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中的“微专题”教学设计
2024-09-26李敏
摘 要 在“双新”背景下,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发展,大单元教学也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下的探讨热点。“微专题”教学作为大单元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一定程度上可以整合并优化大单元教学资源,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微专题”教学设计,本文提出了选择核心知识点、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层次化问题等具体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教学示例。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微专题 大单元教学 教学设计
随着新高考、新课标、新课程改革的向前推进,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应运而生。它以单元为单位,或整合教材内容,或拓宽课外资源,通过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着力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品质。
然而,大单元教学存在资源跨度大、知识内容庞杂等一些潜在问题,继而成为学界较有争议点的教学模式。同样是针对多篇目展开群文教学,“微专题”教学能整合教材内容,深挖文本内涵,就某一知识点或能力点设计一系列微型专题,实行精细解读、针对明确的教学研讨,能够有效弥补大单元教学的不足。此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学生提出语文深度学习的要求。而开发并实施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微专题”教学设计能切实拓宽语文教学路径,为学生的语文深度学习提供助益。基于此,笔者尝试提出相关的实施方法。
一、选择核心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
微专题教学由于切入口小、针对性强、挖掘度深等诸多优势,有利于知识的拓展与深入探究。因此,教师在进行“微专题”教学设计时,应深入挖掘整个大单元的教学内容,依据大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已有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筛选确定具有代表性的核心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对所选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整合与梳理,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最后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构建一个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
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多篇论述咨政方略、展示治世情怀的文章,其中有三篇论述了秦国或六国灭亡的史论文章——必修下的《六国论》《阿房宫赋》以及选择性必修中的《过秦论》,可将这三篇文章作为一个大单元教学,确立“鉴古以观今,治世需变通”这一核心主题,在此基础上选择核心知识点,开展“微专题”教学设计。(见表1)
(1)谈古论史,观点各异:把握三篇文章中作者的中心论点,并分析评论角度。
(2)鉴古观今,以意逆志:结合三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分析其作者的创作目的并进行串联。
(3)思古读文,大胆批判:赏析三篇文章的说理技巧和议论风格,尝试对其论点、论证、论据进行大胆批判质疑。
(4)品古承志,模仿创作:在三篇中任选其一,模仿其议论脉络及说理特点,尝试创作一篇《过唐论》。
通过“微专题”的设置,教师可以让学生直观得出三篇文章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治国建议及警示。《六国论》论证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从而向统治者提出守国勿贿赂、受侵应抗争的治国建议。贾谊的《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秦朝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充分论证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议题 ,为汉文帝即位应如何建立制度、巩固统治提供重要借鉴。杜牧的《阿房宫赋》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将阿房宫建筑之恢宏壮观、后宫之充盈娇美、宝藏之珍贵丰奢,表现得层次分明而具体形象,由此得出秦始皇之所以统治不能久远,即在于暴民取材、不施仁爱的结论,为当时的统治者提出亡国因奢靡、教训应吸取的警示。三篇文章映照了大单元教学“鉴古以观今,治世需变通”的核心主题,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与教训,提出了相关治国策略,让学生与三篇文章的作者产生了强烈的理性认同与情感共鸣。此外,笔者还要求学生赏析三篇文章的说理技巧和议论风格,大胆质疑,并尝试模仿创作,这也有利于实现随堂的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
二、创设真实情境,营造文化氛围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综合学科,创设真实情境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文化育人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教师在实施“微专题”教学时应积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专题学习的氛围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营造良好的以文化人的文化氛围。
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为例。单元主题是“中华文明之光”,选编了先秦诸子散文及《左传》《史记》两部史传典籍中的经典篇目。学习本单元需要在了解背景、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鉴赏文本的表达风格、表现手法、写作特点等,思辨性探究与研讨其中的思想内涵,最终品味其中的文化价值,思考此类古代文化经典对当代社会的指导性意义。
教师可以依据本文的体裁及思想内容,分为两个“微专题”并展开对应的情境创设。
(1)你方唱罢我登场,孔、孟、庄共“演”哲思力量。设置情境如下:
复兴中学举办了首届语文文化节系列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是“课本情境对话扮演”。请你们进行小组合作,选择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当中的任意一篇,分配好角色进行情境对话演绎,以展现文本人物的独特风采。
设计意图:基于校园文化活动的背景下,创设了“课本情境对话扮演”的情境,既能让学生回归历史现场,通过情境演绎的方式回顾并梳理了三位思想家具体的思想主张,也让学生从个人体验角度出发,通过角色扮演更深刻地体会到儒道学派三位大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哲思情怀。
(2)忠臣亦富智,以有效“劝说”定乾坤。设置情境如下:
假如你们实现了历史穿越,回到了齐秦共攻郑国或者鸿门宴前夕的历史现场,请你们针对烛之武和张良所述的劝说内容展开反驳,尝试用你的劝说话术撰写奏折,帮助你的君主秦伯或项羽反夺胜机,一言定乾坤。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依托情境,在思辨中学习表达,在思辨中学会表达,最终通过具体的写作实践,进一步体会、学习烛之武及张良等人各有特色的劝说艺术,并借此予以反驳,尝试站在对立面展开劝说,在过一把“良臣”瘾的同时获取真实的语言品鉴与文化体悟。
三、设计层次化问题,深化主题探究
在大单元教学的“微专题”教学设计中,设计层次化问题至关重要。层次化问题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主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层次化问题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问题的难易程度和逻辑关系,使问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教师还应注重问题的启发性和开放性,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最终帮助他们形成对主题的全面认识,深化主题探究。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诸多戏剧,如《窦娥冤》《雷雨》《玩偶之家》,其中的女性主角——窦娥、鲁侍萍、娜拉,她们在风云际会之下各有令人唏嘘的命运,但在展现女性坚强的形象上,都彰显了远超时代的强大力量。因此,笔者整合这三篇文章,开设了“品味戏剧女性形象,激发悲悯人性情怀”的大单元主题教学,并进一步确定“时代的悲歌,谱唱女性的力量”的“微专题”,设计以下层次化问题:
(1)《窦娥冤》中窦娥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她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际对她的结局产生了什么恶劣影响?
(2)《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感情纠葛是如何展开的?面对周朴园的威逼利诱,鲁侍萍如何控诉及抗争自己的不公平命运?
(3)《玩偶之家》中娜拉的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是怎样的?作者通过娜拉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社会批判?
(4)比较三篇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探讨在作品创作背景下,这些女性如何各自展现出自己强大的求生力量及对自身命运的认知?
在层次化问题的研讨下,学生可以逐渐深入文本,了解到文章的各自主题,对其中的女性人物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当然,为了能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与探究,教师可以在层次化问题的基础上,引入更多与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跨文本的比较与联系,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理解人物形象,把握文本主旨。如:将《窦娥冤》与同时代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探讨当时社会文学的发展趋势;比较《玩偶之家》与同时代的家庭题材作品,理解娜拉觉醒的时代意义;对比《雷雨》与现代话剧的艺术特点,认识其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四、结语
通过“微专题”教学设计为加强大单元教学效果、落实学习任务群、培养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有益参考。教师接下来应进一步关注“微专题”设计的动态性和生成性,尝试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期完善和优化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微专题”教学设计的方法与路径。
[作者通联:西安市高陵区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