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设计制作灵动课堂

2024-08-26张孝芬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16期

[摘要] 设计制作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活动方式之一。本文基于沪科黔科版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关注动态生成性资源,理解重要意义;捕捉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灵动课堂;活用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灵动课堂”等实施策略,以期构建灵动而鲜活的课堂,提高设计制作活动开展的效率。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动态生成性资源;设计制作活动;灵动课堂

动态生成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民主而开放,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设计制作类活动中,要时时刻刻关注动态生成性资源,善于运用学生的生成主动构建灵动课堂,提高活动开展的效率,提升学生主动探究和动手实践能力。

一、关注动态生成性资源,理解重要意义

1.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实践的课程,活动的组织要关注学生的生成性目标,从价值体认、问题解决、创意物化、责任担当目标出发,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2.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进行主题选择和活动内容开发时,要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出发,选择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主题。同时,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方法,实现创意物化的目标。

3.能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活动中,会生成许多新的动态性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是构建设计制作类综合实践活动灵动课堂的基础,蕴含丰富的学科实践育人教学价值,能够提升学生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提升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提高课堂活动效率,从而更好地达成活动目标。

二、捕捉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灵动课堂

1.在活动准备中捕捉动态生成性资源

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知识储备,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活动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感兴趣的、便于操作的问题,根据学生动态生成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2.在激趣导入中捕捉动态生成性资源

组织学生开展设计制作活动,教师要善于在激趣导入环节中捕捉动态生成性资源,为顺利开展活动做好铺垫。

以“小精灵,大世界”设计制作活动为例,首先,教师在导入环节进行激趣:人之所以进化为人,在于学会使用工具;人类文明之所以不断进化的内在驱动力,恐怕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偷懒”,恨不得一句话就能搞定需要的一切。如果你觉得这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那你就太小看了人类了。接着,播放科幻电影片段,让学生对人工智能有直观的认识。学生的兴趣一下被点燃:什么是人工智能?天猫精灵有哪些功能?未来的人工智能住宅是什么样子的?人工智能可以走进生活的哪些方面?教师及时捕捉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灵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活动效率。

3.在设计制作中捕捉动态生成性资源

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生创造动脑、动手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交流展示、改进完善等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提高获得感和体验感。例如,在开展“小精灵,大世界”活动时,教师先提出问题:(1)对于爆款产品“天猫精灵”,你觉得它有缺陷吗?(2)如果有,你准备怎么改进?(3)你还期待它有哪些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学习更加智能化的功能?接着,引导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创想。学生经历创想和交流过程后,出现许多个性化的生成——实现人机互动、实现远程门锁的控制、实现智能家居管理等。这些动态生成的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更有意义。

三、活用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灵动课堂

教师不仅要善于从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敏锐地捕捉动态生成,还要善于活用动态生成性资源,让课堂充满活力。

1.用好教师资源

高质量的课堂注重师生民主平等的互动与交流。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营造和谐的沟通交流氛围,凸显教师的引导作用。

以四年级下册“创想交通工具”活动为例,在让学生交流交通工具的变迁时,教师从学生熟悉的语文课文选段“孔子拜师”导入:孔子当时从曲阜到洛阳拜老子为师,相距上千里,他当时乘坐马车,历尽千辛万苦。而现在,我们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呢?接着,配乐播放交通工具变迁图片,并加上教师解说词:当驾着私家车飞奔在宽广的城市道路时,总是感慨万千。30年前,穿梭在家乡小城区的唯有色彩单调的自行车。20年前,骑上摩托车已经很拉风。10年前,代步私家轿车慢慢涌现。当下,开上“四个轮子”的汽车不再是奢望。如此,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学生从中感受到祖国繁荣富强带给人民生活上的便利。

2.用好现场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活动现场的学生误答资源、教室场地资源、突发事件等动态生成性资源,为构建灵动的课堂助力。

其一,善用现场错误资源。受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所限,学生学习中出现错误解答是必然的,这也是一种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成,进行资源转换和利用,这样课堂就可以活力四射。以五年级上册“巧手制作纸飞机”为例,在试飞前,教师让学生猜测纸飞机的飞行距离和哪些因素有关。经过实验发现,学生的这些大胆猜测,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这些猜测中的错误资源,恰恰可以为学生的探究实践和问题解决做好铺垫,为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实践添加“助燃剂”。

其二,善用教室场地资源。教室的场地资源,学生再熟悉不过,有经验的教师不会轻易放过教室场地资源,并且会加以转换运用。以六年级下册“生活中的灯”之“路灯巧设计”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教室中的灯,学生找到天花板的日光灯、投影仪的投影灯、安全通道指示灯等。教师及时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并追问:灯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对这些形态各异的灯,你了解多少?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没有灯,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想不想当一回设计师,亲自设计几种灯具?教师充分挖掘活动现场资源,并加以活用,这样的活动课堂更加灵动。

综上所述,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并运用多样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灵动的课堂,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努力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

[本文系2023年三明市学校德育研究专项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育人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dy2023035)研究成果;永安市2023年立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视域下提升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AKT2023083);2021年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FJJKZX21-41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