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危害大 需要早防治

2024-09-25蓝育林

健康之家 2024年10期

肺癌是临床死亡率和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男性吸烟者比较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吸烟的人不会患肺癌。一位肺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从不吸烟,但喜欢吃肉,蔬菜和水果吃得很少。直到有一天,该患者就出现了咳嗽症状,自行服用抗炎药、止咳糖浆,没有明显的好转,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伴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在医院接受胸部X线检查,显示左上肺有明显的高密度软组织影,直径约2.5 cm,存在分叶状和毛刺。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进行了病理活检,诊断为肺癌。什么是肺癌?症状都有哪些?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伤害?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防治?本文将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解答。

肺癌定义

肺癌,全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一种起源于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的恶性肿瘤。由于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而起源于支气管腺或肺泡上皮细胞的病例相对较少。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也进一步凸显了加强肺癌预防、诊断和治疗工作的重要性。

肺癌分类

根据肺癌的分化程度、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目前医学界将其主要分为两大类: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又可进一步分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类型。其中,腺癌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主要源自小支气管的黏液腺体,约有50%的肺癌患者属于这种类型,且发病年龄相较于小细胞肺癌更为年轻。

肺癌症状

声音嘶哑

声音嘶哑是肺癌患者常见的症状,一般是由于肺部肿瘤压迫支气管,或转移至纵隔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所致。而淋巴结肿大压迫还有可能会诱发上腔静脉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头颈部肿胀。最严重的情况是喉返神经双侧均受到压迫,极易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窒息。

咳嗽

咳嗽一般是由于癌细胞侵犯纵隔、气管、胸膜腔等位置引起。其中,癌细胞侵犯纵隔,会引起纵隔痉挛,导致肺气管或组织被牵拉,引起咳嗽。感染也是引发肺癌患者咳嗽的原因之一。受癌细胞影响,机体免疫力有所降低,炎症因子会侵犯肺组织,导致炎性分泌物沉积,肺部在反射条件下出现咳嗽症状。由于炎症因子的干扰,患者可出现咳嗽带痰或全身发热等情况。

胸痛

发生胸痛意味着肺癌可能侵犯胸骨和肋骨或侵犯肋间神经。此时,整个肺部正常功能均可被癌症细胞破坏,尤其在晚期癌症,其广泛转移的可能性很高,尤其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引发肾衰竭、肝衰竭,从而威胁生命。

除了上述症状外,肺癌还可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其他方面的危害。例如,由于癌细胞的消耗和机体代谢的改变,患者可能会出现恶病质,表现为极度消瘦、贫血、乏力等症状。此外,肺癌还可能引起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内分泌失调的症状。

此外,肺癌对人的身体危害还有很多,尤其是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会对其他重要器官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肺癌诱因

吸烟

吸烟是临床引起肺癌的常见因素。与从未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概率平均高10倍。吸烟与肺癌之间存在明确的关系,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时间便会越长,吸烟量就越大,肺癌发生率及死亡率也就越高。

职业致癌因子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诸多职业存在一定的致癌因子,如镭、铀、芥子气、砷、石棉等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氭气,微波辐射与电离辐射等,均可增加肺癌的发生率。

空气污染

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以及食物烹煮和燃料燃烧过程中均可产生致癌物质。

不良饮食习惯

研究发现,摄入蔬菜及水果量过少,可增加肺癌风险;血清中β胡萝卜素含量过低,肺癌风险越高。红肉在高温加工过程中,可产生致癌物质异胺环,长时间食用会增加患肺癌的概率。

慢性肺部疾病

临床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矽肺、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结核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肺癌的发生。

肺癌防治策略

肺癌不仅对患者个人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还会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公众认知

预防和控制肺癌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公众的认知。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让公众全面了解肺癌的发病原因、早期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从而及时就医进行体检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肺癌。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之一。众所周知,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戒烟无疑是预防肺癌的首要任务。此外,减少饮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等也有助于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大家应该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以降低肺癌的发病率。

加强职业防护和环境保护

对于那些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处于污染环境中的人群,加强职业防护和环境保护也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包括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有害物质的接触、加强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以及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减少肺癌的发生。

推广早期筛查和诊断技术

推广早期筛查和诊断技术也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通过定期进行肺部CT检查、痰液细胞学检查等筛查手段,可以及时发现肺部异常病变,并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情况。

结束语

本文深入探讨了肺癌的定义、分类、对身体的危害以及防治策略等,希望能够帮助公众正确认识肺癌,以有效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肺癌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后评估等方面的问题,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通过提高公众认知、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加强职业防护和环境保护以及推广早期筛查和诊断技术等多方面的努力,共同推动肺癌防治事业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