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待到山花烂漫时 共看繁花似锦开

2024-09-12曹小平

陕西教育·教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公开课概念教材

作为一名乡村教育工作者,笔者通过一堂关于《等比数列的概念》公开课,领悟到了一些践行教育家精神、做幸福教师的深刻体会。

一、教学过程

师:前面学习了等差数列,现给出如下数列,我们观察其特征。

此时,教师已成功导出“等比数列”的特征。

师:大家还有其他发现吗?(应该是看到教室还有同学跃跃欲试或者公开课的缘故)

生4:常数都是数列的“首项”。

生5:常数都是“正数”。

……

此刻,原本沉寂的课堂沸腾了。大家都将目光聚焦到刚才回答问题的两位同学身上,会不会是两个“捣蛋鬼”有意而为之。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平时沉寂的课堂怎么今天这么活跃?是公开课的原因吗?还是这些“捣蛋鬼”想借机表现呢?我感觉应该是平日的课堂,教师不会设置这么多的问题,也可能会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程度。恰恰是这样,致使我们的课堂过于沉寂,学生疲于应付,出现上课睡觉等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失去自信,教师缺乏上课幸福感。

其实,也正是这样的一次看似不尽如人意的回答,竟然将课堂探究推向了高潮,大家也都纷纷议论起来了。经过讨论发现,教材中还有一个“复利”情境,给出的是数列⑥,我们注意到该数列的特征,常数显然不是首项。可见生4的发现局限了,那么生5的发现依然正确。遗憾的是,教师当即未对这两个同学的回答进行反馈,错失了一次数学建构的良好机会,让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究其原因是教师选例不慎、处理不当所造成的。

师:大家发现是同一个常数就好了,也不一定都是正数,都是首项。(继续进行教学任务……)

师:板演等比数列的概念,强调:1、…2、…3、…

师:等比中项的概念,注意:1、…2、…

师:课堂练习,旨在考查两个概念。

在此过程中,学生活动几乎没有,可能是因为前面互动多,担心教学任务上不完。

师:PPT呈现例题。已知等比数列的任意两项,可以确定该数列吗?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进行演练。

教师巡查后,指定一位学生分享做法。(有意而为)

生6:基本量的计算。

师:板演详细过程。指出涉及指数式运算,大家注意根的取舍,倡导这是最常规的。

师:除此常规方法之外,大家还有其他做法吗?请分享。

师:非常好,该同学是借助于“等比中项”完成的。

教师话音刚落,该生主动站起来。

生7:老师,我就用定义,没太注意“等比中项”。

师:明显就是借助于“等比中项”。

学生无语,尤其生7。

师:布置作业、小结、下课。

二、课后反思

笔者在想,可能是由于学生基础不好,没有抓住教师问题的本质,而是停留在表面,导致课堂中“意外”不断。不可否认,学生的发现是正确的,是值得提倡的,不能刻意回避。至于课堂中,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课堂的把控等这里不做赘述,只就教材中商榷之处与同仁们交流、切磋。

1.情境设置

(1)“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时期……”出现的①②③三个数列有重复之嫌,用一个即能说明问题。另外,前后不连续,同一情境可以继续采用第1节《数列的概念》中的数列2,只需提出数列的前5项(前5天的月亮可见部分)即:5,10,20,40,80。既能将生4的“意外”彻底解决了,更能彰显教材使用情境的连贯性。

2.例题处理

(1)生7的一句“没注意”,又是一次课堂“意外”,足以让我们感到前面在等比数列概念给出后直接给出“等比中项”至少生7没有掌握,是不是还有更多学生没有掌握呢?笔者觉得,教材在等比数列概念之后急着给出“等比中项”有点突然,学生被动接受。我们为何不在例1的解法二中(生7的解法)“开花”,介绍“等比中项”,顺势而为,一举两得。

其实,笔者之所以对例1有这样的兴趣,除了生7的“意外”启示,更重要的还是人教版教材惯用的“手段”。例如,等差数列中:

本节课经过反复打磨,曾作为“陕西省城乡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安康石泉县执教的示范课,课堂上精彩纷呈、配合密切、效果突出。其实,课堂教学不能简单靠教师的直白和学生的满堂应和来实现。我们应该讲本质、讲联系、讲发展,有碰撞、有雄辩、有升华,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的真谛和精髓,把数学思维、思想、方法有机融合起来,营造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善于表达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表达欲,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20多年来,面对稚嫩的乡村学子,这种幸福感不仅仅是一堂课体会到的,它更弥漫在乡村学校的角角落落,渗透在乡村教学的时时刻刻,涵蓄在教育教学的枝枝节节。当我身披星光,走进宿舍,确认他们熟睡之际;当我推开门窗,走进教室,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时;当我走上讲台,扫视全班,目光触碰渴望的眼神时,这一刻,我品尝到一种幸福的味道。这种幸福的味道,品尝过你就一定不会后悔你的选择,品尝过你就一定不会遗忘这种感觉。看着孩子们从懵懂无知到从容自信,从甘心“躺平”到悄悄“内卷”,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待到山花烂漫时,共看繁花似锦开。在乡村教育的田野上,我将牢记使命,立足岗位,植根沃土,忠诚履职,甘于奉献,心系农家子弟,争做厚德之师、博学之师、仁爱之师、创新之师,以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行动年为契机,用心、用情为乡村孩子创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环境。

猜你喜欢

公开课概念教材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第一次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