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岳阳楼记》建筑描写看士文化终极“意境”
2024-09-26李升林
摘 要 《岳阳楼记》是中国古典散文名篇,范仲淹在描写建筑物过程中呈现出的士文化终极“意境”,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人精神。这种精神直到今天还熠熠生辉,超越时空界限影响着无数中华儿女。
关键词 《岳阳楼记》 士文化 审美意境 建筑描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散文代表作,其文学价值与精神境界光照至今。《岳阳楼记》作为一篇写景散文,其建筑描写十分独特,全文对岳阳楼不着一字,却在文中蕴藏着极为深厚的士文化建筑审美“意境”。
一、切入山水画:反套路写作,以“虚”引“实”
范仲淹《岳阳楼记》名留千古,为后人描绘出一幅浩浩汤汤的“岳阳楼大观”,但他写这篇文章时,并未亲眼见到岳阳楼的景象。巴陵郡太守滕子京送来《洞庭湖晚秋》这幅山水画后,他仅仅是凭着想象就写出这篇千古名文。
1.“虚境”带“实境”,创精神栖息空间
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的时间是庆历五年(1045),正值“庆历新政”失败,他的治国理想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自请出京远离朝堂纷争,先他一步被贬谪到巴陵郡做太守的滕子京,请他为重修岳阳楼记文。庆历六年(1046)这篇文章诞生,开篇点出“作文记之”的原因,以“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来评价滕子京的功绩,交待重修岳阳楼的契机。岳阳楼作为湖南岳阳的士文化代表建筑,始建于三国时期,毗邻洞庭湖,历来是途经岳阳的名流文士必经之地,因此也得到文人骚客的关注。文中记载的“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描写的正是岳阳楼千古知名的魅力,被贬谪的官员看到“气象万千”的岳阳楼景致,也会产生各自不同的“览物之情”。从“前人之述备矣”这一句可知,范仲淹早已熟读过关于岳阳楼的前人文章,在脑中对这座千古名楼是有相当熟悉的印象的,再看到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湖晚秋》这幅山水画,虚境在他心中犹如实境,仿佛他也登上了岳阳楼,看到千年来无数“迁客骚人”登楼的景象,有感而发。
2.“实境”引“意境”,品两字关情美韵
晚清著名文学家窦垿撰写“岳阳楼长联”共102字,是以《岳阳楼记》为本,全联如下: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窦垿认为的范仲淹“两字关情”是哪两个字呢?通读《岳阳楼记》全文,我们总结出是“忧”“乐”二字。在这篇文章中,范仲淹的理想是通过对“实境”的描写引出的,涉及士文化建筑渗透的儒家思想。儒家主张文化“道统”,始终将天下兴亡作为自己的责任,由此形成的士族阶级就是这种思想意识“道统”的继承人,追求精神品格的极致所在。范仲淹作为“士”的代表人物,他与历史上的士族阶级有着同样的追求,在表达其抱负时会通过“实境”来传达思想“意境”。刘禹锡提出“境生于象外”,也同样说明士文化追求的“意境”是“境”与“象”的融合。范仲淹以山水画“虚境”带出巴陵胜状的“实境”,转而将“实境”推向“意境”,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人精神。
二、避开建筑物:找准新视角,以“湖”代“楼”
岳阳楼自古以来就有着“天下奇楼”的美誉,少不了历史上文人墨客的诗文推广。面对前人对岳阳楼的描写,范仲淹别出心裁绕过岳阳楼本体,将视线放在与其毗邻的洞庭湖,好像他真的登上岳阳楼,眼前是一幅徐徐拉开的楼上景象。
1.境象融合,虚实相交
自古以来湖南岳阳是连接南北各省的交通要道,贬谪官员或士族文人途经此地,多会有感而发。正如《岳阳楼记》中所写“登斯楼也”,面对不同的“览物之情”,或“感极而悲者矣”,或“喜洋洋者矣”。文中二、三、四段都是专注于写洞庭湖的景象,因范仲淹并未到过岳阳楼现场,因此这部分景物描写皆为虚写,但面对不同景象的心境却是真实的。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他对洞庭湖自然风光的描写,感受到岳阳楼的雄奇伟岸,登楼远望可将洞庭湖尽收眼底,既能看到“淫雨霏霏”下的“日星隐曜”“山岳潜形”,还能看到“春和景明”时的“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范仲淹笔下的“樯倾楫摧”“商旅不行”和“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都带有极为明显的自然特征,读之恍如站在岳阳楼上,似乎眼前看到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耳边听到了“渔歌互答”“虎啸猿啼”。这样一来,写景部分又是真实的,而他心中的“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则成了心境的虚写。在“境”与“象”的融合过程中,虚虚实实,交替互换。
2.感物兴怀,超越自我
《岳阳楼记》不同于一般“楼记”,避开岳阳楼本身,转而描写洞庭湖景致,在新的视角下抒情、言志,侧面烘托岳阳楼的伟岸雄起,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立意,让范仲淹这篇散文超出以往的感物兴怀之作,将记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于一体,仅用386个字便写出超越景象的终极“意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范仲淹追求的“古仁人之心”,与“感极而悲者矣”和“其喜洋洋者矣”都不相同,“是进亦忧,退亦忧”,因为这些“古仁人”与他一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始终保持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士人之心,有识之士要保持超越个人荣辱的境界,不因外界的自然景观变化而扰乱自己的内心。从思想境界来看,与庄子《逍遥游》中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有异曲同工之意,而庄子应该正是范仲淹推崇的“古仁人”,不因小我一时得失而忧伤得意,不受外界景观影响内心坚定信念。即便是感物兴怀,也能以天下为己任,超越自我的荣辱得失。
三、蕴藉士人情:承接古人意,以“楼”言“声”
学习《岳阳楼记》后,我们发现儒家士人追求的终极理想就是“平天下”,正如《礼记·大学》所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士人追求的是天下均平的社会环境,居于“庙堂之高”的范仲淹“忧其民”,希望为底层民众带来更好的生活。范仲淹推行的新政极大地动摇了统治阶级既得利益,也导致他被政敌攻击,不得不远离庙堂,但也因此成就了这篇千古名文。
1.念士人精神,思教化之法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美育将审美、情操、心灵等层次的教育归于一统。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深化表现之一,就在于通过美育感性力量来培养学生和谐审美情趣,以达到更高的素养水平。《岳阳楼记》是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以建筑物之美来展现审美教育的课文,目的是触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促进学生领会审美意境。在这篇文章中,范仲淹以其超出“迁客骚人”的士人精神,探索超越小我荣辱的教化之法,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结论。自古以来,“士”代表着知识分子阶层,士人一向将传承世间教化作为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另一方面,作为精英群体,士人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却很难超越自我眼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之所以千古留名,正是因为其中蕴藏着的深厚的无我境界。而与这种“无我境界”相得益彰的,是这篇散文的写作手法。陈师道有言:“范文正公《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采用大量的排比、对偶,情感铺垫层层叠加,在最后将自己“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惆怅喷薄而出。
2.士文化精髓,文正公意境
中国古典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亭台楼阁,这些设计精巧的建筑物在数千年的发展中逐渐融合实用性和装饰性双重功能,在向人们提供使用、休息之用时,还能为人们带来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历史上的文人骚客每到一处名胜,都喜欢留下自己的笔墨,既是借助建筑物来提高自己的名声,也成为建筑物名留千古的重要原因。中国名楼的名声离不开文化士人的笔墨加持。在范仲淹以前,岳阳楼就是文人们的聚集地之一,但随着《岳阳楼记》的横空出世,士文化被拔高到新的层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谥号“文正”,他代表的北宋士文化精髓,将士人气节与国家兴衰、百姓安居融为一体。只有真正以国家荣辱、民族振兴为己任,才能在“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都不忘初心。
古代建筑本身孕育着深层次的审美教育价值,要让学生体会到古典散文作者的精神内核,必须通过对建筑审美情趣的感性传递才能实现。初中阶段语文教材选取建筑物类古典文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更重要的是能通过建筑审美价值的体验,感知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通过文章中的建筑描写去探索士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意境”。《岳阳楼记》是范仲淹重要的散文代表作,也是后世了解他精神层次的重要作品,他一生可谓毫无瑕疵,完美有如圣人。不论是个人道德品行,还是文学素养、治国能力,以及他高尚的境界情操,都是后世士人阶级推崇和效仿的标杆。范仲淹以“忧”“乐”二字统领他的精神境界,向世人展示他的“古仁人之心”,北宋士文化精髓在他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他的思想境界是中华文明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通联: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梁山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