安排一堂理论课,系统讲解逻辑关系的基本类型(如因果、对比、分类、递进等),并结合实例分析这些逻辑关系在议论文中的运用。同时,介绍几种常用的论证方法,如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以及它们在构建论据时的作用,强调逻辑清晰的文章应如何围绕中心论点,运用合理的论证方法,层层递进,使读者信服。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广泛搜集资料,包括名人名言、历史事件、当代案例等,然后进行头脑风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对劳动的不同看法。随后,每个小组需提炼出一至两个核心观点,确保观点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争议性,为后续的逻辑构建奠定基础。接下来,要求学生根据提炼出的观点,动手绘制逻辑框架图,这一步骤中,学生需明确论点、论据及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可采用因果链、对比分析、分类讨论等多种形式,确保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教师应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识别并修正逻辑上的瑕疵,如逻辑跳跃、循环论证等。然后,学生根据逻辑框架图开始撰写初稿,教师强调在写作过程中要时刻回望框架图,确保文章内容与逻辑规划相匹配。初稿完成后,实施同伴互评机制,每位学生需阅读并评价另一位同学的文章,特别关注逻辑连贯性、论据的恰当性以及反驳可能的反对意见是否有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对“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写作中构建和展现清晰的逻辑思维框架。
三、设计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和表达欲望
争议性问题情境的设置,首先在于其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与好奇心,当面对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时,学生往往会展现出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这种内在驱动促使他们主动查阅资料、比较不同观点,乃至质疑既定观念,进而在此过程中深化对问题本质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外在压力下的机械记忆,而是内化为一种自发的知识建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4]。
以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单元学习任务中“常识中的‘理’”为例,开篇,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看似矛盾却广泛认同的常识性观点,如“早睡早起身体好”与“夜猫子也能高效工作”,“失败乃成功之母”与“一失足成千古恨”。通过快速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知常识背后可能隐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接着,明确指出“常识中的‘理’”这一主题的探讨目的并非全盘否定常识,而是鼓励大家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敢于质疑、善于分析,探索常识背后的逻辑与局限。这一环节旨在为接下来的争议性情境铺设心理基础,激发学生的探索欲。随后,选取“勤奋是成功的唯一路径”这一广泛认同的常识,设计如下争议情境:假设一名学生尽管异常勤奋,但成绩始终平平,而另一名学生看似轻松,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勤奋的价值与限制”展开讨论,思考勤奋之外的因素,如方法、天赋、环境等,对个体成功的影响。鼓励学生查找相关案例,分析“勤奋”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形式与实际效果,以此挑战“唯勤奋论”的绝对性,促进学生在写作中展现对“理”的多层次理解。在明确争议性问题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情境进行深入探究,教师鼓励学生采用辩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模拟不同立场的对话,通过模拟冲突,促进学生深入挖掘问题本质,学会从多角度审视问题,批判性地评估各种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基于讨论成果,学生开始撰写议论文。教师强调在写作中,不仅要阐述自己的观点,更要深入分析支持该观点的理由,同时预测并回应可能的反对意见,展现全面的思辨过程。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经验、历史案例、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的素材,使论证更加丰富、立体,从而在文章中呈现出个人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通过设计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和表达欲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促使学生在探索与辩论中深化对“常识中的‘理’”的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表达的能力。
四、创新作文评价流程,突出评价过程的思辨性
传统的作文评价往往侧重教师单向的批改和分数给予,这种模式容易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限制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评价流程,通过引入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师生对话等多元化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使评价成为一种动态的、建设性的对话和思考过程,这样做,学生不仅能够从不同视角获得反馈,而且在评价他人作品时,也能间接学习到如何更好地组织论证、如何更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在比较和反思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技巧[5]。
在单元写作任务布置之初,教师便明确告知学生,本次写作不仅仅是表达对文化现象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展现如何通过严谨的论证、独到的见解,来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张力与平衡。同时,强调评价过程将侧重学生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性、深度和原创性,以及如何批判性地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这一阶段旨在树立学生对思辨性写作的正确期待,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和深入思考的动力。在学生完成初稿后,首先进行自我评价。教师提供一份详细的评价指南,包含逻辑结构、论据选择、语言表达、创新视角等多个维度的自我评估指标,学生需对照指南,逐项反思自己的文章,记录下写作过程中的困惑、挑战及自我评估的结果,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自我审查中,初步认识到文章的不足,培养自我批判和自我提升的能力。随后,学生之间进行同伴互评。不同于简单的纠错或赞美,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如:“你认为作者在论证过程中有哪些亮点?存在哪些逻辑漏洞?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或补充?”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深入分析彼此的文章,进行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从而在互动中深化对“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的多维度理解,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在同伴互评之后,教师组织一次公开点评会。不同于传统的单向讲评,教师邀请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文章或评价心得,并鼓励全班同学参与讨论。教师在点评时,不仅关注文章的技术层面,如结构、语言等,更侧重引导学生探讨文章背后的思想深度、论点的创新性以及对文化现象的独到见解。对于每篇文章,教师都力求提出至少一个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或提供一条新的研究路径,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这一系列创新的评价流程,学生不仅在写作技巧上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批判性思维、自我反思、合作交流等方面获得了实质性的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高考的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至关重要,通过广泛阅读、逻辑训练、争议性问题探讨和创新评价流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水平,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新高考中脱颖而出,更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鸿文.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标”研究[J].学周刊,2023,3(3):43-45.
[2]徐影.刍议高中语文思辨写作教学融合群文阅读的措施[J].作文,2023(31):115-116.
[3]林瑞娟.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探析[J].文理导航,2023(16):16-18.
[4]许思明.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2023(17):83-84.
[5]彭开云.统编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与教学设计研究: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写作教程与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23(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