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重症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
2024-09-25巩冬梅黎艳
恶性肿瘤患者常因疾病本身、抗癌治疗等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一旦不能及时进行干预,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非常重要。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
恶性肿瘤患者发病期间或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常会有体重明显减轻、肌肉萎缩等情况,导致病情持续恶化。所以,需要为每一位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评估,包括体重、食欲、胃肠道情况、并发症以及肿瘤发展程度等。
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问题
恶病质
在恶性肿瘤末期,患者常会出现恶病质的情况。研究显示,大概有一半的恶性肿瘤患者最后会因为恶病质而死亡。恶性肿瘤恶病质会经历三个主要阶段,分别是恶病质前期、恶病质期以及难治性恶病质。患者处于不同的疾病阶段,需要采取相应的营养支持方案,以维持病情的稳定。一旦患者处于恶性肿瘤难治性恶病质时期,就需要改变既定的策略,不要给予过多的营养支持,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肌肉减少症
恶性肿瘤患者一般会出现肌肉减少的症状,这与肿瘤本身及抗肿瘤治疗以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关。为预防肌肉减少症,目前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多补充优质蛋白质,同时配合一定的体育锻炼,从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加肌肉量。
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相关数据显示,一旦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以及体重下降的情况,术后恢复会比较缓慢。对于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可以在术后的7~14 d给予营养支持。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比如对于胃肠道功能尚可的恶性肿瘤患者,可以为其提供补充营养最合适的方式——肠内营养。和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作比较,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更加安全。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都是一些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恶性肿瘤患者,他们在术后7~10 d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办法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于口服没有任何禁忌的恶性肿瘤患者,建议口服或者是肠内营养,这样能够降低感染以及肠道细菌移位风险。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是由于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胃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常导致患者出现腹泻、恶心、呕吐、腹痛以及吞咽困难等症状,造成营养吸收不良。而且,这类患者由于自身的分解代谢过度,使得能量需求增加。相关数据显示,给予肠内营养的患者发生此类症状的概率比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要低。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一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评估,了解患者的营养状态,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特别是对于重症的恶性肿瘤患者,应该根据营养评估结果,结合实际病情,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