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2024-09-25罗婧源庄军韩丹
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与日俱增。梳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献资料,从主流思想、经典方剂、中医外治法等角度进行综述,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消渴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人数日益上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们的密切关注。查阅近几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治疗的相关文献资料,将中医药治疗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1 中医药内治法
1.1 主流思想
古代祖国医学并未提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病名,但按DPN肢端“麻、冷、痛”的特点,现代中医学者多将DPN归为“消渴病”后继发“血痹”“厥逆”“痿证”等范畴。其病因多种多样,大多数医家都认可DPN是由于消渴日久,致机体气血阴阳失衡,从而寒凝、痰湿、瘀血内生,导致脉络痹阻,是一类“本虚标实”的疾病,但不同学者所持观点偏重不同,现将主流观点进行总结。
1.2 久病入络
“久病入络”学说是由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提出,是以络脉瘀滞为主要病机,与现代医学的“血管-微循环”理论相吻合。周强[1]总结仝小林教授多年理论经验,认为DPN的病因是由于血糖升高,毒损脉络,从而引起络脉虚损,临床运用行气活血的治疗大法,疗效甚佳。杨玉娟等[2]认为,DPN发病之本,乃气血阴阳亏虚、络脉失养,致使瘀血痰浊阻络,久病入络为其主要病因病机,治疗上除益气养阴温阳荣络外,还需兼顾祛除其他病理产物,如瘀血痰浊。
1.3 阳虚寒凝,瘀血阻络
从DPN患者的“麻冷痛”来看,多数可归为里证、寒证。赵继福教授[3]提出,消渴病日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痰湿、瘀血等阻滞发为DPN,治疗上以益气温阳为主,辅以活血化瘀通络,经多年验证,疗效良好。高天舒教授[4]将DPN的关键病机归结于部分糖尿病患者素体阳虚,阴寒凝滞,痰瘀互结,不通则痛,治疗原则为温阳活血,化痰通痹,临床疗效佳。
1.4 气阴两虚,络脉痹阻
糖尿病患者中气阴两虚的证型较为常见,DPN作为其并发症,DPN患者中属气阴两虚证型的也较为明显,林兰教授[5]将DPN病机归为阴虚燥热日久,脉络失养,瘀血、痰浊内生,痹阻经脉,治宜标本兼顾,益气养阴、行血通络。名老中医许建秦[6]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指出DPN主要因脾不散精、三焦功能失常,最终导致气阴两虚、痹阻脉络,治疗上,用药多为气阴同补之药,但还需要顾护脾胃,并加活血化瘀行气之品。
1.5 肝肾亏虚,瘀血阻滞
DPN作为本虚标实类疾病,病程较长,发展至后期往往会损伤肝肾。程茂维[7]认为消渴日久,肝肾亏虚,肝血不足,瘀血阻滞,从而引起肢体屈伸不利、麻木等症状,治疗以滋补肝肾,兼化瘀通络,效果显著。沙雯君、雷涛[8]总结500例DPN患者证型出现频率,中末期患者多出现肝肾亏虚的症状,频率达到20.6%,而且病程越长,以肝肾亏虚、瘀血阻滞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比例就越多。
以上治疗原则在临床较为常见,可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患者不同年龄层进行考虑,病程久、年纪大的患者,肝肾亏虚的可能性较高,用药时可适当加一些滋补肝肾的药物以增强疗效,诊疗思路需结合患者症状体征进行辨析,同时也需关注舌脉进行辨证论治。
2 常用方剂
目前DPN常用的方剂有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补阳还五汤等,但临床上多与西药联合治疗,或者选择两种及以上的中药方剂加减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现将临床上较为多见的常用方剂进行梳理,具体如下。
2.1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作为血痹常用方剂,临床治疗DPN最为常见。仝小林院士主张从益气养血、行气活血通络入手,在临床上大量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DPN,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胡仙等[9]将66例DP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最终得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3.94%,远高于对照组,证实了黄芪桂枝五物汤对DPN治疗的有效性。
2.2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可用于治疗血虚、寒凝筋脉所致的厥证。王丽杰等[10]总结喻秀兰教授多年经验,认为DPN单从活血化瘀的角度治疗,疗效并不理想,考虑其四肢凉冷的症状,从“温”论治,选择当归四逆汤作为主方加减应用,疗效更为显著。刘文娟[11]将200例DP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观察组加用当归四逆汤加减,结果证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当归四逆汤可改善患者周围神经功能,行之有效。
2.3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的功效。林称心、李光智[12]选取114例DP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硫辛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结果证明,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张露丹,王金[13]等构建PPI网络和“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关键作用靶点”网络,分析得出补阳还五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起到干预治疗 DPN的作用。
2.4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对肢节痹病疗效甚佳,多数医家认为DPN多归属于消渴后并发的痹症,临床可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郑舒宁[14]将DPN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均采取个体化降糖降脂方案治疗,对照组服用甲钴胺片,中药组加服桂枝芍药知母汤,最终结果表明,中药组在改善症状和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上均优于对照组。梁恒粉[15]随机抽取DPN患者70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观察组血流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2.5 桃红四物汤
桃红四物汤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兼以益气,在临床上多与西药联合治疗DPN。魏勤[16]选取100例DPN患者,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得到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神经感觉阈值明显降低。翟瑞琼等[17]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DPN患者分成两组,均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B组加用桃红四物汤加减。结果B组总有效率均较高于A组。故桃红四物汤加减在治疗DPN上效果明显。
3 中医药外治法
3.1 针灸
针灸操作简便,见效快,患者能明显感受到疗效,从而加强他们的依从性。罗权等[18]选取140例DPN患者,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加以针灸脉法进行辅助,研究组总有效率以及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李志杰等[19]选择92例DP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针灸阿是穴以及其他针对性穴位,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针灸辅助治疗使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3.2 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是将中药制剂熬成的糊剂贴在患者患处或特定穴位,使药物渗透皮肤进入经络,达到治疗的效果。高晶等[20]通过搜寻多个样本数据进行 Meta分析,证实穴位贴敷治疗组在疗效上均优于西药组。董惠洁等[21]选取80例DP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扶阳通络汤加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贴敷,最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3.3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血管扩张,改善肌肉功能。杨培林[22]将30例DPN患者随机分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观察组联合中药熏洗,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刘华珍[23]认为DPN “久病必瘀”,根据“内外治同理同方药”原则,自拟中药方熏洗,临床疗效甚佳。故中药熏洗在改善DPN症状上起到一定作用。
4 结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上述梳理肯定了中医药内外治疗对DPN疾病的价值,但不论是中药方剂,还是中医药外治法都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中药汤剂的服用时间长,EVbdmLxmCyTCiyJf+OfMAw==味道复杂,部分患者依从性差,而且多数内服汤剂往往要多个疗程才能见到疗效。外治法虽然便于操作,但个别群体对针灸的接受程度低,拒绝针刺治疗,穴位敷贴的粘着度、美观度也有一定的弊端,中药熏洗治疗更受老年群体的喜爱,中青年患者忙于工作,治疗也是时断时续。不同群体的治疗方案倾向性各有不同,在患者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多采用西药联合中医药内外治疗,临床医师需向患者说明具体情况,使其充分了解DPN的严重性,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保障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强,彭智平,赵锡艳,等.仝小林基于“络病”理论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2):44-46.
[2] 杨玉娟,金智生,王春媛,等.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治机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28(6):989-991.
[3] 包扬,徐凯,李志浩,等.名老中医赵继福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治思路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3):51-52.
[4] 鲁耘曌,高天舒.高天舒教授论治阳虚痰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4):142-143.
[5] 高永前,孔维颖.林兰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总结[J].光明中医,2020,35(2):180-182.
[6] 周婷,屈凯,陈志永,等.名中医许建秦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研究[J].陕西中医,2022,43(2):231-235.
[7] 程茂维.补肝肾通络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9):44-45.
[8] 沙雯君,雷涛.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228-229.
[9] 胡仙,曾豆云.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4):89-91.
[10] 王丽杰,喻秀兰.喻秀兰从温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验案举隅[J].山西中医,2020,36(9):38-39.
[11] 刘文娟.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21):180-183.
[12] 林称心,李光智.补阳还五汤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9,59(2):72-74.
[13] 张露丹,王金,张美英,等.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网络药理学分子机制研究[J].天津中医药,2020,37(10):1183-1189.
[14] 郑舒宁.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Hcy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22.
[15] 梁恒粉.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9,28(23):188-189.
[16] 魏勤,彭海民,彭明发.桃红四物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1,36(3):449-451.
[17] 翟瑞琼,李春娜,屈小青,等.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12):2382-2384.
[18] 罗权,朱海燕.脉法针灸治疗络脉瘀阻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20,40(12):1671-1674.
[19] 李志杰,李娜.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J].糖尿病天地,2021,18(8):37.
[20] 高晶,戴洪彬,段玉贞.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2):65-67.
[21] 郭桂英,张学力,董惠洁,等.中药溻渍及TDP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神经标志物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7):2970-2972.
[22] 杨培林.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4):69.
[23] 张传霞,刘华珍.刘华珍主任医师运用中药熏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0):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