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实施幼小衔接教育内容的研究
2024-09-12王秋妮
3—6岁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因此,根据幼儿各年龄段特点,选择合适的幼小衔接教育内容并科学实施,能帮助幼儿全面做好入学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为幼儿后续学习打好根基。
一、幼小衔接教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幼小衔接问题已经明显有所改善,不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幼小衔接。大部分幼儿园会开展相应的幼小衔接专题活动,以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由于没有专门的幼小衔接教育内容,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内容选择和实施方面方式不一,能将幼小衔接教育内容渗透于幼儿三年生活学习过程中的更少。笔者依据《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方面的内容、发展目标及指导要点,在实践中探究适宜幼儿园小、中、大班三年的幼小衔接教育内容,并形成了有效的实施策略。
二、幼小衔接教育内容实施策略
(一)关注幼儿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幼儿的原有经验和发展差异
一方面聚焦习惯养成的生活教育。根据幼儿各年龄段特点,将幼小衔接教育内容以养成教育为主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以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做到生活课程化、课程生活化。另一方面聚焦入学准备的主题课程。根据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的特殊需求,通过开展主题课程“我要上小学”来帮助幼儿做好小学入学准备。
(二)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帮助幼儿做好小学入学的身心准备和适应等
一是身心准备,帮助幼儿做好心理方面和身体发展等方面的准备。如通过投放合适的心理健康绘本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开展新生入园适应周等活动使幼儿更快适应新环境;通过开展拍球小达人、跳绳小高手等专项运动提升幼儿动作协调能力;等等。
二是生活准备,从小班一入园,笔者所在园就开始帮助幼儿做生活方面的准备。如通过开展安全小卫士活动使幼儿在情景模拟和游戏活动中掌握安全知识,提升幼儿自护能力;通过开展劳动小能手活动使幼儿参与劳动,增强自信心,培养初步的责任感;通过开展时间课程使幼儿做时间小管家管理自己的时间,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等等。
三是社会准备,注重幼儿的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的情感培养。如通过开展文明小礼仪活动帮助幼儿扩展交往范围,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交往方式;通过开展年级交换活动、户外混龄游戏等,鼓励幼儿在交往过程中自己学着解决矛盾和冲突,帮助他们树立集体意识、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等等。
四是学习准备,注重呵护幼儿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探索体验,如通过年级特色活动,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具备基础的学习能力;通过开展买卖小高手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提升做事的计划性、语言表达力和人际交往力,同时在活动体验中掌握数学知识;等等。
(三)关注幼儿发展的可持续性,培养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
一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促进幼儿可持续性发展。尊重幼儿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如小班幼儿更倾向于通过具体形象思维进行学习,教师引导的语言语速要放慢、学习过程中要设置一定的情节等。教师要清楚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不能一下子对幼儿要求过高,帮助幼儿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二是增强幼儿任务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是做好小学入学准备的重要内容,在小班注重培养幼儿做事的积极性和专注性,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入手,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任务意识。在中班注重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能力,通过开展任务小高手活动等培养幼儿主动完成任务的意识和责任心。大班通过开展小小营养师、小小气象员等活动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质量意识及责任感。
三是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促进幼儿可持续性发展。根据幼儿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把幼小衔接教育内容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和一日生活,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方式积累经验,逐步做好身心等方面的小学入学准备。引导幼儿根据天气自主穿、脱衣服,学习整理床铺及使用筷子进餐等。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幼儿所经历的不仅是生活空间的转换,更是生活方式、角色身份、人际关系、行为准则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幼小衔接教育内容的实施是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基础,为帮助幼儿全面做好小学入学准备,幼儿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遵循幼儿的学习方式和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幼儿为本,积极探索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减缓幼小衔接坡度,实现幼小衔接的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