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治疗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2024-09-25冯鎏斐郭佼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44例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心功能[左心射血分数(LVEF)、心脏每搏输出量(SV)、左心房内径(LA)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肺运动指标[无氧阈(AT)、峰值摄氧量(Peak VO2)和峰值分钟通气量(VE peak)]、血压、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和心率(HR)。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LVEF、SV高于对照组,LA、LVED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T、Peak VO2、VE peak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均低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脏康复治疗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其心肺耐量,稳定血压及心率。
关键词:心房颤动;高血压;心脏康复治疗;心功能;心肺耐量
心房颤动与血栓栓塞事件密切相关,可明显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若与高血压合并发病,可进一步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加重心功能损伤,加速病情恶化,成为临床治疗难点[1]。心房颤动临床治疗目标在于恢复窦性心律、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防治相关并发症[2]。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为微创术式,治疗效果显著,但术后仍需长期治疗,部分患者惧怕心律失常复发,常久坐、久卧等,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复发风险。心脏康复治疗通过改变患者不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对各种危险因素的控制力、运用五大心脏处方对病情进行联合干预,重点在于运动锻炼、生活方式管理等,重视病情评估和风险管理,能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开具运动处方,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3]。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44例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符合《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4]中心房颤动诊断标准;SBP/DBP>140/90 mmHg;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加入;NYHA分级Ⅰ~Ⅱ级;均实施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术后病情稳定;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心脏器质性疾病;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严重肺病;凝血功能障碍;精神或认知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降压、调节血脂、控制心室率、药物复律、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抗凝等。缬沙坦胶囊80 mg/d,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起始剂量12.5 mg/次,2次/d,逐渐增量至25 mg/次,2次/d,口服;盐酸胺碘酮片,第1周200 mg/次,3次/d,第2周200 mg/次,2次/d,第3周开始维持治疗200 mg/次,1次/d,口服;利伐沙班10~20 mg/d,口服,若存在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NOAC)禁忌,改用华法林(根据INR值调整华法林剂量,将INR维持在2.0~3.0)。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治疗: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如快速步行、慢跑、游泳、跳舞等,首选快步走,30 min/次,3次/周;以运动时心率(HR)处于最大HR的60%~ 70%为宜,自觉微累或微微发汗[5]。两组均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通过心脏彩超扫查不同心脏切面,测量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和心脏每搏输出量(SV)。(2)比较两组心肺运动指标: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采用V-slope法测定无氧阈(AT)、峰值摄氧量(Peak VO2)和峰值分钟通气量(VE peak)。(3)比较两组血压:采用全自动血压计测量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观察患者心率(HR)。(4)比较两组六分钟步行距离试验(6MWD):记录6 min内平地行走的最长距离。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LVEF、SV、LA、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SV高于对照组,LA、LVEDD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2.2 两组心肺运动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AT、Peak VO2、VEpea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T、Peak VO2、VEpeak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血压、心率和6MWD比较
两组治疗前相关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HR低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高血压与RAAS过度激活有关,可增加水钠潴留和心脏前后负荷,对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有直接损伤。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复杂,与自主神经系统失衡、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离子通道异常等有关[6]。二者同时存在均可影响血流动力学,加速心功能损伤,增加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是临床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射频消融术是心房颤动常用微创术式,但术后仍需长期辅助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虽然采用降压、降脂、抗凝等药物综合治疗能抑制心律失常发作、保护心血管功能,但整体疗效仍受患者不良生活及行为习惯影响,远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仍较高[7]。
心脏康复治疗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式,主要包含运动、心理、营养、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处方联合干预心脏疾病,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8]。运动是其核心内容,虽然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患者不适宜进行高强度运动,但可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中低强度的运动,运动过程中根据患者状态及时调整运动的强度及时间,能有效增强心肺耐量,改善全身血液循环,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9]。适当强度的定期运动锻炼可逆转自主神经失衡,增强副交感神经张力,提高心律调节作用,对预防房颤发作有积极作用[10]。长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也有诸多益处,能有效抑制RAAS激活,通过体液调节降低神经内分泌水平,减少NE、AngⅡ、ET-1的释放,增加NO水平,提高血管顺应性,发挥降压作用[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LVEF、SV高于对照组,LA、LVED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T、Peak VO2、VE peak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均低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
(P<0.05)。
综上所述,心脏康复治疗心房颤动合UFUjaRbvGD39ylSRSUf/NA==并高血压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其心肺耐量,稳定血压及心率。
参考文献
[1]张密,马先莉.系统心脏康复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6):819-824.
[2]吕艳芳.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左心房结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3):138-140.
[3]吴莹,李晓燕,王如兴.心脏康复对房颤影响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电学杂志,2021,30(4):279-283,287.
[4]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21,60(2):106-116.
[5]李寰,胡良巧,罗伟康,等.心脏康复治疗对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广州医药,2023,54(3):41-47.
[6]吴惠.音乐运动疗法结合心脏康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受力及房颤持续时间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6):76-78.
[7]陈晓杰,陈英伟,董建增,等.有氧运动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9,34(2):82-86.
[8]赵杰刚,尤炎丽,李春燕,等.个体化心脏康复教育模式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认知及行为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2):901-906.
[9]肖丕娟,李娟,李彩文,等.射频消融术后有氧运动对房颤患者ACE2、AngⅡ、Ang-(1-7)表达及预后影响[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1,13(12):2008-2012.
[10]陈东学,初金泽,孙磊,等.运动与心房颤动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20,37(12):892-894.
[11]王洁,孙国珍,杨刚,等.“互联网+”居家心脏康复模式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的动态轨迹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2):4074-4079,4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