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虽多面 善良永驻足
2024-09-26刘玉
摘 要 《我的叔叔于勒》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莫泊桑写作的著名小说,以若瑟夫的第一人称视角,回忆了“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中所出现的“我”的父母、于勒等小说人物都具有复杂多面的人物特征,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小说中多重的主题内涵。以“人物视角”为文本解读路径,探究“经济条件与人物亲情关系的呼应”“人物行为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冲突”“叙述视角与人道主义善良的统一”这三个层面,揭示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本质以及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 《我的叔叔于勒》 人物视角 文本解读
莫泊桑作为一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创作的短篇小说总能细致而生动地刻画典型人物,反映了充满剥削与压迫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诸多罪恶,因此也成了一扇令人顿觉醒悟的生活窗口。他的多篇经典短篇小说被选编进多个版本的初高中语文教材当中,《我的叔叔于勒》即被选编进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学习也提示学生要从少年与成长的视角展开各篇小说的解读,通过阅读和品味小说中“少年生活”的经历,发现世界、认识世界,从中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推动自我成长。本篇小说选取一个与学生年龄相仿的少年“小若瑟夫”的视点,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成年人的世界,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思想和感情。因此,本文特以人物视角为教学出发点,通过分析人物的叙述视角、行为举止、性格特点等各个层面,从而指向主题内涵的学习研讨,帮助学生理解成长,学会成长。
一、经济条件与人物亲情关系的呼应
在《我的叔叔于勒》当中,经济条件与人物亲情关系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呼应。于勒的离家和来信,包括后来的落魄,以及家庭成员对于勒的情感态度变化,都与金钱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金钱与人物亲情关系的交织,一定程度上就体现出人物之间情感的错位,更凸显了在社会现实生活的影响下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本文对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及对应的金钱关系、人物亲情关系等作了梳理,如表1所示:
通过表1的梳理,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弟弟于勒的态度,包括所谓的亲情关系都是随着于勒的经济状况发生变化。在于勒挥霍无度,甚至还侵占挥霍了一部分属于菲利普夫妇的遗产时,菲利普是非常痛恨这个弟弟的,认为这是一个坏蛋、流氓、无赖。可当于勒到了美洲写信给菲利普夫妇说自己赚钱了,会补偿损失,菲利普夫妇喜笑颜开,将原来可恶的弟弟视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开始非常重视自己和弟弟的亲情关系,每天都念着盼着于勒的回归,甚至还因为弟弟的来信,让自己的一个女儿成功嫁人。可当后来菲利普夫妇在船上真的见到于勒时,落在他们眼里的并非他们所想象的富贵阔绰的于勒,而是一个落魄的卖牡蛎的老人。这对于菲利普夫妇而言是深刻的情感冲击和巨大的心理落差,没有兄弟重逢、亲人再会的喜悦之情,而是慌乱、害怕,甚至是极端的厌恶,在称呼上都与最开始相比发生了更恶劣的情况变化:“贼”“讨饭的”这样的称呼,一是表达了当初于勒侵占菲利普夫妇所属遗产的愤恨之情,二是对其一贫如洗、没有丝毫价值作用的深刻鄙视。
菲利普夫妇的情感变化,以及与“我”的叔叔于勒的和睦亲情关系,并不是靠着血缘关系来维持,而是因为于勒的经济条件而发生变化。于勒的没钱-有钱-没钱的经济状况变化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情感态度、称呼表达形成了强烈呼应。他们对于勒的恐惧和排斥,真实体现了在金钱面前亲情关系的苍白无力,揭示了金钱扭曲亲情关系的基础上人性的自私和虚伪的一面。
二、人物行为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冲突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人物行为活动明显与社会伦理道德发生了冲突。例如,小说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排斥和冷漠,违背了社会伦理道德中关于家庭、亲情的规范。而于勒的落魄和无助,则揭示了社会伦理道德在贫困面前的无力。这些冲突既是小说的情节张力,也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生活与人性伦理道德的深刻反思。
小说中最明显的冲突就在于菲利普夫妇对弟弟于勒在家庭亲情的社会伦理道德上。最早时期的于勒行为不正,糟蹋钱,甚至还占用了菲利普夫妇应得的那一部分。菲利普夫妇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于勒,把他打发到了美洲去。这时候菲利普夫妇厌弃于勒,并非因为于勒这个人品行不端,认为要将其好好改造,更多是来自于勒侵占了属于他们的应得财产,他们要割舍亲情关系的利益考虑。因此,这也就很好解释了当于勒来信说自己发了财赚了钱,还会补偿菲利普夫妇时,他们是欣喜若狂;也让读者看到菲利普夫妇认出了落魄的卖牡蛎老人正是于勒时,不仅没有兄弟相认,提供帮助,而是厌弃他,尽可能地疏远他。这些行为与传统的家庭观念和道德伦理明显是相悖的。亲情是非常珍贵的道德情感,血浓于水,亲人本应是我们无法割舍关系的最亲密的人群,于勒这个曾经挥霍无度的坏蛋,在最后还保留了一份对亲情的珍视和在意,知道自己落魄欠钱,不愿回到菲利普夫妇身边拖累他们,可是面对落魄的于勒,菲利普夫妇不仅没有同情,没有伸以援手,而是暴怒痛斥于勒是“贼”,会拖累家庭。我们纵然能理解这种冲突不仅在于个人选择与社会规范的矛盾,更在于道德困境下人性的挣扎与抉择,菲利普夫妇也并不是有钱人,就算对于勒曾经的行为而感到痛心与无奈,但出于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也只能选择撇清关系,维护自己的尊严,维护自己的家庭利益。但这不仅是对于勒的抛弃,更是对亲情的抛弃和淡漠,这样的行为表现自然显得有些冷漠和虚伪。
然而,与菲利普夫妇的刻薄冷漠相比,若瑟夫的纯真善良与成人世界的虚伪形成了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人物行为与道德冲突的主题。在若瑟夫心里,或许缺乏金钱关系支配下对亲情伦理道德的偏颇认知,因此他更珍视亲情,在他的眼里,那是他的亲叔叔于勒,亲情的涌动让他选择维护叔叔的尊严,给了十个铜子的小费来帮助他。这种行为在当时的社会伦理道德中同样是罕见的。这不仅凸显了若瑟夫内心的善良与温情,也让我们思考社会伦理道德在人性面前的力量与脆弱。
三、叙述视角与人道主义善良的统一
课文节选部分是第一人称,也就是童年时期的小若瑟夫为叙述视角。其实完整的篇目一共采用了三重“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先是交代了“我”的朋友——成年的若瑟夫大方地给了一个乞讨的白发老人一百苏,继而引发了他对过往的回忆。通过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讲述故事,使得故事更具有真实感和可信度。同时,孩子的纯真和善良,能更好地与小说主题中的人道主义善良相呼应。孩子对家庭、亲情的渴望,对贫穷者的同情和关爱,都体现了人道主义善良的价值取向。小若瑟夫对于勒叔叔的善意,再到成年若瑟夫对陌生人的帮助的善意,形成了这种叙述视角与人道主义善良的统一,使得小说的主题更加鲜明和深刻。
孙绍振曾指出,情节的主要功能之一,就在于造成人物之间的情感错位。有了错位,情节会变得更为生动,小说人物就有了个性。面对于勒叔叔的经济状态的变化,菲利普夫妇和小若瑟夫的情感是错位的,这种错位也真实地凸显了不同的人物性格。面对贫困的于勒,菲利普夫妇是避之不及,极度厌恶,可是在未成年若瑟夫的心里,他对于叔叔于勒却充满了同情和关爱。小说里“我”的叔叔过去是不是“花花公子”,是不是“无赖、流氓”,对于“我”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当下这个“人”,这个人与“我”的关系,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是自然流露的同情心,也是人性的美丽所在。因此,小若瑟夫对叔叔于勒产生了情感的共鸣,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叔叔于勒。
如若说,当初小若瑟夫的帮助,是出于对亲情的珍视,那么,当成年的若瑟夫依然将施舍的善意传递给其他更多的陌生人时,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孩童成长后所拥有的人道主义的光辉,从最开始“他是我的叔叔,我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饱含深情的亲情呼唤,再到后来给予陌生人一百苏的人道关怀,若瑟夫的善良底色一直存在,并跟随着叙述视角形成了完美的统一。学生能够从若瑟夫身上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善良也因此驻足于真诚待人、有大爱精神的人们心中。
通过分析《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物性格、关系和行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无论人物性格有多么复杂、关系有多么复杂、行动与社会伦理有多么冲突,善良与温情始终是人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若瑟夫始终如一的善良与温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人性的本质。因此,《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内涵不仅仅是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性,更是呼唤人们坚守善良与温情,让这些美好的品质在人性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生活的真谛和意义。
[作者通联:广西贺州市平桂区
沙田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