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探究式学习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效果

2024-09-12郭娟

陕西教育·教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古诗理论教学方法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和思考。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传统的古诗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其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不深,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如何改进古诗教学方法,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通过阐述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以期能为古诗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现状分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局限性

一是缺乏互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单向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在学习古诗时感到枯燥乏味。二是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一些学生可能对古诗感兴趣,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对其他文学形式感兴趣。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进行教学,会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古诗时感到困难和无聊。三是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往往只是死记硬背,无法真正理解古诗内涵和意义。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理解能力较弱。古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学生在理解时往往存在一定困难。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内涵,学生就很难体会到古诗的美,也很难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二是古诗背景知识缺乏。古诗往往与当时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如果学生对这些古诗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就很难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意义。三是学习兴趣不浓。小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往往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古诗学习兴趣,学生就很难主动参与古诗学习,古诗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四是古诗学习方法不当。古诗学习需要一定方法和技巧,如果学生在古诗学习时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很难提高古诗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内涵,注重激发学生古诗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古诗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让学生在古诗学习时能够事半功倍。

(三)教师教学方法的现状与不足

一是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主动参与的激发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不足。二是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教学方法的改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多媒体教学、在线教育等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但一些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存在过度依赖、操作不熟练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受到教育体制和评价体系影响。由于教育体制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导致教师在教学中过度关注学生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往往只注重学生成绩,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手段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其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主动建构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二)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是探究式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其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发展过程,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决定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在认知发展理论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可以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三)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探究式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其认为每个人都有多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在多元智能理论中,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

(四)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学习受到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在社会文化理论中,学生学习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学习到社会文化知识和技能。

(五)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情境化的过程,学生学习受到情境因素影响。在情境学习理论中,学生学习是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学生通过与情境交互作用,学习到情境中的知识和技能。

(六)问题解决理论

问题解决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学生学习受到问题解决能力影响。在问题解决理论中,学生学习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进行的,学生通过问题解决过程习得方法和策略。

三、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思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是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探究式学习应用于古诗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创设情境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部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状态。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方式创设与古诗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古诗意境和情感。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古诗的内容和特点,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探究。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作为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对古诗含义和意境展开探究。合作学习是探究式学习的关键途径,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积极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助力学生更为深刻地领悟古诗含义和意境。

(四)实践活动,深入探究

针对古诗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类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解读古诗的深意。

(五)交流展示,总结评价

交流展示是探究式学习的关键一环,促使学生积极呈现探究所得,踊跃分享学习经验,提升学生表达水平与沟通能力。总结评价属于探究式学习的重要部分,助力学生归纳学习进程与成果,审视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及自我管理水平。

四、探究式学习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过程

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构思唤起学生古诗学习兴趣。第二步,初步阅读。学生自主展开古诗阅读,形成对古诗的初步感知。第三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疑惑之处及渴望深入探究和了解的部分。第四步,小组讨论。合理划分学生小组,小组内针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第五步,资料收集。鼓励学生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古诗相关的信息。第六步,深入探究。指导学生深入剖析古诗意境、情感、修辞及所反映的特定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等。第七步,成果展示。学生小组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探究成果。第八步,交流分享。不同小组之间积极互动,分享独特发现和深刻体会。

为了拓宽学生文学视野,教师可以多提供其他相关的古诗或文学作品作为知识的延伸及补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巧妙引领学生的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全方位支持,大力鼓励学生展开多元思考及创新表达,及时给学生反馈和建设性评价,等等。通过这样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更为深入理解古诗内涵,以及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等。

五、探究式学习在古诗教学中的效果评估

在全方位、深层次对探究式学习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成效展开评估过程中发现,探究式学习不仅切实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的状态,深层次激发学习潜能。同时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使其在面对各类问题时,能够快速找到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依据学生实际,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引领学生投入到探究式学习之中。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等,激发学生探究欲,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过程中感受古诗独有的魅力。

探究式学习并非一种孤立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共同提升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效果。因此,未来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将探究式学习更加有效地运用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成长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高尚审美情趣的人。

猜你喜欢

古诗理论教学方法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拟古诗”之我见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