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历史专业师范生德育培养策略
2024-09-23冷宣卓关娴娴
[摘 要]实施课程思政、落实德育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德育育人能力已成为教师职前教育的时代诉求与教师的必备素质,师范教育应以学生现实需求为本,关注德育教育。课题组针对历史教育实践课程育人属性不突出、学生向中等教育德育工作者角色转变不明显、历史课程德育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构建历史教育实践课程德育教育能力培养的“同心圆四层协同推进”模式,以立德树人为导向,运用高校和中学教育基地的资源平台,深化历史教育实践课程改革,凸显新时代历史师范教育的特色优势,探索理念指导和实践兼具的实践课程新范式。
[关键词]德育培养;课程思政;历史专业师范生教育;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5-0107-0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伴随社会主义发展同步走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培养什么人”这一核心问题。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指导大中小学实施德育教育。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要求增强历史认同和历史使命感,特别是对祖国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此背景下,历史教育日益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着力点。为了更好地储备未来历史教育后备力量,高校历史师范生培养必须坚持“三全育人”,将德育工作开展至教育实践层面,创新开展课程思政。课题组针对教育部提出的“大思政课”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调动社会资源意识和能力不强、实践教学开展不足等问题,从历史教育实践课程的德育育人切入,以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为支撑,从四个层面探究历史专业师范生的德育培养路径。
一、开展德育教育、落实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是时代诉求与必备素质
1.悠久历史传统与新时代焦点
自古以来,德育就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先秦时期的儒家就通过思想道德教化进行人才培养,且不断丰富完善,儒家的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宝贵资源和有益借鉴[2]。自汉代始,以“仁孝礼义”为核心的儒家传统德育教育便成为我国古代政府安定社会、开创盛世的重要着力点,可见德育教育意义重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推进“三全育人”、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神圣使命。而师范生教育既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新时代建设者,又是培养在基础教育中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践行者,对未来教育发展走向起引领作用,可谓重中之重。当前,课程思政在高校中的开展备受学界关注,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也引起广泛共鸣,有学者更是指出中小学课程具有知识性与教育性的双重属性,强调开展课程思政具有现实意义[3]。课程思政与德育教育实为一个主体教育的不同阶段,在课程思政概念出现以前,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德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向同行,培育德育育人能力是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
2.师范生必备职业能力素养
德育不仅是师范生培养的必备内容,而且是未来的历史教师走上岗位的基础素质。2021年,教育部印发《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在师德践行能力层面明确了师德规范准则,从综合育人能力层面对育德意识、育人理念、育人实践等进行了论述,指出践行立德树人离不开具有良好师德水平和德育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当前,仍有极少数教师违规补课、收受礼金,甚至侮辱学生,这些教师没有坚定理想信念、丧失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以物质利益为行动指南。这与经济社会利益化、过往师范院校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有一定关联。大学阶段是师范生师德品格形成的关键期,师德是师范生成为人民教师的准入标准,是专业能力发展的必备素养,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则保障。新时代,在党和国家强化高校德育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更要将德育教育贯穿师范生培养的始终,以德育德、以德促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感召师范生,使师范生在获取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同时,塑造与立德树人的教师教育主流意识相符合的价值取向,在职后教育工作中激发理性从业道德理念的内驱力[4]。
3.师范生就业能力要求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学科培训类教育机构进行政策性调整,转行减员现象在业内十分普遍,中小学培训补课已经从高薪高热逐渐走向“寒冬”,这势必影响师范生的就业选择面,加剧竞争压力。自2001年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后,各地政府狠抓落实,将政策不断向基础教育倾斜。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省市县三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已如期达到或高于国家基本标准[5]。经过多年努力,公办学校教师需求接近饱和,尽管国家在师范生就业层面出台多种政策,鼓励各地引进人才增强教师队伍力量,但各地教育局及公办学校在师资招聘中对师范生的学历和能力要求水涨船高,关注点从基本教学能力向综合教育能力转化。教师招聘中关于德育教育、教案课程设计等的考查日益增多,这就要求高校在师范教育中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需求为要,革新历史教育实践课程,在职前进行德育教育能力培养。
(二)是新时代历史专业师范生教育的责任使命
师范教育不仅要帮助师范生成为一个掌握学科知识、教育程序、方法和技能的教育者,还要师范生懂得怎样让中小学学生获得心灵的成长与精神的陶冶,并在与中小学学生的心灵碰撞中促进其自主学习[6]。师范教育是为我国基础教育培育人才的主阵地,是未来基础教育开展课程思政、践行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要求的根与源。历史师范教育在德育教育层面具有天然优势,历史课程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的光辉历程、革命建设文化,对坚定“四个自信”、历史自信多有助益,是进行课程思政、培养德育教育能力的重要平台。高校历史专业所设的各门学科是课程思政元素极为丰富的学科,在课程思政理念和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下,历史专业应该把握好新时代高等教育深层次变革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充分认识历史专业自身的学科特点和育人优势[7]。
2017年起,中等教育历史教材开始使用教育部统一编写版本,在课程设计层面奠定了德育教育的坚实基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8]。新时代大学生生活在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部分学生缺少磨砺奋斗,易被外部文化干扰而失去信念,因而更需要开展课程思政、进行德育教育。作为未来的中等教育工作者,历史专业师范生应依托历史学科优势,将大学积累的丰富知识储备应用于实践,成长为新时代历史教育人才,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坚定“四个自信”、培育历史自信,将德育教育进行下去,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作用。
二、当前历史专业师范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模式与新时代德育教育工作要求存在差距
1.育人广度与深度不足
随着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关注,高校德育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并取得了较大成效,使整体教育生态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但部分师范院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仍然以“育人”为主,尚未达到“铸魂”目标,没能凸显教育事业接班人从被育到育人的角色转变。“三全育人”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回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要求,秉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的新思政观[9],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战略。师范教育秉承高校德育和未来基础教育德育的双重使命,现行课程侧重于教学能力提升,育人作用不够强,对师范生在实践中形成德育教育能力的考量不够具体,忽视了未来基础教育工作与课程思政一体化的衔接,未能体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广度与深度,与“三全育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命题的契合度不够高。因此,课程思政亟待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在师范生教育能力形成、提高中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教育工作融入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课程教学模式传统
部分高校历史课程思政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对历史学科本身丰富的德育资源缺乏有效利用,存在德育实践教学效果不突出等问题。高校将历史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公共课程相结合,历史教材版本长期不变,其中的党史与共和国史知识相对陈旧,未能及时更新,与初高中历史教育课程衔接度不高。这样的专业课培养使学生基础不够扎实,以科研训练为重,将课程论文等作为考核标准的现象屡见不鲜。专业课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常见“填鸭式”教学,而缺少探究式学习,与时事政治结合得不够紧密,与当下历史高考关注时政的要求存在差距。整体看,部分高校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不足,不能较好地利用历史资源进行德育教育;以通识课为主,历史课程设置相对不足,师范生专业能力素养在历史课程实践中得不到有效锻炼。这使历史课程教育与师范生就业现实需求有所背离,未能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需求为本。
(二)教育实践亟须引导学生向德育教育角色转变
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三、大四,是师范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关键性课程,也是师范生德育教育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在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时期,教育实践课程能结合各类课程思政及教育理论知识,将师范生十多年来受教育过程产生的学习经验转化为教学能力。新时代教育的大背景下,家国情怀是德育教育效果的重要体现。虽然高校教师已经意识到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但在校内教育实践课程开展和考核中并未及时跟进。校内教育实践课程评价主要以教学过程是否完整,课程内容是否准确,教态、板书等基本功是否扎实为依据,缺乏对课程设计的考查,特别是对课程标准中德育相关素养如何培养的考查,存在教育实践课程德育弱化等问题。部分历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过于理想化,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未能掌握基础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也不能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实践[10]。部分师范院校默认将德育课程设计能力交给职后培养,未达到课程思政贯穿教育全过程的要求。
教育实践课程总课时数有限、高校教育实践基地不足、中学因升学压力而缺乏与高校的深度合作等因素使师范生无法获得大量的实践机会,教育实践课程能做到基本能力提升已算有所收获,很难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而历史是一门博学厚重、充满育人功能的学科,历史师范生更需要在实践中设身处地地感受课堂,跟随一线教师学习如何自然地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培养德育教育能力、强化职业信念。
三、教育实践课程德育教育路径与策略
教育实践课程德育教育应坚持多维度协同推进、共同落实的原则。学生德育教育能力的提升绝非单方面的作用,高校、社会、学生各方必须协同发力,针对历史教育实践课程育人属性不突出、向中等教育德育工作者角色转变不明显、历史课程德育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构建历史教育实践课程德育教育“同心圆四层协同推进”模式(见图1)。在设计层面,高校利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引领德育教育;在资源层面,与教育行政部门、中学名校名师充分合作,让师范生切实感受德育教育能力提升的空间氛围;在认知层面,提高学生对教育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认同德育教育能力的重要作用;在实践层面,主动进行历史德育教育资源的开发设计,指明德育教育能力培养方向。
(一)改革课程模式合作联动凸显引领作用
1.校内历史课程改革奠基
历史专业师范生的德育教育能力并非简单通过传授即能形成的,而是需要经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高校应在德育先行的背景下改进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及中学现实问题、师范生就业能力需求等,探索新时代师范生德育教育能力提升途径。师范院校应根据本校课程设置及历史专业师范生培养方案,参考三级师范认证标准进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在进行课程教学方案制定时听取多方意见,关注中学的现实需求,立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鼓励学生建言献策、参与制定。师范院校要增强历史专业课与中学历史课的贴合度,多设计课堂探究、史料阅读、历史情景再现等环节,发挥中学历史德育教育的优势,促进未来历史教师职前教育能力形成。师范院校应适度增加可选择性历史教育实践类课程,满足学生现实的多样性需求,将校内课堂模拟、听课见习和教学实践作为师范生培养的重点。师范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挖掘历史德育教育资源,使能力塑造与德育养成并重。师范院校要鼓励师范生参加各级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要求师范生赛后根据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和教学反思,以赛促教。师范院校要在贴合中学历史课堂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提升师范生的历史教学能力和德育教育能力。
2.校外合作机制实践引领
中高考改革已经落地,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稳步推进。虽然师范院校承担着一线教师职前、职后培养工作,但新课改背景下,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素养培养等方面,一线教师特别是中学名师更有发言权。因此,师范教育应与中学名校建立合作机制,多聘请中学名师走进大学,通过讲座进行指导,或带领师范生走出课堂,实地感受名校名师教学。在此基础上,师范院校应开阔视野,与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相关合作,推进U-G-S(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合作模式,构建协同机制,将“请进来、走出去”就业促进模式延展至教育实践层面,拓宽教育实践资源和形式。各参与中学亦能在合作中得到师范院校教师的理论指导,深化对课程改革、高考改革的认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学实践基地也应参与到师范生培育过程中,这有助于师范生了解用人单位的聘用要求,有助于打造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各方共赢。
合作中要推进“双导师制”,建设长期有效交流平台,由校内导师进行学术引领,聘请校外导师指导实习实践,有计划地使用专项经费,避免出现过程形式化、指导缺位、基地导师学生比例悬殊等问题。要强化教育实践课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明确相关责任和组织要求,给予实践基地和教学导师更多的管理权、考核权,落实好主体责任。对师范生实施见习实践多元评价,提高实践考核占比,促使师范生多走进教学一线学习课堂教学技能,并参与到教研评课活动中,在真实的课堂与科研活动中观察教师如何开展德育教育,进而全方位感知教师职业工作,提升德育教育能力。
(二)强化观念引领,突出时代特色,主动开展德育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1]历史专业师范生德育教育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师范生的主体认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需要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和践行。一方面,师范生要明确德育教育的关键性,这既是进行智育教育的前提,又是智育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动力,历史学家的家国情怀即是最好的佐证。另一方面,师范生要重视德育能力培养,不因考研、就业或其他客观因素忽视德育教育实践,错过德育教育能力提升的关键期。通过观摩实践、参与实践和研究实践,师范生可以提升自身的师德践行能力、教学育人能力以及专业自主发展能力。而师范生所掌握的教育技能是开展实践活动的关键承载物,为师范生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基础[12]。历史教育实践课程的方法引领及能力塑造的影响是动态的、长期的,师范生的师德素养及德育教育能力一经形成便终身受益,因此,师范院校要发挥时代前沿、创新前沿优势,以开放姿态引导学生重视历史教育实践课程,开展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的德育教育。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多媒体课程设计、微信公众号建设、抖音自媒体平台开设等,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凸显历史的育人职能,拓宽德育育人的渠道。师范院校要牢牢把握主导权和话语权,把握活动的内容和方向,不可偏离开展德育教育的初衷。
(三)实施历史课程设计,助力德育教育能力提升
1.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德育教育能力
实践和认识在师范生培养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重视课程思政,在德育教育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教育接班人的基地,高校教师担负着培育以德育德、以德促教的未来教师的使命。为落实“三全育人”,师范院校教师应指导历史专业师范生依托历史学科丰富的德育资源进行课程设计。例如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在2023年修订后,课程内容延续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贯穿党的发展历程,蕴含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丰富的革命文化,是赓续红色血脉、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对其进行课程设计,必须突显相关史实,凝练思政教育元素,并将史、论相结合,做好问题引领,促进学生思考;加强情景教学设计,引发学生共鸣;要补充论证史料,增强学生认同。也就是说,师范院校要在培养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培育其德育教育能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2.走出实践困境,开发校本德育课程
历史专业师范生招生人数逐年增长,而中学实践基地因升学压力与课时压力,安排实习生授课的机会不足。历史教育实践课程可利用校内模拟教学机会,指导师范生另辟蹊径,主动尝试开发校本课程。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根据地方、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学生的现实需求编制的补充性课程,更加强调育人属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其往往蕴含浓厚的乡土文化,易于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形成情感共鸣,助推历史素养、家国情怀的培育。以辽宁省为例,红色文化是辽宁省历史高考每年必定涉及的重要考点。辽宁省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六地”精神文化在历史教材中都有关联性史实,也是学生耳熟能详、可切实探索的历史资源,可以此为对象进行校本课程设计。可将“六地”文化研究作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补充性课程内容,重视师范生的课程参与和史料阅读使用。要给予师范生充分参与的机会,通过实地走访老一辈亲身经历者、参观博物馆、查阅网络资料等形式引导师范生了解相关红色文化,进行课堂汇报展演。同时,可指导师范生理解“六地”文化的精神价值及其对当地发展的指导意义,使历史与时政、地域相结合,从而实现历史教学能力与德育教育能力共同提升。总之,校本课程的实施应避免单向的、讲坛式的模式,要围绕具体乡土文化研习项目创设情境,引导师范生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习得乡土文化知识,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培育综合素养[13]。
四、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专业师范生德育教育能力培养是在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指引下的必行之路。高校师范历史教育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对新时代教师德育教育能力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实践是历史专业师范生德育养成和能力形成的核心平台,要厘清现行历史教育实践与德育教育要求存在的差距。课题组采取“同心圆四层协同推进”模式改革教育实践课程,转变师范生的认知观念;利用师范院校和中学的教育资源,结合历史课程丰富的育人资源,培育师范生的历史课程设计和开发能力;引导历史专业师范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道德追求,以精深的专业素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2022-07-25)[2024-02-19].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
k10/202208/t20220824_992386.html.
[2] 于欣.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0.
[3] 潘智群.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启蒙[N].中国教育报,2022-10-21(9).
[4] 赵晓晓,刘时勇.课程思政: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逻辑范式与优化路径[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2,38(4):83-89.
[5] 全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省市县三级全面达标[N].人民日报,2022-07-08(11).
[6] 徐朝晖.人文精神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向度[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1,37(6):75-78.
[7] 石莉萍.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历史专业师范生家国情怀的培养[J].甘肃高师学报,2023,28(3):103-107.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7.
[9] 冯刚.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理论蕴含与深化路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73(1):1-8.
[10] 孙颢,魏红波.核心素养背景下历史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101-103.
[11] 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12] 成云,周涵,陈家俊.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建设的时代诉求:基于三个“标准”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12):43-48.
[13] 张宇.植根乡土,心怀天下: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乡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基础教育课程,2023(19):14-19.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