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丰碑的传奇叙事
2024-08-31程梓恒王建斌
【导读】红旗渠是由林县(今河南省林州市)县委带领林县民众共同参与完成的一项伟大工程。20世纪60年代林县县委带领林县民众,艰苦奋斗十余年,历经千辛万苦,让林县红旗渠得以顺利修建。本文通过阐述红旗渠精神形成的背景与内涵,为新时代弘扬红旗渠精神提供理论支撑。
红旗渠是中国的一项宏伟工程,位于中国河南省林州市境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林县(林县,1994 年撤县改市,现为林州市,文中以 1994 年为界,分别称为林县与林州市。)人民克服经济、环境、技术等种种困难,人工挖掘而成这条水渠。红旗渠精神是指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团结奋斗精神,是中国人民在困难时刻坚守信念、团结奋斗的精神象征。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对指导中国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奋发有为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精神广泛存在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治理中,推动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一、红旗渠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2024年是红旗渠工程全面竣工的第55周年。红旗渠被林县人民亲切地称为“幸福渠”。红旗渠就是一座记载了林县人民敢于战天斗地英雄气概的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民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一)林县地区生存环境恶劣
林县地区气候属于大陆季风气候,但因其山高险阻,又具有特殊的地方性气候特征,春凉且旱,夏雨多但炎热,秋寒干旱,冬冷干燥;境内夏季雨水较多,但因其高温炎热,导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境内河流水渠受降雨季节的影响,水位波动较大,又因自身地貌特殊存不住水,导致林县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粮食产量极低,林县人民长久过着缺水的艰苦生活。其次,林县位于山区,地势复杂,地质条件较差,土地资源匮乏。地形复杂,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许多困难。此外,由于地理位置较偏远,林县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教育、医疗等资源相对匮乏。
(二)全国范围内大搞农田水利建设运动
大搞农田水利建设运动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一项重大行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和农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方案,其中包括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来解决农田灌溉和水资源问题。红旗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水利项目。红旗渠工程的建设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田的灌溉能力,增加农业产量,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红旗渠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灌溉问题,还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这一系列的努力和牺牲形成了红旗渠精神。
二、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和当代价值
关于红旗渠精神的内涵,不同学者有不同表述,但他们都没有脱离红旗渠精神的本质。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一)红旗渠精神的内涵
红旗渠精神是指红旗渠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自力更生精神。红旗渠精神中的自力更生,主要是指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实现了发展和进步。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由于缺乏现代化机械设备和资金,当地农民只能依靠手工劳动进行挖掘和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艰苦的劳动条件、缺乏经验和技术、饥饿和疾病的威胁等。然而,他们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完成了修建任务。自力更生精神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积极进取,不断追求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自力更生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之一。
艰苦创业精神。红旗渠精神中的艰苦创业精神是指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克服困难、努力奋斗的精神态度和行动。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工程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无论是工程技术上的困难,还是自然环境上的挑战,参与者以乐观的态度予以面对,勇于攻坚克难。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在红旗渠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红旗渠精神中的艰苦创业精神是一种精神品质,一种对困难和挑战的积极应对态度。它鼓舞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勇往直前,追求梦想的信念。
团结协作精神。红旗渠精神中的团结协作是指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紧密团结,相互合作的精神态度和行动。在红旗渠建设中,参与者之间积极合作,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劳动、共同奋斗,形成了一种紧密的团结和协作的氛围。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红旗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个人的利益服从于集体的利益,鼓励人们通过合作和协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这种精神不仅在建设工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无私奉献精神。红旗渠精神中的无私奉献是指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劳动者,都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建设红旗渠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建设过程中,许多人为了完成工程,不惜放弃自己的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将集体的利益看得比个人的得失更为重要,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精神。红旗渠精神中的无私奉献是中国人民在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努力中展现的一种精神风貌。这种精神不仅在红旗渠建设中得到了体现,也在中国的其他建设事业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也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二)红旗渠精神的当代价值
红旗渠精神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能够激励人们勇往直前,还能够培养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发展。
在今天,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我们仍然需要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发扬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团结合作精神在今天也非常重要,在团结合作中,人们可以共同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再次是勇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实现持续发展。最后是关注民生,我们应该关注人民的需求,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发展。红旗渠精神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提醒我们坚持自力更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和关注民生,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新时代红旗渠精神的弘扬路径
弘扬红旗渠精神在激励人们坚持奋斗、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个人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红旗渠精神对个体来说,能够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塑造积极乐观、坚强刻苦的人格品质;红旗渠精神对社会来说,能够强化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鲜活生动的素材。
(一)完善新时代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多种渠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最好的传承是践行。在新时代,我们要弘扬红旗渠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路径入手: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广泛宣传红旗渠精神的故事和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这种精神;在学校开展红旗渠精神的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和团结精神,组织参观红旗渠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红旗渠精神的力量;鼓励文化艺术工作者创作与红旗渠精神相关的作品,如歌曲、舞蹈、戏剧、电影等。综合运用以上途径,可以不断弘扬红旗渠精神,让更多的人受到启迪和激励,传承和发扬这种伟大的精神。
(二)搭建红旗渠精神的全方位宣传平台
红旗渠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红旗渠精神要被人们广泛认知,我们就必须创新宣传方式,将传统媒介和互联网新媒体相结合,搭建红旗渠精神的全方位宣传平台。一方面,要抢占互联网新媒体阵地建立红旗渠精神的官方微博、公众号等,通过发布相关内容,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参与讨论。另一方面,要固守传统媒介宣传阵地。传统媒体权威可靠,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影响力巨大。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发布红旗渠景区的广告,介绍景区的特色和亮点,吸引游客。
四、结语
岁月向后,梦想在前,追梦的道路注定不是坦途。红旗渠修建的过程,就是林县人民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过程。红旗渠精神鼓舞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畏艰难、坚持奋斗,勇于创新和突破,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红旗渠精神对国家、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和深刻内涵的精神符号。通过学习和传承红旗渠精神,我们可以在当代社会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璐璐. 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研究[D]. 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21
[2] 张勇. 论红旗渠精神的基本内涵[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4).
[3] 曹彦鹏. 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弘扬[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23(3).
[4] 刘俊霞. 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弘扬[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