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末梢生长”:小学体育课堂高品质管理的驱动策略

2024-08-26孙业远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16期

[摘要]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要使每一位学生都担任管理角色,站在管理者的视角,发现较难察觉、易被忽视的管理细节,自主能动地参与实践。本文以“末梢生长”为导向,通过科技赋能自主化管理、学科融合自我化管理、多元评价个性化管理和档案式个体化管理,对体育课堂管理展开分析和实践,以期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成效。

[关键词] “末梢生长”;小学体育课堂;高品质管理;驱动策略

一、传统体育课堂管理的弊端

1.偏见——课堂管理意识不足

对于当下的小学体育课,少部分学生存在不重视、不关心的态度,而且对体育课堂存在一定的偏见,导致课堂自我管理意识薄弱。因此,体育教师更应进一步加强课堂管理意识,采取更全面的管理手段,这样才能扭转这一不利局面。

2.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部分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管理时,偏向于贯彻“严师出高徒”的理念,倾向于学生对课堂要求一味地“服从”。他们认为,只要是老师和班委下达的要求,学生就要严格落实。然而事与愿违,学生并没有按照期待的表现发展,反而产生许多“叛逆”的现象。这也倒逼体育教师开始反思,这种以“严”为主、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是否还适合当下体育课堂的管理,也许以“柔”为主的模式更适合现在的学生。

3.单一——课堂管理品质不高

笔者对8所集团学校的24位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班级管理方面的问题访谈,发现大部分体育教师对班级管理关注度相对薄弱。有16位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管理上基本以口头管理为主,以组织班委管理为辅;5位教师偶尔会使用记分册、记录本等辅助课堂管理;3位教师主要采取家校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效果一般。由此可见,管理手段相对单一,是制约体育课堂管理品质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末梢生长”在体育课堂管理中的价值

“末梢生长”这一理论源于生物学领域,是指神经中枢为传递信息,主动分泌神经递质,神经末梢在接收到信息后予以反馈,从而激发神经活性,生成神经系统,织密神经网络,注入生长活力。在课堂管理中,以“末梢生长”为隐喻的体育课堂管理是一种课堂管理形式的创新,将班级学生课堂学习欲望类比为“神经末梢”,将正处在体育课堂管理的管理者类比为“神经中枢”。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一位学生都担任管理角色,站在管理者的视角,发现易被忽视的管理细节,自主、能动地参与实践,形成一定的经验,以此不断完善班级课堂管理体系,提升体育课堂管理的品质。

三、“末梢生长”下的小学体育课堂高品质管理的实施路径

1.感知末梢:科技赋能自主化管理,软件记录树常规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前沿科技已然走进我们的生活。体育教学亦是如此,电子化测试、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视频式教学等技术已经走进体育课堂。基于此,教师可以运用当下热门的软件对课堂教学进行记录,有助于打破学练的时空壁垒,使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常规。

例如,笔者利用当下备受欢迎的软件——班级优化大师,进行体育课堂常规管理。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时,学生上课迟到、课上讲话聊天、练习时随意消极等现象曾反复困扰着笔者。后来,笔者尝试使用班级优化大师软件对体育课堂常规进行管理,为学生分配不同的管理角色,设计多种课堂管理规则。课前,笔者要求每小组组长统计每组出勤情况,并汇报给体育委员,体育委员向教师汇报,教师使用班级优化大师软件,对学生出勤、缺勤、请假、迟到的情况进行记录,以此进行高效课前考勤。具体而言,对于进入状态快、站队迅速、练习认真的学生,通过班级优化大师进行加分,相反则减分。经过一个阶段后,对于每一位学生平时的课堂加减分情况,系统会以星级的形式每周自动进行一次汇总。通过星级对比,促进学生良好课堂常规的养成。不仅如此,笔者还将学生家长拉进群组,将学生课堂常规表现和学练情况向家长实时汇报,促进了家校之间的交流。

笔者对传统的文字记录方式进行升级,巧用班级优化大师软件对课堂表现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采集数据并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及时反馈和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利用运动检测设备记录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使学生充分感知自身的课堂表现,认识遵守课堂纪律、服从课堂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实现理想的课堂样态。

2.带动末梢:学科融合+自我化管理,体育课堂本勤反馈

在体育课堂管理中,要做到对教学勤反馈,这样才能达到高质量的课堂管理。教学反馈本在语文、数学等学科较为常见,在体育学科却很少见,笔者尝试使用课堂本,并与数学学科巧妙融合,带动学生自我管理、相互管理的“神经末梢”,引导学生对体育课堂表现勤反馈。

例如,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项目练习时,发现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甚至出现课堂偷懒、自我管控较差的现象。基于此,笔者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对体质测试重视起来,使他们从心底里想要练好身体素质。在一次下雨天的室内课,笔者尝试通过与数学学科进行融合,组织学生对各项目的多次体测成绩绘制统计图,对各项成绩进行数据分析。为了提高学生绘制体测成绩统计图的效率,笔者提前打印统计图模板卡片,并且将每个项目对应的满分线绘制在统计图中,从而加深学生对各项目满分标准的印象。笔者引导学生将统计图模板粘贴在体育课堂本上,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自己某一项目近期的成绩变化情况。为了提高学生对体质测试成绩的重视程度,笔者让学生两两交换课堂本,将成绩图表绘制在对方的图表内,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人之间的差距,实现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在统计图的下方,笔者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统计图所呈现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尝试分析进步或退步的原因,以此进行课堂情况的阶段反馈。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笔者巧妙地化解了雨天室内课不方便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课堂管理创新,引导学生以绘制数学统计图的方式对学生体测成绩进行统计,将近期的体育课成果进行复盘,让体育课堂的反馈可视,从而调动学生参加学练的积极性。

3.激发末梢:多元评价+个性化管理,积分表彰巧激励

多元丰富的评价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过往的体育教学中,笔者发现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去对全班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及时性和实效性并不高。为此,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互评,让学生课堂学练的内驱力得到显著提升。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慢慢学会如何去管理学练小组,逐渐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

例如,笔者通过体育积点卡,进行积分式评价。笔者提前制作多个积分加分章,分发给每个项目的管理者,为表现好的同学盖章记录,每个项目管理者每周轮换一次,以此达到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做管理者的目的。在体育大课间、体育课间10分钟、体育课堂学练等方面,对于表现有进步的和表现出色的,可在积分卡上盖加分章。为了提高积点卡的激励功能,笔者设立了班级运动箱,积点卡积分每满三个章就可兑换运动箱中任意一款体育器材,兑换的器材可以用于课间体育活动。

笔者巧用积分卡,为学生设定荣誉目标,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潜能。积分卡的设立既是对学生自我管理和平时努力的认可,也为体育课堂的高效管理打下了基础,注入了活力。

4.维系末梢:档案式个体化管理,课堂信息收集成档案

档案式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更能适应当下教育方式多元化的需求。通过记录、收集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为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学生既是成长档案的主角,又是档案信息的记录者,让很多原本会被忽视的细节表现得到记录。

例如,笔者一开始使用的是用白纸来登记全班学生成绩的成绩册记录方式,结果发现,这种方式只能对几项或几次测试进行记录,而且对学生近期的表现情况很难做到全面评判。为此,笔者对成绩册进行优化升级,为班级每一位学生设计了一份个人成长档案表。通过查找个人成长档案表,可以及时、快速、准确地了解某一位学生的近期表现,大幅提升了体育课堂管理效率。个人成长档案表由学生身高、体重、BMI值等基本信息,50米跑、体前屈、跳绳等身体素质项目测试成绩,以及校本课程项目的加分情况组成。对于课堂测试成绩,学生课后自主进行及时记录,相互监督管理,让课堂学练的表现有所查证。另外,期末成绩是学生和家长都十分关注的,此张个人成长档案表也可以成为期末考核的有力依据。

在个人成长档案表的助力下,学生对自己的多项成绩和课堂表现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教师对每一位学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家长对自家孩子的学习表现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可以说,这小小的档案表是对学生的自我学练和在集体环境中“生长”最真实的记录,为体育课堂高质量的管理提供了保障。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不断强化课堂管理意识,提高体育课堂管理水平。“末梢生长”的管理模式从学生课堂常规入手,引导学生勤反馈,并对学生的体育课堂表现巧激励、成档案,从而感知、带动、激发并维系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生长”,让体育课堂管理始终处于高质量的动态循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