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聋校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
2024-09-05黄美玲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提问能力.在聋校中,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及学习需求,针对聋生的个性化特点,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快乐地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聋生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与教师互动,提前预习,自觉复习,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课堂教学
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事业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因此,聋校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聋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具有重要的价值.
1 培养聋校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意义
1.1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对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培养聋校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习情况,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才能合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解决出现的数学问题,提高教学意义.
1.2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聋校中,由于受到身体缺陷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为学生提供可以提问数学知识点的机会和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在数学课堂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在课堂上要学习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更加容易地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家长和教师的帮助下,充分保证聋校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1.3 提高教学效率
在聋校中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教师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学生自身原因的影响,导致他们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甚至部分学生还会出现抵触心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数学教师想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首先就要创新教学方法,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保证教学效果.
1.4 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式
在初中数学学科中,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要充分发挥出数学学科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不仅可以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锻炼,同时还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在开展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2 聋校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思想落后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更加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能够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但是在聋校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师很难充分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就无法充分地挖掘出学生的潜能,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有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没有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意义,认为只需要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导致数学教学处于僵化和停滞的状态,严重限制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2 学生对问题意识培养缺少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他们问题意识的关键因素.但是在目前的聋校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身体缺陷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缺少热情,导致问题意识培养效率受到影响.数学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具有枯燥性以及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困难,导致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
2.3 师生关系紧张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较少,学生大部分都是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在聋校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学生自身原因的影响,导致教学氛围更加沉闷.即使学生能够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深入地进行探究.初中数学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为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上,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忽略了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导致学生很难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无法做到融会贯通.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限制.
3 培养聋校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策略
3.1 提前预习导学,引领自主提问
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帮助聋生理解数学知识、解决自身疑惑的主要手段.不管是聋生向教师质疑,还是教师向聋生提问,主要目的都是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促进提高学习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虽然部分聋生在课堂上十分活跃,能够主动地向教师提出问题,但是问题没有价值,不符合实际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无关,不利于拓展聋生的思维和思路,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就要积极开展预习导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提问.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让聋生具有更加清晰的思路,突出教学重点.不仅可以保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能培养聋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 初中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全等三角形”这节课的内容时,在课堂导入环节中,首先就可以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三角形纸板.通过利用翻折、平移、转动等方式,让学生自己设计出美观的形状,完整地绘制出这些形状.找到这些形状的对应边、对应点以及对应角.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总结自己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向教师询问.通过这种方式,就能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己在课堂上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好奇心
教师想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就要带领学生一起挖掘在实际生活中包含的数学知识内容,在教学中为学生引入生活中的内容.才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 初中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可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生思考.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带来的限制,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如:带领学生一起观察教室、花坛、操场等建筑物的平面图.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自己测量这些图形的周长,计算图形面积.让学生能够更加扎实地掌握相关概念及知识,还能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进行锻炼.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生活化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在解方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水果店老板想要购买一批水果,在固定的预算下,计算每件商品的最高价格.通过这种生活化场景,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解方程知识的积极性.在统计学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统计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并且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统计学概念的理解程度,学习运用统计学.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场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实际问题.
3.3 创设问题情境,强化问题意识
在目前的聋校初中数学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没有深刻认识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没有为学生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导致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热情及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在课堂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就要充分结合聋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对聋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有效培养.教师要加大力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后续的教学活动以及发展方向.合理应用相关背景素材,加深学生的认知矛盾和冲突,将各个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关系充分展现出来.打破学生传统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教师在选择材料时一定要注意适切性,确保能够帮助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符合教学要求,能够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其次,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聋生的具体情况,合理把控材料的数量.
例如 在“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的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在教学情境中,要求学生合理分配自己手中的38块钱.学生想要买3块钱一包的酸奶以及6块钱一斤的苹果,想要把钱花完,一共有几种方法?在模拟这种真实的场景中,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在购物时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对学生的问题思维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
3.4 加强师生互动,培养质疑精神
初中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时间.再加上聋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导致学生本身存在一定的矛盾.学生想要获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尊重,但是又害怕自己出现问题受到嘲笑,而且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较远,担心自己受到打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改善他们的这种矛盾心理,就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心理.在学生提出问题时,要主动鼓励和表扬学生.
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考虑聋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由于受到学生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差异性.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提问水平.积极开展师生互动,在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引导学生一起分析问题,了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帮助聋校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部分学生虽然敢于提问,但是无法抓住问题的关键.在面对这样的学生时,初中数学教师就要耐心地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结合自身的想法进行大胆创新,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 结语
总之,在聋校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从课堂教学的多个环节出发.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环节,在问题的引领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要结合聋校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才能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淑萍.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3(22):69-71.
[2]陈立高.培养问题意识,启发数学思维——简析初中数学课堂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3(03):48-50.
[3]高宜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J].中学数学,2022(22):69-70.
[4]杨永祥.转换教师角色凸显学生主体——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