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式康复管理联合渐进式阻力训练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24-09-25王银侠谢玲玲曹磊

健康之家 2024年10期

摘要:目的 分析激励式康复管理联合渐进式阻力训练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两组均接受渐进式阻力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激励式康复管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SAS、SDS评分)、上肢功能(DASH各项评分)、生活质量(FACT-B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及DASH各项评分均下降,FACT-B评分均上升,研究组各项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激励式康复管理联合渐进式阻力训练可减轻乳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激励式康复管理;渐进式阻力训练;上肢功能

现阶段,临床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辅助化疗为主,如果患者配合度良好,5年生存率可超过55%,而轻症患者预后相对更好[1]。但受自身病情、化疗副作用等因素影响,很多患者除了常伴多种负性情绪,还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严重降低生活质量[2]。近年来,临床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常通过指导其开展上肢功能训练促进肢体功能恢复[3]。但由于很多患者对相关知识存在认知误区,又担心个人容貌改变、过度恐惧化疗等,易影响训练积极性,从而影响预后[4]。本研究旨在分析激励式康复管理联合渐进式阻力训练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2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年龄42~58岁,平均年龄(48.12±5.33)岁;病程3~12个月,平均病程(7.55±2.10)个月;患侧为左侧24例,右侧20例;病理分型为非浸润性癌24例,早期浸润性癌12例,浸润性癌8例;TNM分期为Ia期6例,Ib期6例,IIa期8例,IIb期10例,IIIa期14例。研究组:年龄40~56岁,平均年龄(47.90±5.97)岁;病程3~14个月,平均病程(7.63±1.98)个月;患侧为左侧22例,右侧22例;病理分型为非浸润性癌26例,早期浸润性癌11例,浸润性癌7例;TNM分期为Ia期5例,Ib期5例,IIa期9例,IIb期11例,IIIa期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满足乳腺癌的诊断标准[5],经乳腺钼靶、MRI等检查证实;乳房单侧发病;整体健康状况尚可,可耐受化疗;患者/家属知情自愿参与;预计生存时间超过半年。

排除标准:有视听障碍;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合并其他类型恶性肿瘤;在确诊乳腺癌之前便存在焦虑及其他明显精神症状;合并肢体功能障碍,不能参与渐进式阻力训练;近3个月内有康复训练经历。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渐进式阻力训练。先借助1.0 kg浸塑哑铃进行仰卧推举、弯举、耸肩以及直立划船训练,单个动作进行8~12次,以此为1组,每天进行2~3组,每组期间适当休息1~2 min,每周训练3~5 d,按此频率连续开展12周;按上肢功能的恢复状态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每组将单个动作进行12~15次,若在此期间无上肢水肿等异常情况,可增加哑铃重量至1.5~2.0 kg,最大为5.0 kg;在训练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面部表情、各项体征等,若其主诉过于疲劳或是呈面色惨白状态,要第一时间暂停训练,一般休息5~min左右且不适感缓解后方可继续训练,若仍存在明显不适感,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训练1 d后,若发现局部肌肉酸痛,持续2 d也未缓解,则需适当下调训练强度;允许患者居家训练,并于当天以微信或是电话的形式报告训练情况、感受等。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用药说明、日常宣教、心理安抚、饮食指导、康复指导、不良生活习惯纠正等。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激励式康复管理

(1)成立小组:由护士长、主治医师、心理医生、康复训练师和护士成立康复管理小组,并由护士长(组长)带领组内成员接受激励式康复管理、渐进式阻力训练的业务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为2 h,共培训3次;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待考核合格后上岗。

(2)激励式康复管理开展:目标激励,将渐进式阻力训练按每3周1个阶段,分成4阶段,各阶段分别制定训练目标,即适应训练强度、上肢功能改善幅度>25%、上肢功能改善幅度>50%、上肢功能改善幅度>75%;创建病友微信群,每周对患者的训练情况进行整合,然后制定训练效果排行榜,对于名列前茅的患者进行表扬和物质奖励。情感激励,使用恶性肿瘤患者特质心理韧性量表(RS-SC)评估患者不良情绪,对于RS0SC评分<30分者,鼓励其积极维持此状态;将RS-SC评分≥30分者安排在安静环境下,鼓励其自诉从确诊疾病至目前的心理活动状态,由心理医生做好记录,分析不良情绪的具体诱因,据此拟定干预计划。榜样激励,每周日定时开展线上交流活动,每次时间控制为1 h,邀请排行榜前3位患者分享训练心得及效果。激励式康复管理中的目标激励、榜样激励从第3周开始,而情感激励贯穿干预全程。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估,分值越高负性情绪越重。(2)比较两组上肢功能:采用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估,包括无力和僵硬、疼痛相关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对情绪和社会的影响4项,总分30~150分,分值越高上肢功能越差。(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估,总分0~144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4)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包括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总满意=满意+一般。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下降,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上肢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后DASH各项评分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FACT-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总满意率比较

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的(P<0.05)。

3 讨论

受化疗影响,部分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引流通路严重受阻或中断,造成淋巴液积聚,引起淋巴水肿,致使患者出现上肢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下降。对此,近年来临床上常借助相关功能训练来加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进程。

激励式康复管理可通过目标、情感及榜样激励等手段来提升患者功能训练配合度,进而改善功能训练效果[6]。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及DASH各项评分均下降,FACT-B评分均上升,研究组各项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联合干预方案的应用对患者情绪状态、上肢功能、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有良好的改善或提升作用。激励式康复管理中的目标激励不仅可通过分阶段干预来逐步改善患者上肢功能,还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更高效地参与功能训练。情感激励可根据心理评估结果来明确负性情绪的具体诱因,从而高效地缓解不良情绪,使其主动参与功能训练;榜样激励可通过学习病友的训练技巧,逐渐改善个人训练行为,确保功能训练效果。渐进式阻力训练可促进机体无氧酵解,而酵解期间形成的乳酸可促使局部肌肉纤维快速增粗及增长,促进患者上肢肌力及活动度提升,进而加快上肢功能恢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激励式康复管理联合渐进式阻力训练可减轻乳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促进其上肢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阳丽容,李燕辉,黄芊.基于赋能理论的行为转变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4):52-55.

[2]瞿海燕,冯秋琪,殷飞.希望理论指导的护理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症状困扰、负性情绪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13):2005-2010.

[3]刘潇,甘泉涌,张琪然,等.渐进式阻力训练对脑卒中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1):103-107.

[4]张珊珊,王培,彭二娟.激励式康复教育对Miles手术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1,27(6):107-109.

[5]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1,31(10):954-1040.

[6]马加茹,宋伟.分级管理护理联合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对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3,2(15):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