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联体下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4-09-25孙文喜

健康之家 2024年10期

摘要:目的 观察医联体下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心理情绪评分、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联体下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安宁疗护;晚期;恶性肿瘤;疼痛程度;生活质量

临床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目标通常不是治愈癌症,而是控制病情、减轻症状、延长患者生存周期[1~3]。临床通过治疗和护理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4~5]。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尤为关键。本研究旨在观察医联体下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患者经病理检查诊断为恶性肿瘤;疾病发展到晚期;患者及家属同意接受安宁疗护。

排除标准:意识模糊或患有精神类疾病史;昏迷;配合度低。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详细记录。若疼痛难忍,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日常饮食根据患者口味调整,保证供给其充足的营养物质。每晚临睡前做好患者个人卫生。指导尚具有一定活动能力的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

1.2.2 观察组给予安宁疗护

(1)构建医联体下安宁疗护服务团队:开展系统的安宁疗护相关知识培训。

(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了解患者疼痛程度和心理状态,观察患者语音、表情变化情况,了解其不良情绪产生的源头,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其感受到尊重和关爱。同时,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感。指导患者家属在此期间注重陪伴和尊重患者,有效减轻其孤独心理,尽可能地满足其提出的合理需求,陪伴患者做一些开心的事情,通过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等多种方式减轻其不良情绪。

(3)疼痛评估及干预:护理人员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4分者给予物理止痛,如分散注意力,减轻痛觉;≥4分者,需要安宁疗护专家组成员为其制订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措施。

(4)加强死亡教育:引导患者形成正确的死亡观念,加强个体化教育。

(5)社会资源与支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包括慈善机构的援助、志愿者的陪伴、社区活动等。

(6)终末关怀与陪伴:对于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提供全面的终末关怀与陪伴服务。尊重患者意愿,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和护理服务,确保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得到尊重和关爱,同时也为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哀伤辅导。

(7)医联体专家指导:医联体通过整合区域内的专家资源,为安宁疗护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专家团队定期对患者进行会诊和评估,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和护理指导,确保患者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6~7]、抑郁自评量表[8]、视觉模拟评分法[9]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数越高焦虑、抑郁情绪越重,疼痛感越剧烈。(2)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10]评估,主要观察躯体、心理、生理和情感4个维度,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心理情绪评分、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面临巨大的身心负担,生存质量较低,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心理方面感到恐惧或紧张,精神痛苦,因此做好患者临终前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11]。医联体是指由多个医疗机构组成的联合体,通过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互利共赢的方式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让更多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受益[12]。

安宁疗护的核心在于通过专业的医护团队为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关怀,提高生存质量,帮助其以舒适、安详、有尊严的方式面对生命的终结[13]。在医联体框架下,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可以得到更好的实施,医联体通过整合区域内的医疗资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患者提供连续、全面的医疗服务。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心理情绪评分、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医联体下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注重患者心理评估和干预,入院时医护团队会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计划,旨在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情绪压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4]。同时,注重患者情感支持和陪伴,与其家属密切沟通,共同为其提供情感支持,组织各种活动,让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从而缓解内心恐惧和不安,增强其信心和勇气。医联体下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强调全面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并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合适的治疗和护理。通过多种方式,如音乐疗法、心理干预等缓解患者疼痛;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团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疼痛管理服务。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受疾病影响严重,包括身体症状、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直接关系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医联体可以实现患者信息共享,包括医疗记录、诊断结果、用药情况等,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15]。

综上所述,医联体下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庄小燕,张芦芬,蒋娜.中年恶性肿瘤晚期病人安宁疗护需求现状及其疾病体验的质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3,21(24):3435-3439.

[2]李瑞霞,马志霞,刘素美,等.安宁疗护小组在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研究,2023,31(5):181-184.

[3]庄小燕,张芦芬,蒋娜.中年恶性肿瘤晚期病人安宁疗护需求现状及其疾病体验的质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3,21(24):3435-3439.

[4]梁元,陶丽.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安宁疗护需求及与家属认知程度社会支持情况的相关性[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3,29(3):74-78.

[5]罗宇玲,敖强,柳好,武晨鹤.一核多元团队护理模式对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22):180-183.

[6]陈玉丽.疼痛管理干预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30):60-62.

[7]张秀红,王楠楠,王英.居家安宁疗护在晚期恶性肿瘤照护中的应用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6):757-759.

[8]黄映贞.优质护理联合安宁疗护在晚期恶性肿瘤临床护理中应用探讨[J].智慧健康,2022,8(17):180-183.

[9]邓美珍,梁雪枝,邓淑平,等.实施达标理论与安宁疗护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2,12(15):123-126,154.

[10]刘爱琴,江秋兰,朱芳,等.安宁疗护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30):135-139.

[11]王燕,毛睿.安宁疗护实践对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的情绪压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2,35(1):187-189.

[12]朱翠,陈雷,魏孝艾,等.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对安宁疗护认知水平与接受程度的调查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10):127-129.

[13]罗明琴,潘世琴,张霞,等.青海地区恶性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知识、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1,21(8):561-565,577.

[14]李娜,张秋会,周玉洁,等.安宁疗护对恶性肿瘤死亡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分析[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1,4(3):217-221.

[15]连碧霞,吴碧昭,陈梅.安宁疗护对晚期恶性肿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8):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