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于古人齿尖的养生智慧

2024-08-23宛月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8期
关键词:牙痛牙科中医学

在一个寻常工作日的清晨,本该到7点才被手机闹钟叫醒的小张,突然被一阵尖锐的疼痛——牙痛惊醒。“我又上火了?”小张边揉按着腮部,边上网搜索“如何治牙痛”。有人说可以使用老偏方——咬住大蒜;有人则表示需要用生理盐水或淡盐水漱口。越来越频繁的抽痛、刺痛打断了小张的“网络求医”,他决定请假前去医院挂个口腔科的号看一看。等待叫号的时间格外漫长,小张不由自主开始思考:现代生活如此便利,人们患上牙痛都要暂且忍上一忍,那些生活在没有现代牙科技术时代的古人,面对同样的牙痛,会怎么做?他们又是如何进行牙齿保健的呢?

在探讨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明确牙痛到底是什么病。现代牙科学认为,牙痛分为牙源性牙痛和非牙源性牙痛,前者多与龋齿、牙髓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牙科疾病相关;后者可见于三叉神经痛、急性心绞痛、偏头痛等疾病。而古老又充满智慧的中医学,对牙痛的认识更为深刻和全面。

牙痛不见得只是牙的“问题”

在商朝遗址殷墟中,就发现甲骨上记载的“疾齿”“龋”,说明古人对牙科疾病的认识至少有三千多年历史。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对牙痛的原因和治疗有着深入的探讨。书中提到,“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意味着牙齿健康与肾的健康密切相关。此外,《黄帝内经》中还提及“五脏六腑”和“经脉”理论,认为牙痛可能与身体其他脏腑或组织的功能失调有关。如书中记载“胃足阳明之脉……上入齿中”“大肠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意味着胃经、大肠经与牙痛的发生和防治也关系密切。

进入隋唐时期,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于牙科疾病的病因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区分,他提出牙痛可能源于“髓气不足”,或是由“牙虫”引起的。虽然“牙虫”的概念在现代看来缺乏科学性,但它反映了古人曾对牙科疾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总结病因,形成独特的理解和观点。

痛极致人“乱投医”

种种中医学典籍与文献,不仅在历史长轴上丰满地展示了古代中医学的发展历程,还反映了人们对牙科疾病日益增高的重视程度。在丰富的理论指导下,古人针对牙痛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解决办法,其中一些方药及外治疗法,对于现代治疗牙痛颇有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中有以针刺治疗“龋病”的记载。晋朝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具体提出了针刺治疗“龋病”的穴位有如合谷穴、商阳穴、下关穴等。事实上,现代人出现牙痛症状时,也可以通过点按、点揉这些穴位来起到止痛的作用。

古代治疗疾病的方法以中药汤剂为主,治疗牙痛的名方也有很多,如清胃散、玉女煎等。清胃散主治胃火炽盛,上攻牙齿的牙痛,玉女煎主治胃阴虚型牙痛。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一书汇集了大量方剂,其中就有针对牙痛,由张仲景肾气丸方加减而来的十味地黄汤。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将牙痛详细地分为风热、湿热、胃火、肾虚、虫龋五种证型,并介绍了治疗胃火湿热型牙痛可用黄连,治疗肾虚型牙痛可含漱牛膝等。古时,还有用荜茇、丁香等中药填充到龋洞中止痛的疗法。

当然,正如小张牙痛严重时,想要采用偏方尽快止痛的情形,在中医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为了尽快解除病痛,也有一些听起来非常“玄乎”、今日已不再使用的治疗牙痛的方法流传下来。如《千金翼方》中除了治疗牙痛的方剂,还记载了几种治牙痛的符咒,古代甚至有用于治疗牙痛的佛经。这些方法更像是“安慰剂”,通过心理安慰来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其牙痛的症状。

勤洁牙是最好的牙齿保健

正因为牙痛是一种“痛起来要人命”的病,加上担心随牙齿脱落而来的衰老,所以古人十分重视牙齿保健。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宋代张杲《医说》记载:\"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古人普遍采用含漱法洁牙,多以盐水、浓茶、酒为漱口剂。

古人也有使用牙签来剔除牙缝之间残留物的习惯。隋唐时期,人们开始用擦拭牙齿的方法清洁口腔。他们会将杨柳枝的一端泡在水里,早晨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露出里面像小刷子一样的木纤维,然后蘸取药物擦拭牙齿,以保持牙齿的洁净、亮泽。宋朝时期也有通过擦拭来清洁牙齿的记录,如当时朝廷编纂的《太平圣惠方》中就有记载:“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在辽墓中发现的骨质牙刷柄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牙刷实物,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明清时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古典小说,书中记载,用青盐擦牙可以清新口气、洁白牙齿。《本草纲目》中除介绍能治疗牙痛的中药,还提出食盐可用于“揩牙洗目,坚牙明目”,川椒“煎干揩牙,永无齿疾”,旱莲草叶“用青盐炒焦揩牙,乌须固齿”等利用中草药进行牙齿保健的方法。

现代医学认为,牙菌斑是引起牙痛的罪魁祸首,因此,在牙齿保健方面,现代牙科学与古人的观念十分一致: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检查是预防牙痛的关键。相较于古代,现代牙科学技术先进,能更快解除患者的疼痛。但治疗牙病的高昂费用,还是让很多朋友望而却步,且对牙齿的健康也不甚重视。在此,建议大家在牙齿“未病”时,积极进行养生保健、清洁防病;发现牙病后,也要积极治疗。毕竟,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责任编辑/陶宪凝

猜你喜欢

牙痛牙科中医学
牙科手术
三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牙科膜片力学性能对比研究
牙科界茅台来了
强刺激久留针治疗牙痛验案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偏方消牙痛
突发牙痛,按压穴位可缓解
牙痛小怪灵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