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

2024-09-05苏丽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年16期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落实,现代化教育理念开始深入到基础教育当中,核心素养的理念在一线教学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在当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受到大部分教师的重视.在教师持续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初步改进.对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持续创新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目标,积极引导学生完善自己,从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持续落实,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也面临着必须改革的挑战.在当前的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怎样落实教学改革,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就成了有待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初中数学教师想要充分培养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就需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只有以新的教育模式跟紧时代发展步伐,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标,才能充分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体效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转移教学重心,为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1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教育学生心系国家事.就现在社会发展的步伐,学生如果只学习教材上的知识,只知道怎样考出好的成绩是完全没有办法适应和面对这个新时代的.首先,应该在学生的心中树立国家为先的思想,即心系天下事,时刻关心社会的动向、国家的发展方向,自己的学习应该和国家紧密相连,学生应该看到国家的未来,从而预见自己的未来.每一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的发展,相反,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国家公民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学生都应有为国家做贡献的梦想,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学生也应看到飞速发展的社会和社会激烈的竞争,才能不被社会淘汰,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社会,紧跟社会的步伐前进.

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上,已经有不少教师开始强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但是,针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目前还不够明确.根据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与实践情况可知,初中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大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分别是基础知识、主动能力以及创造思维.以上内容不仅符合初中数学教材要求,同时还包括了基础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够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成自主探究意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的“教育即生活”也表示核心素养培养过程是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要出于学生生活,同时也能作用于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更好地感知生活,在生活中提升个人素质.

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尽管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要将核心素养培养贯穿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但是根据目前的实践状况,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误解.首先,许多教师对中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不明确.部分教师只是想要完成任务,并不清楚任务的具体内容.其次,很多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时所用到的方法还不够成熟.要想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就必须联系数学知识体系来进行.

分析数学教材可知,其中有部分章节的存在主要是为后续章节打下基础,这部分内容则是基础性教学中需注意的;而其中相对简单的,学生可以自学完成的部分,则极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性素养.教师想要充分落实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就必须明确教育内容与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1].

最后,目前还存在一部分教师对教育方式存在错误认知.而核心素养的培育应该与教育的实际工作相结合,这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所以,不管是在教学设计上,还是在实践中,教师都应该自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一种无形的熏陶,保证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持续地培养学生的基础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即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把重点放在学生有没有学到具体知识方面,更要看学生是否有所收获,是否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然而,从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状况来看,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缺乏科学性

目前,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成绩,忽略了对他们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种死板学习的局面.究其根源,是因为教学目标的设定不科学、不合理,具体表现为:把提升学业成绩作为数学教学的唯一衡量标准,违背了国家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也无法满足初中学生的发展需要.其次,在制定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目前,教学目标的设置缺乏科学性是初中数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一大难题.

2.2 教学方式单一陈旧

教师的教育方法对教师教育水平和学生的学科素养存在显著影响.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学方式单一陈旧依旧是主要问题之一.首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依然是由教师为主进行的,这造成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许多学生也无法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形成独立的学习意识.其次,许多教师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这不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让初中数学课堂效率下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自然也就无法养成[2].

3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3.1 强化数学基础性教学

数学教学方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教学工作最终呈现出来的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培养也大都取决于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数学新课标中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初中的数学课堂时间仅仅只有45分钟,只依靠教师来向学生灌输知识是无法实现目标的,还需要教师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预习的习惯,学生提前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知道自己的难点和课本知识中所存在的难点,教师需相应地指导在预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数学的难点、知识和方法,这样会大幅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到了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引导学生攻破学习难点,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同时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也能得到突破.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渐改变被动学习的现状.

初中数学教师在通过改良课堂,完善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基础部分教学工作.教师在落实教育工作的时候需要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通过教材落实实践教学,同时还需要持续地研习.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思维模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引导,让学生能从点滴开始,为后续更深层次的学习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3].

例如 教师在进行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尽管勾股定理内容简单,在小学阶段就已经熟练掌握,即“a2+b2=c2”,但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在第二次学习勾股定理时除了简单记住公式之外,还包括许多其他内容.本章的基础部分是学生需在掌握勾股定理的发现之余掌握勾股定理探索相关内容.此外,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勾股定理也是重要部分之一,在往后的学习中经常会用到,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把基础打好.但是,这些看似简单的基础课程似乎并没有太多用处,经常被数学教师们忽视.这是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所有教师都要注意的问题.

3.2 注重学生主动性培养

在强化了基本知识教学之后,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索、学习知识.此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既违背了教学发展规律,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所以,教师要努力使学生从被动变成积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核心素养,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4].

例如 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课堂教学为例,由于该章节难度并不大,其重点在于通过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认识常见的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同时还需掌握部分特殊图形的特征,以此来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另外,在该部分教学中,教师可应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将课堂主体留给学生,引导学生提前准备教具,结合教材内容以小组合作模式来汇报本课堂的相关经验.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来做临时教师,以此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实践表明,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时,他们会对所学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

3.3 强化数学创新设计

对于当下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想要强化创新设计,就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要知道,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还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创造性思维也逐渐成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增加相关部分,使得教学内容更能对学生形成启发,最终实现一题多解,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5].

例如 教师在进行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三角形”部分内容教学时,通过对教材中内容的理解,可了解常用的判断全等三角形的方法,如SSS, SAS, ASA, AAS等.根据以上的内容,教师可以做一些三角形的转换,如给学生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引导学生去探索是否还有一个特殊的判断方式,从而得出HL这样的判断方法.另外,对于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否也有相似的判断,也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这种举一反三的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核心素质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持续的提高.

4 结语

总之,在数学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对该理念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理解,把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初中的知识教育之中,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习惯,通过该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寒冰.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科普童话·新课堂(中),2022(02):20-21.

[2]徐佳欣.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中外交流,2021,28(11):1125.

[3]李金萍.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5):171,173.

[4]饶磊磊.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0):17.

[5]王晶.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