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Hp感染的效果观察
2024-09-25柴立华
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胃炎伴Hp感染应用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3例。参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试验组在三联疗法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胃蛋白酶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炎症介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Hp转阴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大便稀溏、胃脘疼痛、嗳气以及纳呆等积分均低于参照组
(P<0.05);试验组治疗后IL-6、WBC、CRP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Hp转阴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能有效调节胃蛋白酶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Hp清除率和临床疗效,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关键词:慢性胃炎;三联疗法;半夏泻心汤;Hp感染;胃蛋白酶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炎性病变,其中最广泛的诱因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造成的胃黏膜损伤,患者表现出上腹不适、嗳气、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引起胃溃疡、胃穿孔或腺体萎缩,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临床对于Hp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通常采取三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联合2种抗生素,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黏膜损伤,同时破坏Hp活性并逐渐将其根除,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但当前三联疗法治疗后仍有一定的复发率,临床综合疗效有待提高[4]。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可清热祛湿、健脾和胃[5]。本研究旨在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Hp感染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多阶段抽样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3例。试验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7.19±5.64)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1.76±0.35)年。参照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47.35±5.79)岁;病程7个月~5年,平均病程(1.85±0.4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检查电子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且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Hp检测呈阳性;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对研究所用药过敏;中途退出研究;患有其他胃肠道疾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伴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三联疗法:克拉霉素片,口服,
0.5 g/次,每日2次;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20 g/次,每日2次;阿莫西林片,口服,1.0 g/次,每日2次。试验组在三联疗法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组方:丹参15 g,党参12 g,半夏10 g,佛手10 g,木香10 g,香附10 g,黄芩8 g,桔梗8 g,干姜8 g,黄连6 g,甘草6 g;胃灼热以及反酸者加蒲公英与煅瓦楞子各15 g;纳差者加焦三仙与鸡内金各20 g;血瘀者加川芎10 g,莪术8 g;腹泻便溏者加白术20 g,陈皮15 g;胃脘痛者加川楝子与白芍各8 g;肝胃气滞者去党参与干姜,加柴胡15 g,枳实10 g。将上述中药材稍用水冲洗后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煎煮,过滤药渣取药汁,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两组治疗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性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症状表现和不良反应,嘱咐患者治疗期间注意饮食管理,合理规划三餐,适当进行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胃蛋白酶和炎症介质水平: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经离心处理后取上层血清,检测胃蛋白酶和炎症介质水平。胃蛋白酶指标包括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炎症介质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
(2)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症状表现包括大便稀溏、胃脘疼痛、嗳气和纳呆,按照无、轻、中、重症表现分别计0、2、4、6分,积分越高表示临床症状越严重。
(3)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4)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电子胃镜检查胃黏膜无炎性病变,胃黏膜表面平整且光滑,胃痛、胃胀、反酸等症状完全消失,Hp检测呈阴性,为显效;电子胃镜检查胃黏膜炎性病灶有明显缩减,胃痛、胃胀、反酸等症状有所改善,Hp检测呈弱阳性或阴性,为有效;电子胃镜检查胃黏膜炎性病灶无明显变化,能明显观察到胃黏膜有充血、糜烂及溃疡等情况,临床症状未见好转,Hp检测呈阳性,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蛋白酶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炎症介质比较
两组治疗前IL-6、WBC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IL-6、WBC和CRP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Hp转阴率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Hp转阴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西医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通常给予药物干预,其中三联疗法比较常见,奥美拉唑为初代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ATP酶活性减少胃酸分泌,预防胃酸持续损伤胃黏膜,为胃黏膜修复提供必要的条件;阿莫西林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对Hp敏感性较高,能发挥良好的抗菌作用;克拉霉素为大环内酯类广谱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慢性胃炎治疗周期相对较长,长期应用西药会产生耐药性,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
中医将慢性胃炎纳入“胃脘痛”范畴,认为其病机虚实夹杂、标实本虚,加上饮食不节、忧思郁结等导致湿热内结于胃腑,应给予除湿泻火、益气健脾治疗。半夏泻心汤方中的黄芩可除湿止痛、降燥清热;半夏具有平调寒热、消除散结、降逆止呕的功效;黄芩可清热泻火;党参与丹参均具有养血生津、健脾益气的功效;甘草可解毒清热,又能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和胃消食的作用。现代药理学表明,半夏能抑制胃蛋白酶分泌,降低胃蛋白酶含量,减少胃酸分泌,黄芩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菌作用,可抑制Hp活性,抑制促炎因子表达;党参含有生物碱与甾醇类成分,能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6]。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YOsKAMnIeDqA59tHoGeCFA==Ⅱ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大便稀溏、胃脘疼痛、嗳气以及纳呆等积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IL-6、WBC、CRP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Hp转阴率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能有效提高Hp清除率和临床疗效,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薛铮,卢磊.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2):49-51,66.
[2]刘炜.半夏泻心汤配合含铋剂四联方法用于Hp感染所致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21,21(11):61-63.
[3]谭明琴,林海燕.半夏泻心汤联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Hp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4):51-52.
[4]李彦.三联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Hp感染所致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4):150-151.
[5]顾长好,刘盛军,林维进.西药四联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伴Hp感染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1,19(1):153-155.
[6]孟祥林,罗宏伟.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致慢性胃炎49例[J].中医研究,2021,34(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