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护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功能、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09-25常娟娟

健康之家 2024年10期

摘要:目的 探讨PDCA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功能、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比较两组气道功能、依从性、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呼气峰流速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总依从率为98.04%,优于对照组的76.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护理可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功能、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PDCA护理;气道功能;依从性;自我效能

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发病后的主要症状为喘息、气促以及咳嗽,受气候、环境、患者作息等因素影响,病情反复[1]。临床治疗原则在于控制症状、避免急性发作以及改善患者气道功能,进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2~3]。在此期间,患者自我效能和配合度至关重要[4~5]。PDCA循环多用于标准化的质量管理过程中,近年来在护理管理领域受到广泛应用[6]。本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PDCA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功能、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男31例,女20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9.34±2.78)岁。观察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9.50±2.6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遵医嘱用药,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给予其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

(1)计划(Plan):建立专业的PDCA护理管理小组,对小组内成员落实PDCA护理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PDCA管理的意义、落实方式、注意事项等,保障小组内成员能够有效掌握。完成后,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确保小组内相关护理人员可全方位掌握患者的实际病情状态,进而制定全面的护理方案。

(2)执行(Do):强化健康教育,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加强与患者及家属之间沟通交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为其初步建立正确的认知,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为患者制作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手册,方便其持续性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明确哮喘疾病发作与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所接触的环境密切相关,护理人员一对一为患者答疑解惑,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效能。强化环境护理,予以患者优质的护理环境,避免其接触过敏原,如粉尘、霉菌、花粉等,保持病房干净且安静,调整病房内的光线、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光照条件充足。密切观察患者症状,若患者出现干咳、流涕、喷嚏、胸闷等哮喘先兆症状,应及时协助其取坐位或半卧位,同时遵医嘱给予患者缓解哮喘先兆症状的药物,指导其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如患者痰液排出困难,可通过叩背的方式促进其痰液排出,保持患者呼吸通畅。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协助患者取坐位,指导其进行胸式深呼吸,用鼻吸气,吸气之后屏气3~5 s,之后缓慢将气体吐出,每日训练4~6次;完成后开展缩唇呼吸训练,协助患者取站位,将左手置于腹部,右手置于胸部,用鼻吸气,感受腹部鼓起,呼气过程中将嘴唇缩起,做出类似吹口哨的动作,缓慢将气体呼出。

(3)检查(Check):制定检查评分标准,采用小组人员现场督查、科室人员之间互查、各岗位和流程之间互相监督等形式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循环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有效性。

(4)处理(Action):每月组织召开例会,对每个循环中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讨论、分析和总结,根据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对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整改,确定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进入下一个循环。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气道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呼气峰流速。(2)比较两组依从性:采用Morisky依从性量表[11]评估患者用药依从性,包括药品种类、剂量、频次和是否按时服药4个问题,答案全部否定为依从,2~3个问题否定为基本依从,1个问题否定为不依从。(3)比较两组自我效能:采用ESCA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4个方面,共43个项目,总分172分,分数越高患者自我效能越好。(4)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共有8个维度,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5)比较两组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共10个条目,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气道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呼气峰流速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用药总依从率为98.04%,优于对照组的76.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气道高反应性、免疫反应、神经机制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病情常迁延不愈。因此,在给予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还要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7]。PDCA护理能够对现有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监督与检查,以及时明确存在的不足,进而对其进行优化,确保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呼气峰流速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总依从率为98.04%,优于对照组的76.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PDCA护理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障治疗效果。PDCA护理包括调查、发现相关问题、制定相应计划、落实干预措施、强化监督管理以及持续性改进等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循环往复,确保解决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专业的护理小组通过整理多方面的资料,掌握患者实际状态,明确护理问题,进而从患者生理—心理角度出发,制定出了多样化的护理措施,确保护理的全面性[9]。

综上所述,PDCA护理可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功能、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马微,史艳霞,柳娟娟.老年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医学教育需求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4): 867-869.

[2]杨鸿清.整体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35):98-100.

[3]陈丽华,许锈熔.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老年支气管哮喘合并高血压恢复期对血气分析指标及心理弹性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34):43-45.

[4]鞠虹.分级护理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34(11):1406-1408.

[5]马妍.优质护理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肺部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6):186-187.

[6]杨慧,杨亮,郭建英.PDCA循环管理对哮喘用药依从性疗效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1,14(4):525-527.

[7]何芳,徐月红,廖伟,等.护患情景会话辅助出院宣教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出院准备度的护理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22):3421-3427.

[8]林冬梅,王芳,汤丹卉.PDCA护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功能、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23,20(11):171-174.

[9]文亚兰,李玉红,吕熙秀,等.运用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控制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36 (6):1237-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