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低代码平台的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系统设计

2024-09-22汪贵旺

【摘 要】针对证监会对拟IPO企业研发费用提出的严格高标准,特别是强调研发打卡管理需精准匹配研发人员出勤情况与项目工时分配,确保研发费用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成为企业顺利上市的关键要素,因此,论文提出基于低代码平台的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研究。选择低代码平台、存储设备与网络基础设施,完成系统软件与硬件的集成与优化选型。该系统从研发业务流程优化、数据库建立及基于低代码平台的管理部署,实现系统软件的全面设计与开发。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系统能够真实、合理、全面且高效地反映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的实际情况,显著提升了管理质量。

【关键词】低代码平台;研发费用;系统;管理;企业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4)07-0121-03

1 引言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与监管力度的持续增强,证监会针对拟上市企业的研发费用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且细致的标准。在当前IPO(首次公开发行)审核的严格环境下,企业研发费用的真实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已成为决定上市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研发打卡管理作为确保研发人员出勤记录与研发项目工时分配记录高度一致性的重要环节,其精细化管理对于推动企业上市进程至关重要。

为积极响应这一高标准监管要求,并提升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的整体水平,论文提出基于低代码平台的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研究。低代码平台凭借其高效、灵活及易于操作的优势,能够迅速适应企业不断变化的管理需求,降低系统开发成本,提升管理效率[1]。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综合性的管理系统,该系统将深度融合研发项目工时管理、研发人员出勤记录、研发费用核算与分析等功能,实现对企业研发费用管理各个环节的全覆盖,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和规范性,为企业的成功上市提供有力支持。

2 系统硬件选型设计

在构建基于低代码平台的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系统时,硬件选型设计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与高效数据处理的关键环节。建议选择高性能的服务器作为系统的核心支撑,这类服务器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轻松应对大规模数据处理需求,同时保持高速稳定的运行,确保系统响应迅速,提升用户体验。具体而言,服务器需包含充足的内存和存储空间[2]。充足的内存资源是保障系统在处理复杂任务及高并发请求时能够流畅运行的关键,避免出现卡顿或崩溃的情况。而足够的存储空间则确保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并积累大量数据,维护历史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为研发费用管理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为增强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硬件选型中融入RAID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冗余备份与快速恢复,降低数据丢失风险。同时,考虑到企业未来的扩展需求,所选硬件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应对系统规模的增长。

在存储设备方面,研发费用管理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应选择具备高可用性与可扩展性的存储设备。此外,实施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与存储。综合上述分析,推荐采用成熟的云端服务器产品,其基础配置至少包括8 GB内存、100 GB硬盘、双核CPU及1 Mbps带宽,并预装Centos7操作系统,以满足系统运行的基本需求。

在终端设备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与便捷需求。为研发人员提供轻便的电脑,并开发适配于智能手机的同步APP,以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研发费用的录入、查询与管理操作。

综上所述,系统硬件选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性能、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扩展性等因素,以确保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系统在高负荷下仍能稳定运行,高效处理海量数据,为企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3 系统软件设计

3.1 开展研发业务的流程

在基于低代码平台构建的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系统中,研发业务流程管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下文详细介绍从研发项目立项到成果验收的全过程,并探讨如何通过低代码平台的强大功能实现流程的高效与精准管理[3]。

研发项目从需求分析阶段开始,利用低代码平台的高度灵活性,系统可以迅速捕捉市场动态,明确项目目标与具体要求。接着,基于立项评估结果,系统自动生成研发计划,包括任务分配、时间规划、资源预算及定时任务设定。具体功能模块包括:

①基础模块: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流程定制、权限分配及研发费用概览(如驾驶舱视图),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②研发管理:实现从项目立项到结项的全方位管理。项目启动时明确目标与范围,通过实时监控功能确保研发进度符合预期,并利用甘特图直观展示项目时间线与任务分配。同时,详细记录研发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与活动,集成研发规范与流程指南,形成系统化的管理制度。特别注重知识产权管理,有效保护研发成果并妥善处理相关事务。

③考勤管理:集成打卡信息、考勤记录、补卡申请及加班申请等功能,确保研发人员出勤情况的准确性与一致性。

④材料管理:包括材料入库、研发领料、废料回收与出库等流程,实现材料的全面跟踪与管理。

⑤样品管理:从BOM制定、打样申请、样品生产到入库、出库及成本核算,全方位管理研发样品。

⑥成本摊销:自动计算并分摊研发人员薪酬、研发资产折旧等费用,实现研发成本的精确核算与控制。

⑦查询报表:提供多样化的查询报表选项,包括材料、废料、样品及研发费用的各类汇总与明细报表,满足经营、管理及审计的多样化需求。

在研发过程中,系统通过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功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调整优化策略。研发费用管理模块则通过自动化计算与预算对比分析,确保费用支出的合理性与真实性。此外,系统还配备了一键全面体检功能,允许用户自定义体检指标,对研发费用管理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助力企业提升管理效率与效果。

最后,系统提供研发项目的系统性体检分析服务,精准识别管理漏洞,为后续的流程优化与改进提供科学依据。依托低代码平台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企业能够轻松调整研发流程,不断提升研发效率与质量[4]。

3.2 建立企业研发费用数据库

建立企业研发费用数据库的目标在于明确其职能,即记录、分析并报告与研发费用相关的信息。在建立前,必须明确数据范畴,确保所有涉及研发项目的费用数据及详尽来源均被准确纳入统计范围。同时,根据实际需求细化数据颗粒度,细化至项目、部门乃至员工的具体层级。根据当前低代码平台后端采用JAVA技术栈,前端则基于REACT框架构建,决定采用MySQL这一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此平台不仅支持快速设计多样化的用户界面与数据库表单,同时允许设置字段与数据类型,满足复杂的数据管理需求。随后,将现有研发费用相关数据进行全面梳理与核对,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后,将其迁移至新建立的MySQL数据库中。这一过程严格遵循数据迁移的最佳实践,以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数据库管理中,存储过程和定时任务是该平台的两个强大的工具。存储过程通过封装复杂的SQL逻辑,实现代码的重用与性能优化,通过参数化调用提升数据处理效率。而定时任务则能在预设条件下自动执行,常用于执行数据变更后的验证、清理或同步操作,有效维护数据的时效性与一致性。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系统中数据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将利用平台提供的功能,为各项数据制定严格的格式标准与符号规则,确保数据的统一性与可读性,这一系列操作均可在平台上高效完成(见表1)。

表1设计了各数据项的具体数据格式与符号规范。具体而言,项目编号遵循数字与字母的组合规则,项目起始日期则统一采用国际标准的YYYY-MM-DD日期格式。研发费用总额及其各项明细均被设定为数值格式,便于后续的计算、统计与分析工作。备注字段则保持了较高的灵活性,设定为字符串类型,允许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输入任意文本信息,无特定符号限制,为数据记录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度。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定需求与业务逻辑,灵活扩展数据项并设定更为复杂的格式要求。此外,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数据库设计的初期阶段,已经融入严谨的数据验证规则与清洗机制,旨在从源头上确保所有输入数据均严格遵循预设的格式与符号标准,从而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分析及决策支持提供了坚实基础。

3.3 基于低代码平台的管理部署

结合低代码平台的设计理念,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系统的部署流程变得快速且高效[5]。在此进程中,采用微服务架构作为系统的核心框架,旨在构建一个灵活、可扩展且易于维护的研发费用管理平台。

低代码平台的核心设计理念在于减少代码编写量,通过最大化可视化操作来加速系统构建过程。在此理念引领下,融合多种先进的Web前端设计技术,如响应式布局与组件化开发模式,确保系统界面既美观又便于操作,能够无缝适应各种设备和屏幕尺寸。同时,在后端,引入API微服务技术,使得各个功能模块能够独立部署、轻松扩展,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伸缩性。

在具体实现研发费用管理功能时,充分利用了低代码平台的优势,通过直观的拖拽操作和简单的配置,即可快速搭建出符合企业特定需求的研发费用管理界面。此外,借助后端API的无缝集成,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增删改查操作,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在部署管理阶段,可将下述公式作为依据,实现负载均衡分配:

其中,Pj表示第j个任务被选中的概率;wj表示第j个任务被分配的权重;n表示任务总数。这个公式根据预设权重,将流量分配到各个微服务任务上,以实现负载均衡。

此外,微服务架构显著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将庞大系统细分为多个独立运作的微服务,可以对每个服务实施精准的监控与管理,迅速识别并解决潜在问题。同时,微服务间的通信遵循安全可靠的协议与机制,确保了数据传输与存储过程的安全性。在分析研发费用数据时,可结合下述公式,计算得出研发费用的均值:

其中,μ表示均值;N表示数据点的数量;xi表示每个数据点的值。运用上述公式计算研发费用的平均水平,能够得到一个量化指标,直观地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研发费用的整体状况。这一量化结果不仅有助于企业从宏观层面把握研发费用的投入情况,还为制定和调整研发策略提供了关键支撑。

为进一步增强研发费用管理的直观性和便捷性,将分析结果以图像化方式呈现,如精心设计的柱状图、折线图或散点图等,这些图表可以直观对比不同时间段、项目或部门间的研发费用平均水平,清晰揭示其分布规律与变化趋势。

图形展示的优点在于其直观易懂,使管理层和决策者可以迅速捕捉核心信息,发现潜在问题,并据此制定有效策略。同时,图形化也促进了信息的透明化交流,提升了决策效率与管理效能。

综上所述,低代码平台的快速发展理念与微服务架构的灵活性相结合,高效满足了企业即时的业务需求,为企业持续创新与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4 仿真对比实验

为验证利用低代码平台技术设计的创新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建立一个仿真实验环境,并设置两组对比实验,并将基于SSM框架的管理系统和基于价值链视角的管理系统作为对照A组和对照B组,将本文提出的管理系统设置为实验组。在相同的仿真条件下,3组管理系统并行运行,通过对比运行性能,特别是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验证本文系统的实际应用优势。考虑到企业研发费用管理中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和对数据精度的严格要求,选择数据录入错误率作为评价指标。实验为期30天,期间每组系统均完成10 000次数据录入操作,详细记录了每次操作的错误录入次数,并据此计算得出数据录入错误率。得到的结果记录如表2所示。

表2 3组管理系统数据录入效果对比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数据录入错误率显著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具体而言,实验组在10 000次数据录入操作中,错误率仅为0.07%,而对照A组和对照B组的最低错误率分别为0.49%和0.96%。这一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管理系统在用户数据录入准确性方面表现出色,远优于其他两组对照系统。这一发现验证了该系统在数据精度控制上的卓越性能,为企业在选择研发费用管理系统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实验组的系统通过精细化的数据录入机制和严格的校验流程,有效确保了用户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一优势对于企业进行基于精确数据的决策分析至关重要,能够显著提升研发费用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企业提供更真实、全面、合理的费用管理报告,助力企业实现稳健发展。

5 结语

通过创新性地应用低代码平台技术,成功构建了一个真实、合理、全面且高效的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系统。该系统全面且精准地满足了企业对研发费用管理的多元化需求,并通过低代码平台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为企业提供了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显著提升了研发费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系统的用户友好界面与可扩展性也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为企业未来的研发管理与决策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化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昊聪,李喜龙,曹俊鹏,等.基于SSM框架的安全生产费用审核管理系统设计[J].轻工科技,2024,40(02):87-90.

【2】周娟,冯勐,辜穗,等.油气企业研发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模式构建[J].石油科技论坛,2023,42(06):30-35+46.

【3】李青.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以苏宁易购为例[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3,13(09):231-234.

【4】王世斌,刘长来,郝亚锋.陕西煤业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践[J].陕西煤炭,2023,42(01):202-205.

【5】李亚梅.业财税一体化——智慧商旅在大型企业中的应用[J].财经界,2022(33):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