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研究

2024-09-25李国强

健康之家 2024年10期

摘要: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患者实施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5例。参照组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费用少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显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较快康复,且治疗费用少,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术中出血量

腹股沟为大腿根部与腹部连接的三角区域,部分人由于先天性腹股沟处腹壁薄弱或缺损,随着年龄增长腹壁逐渐变薄,腹腔内脏器在重力作用下会移至腹股沟壁薄弱位置形成体表凸出,这种情况被称为腹股沟疝[1]。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后腹股沟部位会出现明显的包块凸出,可通过手法将其纳回腹腔,但不修复腹股沟壁仍会复发,位于包块内的肠管组织长时间被卡住发生缺血性坏死,若内容物腐败,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绞痛等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健康[2~3]。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股沟疝患者实施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wzOEfziljvugToqthnTvNm/HVee5JKu01rZ6QFvLUJk=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5例。参照组男18例,女7例;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59.27±3.51)岁。试验组男17例,女8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59.42±3.5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实施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常规铺巾与消毒,协助患者摆放舒适的手术体位,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待麻醉生效后,于腹外斜肌腱膜作手术切口,从皮肤开始逐层切开露出耻骨内环与结节,将精索(输卵管)与腹外斜肌腱膜上、下叶以及腱膜进行分离,避开血管和神经将精索游离;将腹股沟管打开,确认疝囊,若疝囊较小可通过内环口直接翻至腹腔,若疝囊较大需要将其在颈部横断,分离并缝合近端转化为小疝囊;再从高位游离疝囊通过内环口直接翻至腹腔,填入填充物,将小疝囊底部最远端与网塞尖端固定纳至腹腔;疝环处网塞外瓣与腹横筋膜实施间断式缝合,适当裁剪补片并置于精索后方进行缝合固定,剪除多余补片,观察无误后将切口缝合。

1.2.2 试验组实施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常规铺巾、消毒、麻醉、作手术切口、游离精索及分离疝囊等前期步骤与参照组一致;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翻转、切除、结扎等方法将疝囊内容物纳回,裁剪补片,内侧为圆弧形,外侧留出一个裂隙,置入补片,确保补片能覆盖腹股沟三角以外

3~4 cm;将补片边缘与腹股沟组织进行固定,上提精索,将补片置于股骨沟管后壁,分别在耻骨腹直肌鞘与腹股沟韧带对补片圆角与下缘实施缝合,精索周围部分将补片修剪成2个尾端,保证上尾宽、下尾窄,用止血钳将宽尾端补片从精索下方递出;再将两个尾端下缘固定至腹股沟韧带上,头侧在腹内斜肌腱膜上,外侧在腹内斜肌腱膜下,确认精索、血管以及神经不存在压迫后将浅表组织实施无张力缝合,再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治疗费用。(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阴囊积液、局部血肿、尿潴留、异物感、切口疼痛等。(3)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病灶已完全修复,临床症状彻底消失,6个月内无复发,为显效;病灶修复良好,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6个月内存在复发情况,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好转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治疗费用比较

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参照组的3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参照组的6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腹股沟疝为普外科常见病,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腹股沟壁变薄或缺损导致腹腔内脏器受重力或腹压影响从缺损处向体表凸出,随着病情进展会引起肠梗阻、肠坏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4]。外科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式,根据腹股沟疝病理特点通常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疝环填充修补与平片修补是临床常用的修补形式,其修补方法不同呈现出的临床疗效存在一定差异[5~6]。

疝环填充式疝修补术是利用聚丙烯网塞作为填充材料将腹膜缺损部位进行修补,对手术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若手术操作不当,可导致手术失败,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且该术式费用相对较高,患者经济负担较重[7]。平片疝修补术不需要填充物,根据腹股沟区域裁剪适当的补片,并将其置于腹股沟管后壁,不仅能修补缺损,还能加强横筋膜强度,通过有效的固定方式将补片与周围组织进行融合,避免病情复发[8~9]。

本研究数据显示,试验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费用少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果表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整体临床疗效优于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与龙文杰等[10]研究结果相似。平片修补术形成的平面与腹横筋膜结构相似,其补片更轻,对机体造成的影响更少,无需采用填充方式降低异物感,还能减少耗材,降低费用,术后产生的并发症相对更少,有助于预后恢复[11~13]。此外,疝环填充选用的材料是聚丙烯,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有可能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累及神经或血管损伤引起不适,术中出血量较多。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适用于形状各异的疝囊,无需进行广泛的解剖,可确保股骨沟管后壁不受损伤,平片修补材料可以弥补腹壁缺损而不增加组织张力,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足够的强度,能够有效支撑腹壁并防止疝气的复发,显著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而且由于手术过程中减少了组织的直接损伤和张力,患者术后恢复快[14~16]。

综上所述,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显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较快康复,且治疗费用少,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安龙.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3):42-44.

[2]周茂飞.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8):102.

[3]魏士博,李航宇,李健文,等.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焦点问题中国专家共识(2):特殊情况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4,44(4):387-391.

[4]王文祥.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1):52-54.

[5]许吟枫,韦有飞,潘金.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研究:评《疝和腹壁外科手术学》[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4,30(4):158.

[6]李丰,马铁祥,曾剑,等.经腹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各型腹股沟复发疝的单中心经验[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3,32(10):1499-1507.

[7]张鹏,张晓峰,苏文博,等.充填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疗效对比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63):62,68.

[8]吴波.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9):63-64,246.

[9]吴强,方寅,项本宏,等.网塞填塞修补术与网塞联合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对比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21,15(5):475-478.

[10]龙文杰,程丽芳.平片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3,29(5):153-155.

[11]侯喜龙.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A0):266-267.

[12]赵志民.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7):74-75.

[13]张忠强.研究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0):90.

[14]晁祥嵩.聚丙烯网状平片无张力疝修补的优势及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运用效果[J].罕少疾病杂志,2023,30(5):79-80,88.

[15]曹立军.研究聚丙烯网状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影响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复发率的具体情况[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7):40-42,47.

[16]荆克杰,甘雪思.腹腔镜下聚丙烯网状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影响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复发率的具体情况[J].智慧健康,2021,7(35):112-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