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招待所(短篇小说)
2024-09-11涂池
一
下班是一首谎言诗。初冬天气由凉转冷。
李鱼加班到八点多,从公司出来的时候,门口连个摆摊的流动商贩都没遇见。他咽了口唾沫,准备沿着人行道走到地铁站去乘地铁回家,旁边嘎吱一声停下来一辆车。帅哥喔,打车不咯。李鱼抬头僵硬地瞥了一眼,像个塑料假人一样摇头,全程没有一句话,然后接着往下走。
如果李鱼有钱的话,他当然也想打车,不用挤地铁跑上跑下,多方便!李鱼沉默着,烦闷,扫码进站,再卡着点冲进车厢里。环顾四周没有一个空座位,李鱼找了一个角落斜斜靠着站定,开始看手机。
手机上有很多条未读消息,是他朋友的,说最近写的诗歌又发表了,在某个刊物上。真羡慕啊,李鱼挨个回复着,然后考虑自己要不要再写一点新的诗歌。
是的,李鱼还写诗,某些时刻还带着些诗人的特色,比如拮据,比如高傲的穷气。他自嘲时喜欢说,哎呀我是个诗人,常引得哄堂大笑。朋友们最近各种好消息,自己却依然只是上班下班两点一线,偶尔参加个活动,还得扣全勤,心烦啊!
地铁很快就到了他那站,还未等他出去就拥进来一大波人,把快要走到门口的李鱼又冲回了车厢中部。李鱼很想怒吼一声。但日子还要慢慢过,他咬紧牙关,提着自己的背包以减少接触面,向着人群竭尽全力把自己送出去。
地铁关门,前往下一站,车窗里面的人像腌制好的沙丁鱼罐头。李鱼忘了自己刚刚还是里面的一员,高兴地笑笑,有种属于自己的阿Q精神。
出了地铁站,李鱼还得走一会才到家。夜色加深让气温又降下一两度,让在地铁里闷出汗来的李鱼打战,本来想再游荡一会的他加快了脚步赶紧往回走。连打字的手都不利索了,但李鱼还是坚持和朋友聊天,这种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是李鱼为数不多的享受。就是还得在心里暗骂几句这天气,冬天一下子加在身上,他有点受不了。
在小区门口买了份肉夹馍,超市里再买瓶甜水,李鱼提溜着袋子回家。路上遇到的邻居一个都不认识,他低着头继续看手机,似乎能在手机里面看出花来。
走到三楼,李鱼用脚步声喊醒了声控灯,往前走三户停下,掏出钥匙把门打开。似乎后面的黑暗里有人在追赶一样,李鱼闪身进门,把门哐当一下砸在门框上,反锁好,才松懈下来。把客厅灯厨房灯能开的全都打开,营造出一种熟悉的、不那么孤独的氛围,再趿着拖鞋把整个人都扔在沙发上面。李鱼呼出一口气,啃着肉夹馍看手机,就瞧见自己好久没聊的朋友王熙找他,邀请他去玩。
二
王熙是谁?李鱼的大学同学,之前两人好到同穿一条裤子。入住寝室第一天,李鱼瞧见王熙噼里啪啦地往书架上扔诗集,高兴地从凳子上跳起来和他握手,原来你也写诗啊兄弟。他的热情令王熙脑子发蒙。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情况。
和李鱼不一样,王熙一次憋不出来几句,字字斟酌。而李鱼是暴风般写作,恨不得一次写完王熙一个月的量。好在都是青年人,有着愉快的交流,两个人的诗歌水平也都随时间显著提高。只是苦了其他舍友,听他俩聊些听不懂的东西,多难受!
大学时间流水一般过去,李鱼在校期间就谈好了实习,毕业之后直接签合同去了公司上班,一边写诗一边赚钱。王熙考了教师资格证,之后被分配到了下面的县区当小学老师,幸好两个人都还在一个城市。
最近李鱼太忙,常常忘了回王熙的消息,王熙在大学就习惯了他的作风,也不恼。王熙多次邀请李鱼去做客,这周李鱼忙完了一个大工程,周末应该有短暂的休息,李鱼就答应了。王熙很愉快地把自己的周边生活分享给李鱼,让李鱼稍感羞涩。一旁沙发上堆叠的衣服,还没洗,就那么扔着,乱糟糟的。
挂断电话,李鱼打开了电视,听着电子声在天花板上盘旋,他的两根眉毛才从绞在一起的模样里面舒展开来。目光再挪到身边的衣服上,李鱼有一种想把它们洗掉的欲望,但想到洗完衣服还要晾晒,又把洗衣服的欲望打消了。不如,等周末从王熙那回来,再把衣服一起洗?
夜色逐渐加深,手机里的视频还在李鱼的眼睛里跳跃,他本来就疲乏的神经,混合上电视机的音乐声和讲话声,让他很快就觉得累了。他慢慢合上的眼,又一下被自己焦虑的心情给扒开。睡不着就写几句诗吧,他到书桌前坐下,写了没几句,都不是很满意,又顺势从床边挪进被窝里,一觉到天亮。
天亮之后的生活还是一样,还有两天才到周六。李鱼一边在朋友圈里吐槽工作上的不幸,一边急匆匆地刷牙,洗脸,穿衣服。等赶到公司打卡之后再用嘴叼着一包包子冲到工位坐下,他才呼出一口气,胸膛喘息声和风箱一样,呼哧呼哧,吐出来的空气还有家里的味道。
在完成了部分工作后,李鱼刷了会儿朋友圈,看见王熙新发的“九宫格”。好奇点进去一看,看见王熙正和孩子们一起在粉刷纸壳子和墙壁。大人小孩都一起灿烂笑着,笑成一丛热烈的向日葵。最后一张照片是王熙和孩子们的合照,所有人脸上都粘着颜料和阳光,后面的墙上悬挂着几个大字,是各种颜料七手八脚涂抹的:春风招待所。
上班的日子总是让人焦虑,加班都是老板的谎言。好在终于迎来了大结局:周末。都聚在一起畅聊去哪里玩,有同事来喊李鱼出去喝酒,被他婉拒。王熙做的事情让他觉得很新鲜,他准备明天一早就动身。
三
第二天,他早早起床洗漱好,带上几本诗集和认真誊抄好的几页诗歌手稿,顺着手机上高德地图的导航指引,辗转几站地铁,坐上了往乡下去的公交车。
开始还好,后来李鱼感受到一阵强似一阵想要呕吐的欲望。坐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上,今早的早餐开始造反。李鱼拨开一旁脏兮兮的车窗,让寒风从车外席卷进来冲散了那股陈旧、令人晕厥的皮革味道,才舒服了一点。
等到路边的绿化树一排排向后倒伏,噪音再少一些,周围突兀地传来狗吠声和孩子们的吵闹,司机师傅友善地提醒李鱼他的目的地到了。沿着司机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所陈旧又崭新的学校坐落在不远处。李鱼刚刚跳下车,公交车就在轰鸣中离去了。他被呛了几口尾气和烟尘,默默收回了刚刚夸赞司机师傅的话。越临近学校,越清晰听见孩子们的笑声和尖叫声。
在听到一连串的狗叫声之后,王熙略带歉意地小跑过来,一边安抚狗一边开门。他比大学时候瘦了一些,黑了一些,但更开朗了,露出两颗尖尖的虎牙。王熙把他迎进学校关上门,带他绕过教学楼,就看见一个粗糙简陋的操场,原本不大的空间里站着一群孩子。
王熙羞涩地笑笑,指着他们对李鱼说,这都是他的学生。他平常教语文的时候常会记一些灵感,然后写诗,孩子们和他相处久了,也开始喜欢上了诗歌。这里,还有这里,王熙指着墙上拼贴的许多纸壳说,都是他们和我一起制作的。王熙很骄傲,李鱼看着孩子们在玩闹,也开始有了一丝笑容,看见“春风招待所”的时候,他甚至感受到了一股子被生活悄悄藏匿起来的愉悦,不孬。
王熙走上前去指挥孩子们排列整齐,然后介绍了李鱼的身份,随着一阵震天响的欢呼,王熙把李鱼拉到孩子们中间,“孩子们,准备开始!”
欢呼声包围了这个小小的操场。李鱼突然听见校门口那边狗的大叫,转身看过去,见一个人影从楼的那边转过来。李鱼还没看清那人的脸,身边的声音都消失了,小孩们噤声站好。王熙也收起笑容,走上前去和那人打招呼,校长好。
校长一脸不耐烦地看着乱糟糟的四周,表现出一股厌恶的情绪,他说,谁让你搞这些的?王熙和他解释,这本来就是周末,而且孩子们也是自愿参加,等到结束了就把一切都收拾好。李鱼在一边尴尬地站着,看见校长一瞪眼,阳光都暗淡了几分。校长声音高了好几度,眼球似乎要透过眼镜直接飞到王熙脸上去:我问你谁允许你搞这些玩意?
空气中传来一股子肃穆的气息,李鱼气不过,准备和他理论,目光碰到尴尬的王熙朝他看,示意他别乱来。校长训斥完王熙,转身离开前,用目光剜了所有人一眼:王熙你现在立马把这边东西都收拾好,别的哪里都可以,但这里是学校,我说了不行就不行!
等到校长转身离开,李鱼再看向孩子们,孩子们都低头不敢说话,王熙也面色阴沉。但很快王熙笑着和孩子们一起整理好装饰,把孩子们都送出了学校。
王熙带李鱼来到他的宿舍。学校原本是有三四个老师的,只有王熙一个人的家不在这边,平常只有看门的狗陪他在学校。
王熙怒气冲冲地关门,开始咒骂,他妈的,真是抠门。平常还会有个人来这边看门,等我来了就把这个活交给我,工资也不涨!李鱼看着王熙发怒,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他。坐在凳子上环顾四周,寝室只有两张床和一张桌子,他坐的这张床大概是没有人睡,所以只铺了一层毯子充当沙发,上面堆放着一些杂物和行李箱。
桌子上整齐摆放着一些作业本,应该是在办公室没有改完的作业,王熙带回宿舍批改。阳光从窗口斜斜照射进来,正好落在地上一口满水的瓷缸里。一株娇小的荷,沐浴在阳光里生长。
等再回头,王熙已经恢复了平静,见李鱼朝他望去,有些不好意思。
很尴尬是吧?
李鱼摇头,刚想说什么就被王熙阻止了。“你今天还回去吗?不回去留我这休息一天吧。”
李鱼点点头。临近中午,王熙站起来,说,走吧,整点吃的去,饿了。
两个人出门去,走了一段路,在村口的商店买了菜和酒。酒是散装的白酒,菜是熟食店的家常。回去的路上,王熙掏出烟来抽。李鱼问,不苦吗?王熙用脚踢飞一颗石子。苦啊,又累,还挣不到几个钱。王熙把胸腔里的烟气都吐了出来,好像把所有的苦水都挤压出来一样,不说了,只是叹气。
李鱼,我们还是聊聊诗歌吧。
四
下午,外面突然开始刮风,李鱼和王熙一边喝酒一边聊。王熙说起原本在城市的便捷,现在与他无关。在这里,每次赶车都很困难,公交车塞满了大包小包。有时候半个小时都等不到一辆车,好不容易等到,车里面拥挤又难熬。
太苦了,能想办法的都想办法调走了。李鱼听着王熙诉苦。
都是些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管,天天被网络短视频上的烂梗冲昏了头。有一次王熙写诗的时候被小孩子看到了,一个诗人老师对他们来说显得奇妙,王熙干脆增加一些诗歌课,读诗和写诗。没想到,一些原本不那么在乎学习的孩子被吸引了。
说到这里,王熙开心地举起酒杯和李鱼干杯,慢慢地,两个人都喝醉了。
第二天,李鱼是被一阵收拾声吵醒的,是王熙在热昨天的饭。简单地吃了一顿剩饭之后,李鱼准备和王熙告别。
出门的时候,太阳很好,灿烂且暖,看不出一点昨天的寒冷。李鱼和王熙走到校门口,看见一个孩子在那里等着王熙,可能等了好久,冻出了清鼻涕。王熙掏出纸给他擦去,小孩子又蹦又跳,欢呼着把王熙和李鱼往学校边上那片树林里带。隐隐听见很多孩子的声音。李鱼和王熙对视一眼,问带路的孩子,涂明明,你们是在做什么?
涂明明笑笑地抿着嘴什么也不说。到了树林里,李鱼和王熙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树上粘了些纸板,孩子们把这里布置成昨天没有完成的“春风招待所”。涂明明仰头看着王熙,老师,你觉得这样子可不可以?
王熙望着眼前的几个孩子,努力地克制情绪,让自己平静,但声音似乎有些颤抖。好的!大家好,那我们继续昨天的活动,开始!学生们一瞬间就规整起来,都不需要王熙指挥。涂明明大步走到中间去,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开始朗读:
王老师说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想
提前欢迎春天
春天的风,很舒服,很暖
老师说这里叫,春风招待所
像是古诗里面的句子
很美
我想等一处江南的春天
涂明明刚刚念完,就听见下面叽叽喳喳地回应:“不对不对,第二句是《西风颂》里面的诗。”
“咱们这里没有江南,涂明明你读春风又绿江南岸干什么。”
“该我来该我来!”
“你们别吵啦,听王老师怎么说!”
王熙站在孩子们中间,比之前李鱼在朋友圈看见的笑容更加灿烂。他大声维持着秩序,在孩子面前高声地朗读,树林里七嘴八舌,像是鸟群在交流,春天似乎重新到达了这个地方。
声音淹没了这里,李鱼看着王熙,感慨,带着一种模糊的祝福。此时他也很想写诗,写一些给王熙的属于王熙的诗,带着他的诗心悄悄弹奏。
五
李鱼磨蹭了一会,等到王熙和孩子们开心地结束了活动,他们请李鱼帮忙拍一张照片。
李鱼坐上回去的公交车,背后是和他挥手告别的王熙。车上果真像王熙描述的那样,塞满了大包小包。李鱼在浅睡眠中坐到了终点站,再坐地铁回到家时,已是傍晚。
在和王熙报过平安之后,李鱼和往常一样,瘫坐在沙发上。他又看见了那堆衣裳。他坐起来把衣服分类整理好,预备放进洗衣机。
好好生活,这是王熙告别时和他说的话。
这段短期旅程就好像一场梦,第二天上班的李鱼再想起来,像是很久之前发生的事情。李鱼和往常一样工作,偶尔写诗,和朋友们在网络上吹牛,也关注王熙的生活分享。
某一天,他突然收到王熙的消息:李鱼,我给你寄过来了一个小礼物。是什么呢?李鱼好奇地等了一天,收到了一个同城快递,里面是一本薄薄的本子,还有一张明信片。本子上是孩子们写的诗,被王熙一点点记录下来。明信片是王熙和孩子们的合照,“春风招待所”这五个涂鸦大字极其显眼。
背面,王熙写了自己的一首诗,是之前在宿舍里关于那缸荷花的交谈:
无尽夏
秋天以来诗歌荡漾
城市来客人
房间散落着书本
朋友给缸中艳荷添水
就像是给我的坚持打气
那时候冬季寒冷
孤独感令我渴望夏季
他观赏诗歌
就像遥望我的生活
有多少日子
挑起灯火,批改作业
夜半,重影的身体
坐在凳子上就像
立在水面上呼吸的荷
那些罩在他身上的时间
一层层,又一重重
压覆在生活的各处
抒情,叙述,咏叹
缸中的荷,是我苦难的过去式
照常添水,饮食
他呼吸声轻
一下子穿过多道寒风的冬季
李鱼想起那一缸荷,不知道能不能和交谈里一样,开出来荷花?但愿王熙的房间和他诗中那样,接待春风。
李鱼也开始期待春天。
涂池,本名张峻嘉。目前就读于南昌理工学院。本文为作者的小说处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