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拓深度 幸福加速度
2024-09-12丁良志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倾注热血、付诸行动,我就可以成为想成为的样子。做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我儿时的梦想,中师毕业的我坚定地站上三尺讲台一干就是24年,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繁忙、平淡、琐碎。山一程,水一程,跋涉着艰辛,品尝着苦辣,我却无怨无悔!
24年来,我从一名山区数学教师逐渐成长为“汉中市‘三一一’人才”“汉中名师”“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第三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全国模范教师”“大国良师杰出贡献奖”等荣誉。回望来路,虽也遇到过不解和委屈,但体会更深的是:“我很幸福,因为我是一名数学教师。”教学中,我注重拓宽课堂的宽度、广度、厚度,注重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生动活泼,教学效率高,跑起幸福加速度。
善于钻研,在专业成长中初尝幸福
2000年,汉中师范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在勉县茶店中学,当时一位初三数学教师调到了城里,校长就问我敢不敢教初三数学,我想都没想就满口答应了。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于是我就成了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第一次走进初三教室我还有点担心,很多男生个子比我高,年龄和我相差两三岁,我很快就调整好了状态,作为新教师我教得不一定好,但可以让他们喜欢上我,于是就发挥自己的优势,班会课上教他们唱流行歌曲,课余和他们一起打篮球、打乒乓球。很快,我们就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情谊,欢歌笑语挣脱了校园围墙的束缚,自由地飘向远方。可我发现,数学课上睡觉的孩子没有减少,不能按时上交作业的数量还在增加,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也远远落后于另一个班。我一下子急了,难道我的观念是错的?瞬间有种跌入谷底的感觉。我羞涩地向同年级年长的张老师请教,他淡淡地对我说了句:“刷例题。”从此就开启了我数学教学的第一阶段,那个初三上学期的后半阶段,我找齐了整个初中的课本,把上面的每道例题、每道习题都做了几遍,还专门准备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把试卷上稍微复杂一点的,尤其是压轴题进行了详细分解,找出它们在教材上的例题原型或关联知识点。那年寒假,我刷了当时前五年全国重要省份的中考题。第二学期的数学课堂上,我最擅长、最熟练的就是给学生讲解各种各样的例题、习题、考试题。
2008年,我调动到县城的勉阳中学,在这里与我的初中数学老师再次相遇,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绝不是只会教学生刷题。”在这个新学校,各种教学比武异彩纷呈,我开始为我的新教师汇报课而发愁,为我的课堂环节设计而担忧,被我的要么拖堂、要么“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式的教学折磨得彻夜难眠。痛定思痛,我开启了专业领域的学习之旅:开始勇敢地向本校的数学教师请教,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方法,我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学期下来,我听了近百节课,发现这些课各有特点,我不知道应该学习哪种模式,一时之间更迷茫,无意间翻开一直放在我办公桌上的《教师教学用书》,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一边勾画圈点,一边做笔记,认真地研读编写说明、教科书特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认真地研究每一章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设计思路、课时安排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于是,我开始按照《教师教学用书》建议的教学设计“依葫芦画瓢”设计、授课,主动邀请同事听我的课,给我提意见。与此同时,我仔细研究课程标准,虽做不到倒背如流,但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慢慢地,我学习的范围逐渐扩大,开始阅读数学家自传、心理学知识、哲学;开始研究教育专著、数学教育教学专刊。
于是,顺利开启了我专业成长的下一阶段。我开始向张庆辉、杨玉文、汪香志、罗增儒、王尚志、马复等专家老师学习,研究他们的课例,阅读他们的推文或专著,甚至登门拜访,向他们请教。近十年,我一边更新理念,一边积极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每堂课的教学设计都精心策划,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渗透,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注重学科素养的落实,努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始终坚持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时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内在需求。一年又一年,我的数学课渐渐得到更多学生的喜欢。在名师大篷车培训、苏陕结对校际交流等多个教研活动中,我的示范课赢得一片喝彩。2012年7月,作为汉中市教学能手,我参加了省赛,有幸获得了“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这让我觉得十余年的奋斗拼搏、不畏寒暑、独自钻研教材、反复打磨课堂、提高教学技能是值得的。此后,在省、市组织的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中,我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的报告,和同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仅解决了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还看到了教学研究领域原来是如此的广阔无垠。每次参加完培训活动后,我都会重新审视自己,试图在课堂上找到真实的自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反思,通过反思和磨炼,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至此,我在不断突破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主持研究的省级课题《勉县初中数学课堂现状及改进策略的实践研究》最终确立了研究成果并在全县推广。2017年4月,我又一次荣幸地站在高新一中报告厅的“当代名师大讲堂”上,为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和本省的500余名同行上示范课,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普遍认可,幸福感满满……
乐于奉献,于教学研讨中感受幸福
2015年寒假,身为数学教研组组长的我放弃休息时间,带领4名数学教师争分夺秒编写完成了学校七、八年级数学导学案。从接到任务开始,我不分昼夜思考、设计、编纂、修改、再编辑,直到正月十五这一天才终于完成了这项工程。后来,我又在印刷厂待了3天,完成了导学案的校对工作,在开学一周内将导学案及时发放到了每位学生手中。看到自己的心血和努力变成了一本本精美的导学案,看到学生手捧导学案认真地学习,我感到非常欣慰!
2017年,我担任勉阳初级中学教务主任。同年4月,一位数学教师休产假,那时学校人员非常紧张,我主动承担了她的教学任务,那时的我还负责教务处的工作、年级组长的工作,还是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面临着省教育厅的考核认定,以及陕西省规划课题的研究及汇报答辩,白天忙学校工作,晚上回家完成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任务的一些相关工作,那段时间我可以说是连轴转。
2017年6月,我邀请了来自咸阳、安康、汉中的11位教学名师在勉阳中学开展了一次大型教研活动,让勉县的教师不用走出去,在家门口就能听到专家的示范课和专题讲座,和专家近距离交流教学问题。由于之前没有组织这种大型教研活动的经验,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提前制定预案并反复推演,力争考虑到每个环节和细节。从邀请专家到勉县义务讲学、反复商榷活动时间到确定活动场地、活动宣传和场地布置,以及专家的日常接待都是我具体对接。经过周密部署,在同事的紧密配合下这次教研活动圆满成功。
辐射引领,在教师成长中体悟幸福
作为汉中市初中数学学科基地核心成员之一,我带头开展教学研究,扎实做好青年教师传帮带工作,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不忘带动更多年轻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多年来,我进行教师培训和示范课讲授80余次,参训教师达2600多人。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丁良志工作坊”后,更是通过网络研修平台和送教下乡活动,把自己多年的感悟和经验毫不保留地分享给青年教师,充分发挥自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我经常会接到一些慕名打来的求助电话或通过微信、QQ请教问题,我都毫无保留地耐心解答直到求助者满意为止。看到工作坊的那么多青年教师,如西乡三中的吕蕾、汉中实验中学的杨少辉等一大批教师学有所获,脱颖而出,想到更多学生在这些数学好老师的引领下学习数学、学会做人、全面成长,我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有了可喜的回报,感受到了一个教育人的幸福!
因为热爱,我选择从事了教育教学工作,体味酸甜苦辣和幸福的味道。教育让我平淡无奇的人生闪闪发光,我将继续以梦为马,不忘初心,为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