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年话玉龙:周代虢国国君虢仲墓出土的玉龙

2024-09-23张静杨海青燕飞

收藏与投资 2024年9期

摘要:2024年是中国农历甲辰龙年,龙是中国古代意识形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神异动物,而且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息息相关。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虢国国君虢仲墓(M2009)出土的龙形玉器形制多样,既有红山文化风格那样较古朴的玉猪龙,也有纹饰繁杂、形态各异的夔龙,代表了西周晚期极高的玉器审美与艺术水平。

关键词:西周;虢国墓地;龙形玉器

2024年是中国农历甲辰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年。龙在中国的十二生肖动物中排行第五,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意识形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神异动物,而且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息息相关。龙在古代作为一种奇幻动物,其神性是喜水、好飞、善变、通天。“喜水”的神性,使龙对行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特别胜任;“好飞”的神性,使龙很自然地成为某些神仙、圣杰、帝王的乘御对象。龙“喜水”,水聚流于地;龙“好飞”,飞升于云天。因此,龙具备了沟通天地、做天地间桥梁和信使的能力。古代的帝王君主之所以以龙自比,其根本点就在于看中了龙“通天”的神性和充当天地间信使的能力。周代的虢国国君和贵族也不例外,生前制作了大量精美的龙形玉器,死后将其埋葬,这里仅对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虢国国君虢仲墓(M2009)出土的龙形玉器作一介绍,以供读者赏鉴。

一、玉猪龙

玉猪龙出土时位于墓主棺内殓衾之上,长4.8厘米,宽3.1厘米,厚2厘米(图1)。青玉,玉质细腻,晶莹润泽光洁,半透明,圆雕,整体呈“C”形,作回首卷尾猪龙状。双耳耸立,椭圆眼,鼻、口俱全,鼻间有皱纹。自头部向下贯一圆穿,颈部有一横向小穿孔。头顶部阴刻一似“田”字的纹样。本器制作年代为商代,局部后期有改动。

二、玉盘龙

玉盘龙出土时位于墓主棺内殓衾之上,最大外径为4.2厘米,身宽1.4厘米,厚0.35厘米(图2)。青玉,玉质较细,半透明。素面。器身为扁平体,龙身盘起似环状,头上有角,张口,鼻上卷,眼部和背部各有一小圆穿。

三、衔尾玉龙

衔尾玉龙出土时位于墓主棺内殓衾之上,最大外径为5.2厘米,身宽1.9厘米,厚0.8厘米(图3)。白玉,有黄褐斑。玉质细腻,半透明,器呈扁平体,正、背面纹样相同。龙口衔尾呈圆环形,臣字形目,眼角带勾,龙角贴背,上唇外卷,下唇下勾,尖尾衔于龙口内,龙身饰单排重环纹。头顶部有一小斜穿,龙爪处卷曲成一圆穿。

四、衔尾玉龙

衔尾玉龙出土时位于墓主棺内殓衾之上。最大外径4.2厘米,身宽1.8厘米,厚0.35厘米(图4)。青玉,有黄褐斑。玉质较细,半透明。器呈扁平体,正、背面纹样相同。龙口衔尾呈椭圆环形,臣字形目,眼角带勾,龙角贴背,上唇外卷,下唇下勾,尖尾衔于龙口内,龙身饰三排变形重环纹。背部有一小斜穿,龙爪处卷曲成一圆穿。

五、衔尾玉龙(残)

衔尾玉龙(残)出土时位于墓主棺内殓衾之上,出土时龙首上唇略残。其最大外径为3.8厘米,身宽1.3厘米,厚0.6厘米(图5)。青白玉,有黄褐斑。玉质细腻,半透明。器呈扁平体,正、背面纹样相同。龙口衔尾呈椭圆环形,椭圆形目,龙角贴背,上唇外卷,下唇下勾,尖尾衔于龙口内,龙身饰单排重环纹,头顶部有一斜对穿。

六、“C”形玉龙

“C”形玉龙出土时位于墓主棺内殓衾之上,外径3厘米,身宽 1厘米,厚0.55厘米(图6)。青玉,有黄褐斑。玉质细腻,半透明。器呈扁平体,正、背面纹样相同。龙身卷曲成“C”形,大张口,臣字目,龙角贴背,身饰单排重环纹。头顶部有一斜对穿。

七、“C”形玉龙

“C”形玉龙出土时位于墓主内棺盖板上,出土时正面有红色丝织物痕迹。最大直径为9.9厘米,身宽1.8厘米,厚0.6厘米(图7)。青玉,有黄褐斑。玉质细腻,半透明。器呈扁平体,正、背两面所饰纹样相同。龙身卷曲成“C”形,口微张,臣字目,眼角带勾,尖尾,腰部有一侧视回首人面纹,身上有爪,饰重环纹。嘴部为一圆穿。

八、“C”形玉龙

“C”形玉龙出土时位于墓主内棺盖板上,最大外径为10.8厘米,身宽1.7厘米,厚0.5厘米(图8)。青玉,有黄褐斑、墨线斑或灰白斑。玉质细腻,半透明。素面。器呈扁平体。龙身卷曲成“C”形,三条阴线刻出头部,圆眼突出,背部有爪,斜尖尾,背部有一穿。

九、“C”形玉龙

“C”形玉龙出土时位于墓主棺内殓衾之上,最大外径4.7厘米,身宽1.2厘米,最厚处0.3厘米(图9)。青玉,玉质较细,微透明。素面。龙身卷曲成“C”形,龙首张口,上唇外翻,身内侧较厚,外侧较薄如刃,尖尾,嘴下部有一圆穿。

十、“C”形玉龙

“C”形玉龙出土时位于墓主棺内殓衾之上,最大外径4.5厘米,身宽1.2厘米,最厚处0.45厘米(图10)。青玉,有黄褐斑。玉质细腻,半透明。器呈扁平体,正、背两面所饰纹样相同。龙身卷曲成“C”形,龙首长角贴背,嘴上唇外翻,臣字目,眼角带勾,口微张,尖尾内卷,身饰重环纹,口部为一小圆穿。

十一、“C”形玉龙

“C”形玉龙出土时位于墓主棺内殓衾之上,外径4.1厘米,身宽1.1厘米,厚0.8厘米(图11)。青玉,有黄褐斑。玉质较细,微透明。龙身盘起成“C”形,臣字目,身饰弧形勾连云纹,尾部饰变形蝉纹,龙口部有一圆穿。

十二、“C”形玉龙

“C”形玉龙出土时位于墓主内棺盖板上,最大外径4.8厘米,身宽1.8厘米,厚0.3厘米(图12)。青玉,玉质细腻,半透明。扁平体,较薄,正、背面纹样相同。龙身盘起成“C”形,龙口微张,上唇外卷,下唇下勾,臣字眼,眼角带勾,卷尾分叉。身饰鳞纹,颈上部有一小圆穿。

十三、“C”形玉龙

“C”形玉龙出土时位于墓主头部,最大外径为5.2厘米,身宽1.2厘米,厚0.5厘米(图13)。青白玉,玉质温润细腻,半透明。扁平体体较厚,正、背面纹样相同。龙身盘起成“C”形,张口,臣字目,上唇外卷,三角形尖尾。身饰重环纹,嘴部有一圆穿。

十四、“C”形玉龙

“C”形玉龙出土时位于墓主头部,最大外径9厘米,宽2.1厘米,厚0.5厘米(图14)。青玉,玉质较细,微透明。扁平体较厚,正、背面纹样相同。龙身盘起成“C”形,张口,臣字目,上唇外翻,下唇微卷,吐舌分叉且卷曲。龙口衔一条身体弯曲的小鱼。身饰卷云纹,尾端有一双面钻圆穿。

十五、玉夔龙

玉夔龙出土时位于墓主内棺盖板上,长4.6厘米,宽2.1厘米,厚0.3厘米(图15)。青玉,玉质较差,微透明,片雕。正、背面纹样相同。龙垂首,头上有宝瓶状角,近菱形目,单足前曲,伏地而卧,尾部上翘回卷。身上有三个小圆穿,尾部有一穿孔。

十六、玉夔龙

玉夔龙出土时位于墓主内棺盖板上,长4.2厘米,宽2.5厘米,厚0.45厘米(图16)。青玉,有黄斑。玉质较细,微透明。夔龙伏首,张口触地,近菱形目,单足前曲伏地而卧,长尾拖地,后端上卷。口部和尾部各有一穿。

十七、鱼尾玉龙

鱼尾玉龙出土时位于墓主墓主人的两股骨之间,背面残留有丝织品痕迹。长7.2厘米,宽0.6厘米,厚0.7厘米(图17)。青白玉,有黄褐斑和黄白斑。玉质细腻,半透明,圆雕。整体呈弧形,龙首,臣字目,口微张,鱼形尾。头部有一小穿。正、背两面饰纹样相同的勾连云纹,背部饰菱形回字纹。

十八、环状玉龙

环状玉龙出土时位于墓主棺内殓衾之上,外径2.6厘米,孔径0.7~0.9厘米,厚1.3厘米(图18)。青玉,玉质细腻,微透明。龙整体呈圆环状,双宽状立耳,方形目微凸,吻部前伸,口微张,身中部有一道浅凹槽。

十九、蚕体玉龙

蚕体玉龙出土时位于墓主棺内殓衾之上,出土时龙尾端与鸟喙残缺。残长6.2厘米,宽2.6厘米,厚0.65厘米(图19)。青玉,有黄褐斑。龙首,口微张,宝瓶状角,臣字目,曲体蚕身,身分八节;龙背上有一站立凤鸟,昂首挺胸,尖喙,敛翅,翅尖上翘,尾端平直且分叉。龙口部有一圆穿。

二十、有榫玉龙

有榫玉龙出土时位于墓主内棺盖板上,高7厘米,宽3.7厘米,厚0.6厘米(图20)。青白玉,玉质温润细腻,半透明。片雕。龙头上有云纹角,鬃毛较细,后披弯曲,臣字目,眼角带勾,长鼻上卷,吐舌。身饰勾云纹。底端有一短榫,榫中部有一圆穿。

二十一、结语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玉器近万件,其种类齐全、玉质优良、工艺精湛,代表了当时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作为虢国国君虢仲墓葬的M2009,是目前虢国墓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随葬文物数量最多的一座大墓,随葬器物达4601件,玉器数量多达1050件(颗),对研究西周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法及族葬制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墓所出的玉龙同样形制多样,既有红山文化中那样风格较古朴的玉猪龙,也有纹饰繁杂、形态各异的夔龙,代表了西周晚期极高的玉器审美与艺术水平。

作者简介

张静,女,河南义马人,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考古发掘。

杨海青,男,河南新安人,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考古发掘。

燕飞,男,河南三门峡人,馆员,研究方向为考古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