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的自我康复
2024-08-23吴萌萌
生活中,在腹压突然增加的情况下,比如有的人在大笑、打喷嚏、咳嗽、跳绳、跑步、跳舞时,尿液会不自主地自尿道口流出,这种情况就是压力性尿失禁,俗称“漏尿”。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中老年人群当中,且以女性多见。在正常情况下,单纯腹压增加并不会引起漏尿。压力性尿失禁多由于外在创伤、肥胖、更年期雌激素不足等导致女性盆底肌肉松弛或薄弱,造成封闭尿道的肌肉力量减弱,如此时增加腹压,就可能引起尿失禁。
与年老脾肾阳虚、气血亏虚等因素有关
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复杂,西医学主要把原因归为盆底支持组织的退化、创伤,或妊娠、生产等导致盆底支持力量薄弱。中医称压力性尿失禁为“膀胱咳”“遗溺”“遗尿”“小便不禁”等。中医认为,尿失禁的发生与年老虚弱、脾肾阳虚有关,有的上了岁数的人会有小便不禁、小便频而清长、畏寒背冷、四肢不温等症状,即是比较典型的脾肾阳虚型压力性尿失禁。
此外,气血亏虚、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肝郁脾虚、痰湿内阻等均可影响下焦水道运行,降低膀胱约束能力,导致小便不能自控而漏出体外。
得了尿失禁,中医调治有方
当发生漏尿时,不要过度紧张,请注意观察漏尿的诱因和频率,如果只是偶尔发生,早期及时干预,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如果漏尿持续加重且频繁,达到2级和3级,就需要到医院诊治。重度尿失禁者多采取手术方法,而轻、中度尿失禁者可以通过长期服用安全、有效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中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有效缓解症状,减少漏尿次数,降低漏尿量。目前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服、针刺和艾灸等。中医倡导在治疗的同时,结合盆底康复锻炼。如果您想寻求中药内服和针刺治疗,建议前去正规的中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中成药。肝郁脾虚型的漏尿,表现为胸部和胁肋部胀痛、腹胀,饮食减少,或者一腹痛就要上厕所,心情抑郁,喜欢叹息,治当疏肝健脾,可服用逍遥丸。气虚血瘀型的漏尿,有会阴外伤、尿路手术或产后瘀血等导致盆底肌肉受损和尿道受损,见小腹胀满隐痛、乏力等,治当益气活血化瘀,可选用芪实颗粒。中气下陷型的漏尿,表现为面色暗黄、精神萎靡不振、乏力、纳差、头晕、短气、怕冷等,治当补气升提,可服用补中益气丸。脾肾阳虚型的漏尿,表现为腹胀,怕冷,大便不成形、一日数次,吃冷的食物容易腹泻,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腰部与腹部常自觉寒凉,治当温补脾肾,可服用金匮肾气丸。
此外,还可以通过隔盐灸神阙穴和温灸百会穴的外治方法,以温阳、益气、固脱。在食物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温补脾肾、益气固脱之品,比如黄芪、羊肉、生姜、山药、益智仁、杜仲等,推荐的养生膳食是当归黄芪羊肉汤。还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不食用寒凉、生冷之品以及反季节的食物。

日常预防,注意“养心、养形、养气”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在尿失禁的康复过程中,治疗固然重要,而身体的恢复更多地依赖患者自身的调养。所以要防治本病,平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养心 尿失禁会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心理负担,有些患者会出现自卑心理,甚至出现抑郁症或焦虑症。为了避免尴尬,很多患者选择终止社交活动,把自己关在家里。其实,要学会避免反刍思维,不要把所有精力放在本病所带来的痛苦上,应及时进行自我安慰,自我疏导,学会将心态放平。
2养形 对盆底肌群的功能康复训练,能够修复损伤的盆底肌群,恢复盆底肌群活力,从而有效地防治压力性尿失禁。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长期坚持,方可见效。平素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按时锻炼身体。患者应坚持每天进行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也可以练习八段锦、太极拳,或选择慢走等比较和缓的运动。适当控制体重,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
3养气 平素生活避免太过劳累,锻炼身体时以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为佳,避免大汗淋漓而耗伤气阴。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卧、下蹲,也不宜过长时间地说话。可用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的方法练习气息,初学者宜先练习顺腹式呼吸法,再练习逆腹式呼吸法。
责任编辑/王志翔
小贴士
压力性尿失禁主要分为3级,级别越高,病情越重
1级(轻度):通常在腹压很高的情况下发生漏尿,如患者容易在打喷嚏、大笑、慢跑时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2级(中度):主要在中度腹压增加时,如患者走路、快跑时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
3级(重度):患者平躺时没有症状,但站立时可能出现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现象,通常属于较为严重的情况。
当归黄芪羊肉汤
羊肉洗去血水后切块,加入炙黄芪30克、当归6克、陈皮10克、生姜3片,共同熬煮,食用前加入少量食盐调味。