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的实践逻辑与世界历史意蕴
2024-09-20刘富胜李琰
摘 要:“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其中“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从世界历史的客观规律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所指明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从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来讲,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从世界历史的价值取向来讲,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与价值追求,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实现“魂脉”与“根脉”的融通,在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精神力量的同时,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关 键 词:“第二个结合”;世界历史;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A81;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24)09-0013-11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内涵丰富、目标明确的重要论断,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新时代文化建设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展示了马克思主义革故鼎新、与时偕行的理论品质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绵不绝、兼容并蓄的特质,突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构导向。“第二个结合”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2]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既意味着民族历史需要在世界历史中把握定位,也意味着民族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在相互交往中共同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一、“第二个结合”顺应了世界历史的普遍规律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每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体系中联系更为紧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无产阶级解放的真理之光揭示了时代发展的规律,以顺应时代发展之势成为人类思想文化的先锋。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有效破解了文化霸权、文化对抗的黑暗,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高度契合性,厚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根基。
(一)传统文明的民族历史向现代文明的世界历史转变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传统文明的民族历史向现代文明的世界历史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3]通过变革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世界精神”解释历史发展的立场,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实际的生产生活mTiD39SAXGwVI6uihRwAPw==出发,揭示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根本原因。在马克思看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驱动力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打破了民族和地域的区隔,使得社会分工和民族之间的交往不断扩大,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4]。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作用下,“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了”[5],使得传统的民族文明不得不向现代文明转变,资本主义“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6],传统文明的民族历史向现代文明的世界历史转变具有现实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克服资本主义狭隘的民族界限。随着世界历史的深入推进,彻底告别了封闭的民族历史和离散的地域历史,“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为公共的财产”[7],民族之间的交流互鉴代替了过去闭关自守的状态。“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因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失生机活力。”[8]只有主动融入世界,才能使中华民族文明保持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深入挖掘中华文明之内核,激活中华文明之时代精华。“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9]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需要坚持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确保文化建设的中国特色;坚持传统性和现代性的统一,推动构建文化体制、文化内容的现代形式;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融入世界文化发展中。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传统文明的民族历史向现代文明的世界历史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主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明必须主动融入世界历史,展开文明交流与互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汇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塑造现代文明。不断赓续传统文明是文化自信、自强在新时代的有力彰显,“第二个结合”促进新时代文化建设具象化,表明中华民族正在以文化自信的勇气和文化自强的锐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政治判断力和领悟力为我国文化建设提出“第二个结合”的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规律总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天地。“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创新的主流,也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化实践的主导方向”[10],表明了我们党对推动传统文明重焕生机、再创辉煌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在创造自己的历史的同时也孕育了毁灭自身的力量,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自诞生以来就通过殖民和掠夺实现财富积累和物质膨胀,资本主义发展史是压榨劳动力、剥削工人的血腥掠夺史,使得“世界市场变得日益狭窄了,剩下可供榨取的新市场日益减少了”[11]。资本无休止地追求剩余价值,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虚假的繁荣”[12],资本与社会生产、消费等环节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资本逻辑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泡影,剩余价值的创造才是目的,导致劳动者的异化程度不断加剧,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对立持续加深。资本的趋利性加剧资本扩张,“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13],从而将争端引向全球。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资本经历了从积累到扩张再到扬弃的辩证发展过程,资本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既为自身的发展拓宽空间,又将自身推至穷途末路。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和顺利拓展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导向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展现出异于资本逻辑的优越性,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为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坚持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不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反思与超越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倡导实现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以人类解放代替资本主义的压榨剥削、以环境保护代替资本主义的环境牺牲、以人与人之间的有机团结代替分裂和对抗,社会主义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存在着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符合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中华民族以“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14]打破资本逻辑下的固定发展模式,在“第二个结合”的“化学反应”中展示马克思主义的磅礴生命力和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美好品质,为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胸怀不断探求各民族文化共性,寻找与世界文化的对接点,有力地破解了“西方中心论”的桎梏,促进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平原则,“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5],将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紧密结合,促进中华传统文明升级转型,搭建世界文化交流平台,为构建现代人类文明发展注入力量源泉。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规律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支撑,“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6],中华民族勠力同心推进民族复兴的历史就是一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就民族文化的历史。中国历史多姿灿烂,朝代更替和衔接构成了中国历史的风雨变迁和独特魅力,夏朝的创始人夏禹通过治理水患被称为治水英雄,同时重视政治改革促进了社会的安定繁荣,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商朝的甲骨文和青铜文化,点缀了我国文化发展;周朝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文字系统,诸如编撰了《春秋》《诗经》等经典著作;秦朝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创造了无数历史辉煌;汉朝时期出现了一批以司马迁、班固为代表的杰出人物,其作品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唐诗宋词至今被广泛传播,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明清时期涌现了众多文学家、思想家,其文化成就颇具艺术价值,对赓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文脉富有借鉴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元素组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五大特性,促进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因。一是连续性,中华民族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从未中断的民族,以生生不息的DDY0P50h+/ujYCU6LHs8Fg==文明延续力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就证明不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就难以在了解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过程中走深走实;二是创新性,中华文明与时变、与俗化,以创新进取的精神不断锻造出符合中华民族特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三是统一性,中华文明以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犹如石榴籽一般紧紧相抱,形成了民族团结、国家安定的坚定信念;四是包容性,中华文明多样的形态和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它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多元性质,以开放的包容性与世界文明兼容并蓄;五是和平性,中华民族提倡与世界各国交流互鉴,坚持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善意”化解“分歧”,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结合”不是生搬硬凑,是彼此高度契合的表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同根同源,但彼此交融、互相契合。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所塑造的“公生明,偏生暗”等崇尚正义的理念与马克思公平正义观相通,所坚持的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与马克思主义革故鼎新的品质相合。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堡垒,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践行马克思在主义。“第二个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再激活、再塑造。“第二个结合”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构建蕴含浓厚中华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话语体系,增强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第二个结合”拓宽了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
“第二个结合”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和追求,在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基础上让世界文明的发展达到了历史新高度,在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互鉴的过程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促进世界历史的发展,推动着社会主义文化铸就新辉煌。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基础上,洞见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17]的事实,指明了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发展方向。资本作为自我增殖、自我膨胀的力量,在推动社会发展时将自身置于一个矛盾体中,资本主义在创造自己世界的同时也埋下了埋葬自身的种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推动社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表象。工业革命也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扩大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因为资本难以摒弃其无休止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18],资本的繁衍和增殖需要以牺牲无产阶级的劳动和自由为代价,那么这就引得无产阶级奋起抗争,资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孕育了消灭自身的力量——无产阶级。马克思深刻洞察资本主义的暂时性,并指出:“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分析这一时期帝国主义的新特点,不断探索无产阶级革命的相关问题。列宁认识到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导致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列宁抓住这一矛盾,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促进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历史局面。随后,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虽然苏联模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也存在思想僵化、教条主义盛行等弊端,“党的变质引起思想路线的变化——思想路线的变化引起社会根本制度的变化——社会根本制度的变化导致苏联的最终解体”[20],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更是陷入低潮。社会主义中国避免重蹈苏联的覆辙,坚持从自身出发,与实际结合探讨中国问题。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将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21],社会主义文化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力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坚持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历史潮流中的思想先导,在人类社会思想史上产生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2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契合并非偶然,而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是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融会贯通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焕发蓬勃生机,既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又在物质丰盈基础上为文化建设注入活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东方神州焕发史无前例的生命力,以锐利的历史感知和博大的时代视野融入到世界历史潮流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蓬勃发展,深刻地改变国际发展局势、占据世界潮流制高点。
(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激烈竞争:促成世界文明发展新高度
前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生产技术落后、世界民族交流受阻等局限使得“世界历史”并未真正形成。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历史通过击碎封建神学和封建制度得以发端,促进社会发展和生产力飞速进步,打通了世界各国的交往通道,以此迅速整合世界市场,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资本的趋势是⑴不断扩大流通范围;⑵在一切地点把生产变成由资本推动的生产。”[23]资本的生产目的崭露了其贪婪本性,资产阶级以资本增殖的逻辑审视商品生产、流通等环节,政治强权、劳动压榨等已然成为了资本的代名词。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历史呈现二元对立,是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对其他国家进行统治和压迫的世界历史,是促使其他国家被动地卷入世界体系的一场血腥掠夺史。回顾中国历史,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击碎了中国社会,中华民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利剑刺破黑暗,迎着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方向勇毅前行,才逐渐改变文明蒙尘、人民蒙难的局面。立足当下,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道路,避免历史灾难重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避了资本主义的桎梏,成功跨越了“卡夫丁峡谷”,“很久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即已能够完全独立地根据自己民族的具体情况和特殊条件,决定自己的政治方针、政策和行动”[24]。通过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努力构建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人类文明全新世界格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文化资源,赋予社会主义中国独特的文化基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具特色的思想资源。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激烈竞争的局面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超越了资本主义一元现代化主导的局面,以世界文明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为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指引方向;进入21世纪,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三个自信”的基础上增添文化自信形成了“四个自信”,并进一步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文化建设的精神引领,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华章,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三)文化自信与文化互鉴的交叉融合: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个结合”强调了文化融合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引领作用。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激荡和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第二个结合”所倡导的文化融合理念,使得文化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造就了新的文化生命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到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成了“第二个结合”的外显文化形式,形成了融会贯通的理论体系,赋予新时代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历史上受到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中国与世界文明长期隔绝,导致中国社会落后于西方社会的发展。以此作为经验教训,中华文明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文化碰撞中日益成熟,成为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例证。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成果,是在不断推动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过程中获得的。世界文化层出不穷、多姿多彩,中华文化日益走向世界舞台,如何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成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5],成为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世界历史发展的文明多样性的现代方案。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文化自信和文化互鉴的延伸和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密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尊重各国文化差异和多样性,推动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文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26]这既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作为,也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景。
三、“第二个结合”彰显了世界历史的价值取向
世界历史的发展本质上是各种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打破了单一文明一统天下、强势同化其他文明的迷思,创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第二个结合”所彰显的世界历史的价值取向还体现在对人的本质的复归和对共产主义核心要义的追求上,推动世界历史向着更加公平、正义、和谐的方向发展。
(一)“第二个结合”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在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不是完全同步的。马克思曾在对俄国农村公社问题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并非线性的发展方式。实际上,人类社会发展呈现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彩色差异”[27],各民族间由于地理环境、人文习俗的不同,文明发展道路和文明成果也有所差异。“第二个结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更新迭代,创造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第二个结合”锻造了新的文化有机体,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特征,让中华文明面向现代、面向未来,创造出中华文明与现代化融会贯通的文明新形态。
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古埃及、古罗马文明等早已中断,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不间断性,中华文明所能代表的是一种独特并且连续的价值观念,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28]。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阐述,证明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暂时性和非终点性,也深刻论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非唯一的模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的狭隘界限,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范式,是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的生动展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展现了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文化自信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唯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始终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绵不绝、兼容并蓄的特质,才能在不断翻滚的世界潮流中以不变应万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是“第二个结合”的文化阐释。中国共产党以“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29]的自觉,始终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文明以“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人民立场,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精神世界追求,成为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精神指引;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的开阔胸襟,铸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爱好和平发展、包容进取的独特内涵;中华文明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30]的崇高理想,推动构建“天人合一”美好图景的现代化。中华文明历久弥新,以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品质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厚植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底蕴。
(二)“第二个结合”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团结统一的内在规定
“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始终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情结,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内在规定”[31],“第二个结合”展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化干戈为玉帛”等崇尚和平统一的内在规定,与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32]的口号实现了良性互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和平统一这一理念上有着深刻的共鸣和相通之处,为推动国家统一和世界团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历史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以大格局、大胸怀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紧密相连,表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33]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和为贵”的思想传统,注重和平共处、互利共赢。无论是古代的“大一统”思想,还是近代以来的民族独立和统一运动,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国家统一的坚定追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强调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当代,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倡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平统一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构建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首先,和平是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二者中本就包含和平发展的内容,这就要求国际社会要以“对话”代替“对抗”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摩擦;其次,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保障,只有通过改革发展才能助推梦想更好实现,以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二者保驾护航;再次,合作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手段,在当今世界背景下各国联系越发紧密,开展合作已是大势所趋,合作有利于各国取长补短、互惠互利;最后,共赢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因此,无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都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及各国携手同行的勇气,由此才能将世界格局推向和平和谐、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第二个结合”实现人的本质复归与社会发展的逻辑相通
“第二个结合”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成就、彼此交融。中华优秀传统中提倡对人的关注,具有突出的人文性,马克思主义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出发点阐述“第二个结合”的形成渊源,由此掌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取向方面的契合性。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思想与马克思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具有相似性;其次,中国古代“以百姓心为心”[34]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所强调的“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35]高度契合;最后,中华文明强调将人置于家国天下之中与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6]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
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发端于在为人民群众解除压迫、寻求解放的过程中。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并指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关键在于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扬弃,因此马克思主张消灭剥削和脱离了共同体的私有制,通过“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37]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就此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思想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相互契合,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理念展现了中国古人关于社会理想的美好愿景。《礼记·礼运》记载着“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38],强调将天下视为统一整体,追求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处,也成为了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揭示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与青年黑格尔派敌视人民群众的唯心史观不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9],明确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社会角色。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继承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40],以此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作用,阐述了站稳人民立场、造福人民的重要性。中国古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思想均聚焦于以民为本,注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参考文献】
[1][14]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7.
[2][11][16][32][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8,358,669,393,135.
[3][4][35][3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1,540-541,3,232.
[5-7][17][3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35-36,35,32,295.
[8][21][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68,8,120.
[9]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99.
[10]康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实践路径与价值导向[J].中国社会科学,2023(8):4-9+204.
[12][27]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40,894.
[13][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8,89.
[15]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J].中国军转民,2022(17):8-9.
[18][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9,683.
[20]吴恩远.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对苏联解体原因研究综述[J].世界历史,2009(1):102-115.
[24]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0册)[Z].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17-318.
[25][2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7).
[2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29]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30](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77.
[31]钟君.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J].红旗文稿,2023(14):19-22.
[33]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86-87.
[34]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9:246.
[38]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6:310.
[4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The Praxis Logic and the World Historic
Implication of “The Second Combination”
Liu Fusheng, Li Yan
Abstract: The“two combinations” represent the most potent tools for the succ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and “the second combination” means another effort to emancipate our minds. From the objective laws of world history, we are still in the era pointed out by Marx. Marxism has brought advanced ideologies and theories to China, activating the gene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ith the light of truth, guiding China into the modern world, and facilitating the renewal and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enriched the cultural life of Marxism and has pushed Marxism to make a new leap forward in Chinese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Meanwhile,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enriched the cultural vitality of Marxism, propelling it towards new leaps in adapting Marxism to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the needs of our times.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world history, there is no single authorized model of modernization.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endows Chinese civilization with modern strength, while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urn, provide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with profound foundation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presents an alternative vision of modernization, expanding the path choic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owards modernization and offering a Chinese solution to humanity’s quest for better social systems. In terms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world history, every civilization is rooted in its own soil of existence, uniting the extraordinary wisdom and value pursuit of a country and a nation, and the diversity of civilizations is a basic feature of human society. The adherence to the combination of Marxism and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ims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oul” and the “roots”, endowing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with formidable spiritual strength while pioneering a new model for human progress.
Key words: “the second combination”; world history; value implication
(责任编辑:刘亚峰)
收稿日期:2024-06-12
作者简介:刘富胜,哲学博士,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李琰,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英才计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2YC020;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重庆地方特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