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贫血不容忽视

2024-09-25李琛

健康之家 2024年10期

贫血是小儿易患的一种病症,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治疗,会逐渐危害患儿全身各个系统,如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影响智力,对消化系统造成损伤而影响生长发育。在此,本文将介绍小儿贫血相关知识,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和病因

小儿单位容积外周血中,当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明显低于正常标准,说明出现了贫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个月~5岁小儿血常规血红蛋白在110 g/L以上为正常,5~11岁儿童血红蛋白在115 g/L以上为正常,12~14岁儿童血红蛋白在

120 g/L以上为正常。如果确诊为小儿贫血,可能由以下病因所致。

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是指因机体生血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铁、叶酸、蛋白质、维生素C等相对或绝对减少,使血红蛋白形成或红细胞生成不足,导致造血功能低下。此时需调整喂养方法和饮食结构,适当补充铁、蛋白质、维生素C、叶酸等,这些营养物质一般可以从鱼、肉、蛋、奶和蔬菜中直接获得,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补充药剂。部分患儿因年龄较小,还在食用辅食,观察其辅食中是否含有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瘦肉或蔬菜,如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更换辅食。有些患儿出现贫血可能是因为偏食和挑食,家长应及时进行健康教育,纠正其错误的饮食习惯。

溶血性贫血或其他贫血

溶血性贫血或其他贫血属于特殊原因造成的贫血,患儿必须就医检查并接受治疗。例如,溶血性贫血是由父母携带地中海贫血或蚕豆病基因造成的。如果父母存在这样的情况,在孩子出生后应立即进行检查,这样一旦出现贫血症状,能够很快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小儿贫血的表现

皮肤苍白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皮肤白皙,但如果过白甚至达到苍白的程度,有可能是贫血所致,尤其以黏膜表现最为突出。此时,要查看孩子面、口、耳、手、眼结膜等部位颜色是否正常。还可尝试按压有些部位,如果按压后血色回归速度过慢或无血色,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体格比同龄孩子小很多

如果孩子体格比同龄孩子小很多,此时要提高警惕,这可能是因为长期贫血导致孩子体格发育出现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很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孩子的智力。此时,可再仔细观察是否孩子不爱玩耍,或者每天活动几下就容易累。然后,进一步观察孩子的皮肤弹性、毛发、指甲等,是否有明显发育不良的情况。尤其部分孩子长着一头“金毛”,如果摸起来干燥且无光泽,很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

过分安静

孩子不活泼、喜欢睡觉,甚至给人一种“呆呆”的感觉,要小心是贫血导致的脑组织缺氧。这是因为贫血患儿体内负责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数量大幅减少,使得机体各个器官不能获得充足的氧气。其中,大脑是对氧气依赖最高的器官,一旦缺氧,患儿会表现得过分“乖和安静”、嗜睡、容易发呆。对于能够语言表述感受的患儿,可能会诉说有头痛、头晕的症状,甚至眼前出现黑点。

其他表现

其他表现中,父母能明显察觉的主要是贫血导致患儿食欲消退后出现的消化不良,因此会感觉孩子好像很明显有些挑食,或者进食过多后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此时也是需要警惕的。循环和呼吸系统以及造血器官的表现多通过于临床观察发现,比如贫血后为了应对氧气不足,机体会出现呼吸加速和心率加快,造血器官可能会出现肿大。

小儿贫血的营养干预

出生到4个月

宝宝从出生到4个月这一阶段,母乳喂养可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一般不会存在缺铁的情况。但需要提醒的是,此阶段的宝宝开始尝试采用肺呼吸,血液系统发现变革,原有红细胞被破坏,造血器官在发生变化,母亲要做好补铁的准备。

4~6个月

4~6个月的宝宝造血系统更新后基本能保证血红蛋白的数量,但一旦过了6个月这个节点,可能会出现铁供应不足的情况。如有必要,可以添加含铁元素的辅食。

6个月~1岁

6个月~1岁是孩子的快速生长期,缺铁问题会进一步暴露。有部分母亲采用自己补铁的方式,希望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但这种做法补铁效率较低,此时应在孩子的辅食中进行添加含铁的食材。此外,6个月宝宝在体检时还应做一次血常规,以便医生了解其体内铁含量的情况。

1~3岁

1~3岁是小儿贫血的好发阶段,父母应尽量将动物肝脏、血制品、红肉类、绿叶蔬菜和高铁的米粉作为辅食给孩子食用。同时,可将水果榨汁给孩子喝,新鲜的果汁富含维生素C,可以帮助铁吸收。

铁剂选择

市面上的常规铁剂基本能满足人体对铁元素的需求,但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避免给孩子服用含有酒精的补铁产品;1岁以下的宝宝应避开含有蜂蜜的补铁产品;对于存在过敏反应的孩子,应避免选择含有过敏原的铁剂,如大豆油、樱桃等成分。

贫血预防

如果父母有与贫血相关的遗传病,需对孩子提前进行检查,避免与遗传有关的贫血对孩子产生严重影响。房屋装修后,应多通风,以免装修材料散发的有毒有害物质影响孩子健康。

对于营养性贫血的预防,应从婴儿时期开始。尤其是已经脱离母乳的幼儿,应避免单一母乳或配方奶粉,适当添加适宜的辅食喂养,以提供充足的铁元素,常见的有动物肝脏、蛋黄等。

纠正偏食

偏食和挑食是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很多孩子不喜欢动物内脏或绿色蔬菜,但这些食物富含铁元素、叶酸等预防贫血的营养素。所以,父母应尽量帮助孩子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如果孩子实在无法接受,可换鱼、蛋等食物补充,或改变烹饪形式,加入孩子喜欢吃的食物掩盖味道等。

限制富含草酸的食物

很多父母会将巧克力作为孩子的甜点。殊不知,巧克力中含有的草酸会影响铁元素吸收。

改善食谱

孩子应尽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可帮助吸收铁元素。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贫血症状,应尽可能多摄入胡萝卜、动物血、动物内脏等食物。

结束语

小儿出现贫血大多是因父母没有学习营养与保健知识,既没有提前改变孩子的饮食结构预防贫血,又没有在孩子出现贫血症状后及时察觉,导致贫血问题愈加严重,甚至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在此,希望父母平时帮助孩子做到营养均衡,并多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出现贫血症状时要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