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大视听”助力网络剧创作再出精品

2024-09-17王杰群

传媒 2024年17期

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利用近三年时间精心打磨、培育推出了网络剧《我的阿勒泰》,并对其进行重点资助。该剧实现四个“首次”突破:是首部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网络剧、首部入围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的华语长篇剧集、国内首部打通“原生HDR”拍摄制作流程的网络剧、爱奇艺微尘剧场的首部迷你剧。该剧在央视一套和爱奇艺播出后实现“破圈”传播,得到观众广泛好评,居同时段全国收视率TOP1,豆瓣评分8.9分,截至2024年8月,为今年评分最高的华语剧集作品。

“北京大视听”推动精品创作再上新台阶。2023年,北京广电局建立了“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工作机制,以“着眼大格局、统筹大体系、抓好大剧本、打造大服务、深化大传播、聚力大联动、把握大荣誉、发展大人才”为总牵引,推动影视精品创作破圈、领跑、“出海”,促进行业提质升级发展。“北京大视听”作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近年来倾力打造了网络剧《繁城之下》、网络电影《浴血无名·奔袭》、网络微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网络动画片《李林克的小馆儿》、网络综艺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网络纪录片《闪耀吧!中华文明》等一系列题材创新、立意深远、品质优秀的精品力作。2024年推出的网络剧《我的阿勒泰》创造性地对散文集进行影视改编,以极具审美、风格独特的美学影像,在细腻质朴的慢节奏生活中表达敬畏自然、找寻真我的主题内涵,探讨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及共同生活、相互依存的关系,全方位多维度地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了真实的新疆、美好的新疆,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自信、和谐的中国,是今年剧集创作的高峰之作。

尽首善之责,大格局定位影视价值坐标。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进程中,北京广电局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在发掘北京题材、讲好北京故事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北京大视听”的题材光谱,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中找准选题,以首善标准和首都气派讲好故事、拍出精品。在《我的阿勒泰》早期规划阶段,北京广电局敏锐捕捉到该剧的时代价值、精神内涵和艺术潜力,做好立项备案服务,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为项目建言献策,帮助创作团队打磨剧本细节、提升作品立意、攻克创作难点,切实提高作品质量。主创团队充分吸收专家意见,将民族团结主旋律贯穿全剧始终,充分领会散文文学的精神实质,塑造了生动鲜活、清新有趣、自然立体的人物形象,让观众在幽默的台词和充满烟火气的情节中领会当地风土人情,感受各民族交往交流的鲜活日常。

成协同之势,视听正能量彰显文化自信。北京广电局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坚持“一剧一策”,为优秀作品做好管家式服务;全流程跟踪指导《我的阿勒泰》的创作拍摄工作,在立项备案、剧本审读、成片审核、宣传推广、推优评奖、文艺评论等各环节高位推进、高频调度、高效服务,调度“视听北京传播矩阵”开展全媒体宣推,紧密围绕“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剧,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宣推主线,充分发挥该剧“文学+旅游+影视”融合优势,做好跨界联合,有效释放剧集长尾效应,做大文旅结合宣传。该剧对新疆旅游的有效带动,成为北京与新疆对口支援、紧密连接、互惠共荣的生动写照,为影视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了新样板。在国际传播方面,该剧在国外专业影节和大众市场,均获得很高的赞誉和认可,成为“文化自信”和“文化输出”的典型范本,展现了中国故事对全球观众的吸引力,为国剧走向世界开辟了全新思路。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影视文艺创作必将迈向更加巍峨的高峰。北京广电将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主动出击、靠前发力,坚持首善标准,做好北京服务,打造精品矩阵,推出更多弘扬正能量、充满艺术性的精品力作,奋力谱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北京篇章。

(作者系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