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一则佚文和五封佚信辑释
2024-09-23王嫣慧
摘 要:新发现丰子恺的一则佚文和五封佚信,分别为《开进画集·序》、丰子恺致华开进信、两封丰子恺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部信、丰子恺致石景麟信和丰子恺致少儿出版社编辑部信。这些佚文佚信不仅反映出丰子恺对于晚辈的关爱和提携,同时还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丰子恺的社会交游网络,勾连起沈雁冰、叶圣陶等社会文化名流。此外,这些佚文佚信对于了解《雪舟的生涯与艺术》的出版细节,以及进一步把握丰子恺在文学与美术上的艺术追求,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丰子恺;佚信;华开进;《雪舟的生涯与艺术》;石景麟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化名人,集漫画家、散文家、书法家、教育家等多种身份于一身。2016年10月,陈星主编的《丰子恺全集》(全50卷)由海豚出版社出版,包括了文学、艺术理论、美术、书信日记等卷目,较为全面地整理并呈现了丰子恺留存于世的文化遗产。在《丰子恺全集》的基础上,2022年2月,钟桂松主编的《丰子恺集》(全10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文集增收了多则佚文佚信,有关丰子恺的文献材料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尽管这两套文集都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但是,由于丰子恺有着近六十年的创作历史,而且交游广阔,所以难免百密一疏。自《丰子恺全集》和《丰子恺集》出版以来,又有一些佚文、佚信和佚画陆续被发现。①近日,笔者在孔夫子旧书网和雅昌艺术品拍卖网上发现了丰子恺的五封书信和一篇文章,上述书信与文章在《丰子恺全集》《丰子恺集》《丰子恺年谱长编(修订版)》等文献中均未被收录。因此,本文将大体按照时间的顺序,对这些佚文佚信加以考释。
一、《开进画集·序》与丰子恺致华开进信
华开进又名华退之,画家,尤其擅长人物画。早年曾师从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黄少强,加入“民间画会”,后进入浙江大学学习,得到丰子恺和郦衡叔的指点。抗日战争期间,华开进在遵义县城举办过画展,并于1943年8月中旬同丰子恺一起合办了抗日宣传漫画展。②《丰子恺全集》和《丰子恺集》中收录了丰子恺写给华开进的五封信,全部写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其中,有一封信虽然带有“开进”的称呼,但是从内容的表述上看(诸如“余函请开进寄书数百册来”、“今开进又出第二画集,予为作序,但望其多印多寄”等),这封“信”的隐含读者似乎并不是华开进,而是一般的读者。另外,这封信的落款时间同丰子恺的一般信件也有所不同,丰子恺并没有写下确切的日期,而是只留了“甲申”二字。③因此,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来看,与其说这是一封信,倒不如说这更像是丰子恺为华开进出版的第二本画集所撰写的序言。
限于学力,笔者尚未能发现这里所说的华开进的第二画集,但是在搜寻资料的过程中,却意外在孔夫子旧书网上见到了信中所说的“第一画集”。第一画集题为《开进画集》,封面上的书名由丰子恺题写,保留“子恺题”字样,并加盖“子恺”印文。该画集于1943年5月由民间画会出版,首页为《先师黄少强先生遗序》,第二页便是丰子恺的手写序言。鉴于此篇序言未见于《丰子恺全集》《丰子恺集》《丰子恺年谱长编(修订版)》等文献材料,属于佚文,故将全文呈示如下:
余于画工具,喜用宣纸毛笔,技法喜参取西洋写实,取前者之生动与后者之明确也。退之仁弟为余同志。入蜀后,其画益进,近将刊集,因题数语于其端。
癸未暮春 子恺
癸未暮春指的是1943年的暮春时节。在序言中,丰子恺不仅简要讲述了自己为华开进撰写序言的缘起,而且还从媒介和技法的角度阐明了自己的创作原则——“生动”和“明确”。翻看《开进画集》,整本画集由/85TRIn4YYtFVYJzXiNxlQ==数十幅单面画集合而成,每张画描绘一个场景或一个人物,画面中写有简短的一句话或一个成语,用以点明整幅画的主题。尽管从创作形式和整体风格上看,《开进画集》同《子恺漫画》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它们同样都具有生动和明确的特征,但是华开进对于风景和人物(尤其是人物)的描绘更为写实,笔触更为细致,而在画面意蕴的呈现上则略显不足。纵然,《开进画集》在出版后受到了丰子恺及其朋友们的喜爱:“第一画集寄到时,置余案头,友朋来访者,展卷观之,必终卷而后释手,甚至再展三展,或探询购求之处。”①
此外,笔者还在拍卖网上发现了一封丰子恺致华开进信,落款日期为1956年11月13日,信前附有沈雁冰于11月11日写给丰子恺的一封信。两封信同写在一张印有“中国作家协会”的稿纸上。现将两封信的内容全部照录如下:
子恺先生:
来函诵悉。华开进现任中学教员,调职由教育部管理,文化部门无权过问。现已将大函转交教育部处理矣。特覆,顺颂
健康。
沈雁冰
十一月十一日
开进仁弟:
此乃文化部长来复。寄给你看。你的作品照片倘还有(例如上次之百牛图),请寄一张给我。如果教育部搁置久不处理,我再去信叶圣陶(副部长),深恐前信失去,当再附我的证明书及你的作品照片去。
我的证明书中说:你擅长国画,而长春国画同志极少,艺术空气稀薄,连裱画店也没有。因此无法进修,怀才莫展。因此请求调关内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处,以利进修。特为证明……云云。请接洽为荷。
如果有效,恐至早也须下学期(明春)可调。惟教育部对此如何处置,很难捉摸耳。目下你暂勿宣布。
子恺附言
五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显然,以上两封信都是围绕着华开进的调职一事来展开。虽然丰子恺并不长于人际交往,并常常想要“剪破‘世网’”②,但是他对华开进这位晚辈则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在过往的信中对华开进直言“彼对弟极好感”“闻吾友将任教长寿中学,可得晤谈,甚喜”,并且从行动上予以了多方面的支持。③正是因为丰子恺对华开进的极度赏识,以及两人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这才使得丰子恺愿意为了华开进的调职一事,不辞辛劳地写信给自己的老友、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茅盾)。
当然,从沈雁冰的回信中,可以获知中学教员的调职一事,在当时并不属于文化部管辖,而是属于教育部,所以丰子恺在给华开进的信中,表示如果“教育部搁置久不处理”,那么他将会写信给自己的另一位老友、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叶圣陶。
一般而言,人们至多只能知道华开进最后是否顺利调职,而无法确切地知道其中的细节,能见到上面这封私人信件已实属不易。幸运的是,笔者在拍卖网上还见到了一封叶圣陶写给丰子恺的信(这封信没有被收入《叶圣陶集》,也没有在有关叶圣陶的其他文献资料中见到,属于集外书信),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用笺”上,信件的主体内容便是华开进调职一事。全文如下:
子恺吾兄:
关于华开进君调职一事,长春教育局有复信来此,今原件呈观,不必寄还。此事且待下文,大约事成有望,而为时不会太快。
弟小游印度,来去匆匆,殊无所得。回来后又值弟妻之病复起波折,虽尚无危险,要复心烦意乱矣。特请
著安。
弟圣陶上
一月十五日
倘若将叶圣陶致丰子恺的这封信与上文丰子恺致华开进的信合起来对读,则不难进一步了解到华开进调职一事的后续:华开进调职的事情在教育部遭到了“搁置”,所以情急之下,丰子恺只能再次写信向叶圣陶求助。事实上,相比于同沈雁冰的关系,丰子恺与叶圣陶更为熟悉。所以尽管这是一封以华开进调职一事为主体的复信,但是叶圣陶仍不忘在信中同老友分享自己的近期见闻以及私人家事。
根据叶圣陶的日记,从1956年12月18日到1957年1月10日,叶圣陶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的一员,同周扬、老舍等人一起前往印度参加亚洲作家代表会议。在此之前,叶圣陶的夫人已经罹患癌症并且术后复发,身体情况十分不妙。事实上,叶圣陶信中所言“要复心烦意乱”的感觉是准确的,因为在写作此信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的夫人便与世长辞。①据此,根据信中所提到的“小游印度”以及“弟妻之病复起波折”等信息,可以断定此信写于1957年1月15日。
1957年1月10日,叶圣陶从印度返回北京;1月15日,叶圣陶便给丰子恺回信。从时间上来看,叶圣陶几乎是一回到国内便着手处理华开进调职的事情,这充分地体现了他对丰子恺(嘱托之事)的重视。当然,鉴于其中仅仅相隔了五天的时间,要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写信给长春教育局,再由长春教育局进行调查、得出结论,最后复信叶圣陶(或教育部),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由此可以推断,在叶圣陶出发去往印度之前,他便已经收到了丰子恺的信件,并去信长春教育局。耐人寻味之处在于,丰子恺给华开进的信写于1956年11月13日,而叶圣陶前往印度的时间是1956年12月18日,也就是说,在丰子恺看来,一个月没有得到答复便可以被理解为“搁置久不处理”,所以他马上写信给叶圣陶,进一步跟踪事情的后续。丰子恺的急切与紧迫,反映出他对华开进一如既往的重视与关心。
尽管丰子恺最终是否有效地推进了华开进调职一事,我们无法确切地知晓,但是从目前已有的资料来看,华开进在1970年代任教于北京第三师范学校(成立于1958年),曾培养了当代著名画家史国良。②就此而言,其中也许亦有丰子恺的一小份功劳吧。
二、丰子恺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部信两封
雪舟(1420—1506),名等杨,又称雪舟等杨,被誉为日本“画圣”,是十五世纪最伟大的“宋元水墨画派”画家。他曾为了学习作画来到中国,在仔细钻研宋元杰作真迹的同时,遨游名山大川,最终恍然悟得水墨画的真理,回到日本后将其发扬光大。自十五世纪中期开始,雪舟的画风便一直在日本画坛上占据主要的地位,不仅受到日本人的崇仰,而且在世界艺坛上也享有广泛的盛誉。
1956年是雪舟逝世45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建议在当年对雪舟等十一位世界文化名人进行纪念。为此,北京和上海相继举办了“世界文化名人雪舟等杨逝世450周年纪念展览会”,并出版了一系列的画册和图书。其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由丰子恺编撰的《雪舟的生涯与艺术 纪念日本画家雪舟逝世四百五十周年》一书。笔者近日在雅昌艺术品拍卖网上发现了丰子恺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部的两封信,其中涉及了《雪舟的生涯与艺术》在二次重印前的修改细节。现将两封信件的全文照录如下: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同志:
八月一日寄我的信,今日才拆阅。因为我在庐山,今天方才回沪。迟复甚歉!
“雪舟”要再版一次,承提出的意见,很有理。可能读者不了解“铁线篆”之类的意义,以为雪舟线条僵硬。即请将“简直像一根一根的铁丝”一句删去,或者改为“简直像书法中一般挺秀”(字数不增不减)。
但此信迟复,不知来得及否耳。此致
敬礼。
丰子恺匆上
八月十二日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部:
来示收到。“雪舟生涯艺术”第四页历史叙述不明瞭,确有不妥之处。今已查明,拟修改如下:
原史 战 及西汉
……在日本很早的推古时代,中国南北朝的文化经过朝鲜……
即请照红笔修改①为荷。初稿悚忽之处,甚为抱憾,此致
敬礼。
丰子恺具
八月十五日
从信的内容不难得知,这两封信所涉及的都是《雪舟的生涯与艺术》一书的修改问题。在第一封信中,丰子恺首先就自己因为人在庐山而未能及时回复信件一事表达了歉意,然后表示自己同意编辑部同志的意见,认为将“铁线篆”描述为“简直像一根一根的铁丝”确实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建议修改成“简直像书法中一般挺秀”。在第二封信中,丰子恺则是对书中的史实错误进行了改正。整封信由黑红两种笔墨写成,拟修改的文字用红笔在黑色的原文上圈出,并在上方加以订正。
信中所说的《雪舟的生涯与艺术》一书,包括了《雪舟的生涯与艺术》一文和雪舟的二十二幅画作。②在后人编写的《丰子恺文集》(1990)、《丰子恺全集》(2016)和《丰子恺集》(2022)中,《雪舟的生涯与艺术》一书都被收录其中(是否收录雪舟的画作视情况而定),学人吴浩然则直接在此书的基础上,增补了相关的文字和画作,再辑为《雪舟的生涯与艺术》(2015)一书。然而问题在于,尽管这些文集都标明《雪舟的生涯与艺术》一文依据的是《雪舟的生涯与艺术》1956年7月版,但是倘若将这几本文集的内容详加对比,就会发现里面的文字实则略有出入——《丰子恺文集》与《丰子恺集》相同,写的是“简直像一根一根的铁丝”和“在日本很早的推古时代,中国南北朝的文化经过了朝鲜”;而《丰子恺全集》和吴浩然编的《雪舟的生涯与艺术》相同,文字上表述为“简直像书法中一般挺秀”以及“在日本很早的原史时代,战国及西汉的文化经过了朝鲜”。也就是说,这里表述上的差异同丰子恺在信中所提出的拟修改意见几乎完全一致。换而言之,几位编者实际上依据的是两个不同的底本,一个是1956年7月版,而另一个则是经丰子恺订正、信中所提及的“再版”。
在现有研究中,《雪舟的生涯与艺术》一书直接被默认为1956年7月版(有时直接写为1956年版),尚未有学者提及《雪舟的生涯与艺术》的版次或印次问题,也没有学者注意到当前文集中《雪舟的生涯与艺术》一文在文字表述上的细微差异。为此,新发现的这两封佚信为研究者了解《雪舟的生涯与艺术》一书的订正和出版细节,以及进一步把握丰子恺在艺术上的追求,提供了重要的一手文献材料。
在第一封信中,丰子恺提到了自己因为前往庐山而没能及时复信一事。查阅《丰子恺年谱长编(修订版)》,可知丰子恺在1956年7月和8月曾偕眷同游庐山,到访参观了弘一大师曾住过的庐山大林寺和陈师曾家族的松门别墅。返回上海之后,丰子恺还在10月1日、3日和4日的《文汇报》上接连发表了《庐山游记之一·江行观感》《庐山游记之二·九江印象》《庐山游记之三·庐山面目》三篇文章。①从行程安排上看,如果丰子恺是在1956年8月12日从庐山返回上海,那么这同年谱中对于丰子恺在1956年8月的生平记录是大致相符的。在这两封佚信的提示下,笔者仔细搜寻了《雪舟的生涯与艺术》一书,果然,发现除了1956年7月版之外,另外还有“一九五六年九月第二次印刷”这一重印本。经查阅,1956年7月第1次印刷时“简直像一根一根的铁丝”以及“在日本很早的推古时代,中国南北朝的文化经过朝鲜”的表述,在1956年9月第2次印刷时全部得到了修正。因此,上述两封佚信分别写于1956年8月12日和1956年8月15日,确切无疑。
不仅如此,可以进一步推知的是,《丰子恺文集》和《丰子恺集》所依据的是1956年7月版《雪舟的生涯与艺术》,而《丰子恺全集》和《雪舟的生涯与艺术》(吴浩然编)所凭据的底本则是1956年9月的重印本。当然,正是因为这里涉及的是《雪舟的生涯与艺术》一书的重印而非再版,所以丰子恺才会在信中着重强调修改前后字数没有发生变化的问题。
暂撇开落款时间的问题,丰子恺编撰《雪舟的生涯与艺术》一事同样值得细细地剖析。雪舟是丰子恺十分推崇的画家,他曾对友人表示:“雪舟的作品,其实是很好的。可惜中国美术家,大多不了解他。”②事实上,关于雪舟,除了这里提到的《雪舟的生涯与艺术》一书之外,丰子恺还曾撰写过《雪舟和他的艺术》(1956)和《天童寺忆雪舟》(1963)两篇文章,言语中充满着对雪舟的敬仰之情。在丰子恺看来,天童寺作为雪舟的驻锡之处,“天童”二字都带上了美术的香气。不仅如此,他还“埋怨”天童寺内的古树无法说话,不然他就能知道更多有关雪舟的史实。③
尽管中国宋元画给予日本画的重要影响是丰子恺对作为“宋元画最热心的传道者”的雪舟倍感亲切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丰子恺对雪舟的景仰,是同雪舟的艺术创作密不可分的。在《雪舟的生涯与艺术》《雪舟和他的艺术》《天童寺忆雪舟》三篇文章中,丰子恺无一例外地详细论述了雪舟的画艺之所以能够臻于化境的根本原因——“师在于我,不在于他”。也就是说,与其师法前人的画作,不如直接师法大自然。④这是同唐代张璪首倡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美学观念是一脉相承的。值得注意的是,从临画到“师自然”,这不仅是雪舟的习画进路,同时也是丰子恺学画多年的心得体会:“我们何必临摹他人的画?他人也是观察了实物而画出来的,我们何不自己来观察实物而直接作画呢?……艺术是从自然产生的,绘画必须忠实写生自然,方能成为艺术。从此我把一切画册视同废纸,我确信学画只须‘师自然’,仔细观察,仔细描写,笔笔以自然实物为根据,不许有一笔杜撰。”⑤当然,丰子恺早年悟得的“师自然”同张璪、雪舟所理解的“师自然”未必有着完全一致的内涵⑥,但鉴于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与本文没有直接的关联,暂不对此做进一步的展开。
此外,除了“师在于我,不在于他”的创作理念,丰子恺十分赞赏雪舟画作中的“禅味”。为此,他从“布局灵秀”“设色淡雅”“用笔遒劲有力”“现实风”四个方面,对“禅味”这一深奥玄妙的名词做了切实的说明。⑦事实上,本小节第一封佚信所提到的“铁线篆”,正是丰子恺在阐明雪舟用笔遒劲有力时所指出的具体表现之一。作为小篆的一种,“铁线篆”“用笔圆活,细硬似铁,划一首尾如线”①。在编辑部同志的提醒下,丰子恺认为用“简直像一根一根的铁丝”来形容“铁线篆”容易给人留下一种线条僵硬的负面印象,因而建议改成“简直像书法中一般挺秀”。如此一来,这一表述既直观地呈现了雪舟绘画线条遒劲有力的特征,同时还点明了雪舟画作同中国篆字之间的紧密关系,直接引出后文的“书画同源”说。当然,从“铁线篆”的美学意涵上来说,“像一根一根的铁丝”并无专业上的表述错误,只是丰子恺站在一般大众的角度,考虑到普通读者的知识能力和接受水平,所以才做了这样的调整。毫无疑问,这同丰子恺一直以来的平民化立场和平易通俗的创作风格是紧密相关的。
三、丰子恺致石景麟、致少儿出版社编辑部信
石景麟,1932年生,1950年代毕业于复旦大学,1980年代担任上海电视大学写作课教师②,著有《音乐家故事》《东进序曲》《方志敏》《突破乌江》《女娲补天》《人和兽王》《王华沉金》《李三郎抗倭》等诸多儿童读物。新发现丰子恺致石景麟信一封,全文如下:
景麟同志:
近有西安《群众音乐》编者曾刚同志来索稿。我事忙不能多供给,想起了你那《中国音乐故事》,不知有否给别人出版。倘若未,我的意思可以逐篇寄给他们登载。今附上该志一册,供参考。此志是通俗的,文笔要求平易,使工农大家能读。我认为把中国古代的音乐故事讲给群众听,使大家知道中国音乐过去的发达,是有价值的工作。
如果你决定写,第一次寄稿的时候告诉我,由我写一介绍信附去,使他们知道稿的由来。问
好。
丰子恺 上
五八年一月十一日
该社地址,在杂志末页上。
在这封佚信中,丰子恺首先对石景麟的《中国音乐故事》予以了肯定(不然也不会帮他做推荐),其次简要介绍了《群众音乐》杂志的风格特征,以及登载中国古代音乐故事的意义,最后他还表示自己愿意为石景麟写一封推荐信。信中提到的《群众音乐》杂志,是一本创刊于1950年的综合性通俗音乐刊物,涵盖了适合群众演唱的各种类型的歌曲、音乐专论、音乐知识讲座、短评、音乐问题解答、书刊介绍、国内外音乐动态等内容。结合丰子恺于1958年2月7日写给《群众音乐》杂志编者曾刚的信可以推知,石景麟收到信后,接受了丰子恺的建议,决定为《群众音乐》杂志写稿,于是丰子恺便写信给曾刚,帮石景麟做了郑重的推荐。③在丰子恺推荐的加持下,石景麟所撰写的《广陵散》《琵琶行》《四面楚歌》等中国古代音乐故事在《群众音乐》上接连登载。④
从上文佚信的内容不难知晓,在此之前,丰子恺与石景麟二人便有往来。《丰子恺全集》和《丰子恺集》中收有丰子恺于1957年4月20日写给石景麟的一封信(也是唯一一封):“惠示并佳作《音乐家故事》一册,均收到。佳作已阅过,取材颇富趣味,文笔亦甚流利,诚为少年儿童良好读物,至为赞佩。四人太少,不妨再出续集也。”⑤《音乐家故事》是一本介绍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和柴可夫斯基四位音乐家故事的小书,1957年4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也就是说,石景麟在《音乐家故事》一书出版之际,便把书寄给了丰子恺,而丰子恺看了之后觉得非常满意,并对这位青年作者青眼有加。尽管单从这一封信的内容中,我们无法断定这是否两人通信的伊始,但是鉴于丰子恺在信中,从取材、文笔和主题内容等多方面对《音乐家故事》做出了具体的评价,由此不妨大胆地推测,在此书正式出版之前,石景麟并没有给丰子恺寄过这本书的原稿(倘若丰子恺在此书出版之前就已经收到过石景麟寄来的稿子,那么丰子恺在当时的复信中就应当已经给出了确切的评价和建议,而无需在此次收到成书后再重复一遍),丰子恺对石景麟应该并不熟悉。只是在这次通信之后,石景麟同丰子恺之间的信件往来日益增多,他开始给丰子恺寄自己的未刊新作,而丰子恺对石景麟也是颇为器重,于是这才有了上文佚信中的内容。
除了丰子恺致石景麟的这封信外,笔者还在拍卖网上见到了丰子恺致少儿出版社编辑部的一封信。信的主要内容是向出版社推荐石景麟的《古人勤学故事》一书,在此也照录如下:
谨启者:
今有复旦学友石景麟同志著《古人勤学故事》。我已看过,觉得颇有教育意义,特为介绍。请贵社予以审阅。此致
少儿出版社编辑部 公鉴
丰子恺具
九月廿三日
请与石同志直接联系
这封信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较少,很难确定丰子恺写作此信的确切年份。但是,倘若上文有关丰子恺与石景麟是在1957年4月20日的通信之后逐渐熟悉起来的猜想属实,那么此封佚信应当是写于1957年(包括)之后。经过笔者的仔细搜寻,丰子恺在信中提到的《古人勤学故事》一书并没能找到,也就是说,这本书最后大概率没能得到出版。如此一来,问题的耐人寻味之处在于,身为一位曾经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出过书的作者,另外还得到了丰子恺的正式推荐,从任何角度来说都应该不会存在着因为文稿质量问题而无法出版的情况。因此,其中必有额外的缘故。
事实上,《古人勤学故事》最终没能出版的原因,在石景麟给《群众音乐》杂志的投稿中便已然能够看出些许端倪。当《广陵散》一文发表在1958年4月号上时,标题旁的括号里标注有“中国古代音乐故事”的字样,而当《琵琶行》等作品发表在1959年第12期及其之后的杂志上时,括号里则只保留了“音乐故事”四字。显然,这种处理方式是杂志面对当时的政治环境所做出的即时反应。与此同时,丰子恺在1960年12月8日写给广洽法师的信中所提到的自己绘制的古代故事一书被没收的事情①,也证明了当时的环境对于“古代故事”的警惕。如此一来,当丰子恺向出版社推荐《古人勤学故事》但最终未能出版,就说明其间经历了政策的突然“收紧”。因此,丰子恺此封致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部的信,最有可能写于1958年9月23日(当然,并不完全排除写于1957年以及其他年份的可能性)。
尽管《古人勤学故事》一书最终未能顺利出版,但是借由丰子恺致石景麟的三封信以及丰子恺致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推荐信,丰子恺对晚辈的鼓励、关照与扶携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在信中流露出的对于浅显平易的文笔以及富有趣味的主题的偏爱,不仅是丰子恺一以贯之的创作特色,同时更是出于普及并提高儿童/大众教育的需要,从中亦能见出丰子恺不厌其烦、选贤举能、心系教育的人格品质。
结语
以上新发现的一则佚文和五封佚信,体现了丰子恺对于人才的重视以及对晚辈的关爱与扶携,同时还能帮助研究者勾勒出丰子恺的社会交游网络。其中,丰子恺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部的两封信对于了解《雪舟的生涯与艺术》一书的出版细节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开进画集·序》、丰子恺致石景麟信、丰子恺致少年儿童出版社信则为研究者们探析丰子恺在文学和美术上的艺术追求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
① 杨淑尧:《新见丰子恺佚简三通释读》,《新文学史料》2021年第3期;杨霞:《〈武汉日报〉上的丰子恺佚文》,《新文学史料》2022年第3期;瞿孜文:《也谈〈东南日报〉上的丰子恺佚文》,《新文学史料》2022年第4期;金传胜、徐慧玲:《从一封佚简到一次演讲:1946年秋丰子恺在上海》,《都会遗踪》2023年第1期;陈智萌编:《丰子恺致张院西信札集》,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23年版;王嫣慧:《新发现丰子恺佚文两则》,《新文学史料》(待刊)。
② 贵州省遵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著:《遵义县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56页;峨眉山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峨眉文史》(第11辑),1995年版,第37页。
③ 丰子恺:《致华开进》,《丰子恺全集》(第20卷),北京:海豚出版社,2016年版,第65页。
① 丰子恺:《致华开进》,《丰子恺全集》(第20卷),第65页。
② 丰子恺:《剪网》,《丰子恺全集》(第1卷),北京:海豚出版社,2016年版,第4页。
③ 丰子恺:《致华开进》,《丰子恺全集》(第20卷),第65-67页。
① 叶圣陶:《叶圣陶集》(第23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193页。
② 史国良:《回望红尘》,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
① 丰子恺此处所说“红笔修改”,指的是上文中“推古”“中”“南北朝”这三处文字被红笔圈出,并且在每个被圈出文字的上方,用红笔进行了相应的改正,分别被修改为“原史”“战”“及西汉”。
② 丰子恺编:《雪舟的生涯与艺术 纪念日本画家雪舟逝世450周年》,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年版,内容提要页。
① 陈星编著:《丰子恺年谱长编(修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628-629页。
② 谷苇:《文坛漫步》,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2页。
③ 丰子恺:《天童寺忆雪舟》,《丰子恺全集》(第3卷),北京:海豚出版社,2016年版,第92、94页。
④ 丰子恺:《天童寺忆雪舟》,《丰子恺全集》(第3卷),第52、93页;丰子恺:《丰子恺全集》(第9卷),北京:海豚出版社,2016年版,第247页。
⑤ 丰子恺:《我的学画》,《丰子恺全集》(第16卷),北京:海豚出版社,2016年版,第146页。
⑥ [澳]白杰明:《艺术的逃难:丰子恺传》,贺宏亮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4页。
⑦ 丰子恺编:《雪舟的生涯与艺术 纪念日本画家雪舟逝世450周年》,第9-11页。
① 李彬主编:《中国书法绘画知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② 李动:《永远的电大》,《感悟电大——广播电视大学30周年征文选集》,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
③ 丰子恺:《致曾刚》,《丰子恺全集》(第20卷),第188页。
④ 石景麟:《广陵散》,《群众音乐》1958年4月号;石景麟:《琵琶行》,《群众音乐》1959年第12期;石景麟:《四面楚歌》,《群众音乐》1959年第19-20期。
⑤ 丰子恺:《致石景麟》,《丰子恺全集》(第20卷),第184页。
① 丰子恺:《致广洽法师》,《丰子恺全集》(第19卷),北京:海豚出版社,2016年版,第198页。
作者简介:王嫣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与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