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域下文物形象的数字构建与价值重塑
2024-09-23徐晨
摘要:青铜器作为博物馆、展厅等的热门单元,肩负着传达古代青铜历史与文化的重任。媒介融合时代,青铜文物形象逐渐从实体走向虚拟,形成了从线下的数字智慧展馆到线上的数字博物馆、数字藏品、短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介形态。文章聚焦金面铜人头像、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等代表性青铜文物的数字化构建,文物形象在进行数字加工与全新二创的同时,也伴随着从宏大到个体、从单向到双向、从真实到虚拟的价值重塑。这种价值的嬗变在打破文化圈层的桎梏与时空的束缚走近大众生活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大众与传统文物从文化到情感的代际对话,为文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文物形象;青铜;媒介融合;数字化;价值重塑
2021年3月,随着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再度开展,出土的数百件青铜器因其精湛的铸造工艺、精美的纹饰图案和神秘的青铜文化备受瞩目。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推进下,青铜文物早已以线下数字智慧展馆和线上数字博物馆、数字藏品、短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介形态在国内外各大平台崭露头角。
一、融媒时代文物形象的数字化构建
长期以来青铜器由于其珍贵的科学文化价值带来的难以接触性局限了其文化的传播。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文物形象的数字化构建通过解构青铜器固有实体形态,重构数字形象的方式延展了文物的时间与空间,以全新的创作手法在融媒体环境中完成了文物信息的展示与传播。
(一)文物形象的数字加工
“科技+文化”作为当前文物资源转化的重要途径,文物形象的数字加工主要体现在对数字摄影、三维扫描、图像处理、模型重建等数字技术的利用,并借助计算机和数字软件,在尽可能保留完整原貌的基础上进行文物形象的数字化展示、交互与传播。
1963年陕西省兴平县发现了一尊铜犀牛,其背后圆形为盖,内藏17件其他器物,包括铜镜、带钩、锉刀、花贝等,大多为西汉时期的器物。此犀尊即“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图 1),多年来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宝级宝藏,鲜为大众知晓。据此,2023年5月3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开放了集数据采集、智慧融合、互动展示、活化利用于一体的“数说犀尊”智慧展厅,整个展厅以一物一展的形式,从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和装饰工艺、造型美学等方面对青铜犀尊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以文物构造讲解部分为例,技术人员借助三维扫描、模型重建等数字技术还原了犀尊造型及其内部构造,并通过三维动画的制作模拟犀尊开盖,并以透视视角展示了内藏的17件其他青铜器物。
(二)文物形象的全新创作
创作的本质是人类表达思想、观念、情感和经验的一种方式,并将其运用在文学艺术之中。学者刘书亮就曾在《元动画研究》中提出动画创作过程中“动画师迷恋”这一现象,即动画师自我迷恋地想象自己是一个半神,为角色赋灵,成了一个自由创作生命与世界的人[1]。文物艺术创作同样是以传统文物形象为基础,在完全自由的创作过程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文物活化,为文物赋灵。
影视动画作为视听艺术因其高度的创作主观性、自由度和特殊的动感表达成为“文物赋灵”的重要土壤。2019年,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斩获了中国电影票房史上第二名的佳绩,影片中以金面铜人头像为原型塑造的结界兽深受大众喜爱。此金面铜人头像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图3),其中金面罩是以金皮锤打而成,眉眼均为镂空,制作精致。一般认为这种金面造像代表了古蜀时期最高地位的人,拥有与神交流的特殊技能,因此面部表情往往庄严肃穆。影片中导演提取了其中的金面、粗眉、罩耳等造型符号与青铜器中常见的饕餮纹样,并结合现代萌元素设计了身材矮小、龇牙咧嘴、性格蠢萌的结界兽形象,此时的金面铜人在太乙真人的麾下,虽然同样能够与神交流,却是以丑角形象出现。
二、融媒时代文物形象的价值重塑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指出媒介研究的最新方法不光是考虑内容,还需考虑媒介及其赖以运转的文化母体[2]。媒介融合视域下,数字化文物形象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必然离不开我们赖以生存的“文化母体”,即现代的价值观念、情感风尚、产业生态等。
(一)文化价值:从宏大到个体
文物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智慧结晶,然而传统文物被束之高阁,大众对其知之甚少。因此,文物形象的数字化构建则为青铜文物的文化价值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2023年5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化智慧展览“数说犀尊”,整场展览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从犀尊这一个体切入,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价值取向为切入点,“以物为证,以史为鉴”向观众揭示了曾经生活在中华大地的犀牛用生命的消逝警示今人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通过对出土、制造、工艺、背景的介绍,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现代价值观念的融合。正如策展人朱晓云介绍的:“一物一展在别的博物馆也有,并非国家博物馆首创,这体现了策展理念的变化。以前展览更多的是以多件文物讲述一段历史、以不同的历史物证去证明一件事情,今天的展览更关注个体,或者说关注个体本身所代表的宏大叙事。”[3]
(二)情感价值:从单向到双向
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的助力下“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早已成为文物保护研究的热门话题。随着互动技术的发展,文物的活化则更进一步地指向了互动性的探索,从人们单向的学习了解转而形成了文物生命与大众生命的对话与交流。
以2021年抖音号“青铜羊小宝”为例,羊小宝作为动画《俑之城》中的配角,以其贱萌毒舌的性格走红网络。视频中的文物角色羊小宝以当代年轻人的“社畜”视角接地气地吐槽当下生活状态,而观众们则通过观看视频产生了与文物角色情感上的互动。与此同时抖音短视频中的弹幕以及评论的互动也为文物和大众之间提供了更为真实的情感对话场域。
(三)产业价值:从真实到虚拟
传统文物作为古代文化艺术品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和不可再生性,其产业价值主要体现在实体文物的收藏与投资的交易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开始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中国也于北京出台了《2004-2008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近年古蜀文明与文创产业的碰撞融合,更是打造出了现象级的“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IP。随着区块链的发展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2021年可以说是“元宇宙元年”。其中数字藏品作为元宇宙的产物,将文物形象进行数字化呈现和二次创作成为文创产品的新形态。例如2022年3月6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冬奥会将三星堆遗址中金面青铜人头像与冬奥会项目相结合发行了“三星堆·冰堆堆”NFT数字藏品,部分藏品出现了秒抢售罄的情况。
数字藏品的诞生无疑迎合了数字时代年轻群体的需求,壮大了新型文化消费群体,带动了文物经济产业的发展,更新了数字文化产业模式,为数字经济的繁荣作出了贡献。自此青铜文物的产业价值也随之完成了从实体文物到虚拟符号的嬗变。
三、融媒时代文物形象数字化构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在融媒时代,一方面数字化智慧展馆、数字藏品、短视频、动画等媒介形态的融合为青铜文物带来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延伸,助力了文物形象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与文物的深度融合,文物的视觉化、文化的大众化、产业的数字化导致文物在保护、展示与传播中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一是历史价值传承的危机。文物作为不可再生的物质文化遗产,其传统价值主要体现在文物特有的“原真性”上,然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以其超凡的数字能力将青铜器这一实体媒介化为数字博物馆、短视频、动画等多种形态,自此文物从以博物馆为展示载体的具有独特性和真实性的实体转向以网络为媒介的具有虚拟性的数字视觉信息。例如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结界兽角色设计,导演在借鉴金面铜人视觉造型的同时,解构了其威严形象与神圣地位,重塑了滑稽搞笑的结界兽形象。尽管提高了青铜人面像的形象符号在大众范围内的普及度,但极易使传统文物背后宏大的历史深度和族群价值退居次位,带来文物历史价值传承的危机。
二是数字信息安全的隐患。以数字化智慧展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藏品等为代表的文物数字化产业都离不开文物数字信息的支持,然而由于技术层的障碍与价值层的争议,仍旧存在文物信息泄露的风险。以数字藏品为例,部分NFT平台与个别文博单位合作发售文物类数字藏品,并企图通过利用文物信息资源开发的名义获得文物的原始数据,这无疑可能造成文物资源管理风险和文物数据安全问题。此外数字藏品交易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程啸指出,如果对数字藏品发展放任自流,容易带来一些法律风险,如内容违法、侵害著作权等;也可能存在非法集资、洗钱等金融安全风险以及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4]。
在这个人类社会数字大迁徙的年代,无论是对文物形象进行数字加工还是全新创作都是媒介融合时代的必然结果。从宏大到个体、从单向到双向、从真实到虚拟,传统文物打破了文化圈层桎梏与时空的束缚走近了大众生活,实现了现代大众与传统文物从文化到情感的代际对话,为传统文物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可能。然而如何在保护文物原真性与历史深度的同时,有效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文物形象与文化价值的传播,仍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基金项目
2023年度校级课题“媒介融合视域下文物形象的数字构建与价值重塑研究”(项目编号:KJXJ23415)。2024年无锡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新质生产力与现代职业教育”研究课题“人工智能时代动画影像美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WXZJ24B01)。
作者简介
徐晨,女,江苏盐城人,助教,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
参考文献
[1]刘书亮.元动画研究[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8:36.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55周年增订版.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21.
[3]陈思静.“数说犀尊”: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N].中国艺术报,2023-06-16(007).
[4]赵丽梅.数字藏品“起飞”监管亟须跟上[N].中国青年报,2022-08-0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