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融合下的基层党建探索

2024-09-17陆涛李帆

传媒 2024年17期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党建领域,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融合,为基层党建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可以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其具有的大量、高速、多样等特性,可以被用于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类党建信息,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精准地掌握基层党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也为基层党建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基层党建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构建网络化平台,实现党建工作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可以更加便捷地发布党建信息、开展党员教育、组织党支部活动等,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和影响力。

近年来,基层党建的数字化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基层党建数字化是指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基层党建工作中所涉及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应用,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党建工作的在线化、协同化、精确化和个性化。

由束赟所著的《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与基层党建:新技术时代基层党建理论与实践新探索》一书,为读者在新技术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本书通过深入剖析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在为基层党建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的同时,也为基层党建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全书通过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融合下的基层党建新模式新路径,并深入探讨了新技术如何助力基层党建实现创新与发展,揭示了新技术在基层党建中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本书指出,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基层党建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现代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同时也需要关注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和问题,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建设,确保基层党建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

本书开篇就阐述了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认识框架,并深入分析了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在基层党建中的应用场景和可能性,包括党员信息管理、党建活动组织、党建教育宣传等方面,展现了信息技术在党建领域的巨大潜力。书中还详细讨论了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在提升基层党建效率、加强党员管理、推动党建创新等方面的具体作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党组织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党员的需求,从而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党建策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便捷,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可以更加方便地组织党建活动,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在论述过程中,本书不仅引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数据来支持观点,还结合了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和观察,使得整本书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实践价值。同时,本书还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基层党建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思考,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如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推动党建信息化与智能化等,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为基层党建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政党发展新趋势:技术与政党模式的“双重变奏”。技术是一种生产力,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信息技术的进步在政党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书在第一章中用了大量篇幅来阐释技术发展对政党模式的影响,并阐述了新技术时代,政党可能面临的困境和未来发展方向。

本书从分析技术发展对政党的影响入手,用理论和中西方实际案例相结合的阐述方式,提出了“技术发展是政党政治进步的重要内生动力”的观点,并指出当今新技术的发展期待新的政党模式和政党理论。本书认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社会的运行方式和组织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因此会对既有的社会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对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工作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本书还将政党功能分为政治宣传与动员、党员管理与党务应用、社会整合与政策制定三大类,并具体分析了信息技术发展对三大功能的影响。

与此同时,本书前瞻性地指出新技术时代政党可能面临的困境和未来发展方向。本书认为,便捷的新技术运用与政党本质内容的差异、代际差异与地域差异带来的政党组织工作复杂性是新技术时代政党面临的两大难题。而未来的党建工作,将是一个数据采集、处理、使用、分享的闭环,从事党组织工作的相关人员也需要掌握技术能力,并培养捕捉关键信息的洞察力。

党建信息化新探索:大数据环境下的党建方法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基层党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书第二章详细阐述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基层党建信息化的新探索。本书从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核心技术和应用入手,分析了其对基层党建所构成的挑战,并以上海基层党建信息化的实践探索为案例,指出了大数据背景下基层党建的应对和破局之道。

本书认为,传统的党建方式往往受限于地域、时间等因素,难以做到全面、高效地覆盖和服务党员。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水平,为党员提供更好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例如,通过收集、分析、利用海量的党员和群众数据,党组织可以了解党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帮扶等措施,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党员教育不再局限于特定时间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通过党建云平台、党建APP等应用,党员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互联网上进行党建教育和学习。这种方式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为党员提供实时化、高质量、大容量的学习素材,并可以实时对党员学习成果进行检测。而通过对党员个人数据库的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行为准则、综合素质能力等信息,有助于党员的精细化管理,提升队伍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还可以通过分析党员群体的数据信息,指导党建工作的开展,并指导优化党建服务策略,使其更加深入和便捷。在大数据时代,对党建工作人员来说,则需要具备数据处理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这些能力的综合应用可以推动党建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发展。

党建宣传新效能:利用移动互联网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基层党建提供了新的平台。本书在第三章重点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党建宣传的特征,以及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增强党建工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基层党建呈现出信息化水平提升、服务功能增强、互动性增强的新特征。党组织可以通过移动应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将党建信息、政策宣传、教育资源等实时推送给党员,实现党建工作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党员可以通过移动应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与党组织进行实时互动和交流,表达观点和意见,增强党员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增强党建工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本书认为,要提高对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党建工作的认识,确立移动互联网思维,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不断丰富党建平台的内容,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党建工作传播力与影响力评判机制。本书还对上海市新媒体党建工作及“共产党员”公众号进行了传播力与影响力分析,以实际的成功案例展示移动互联网对党建工作的助力。

最后,本书还用整整一个章节探讨了上海“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在运用新技术探索“积分制”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积分制”管理是一种利用积分来量化党员、员工或成员在组织中的表现、贡献和行为的管理方式,旨在激发成员的积极性,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促进组织的健康发展。上海“两新”组织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将“积分制”管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展现出了积极的创新力和实践精神。这种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组织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而且促进了组织的健康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积分制”管理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书中通过对党建创新平台“小新”的运行状况及积分制管理实践状况的分析,总结了“两新”组织党建信息化工作的经验,同时也剖析了发展党建平台所面临的难点和困境,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这些建议包括提升使命感与科学性,坚持线上线下结合,衔接更多平台,推进党员终身学习,以及探索“一元管理、多元活动”的积分管理模式,创立多样化、个性化、情感化、社会化的工作机制。

本书认为,尽管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为基层党建带来了诸多机遇和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基层党组织加强技术防范和管理措施;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需要党组织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人才支持。因此,基层党组织在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推动党建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平衡发展和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确保党建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逻辑清晰严谨,不仅适合党建工作者和学者阅读,也适合广大党员和群众了解和学习。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在基层党建中的作用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前党建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在党建领域应用的全面介绍和深入分析,还提供了思考和探索的方向和路径。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书对于更好地推进基层党建、加强党员管理和推动基层党建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者单位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